形体的表达方法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428.00 KB
- 文档页数:61
情景8 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下一任务任务一视图表达方法的应用用正投影法将机件形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可见部分。
8.1.1 基本视图按照我国的制图标准,房屋建筑的视图,应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
物体在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W)上的视图分别称为:正立面图—由前向后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正面图;平面图—由上向下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侧面图。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可得到一六面投影体系,这样地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物体在V1、H1、W1面上的视图分别称为: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底面图—由下向上作投影所得的视图;背立面图—由后向前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六面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8.1所示。
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若干个视图时,各视图的位置宜按图8.2的顺序进行配置。
工程上有时也称以上六个基本视图为正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画图时,可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
每个视图一般均应标注图名,图名宜标注在视图的下方或一侧,并在图名下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如图8.2所示。
动画演示:六视图的形成8.1.2 辅助视图1.局部视图将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上局部结构的外形。
画图时,局部视图的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注在视图的下方,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字母(如A,B,…)。
局部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8.3中A向视图。
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8.3中B向视图。
局部视图的范围应以视图轮廓线和波浪线的组合表示,如图7.3中的A向视图;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形状完整,且轮廓线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如图8.3中的B向视图。
@:5-2. 画全建筑形体的六面基本视图。
5-3 改正剖面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线上打“╳”)。
1 2 3 45 6 8100 5-4 补全剖面图中所缺的线。
1 23 4101 第五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班级学号姓名5-5-1、作1-1剖面图。
5-5-2.补绘W投影,并将V、W投影改作合适的剖面。
材料混凝土。
5-5-3、作组合体的1-1剖视。
5-5-4、补绘W 投影,并将V 、W 投影改作合适的剖面。
材料混凝土。
102第五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班级 学号 姓名5-6. 将形体的正立面图改画为全剖面图。
5-7. 根据三视图将正面图、左侧面图改为全剖面图。
@:103 第五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班级学号姓名5-8. 将形体的正立面图改画为半剖面图。
5-9. 完成半剖面的正面图,求作全剖面的左侧立面图。
@:第五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班级学号姓名5-8、作建筑形体的2-2、3-3剖面。
5-9、求作正面图(取全剖面图)。
5-10、作2-2剖面图。
5-11、画出水平面图(全剖)。
5-12、将左侧面图改成剖面。
画出水平面图。
5-13、作建筑形体的2-2、3-3剖面。
5-14、作支架的1-1、2-2剖面图。
5-15、将形体的正立面图改画为全剖面图,左侧立面图画为半剖面。
第五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班级 学号 姓名5-16、在适当位置作局部剖面图。
5-17、作建筑形体局部剖面图。
5-18.在适当位置作局部剖面图。
5-19.分析建筑形体局部剖面图中的错误,在右侧作出正确局部剖面图。
材料混凝土。
第五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班级 学号 姓名5-22、作建筑形体的2-2、3-3剖面。
5-23、用阶梯剖面将正面图画成全剖面。
多孔材料。
并加标注。
5-24.将正立面图改为1—1剖面。
画在图形的右边。
材料钢筋混凝土。
第五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班级学号姓名5-25、根据给出的三视图,作出1-1、2-2剖面图。
5-26、在上方画出过滤池1-1旋转剖面图(展开)。
建筑形体图形表达方式第一节形体视图与建筑视图一、形体视图对一般的形体,用三面投影图就能充分表示清楚,但房屋建筑等大型复杂的工程形体,仅用三面投影图是无法表示清楚的。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表达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投影称为视图,即把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为了将复杂形体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便于绘图和读图,除了用三面投影图外,还需增加一些投影图,如剖面图、断面图等,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表达形体的形体视图可分为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两大类。
图2-1 基本投影面的形成1.基本视图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与之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形成一个像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如图2-1所示,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如前所述,我国按正投影法采用第一角投影,投影时将形体放置在基本投影面之中,按观察者→形体→投影面的关系,从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向六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如图2-2所示,可得到如下视图:正立面图——从前向后(即A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平面图——从上向下(即B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图2-2 基本视图的形成及配置a)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 b)基本视图的配置左侧立面图——从左向右(即C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右侧立面图——从右向左(即D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底面图——从下向上(即E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背立面图——从后向前(即F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展开以后,所得的六个视图宜按图2-2所示的顺序进行配置,一般每个视图均应标注图名。
