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中金黄金中原矿业夜长坪钼矿可研报告1. 引言中金黄金中原矿业夜长坪钼矿可研报告是近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这份可研报告对于夜长坪钼矿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份报告进行全面评估,并分析其价值所在。
2. 报告概况2.1 报告编写背景这份可研报告是由中金黄金中原矿业编写的,旨在对夜长坪钼矿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其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2.2 报告内容报告主要涵盖了夜长坪钼矿的地质特征、资源储量、开发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内容。
2.3 编写目的本报告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夜长坪钼矿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3. 深度评估3.1 夜长坪钼矿地质特征报告对夜长坪钼矿的地质构造、成因类型等进行了详细描述,深入分析了其地质特征对矿产资源形成的影响。
3.2 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对夜长坪钼矿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科学评估和预测,揭示了其丰富的矿产储量和潜在开发价值。
3.3 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夜长坪钼矿的开发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说明了其开发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夜长坪钼矿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对策,展现了对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
4. 广度评估4.1 夜长坪钼矿开发意义通过对报告中关于夜长坪钼矿开发意义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在资源利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4.2 政策和市场环境从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夜长坪钼矿的开发受到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制定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3 报告的前瞻性报告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状的描述,还对未来夜长坪钼矿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金黄金中原矿业夜长坪钼矿可研报告的全面评估,我们发现这份报告从地质特征到开发潜力再到环境影响评价都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权威性。
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裴中朝;任建德;方怀斌;吕宪河;程国安【摘要】Based on the mineral geological survey results of Guangdaokou with the scale of 1 ∶50 000 and the pre -survey results of the molybdenum deposit in Dayanggou mining area in Lushi coun-ty,Henan province,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eposit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of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prospecting results of the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showthat,Yanshanian is the important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metallogenic period of north Qinling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②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is the hydrothermal type deposit related to rock mass,it may be the products of gasification-hydrothermal stage,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contact zone (concavo-convex twist)of Mangling rock mass and Kuanping rock mass,the fault zone and its nearby are-as within the Mangling rock mass are also the ore-bodies secondary occurrence positions,the ore-body is occurred with nervation,the ore-body occurrence is controlled by contact zone and the fracture related to magmatic activity;③the ore natural types are disseminated ore,veinlet disseminated ore,net vein ore,the main ore types in Dayanggou mining area are granite giant crystal stone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 and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the grade of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 and schist type molybde-num ore arerelatively higher than others,the industrial type of them are vein-type molybdenum deposit.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of the similar mineral resources of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in north Qinling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基于1∶50000官道口矿产地质调查和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矿区钼矿预查成果,分析了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意义进行了详细讨论。
夜长坪钼钨矿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进行隐伏矿预测并取得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当时受探矿条件所限和社会政治影响,仅对主矿体进行了勘探,矿床外围未进行控制。
前人主要以地质力学观点,对该矿床进行研究,指出矿床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侵入的燕山期中酸性隐伏小岩体控制,属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1]。
作者在夜长坪钼钨矿床外围椿树沟-娘娘庙一带铅锌矿普查过程中,把夜长坪矿床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与其外围铅锌矿成矿作为一个成矿系列[2]研究,抓住了找矿突破的关键,先后发现了2条铅、锌、钼、钨多金属矿化带和多处矿化点,找矿前景良好。
通过矿区外围所取得的地质物化探成果和已知矿床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以便在今后找矿工作中加以借鉴。
1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夜长坪钼钨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洛南-栾川台褶带(图1),该处地壳具明显的双层结构[3],基底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及官道口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和新元古界栾川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等。
其中栾川群是我国著名的南泥湖钼矿田的赋矿层位,熊耳群是著名金堆城钼矿田的赋矿地层。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小花岗斑岩体的侵位,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和储存场所。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酸性小花岗斑岩体广布全区。
物化探异常具有规模大、强度高、套合好等特点。
钼钨、铅锌、银、金矿(化)点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是东秦岭地区一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单元[4、5]。
2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2.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
龙家园组:按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段以薄层层纹状白云岩为主,上部夹变玄武安山岩及绢云绿泥片岩,中段岩性以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夹燧石条纹白云岩。
上段为燧石条纹条带厚层状白云岩。
巡检司组:上部为中厚层状燧石条纹条带白云岩及含燧石团块白云岩、下部为薄层状白云岩及含砾绢云钙质片岩。
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南夜长坪钼钨矿外围找矿中的应用及效果刘鲜民;徐新光;李磊【摘要】夜长坪钼钨矿是典型的斑岩—夕卡岩型矿床,与隐伏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为寻找和扩大其钼钨矿资源,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在矿区外围开展了重力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所取得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和科学推断解释,弄清了区内隐伏花岗岩体的分布、埋深,理清了隐伏断裂构造的分布及其特征,继而圈定了成矿有利区,为深部钻探工程施工提供了物探依据.经钻探验证,在矿区外围深部发现了钼钨矿(化)体,证明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床的有效性.【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5(006)004【总页数】6页(P445-450)【关键词】夜长坪钼钨矿;综合物探方法;成矿预测;工程验证;河南【作者】刘鲜民;徐新光;李磊【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洛阳471000;河南省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深部预测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00;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洛阳471000;河南省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深部预测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00;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洛阳471000;河南省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深部预测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P618.67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地表矿、浅部矿和易识别矿越来越少,隐伏的、深部的和难识别矿的找矿问题自然就成了地质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由于深部矿具有隐蔽性、无法直接探测等特点,使用常规的、单一的找矿手段难以发挥其作用。
因此利用地质、物探、化探、工程施工等手段进行综合找矿成为地质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的基本技术路线是:地质研究是基础条件,物探、化探是技术支撑条件,钻探是实现条件[1-2]。
随着地、物、化、遥、钻等探矿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隐伏矿找矿预测技术也在不断推向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找矿突破[3-5]。
河南夜长坪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肖光富;丁高明;晏国龙;张鹏程;任继刚;肖淳;王全乐【摘要】河南省夜长坪钼矿床是东秦岭钼成矿带中的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高-中温热液隐伏钼矿床.钼矿床赋存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中,受燕山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的控制,产于夕卡岩接触带中,矿层呈叠层透镜状,中部上凸,向四周及深部倾斜、延伸.作者利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体的三维立体模型,分析了矿体以及矿石类型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矿区地质勘查成果,通过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测年资料的研究,确定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分析矿床成因.【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4(029)003【总页数】7页(P350-356)【关键词】夜长坪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河南省【作者】肖光富;丁高明;晏国龙;张鹏程;任继刚;肖淳;王全乐【作者单位】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472000;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P618.650 引言夜长坪钼矿床地处河南省卢氏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与秦岭褶皱带结合部、洛南—栾川断裂带与北侧潘河—马超营断裂带之间。
矿床属于东秦岭(钼)成矿带,该带是我国钼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迄今已发现金锥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东沟、鱼池岭、雷门沟、夜长坪等大型-超大型钼矿床(图1)。
许多学者对该成矿带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8],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夜长坪钼矿床是东秦岭钼成矿带中的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高-中温热液隐伏钼矿床,是豫西地区进行隐伏矿预测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ISSN 1671 -2900CN 43- 134 7/TD采矿技术第17卷第3期Mining Technology, Vol. 1 7 , No.32017年5月May 2017夜长坪钼矿自然崩落法块度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陈江川S李兴平S李伟明2(1.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市472200;2.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12)摘要:自然崩落采矿法是依赖矿体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受压失稳而产生自然坍塌并实行控制出矿的采矿方法,其自然崩落的矿体具有块度无序的特征,但可以通过采用岩石质量指标法、图像法和节理网络模拟法等理论方法进行先期自然块度预测。
后采用延长崩落作用时间、控制采场出矿量和出矿速度、调节崩落区空间高度、延缓岩块脱离矿体的时间,即可间接控制崩落速度,改善崩矿块度,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然崩落;块度预测;崩矿块度0 前言夜长坪钼矿床由上部矿体和下部矿体两部分组成,规模、储量大,矿体东西长800 m,南北宽约600 m,厚6.39〜236.04 m,属大型细脉浸染型钼矿床。
矿山始建于1996年4月,于2010年下半年由中国黄金集团控股收购,计划将矿山近期建设成规模为20000 t/d,远期建设规模为60000 t/d的有色金属地下矿山。