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几个或选择全部基本视图。
2.辅助视图(1)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有两种表示形式,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合理选用。
1)在视图的下面直接标注图名,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建筑类技术制图。
由于建筑图往往较大,通常情况下一张图上只能画得下一个视图,因而建筑图的配置一般比较自由,除非工程较小,全部视图在一张图上能画得下。
1、尺寸标注(1)标注图形的尺寸(2)分析左图尺寸标注的错误,并在右图正确注出。
(3)分析左图尺寸标注的错误,并在右图正确注出。
122-1、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填上各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4 已知E (22,30,20),F 点在E 点之左10mm ,之下10mm ,之后 10mm ;G 点在E 点的正右方12mm ,作出点E 、F 、G 的三面投影。
A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B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C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D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E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F 点距V 面( )、距H 面( )、距W 面( ) 2-3、比较A 、B 、C 三点的相对位置。
(上、下)A 点在B 点 (左、右)(前、后)(上、下)B 点在C 点 (左、右)(前、后)(上、下)C 点在A 点 (左、右)(前、后)32-5 在立体的投影图上,标出直线的三个投影,并说明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参照立体图)。
(1) (2)2-6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
AB 是_________线;BK 是_________线;AC 是_________线。
DE 是_________线;DF 是_________线; GH 是_________线。
AB是,CD是,EF是,MN是。
2-7判别AB和CD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2-8 完成平面五边形ABCDE的投影。
2-9 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面投影。
452-10 如图中平面A 所示,在投影图中标出各平面的三个投影, 2-11 补画各平面图形的第三面投影,并填写它们是何种位置平面。
并写出属何种位置平面。
_________面 __________面A 是_________面;B 是_________面;C 是_________面;D 是_________面。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一节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画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建筑物或其构件都是由我们前面讲过的各种基本形体所形成,在作形体投影图时,分析建筑物的形成方法对建筑图的表达和识读是很有帮助的。
一、建筑形体的形成方法分析图6—1中的建筑物和建筑构件,不难看出这些建筑物或构件通常的形成方法有三种,即叠加法、切割法和混合法。
(1)叠加法:由若干个基本体叠加形成建筑的方法,如图6—1中的(a)图。
(2)切割法:由基本体切去一部分或几部分后形成建筑的方法,如图6—1中的(b)图。
(3)混合法:在建筑形体或构件的形成过程中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形式,如图6-1中的(c)图。
二、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画图步骤1.形体分析在画建筑形体投影图之前,首先应对建筑形体进行形体分析,所谓的形体分析是指分析建筑形体由哪些基本体,采用什么形成方式形成,如图6-2中的肋式杯形基础,此基础可以看作是由底板、杯口和肋板组成。
底板为四棱柱,杯口由四棱柱切去一个四棱台形成,肋板是六块梯形块(四棱柱)。
在整个形成过程中,以叠加为主,底板和杯口以及肋板都是叠加,而杯口是切割而成。
因此,在这个基础中,既有叠加,又有切割,该基础为混合式建筑形体。
2.确定建筑形体的安放位置作投影图时,建筑形体安放位置不同,形体投影图表达的效果就不同,而作投影图的目的是为施工人员施工读图所用。
因此,作出的投影图应尽量使施工人员易读为准,这就要求在作建筑形体或构件投影图时,首先应确定形体的摆放位置以及投影方向。
确定形体的摆放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反映建筑物外貌特征的立面平行于正立投影面。
(2)让建筑形体或构件处于工作状态,如梁应水平放置,柱子应竖直放置,台阶应正对识图人员,这样识图人员较易识图。
(3)尽量减少虚线,过多的虚线既不易进行尺寸标注,也不易识图。
3.确定投影图的数量用几个投影图才能完整地表达建筑形体的形状,需根据建筑形体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图6-3表示的室外台阶是由三块踏步板叠加而成的,旁边靠着的栏板是五棱柱,在投影图中,侧面投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台阶的形状特征,因此,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即可将台阶表达清楚。
1、形体是___C_____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
A:人体线条B:人体外形C:人体结构2、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________。
A:协调美B:整体美C:均衡美3、形体美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_____C__。
A:关节B:线条C:肤色4、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的,通过徒手或手持轻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以改变人的形体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___B_____。
同时也是提高人的形体表现力为目的的形体技巧训练。
A:形体姿态练习B:形体素质练习C:形体控制练习5、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姿态练习、基本素质练习、__A______。
A:基本形态控制练习B:基本形体技巧练习C:基本形体表现练习6、形体训练的特点有:群众性、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______B__。
A:优美性B:艺术性C:专业性7、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人的体型的影响是不同的,________的肌肉健壮饱满且围度较大。
A:短跑运发动B:中长跑运发动C:长跑运发动8、人的基本姿态是指站、坐、行、___C_____。
A:跑B:跳C:卧9、一个人的___A_____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变。
A:体型B:相貌C:姿态10、人体体型美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为均衡、对称、比照、__A______。
A:曲线B:协调C:比例11、人体上、下身的比例一般为__B______,符合人正常发育规律的特点。
A:4:7 B:5:8 C:4:612、人体的对称是_____C___对称。
A:上下B:前后C:左右13、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比照,除了躯干与四肢、关节与肌肉的比照外,还有____B____的比照。
A:上肢与下肢B:身高与体重C:肌肉与脂肪14、人体形态曲线美的第一个含义是流畅、鲜明、_B_______,第二个含义是线条起伏比照恰到好处A:丰富B:简洁C:多变15、人体形态美的标准是体型美、姿态美、B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