目前,该矿床由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经营开采。
矿床采用主平硐十盲斜井联合开拓,主要采矿方法为自然崩落采矿法和分段中深孔强制崩落采矿法。
钼矿体受2组断裂联合控制,共生两个主要矿体,分别为上部I矿体和下部n矿体。
上部矿体位于花岗斑岩之上,为圆饼状,形状比较规则,矿体中 心偏高,向四周呈10°倾斜,矿体走向长820 m,宽约 590 m,厚6〜230 m,局部地段有两层矿体;下部矿体位于花岗斑岩之下,厚度达6〜300 m,矿体顶板为白云岩,底板为白云岩或钾长花岗斑岩。
矿岩较坚硬、致密、性脆,受后期构造和风化影响,岩石较破碎,稳定性差,属不易管理顶底板,易出现冒顶、塌落 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卢栾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预测【摘要】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
文中对卢氏—栾川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简单探讨,分析了该区南泥湖—上房沟式矿床和八宝山式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化特征并且论述了该区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总结了研究区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控矿因素;成矿模式;找矿前景1 研究区地质特征卢栾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华熊台缘坳陷南缘的洛南—栾川台缘凹陷。
其北界西端以石门—潘河—马超营断裂为界,东端以熊耳群与官道口群接触界线为界;南面以铁炉子黑沟—栾川—固始断裂与秦岭褶皱系分隔;西止洛南一带;东止庙了一带。
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长约250km,宽20~26km。
所属成矿单元为华北地台南缘成矿带华熊台缘坳陷成矿亚带的卢氏—栾川台缘凹陷矿带。
大地构造位置如图1。
1.1 地层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新元古界栾川群和下古生界陶湾群。
1.2 构造本区由于受槽台分界深断裂和秦岭地槽长期活动影响,构造形态复杂,断裂与褶皱比较发育,构造线方向近东西向[1]。
自北向南主要褶皱有杜关向斜、将军山背斜、中黄叶倒转向八字山倒转背斜和栾川复式背斜等。
区内断裂以近东西向组最为发育,其次为北北东向组。
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有马超营大断裂、石家坡—银家沟断裂、中黄叶断裂、八宝山断裂等,其长度数十千米至百余千米,宽数十米至数百米。
近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常控制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分布。
1.3 岩浆岩本区侵入岩发育,主要为晋宁期辉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及燕山期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等。
本区南部邻区出露有燕山期老牛山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
2 控矿作用2.1 地层控矿作用2.1.1 赋矿地层与成矿关系本区钼钨矿床的赋矿地层的原岩建造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冒地槽型复理式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浅海相硅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和中基一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
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作者:陈冬来源:《地球》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深入研究夜长坪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控矿因素分析、总结成矿规律,为该区下一步详查工作布署及实现找矿突破将有着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关键词]夜长坪钼矿地质特征资源潜力[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57-21引言夜长坪钼矿床处于豫西地区夜长坪-八宝山铁、钼、银成矿带内,是东秦岭地区大型矽卡岩型钼矿床之一。
夜长坪钼矿床于1971年发现后,由于种种原因,其地质勘查程度仍处于普查阶段,前人仅在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方面进行过初步研究(肖中军等,2007)。
本文通过对夜长坪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岩浆作用的研究,理清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对于研究矿床的成因和指导矿区进一步勘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2成矿地质背景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洛南-栾川推覆带近东西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夹于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与北侧潘河-马超营断裂带之间。
基底为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官道口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及新元古界栾川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等。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极其复杂,构造体系以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为基础格架,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其上。
岩浆岩广泛发育,岩浆活动贯穿本区整个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多期次侵入,演化复杂等特点。
其中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3矿床成矿特征3.1矿区地质矿区范围内构造以纬向系为基础,褶皱呈东西宽缓的背斜,断裂甚为发育,新华夏系断裂迭加在纬向系构造之上,形成北北东向和一些弧形断裂,从而形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体系,最终控制着不同时期侵入的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形态。
印支-燕山早期的正长脉岩类沿纬向系构造侵入,并出露地表,矿区内表现为沿F3等近EW断裂侵入充填的正长岩脉;燕山期的超浅成的中酸性斑岩体,沿着NE-NNE向与近EW向断裂的交汇处上侵,于深部侵位处形成花岗斑岩株,于浅部沿弧形断裂侵入,形成花岗斑岩枝,并在局部及弧形断裂与纬向系、新华夏系断裂构造复合处,形成岩瘤。
DOI:10.16111/j.0258-7106.2010.s1.253矿床地质2010年MINERAL DEPOSITS 第29卷增刊豫西夜长坪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毛冰1,叶会寿2,李超3,王佐满4,晏国龙5,高阳1,熊必康1(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37;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4 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 472244;5 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 100011)夜长坪钼矿位于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夜长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2′58″~110°43′04″,北纬34°02′48″~34°04′10″,经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探矿队20世纪70年代成矿规律研究(胡元第,1981),发现该矿床为隐伏的以钼矿为主,钨、铁伴生的大型矿床,已查明钼资源储量246 755 t,伴生钨资源量181 586 t和铁资源量1 978 064 t,是华北陆块南缘东秦岭钼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系统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进行了测年,厘定了成矿时限,探讨了成矿构造环境,为构建矿床模型提供依据。
1 成矿地质背景夜长坪钼矿地处华北块南缘洛南-栾川台缘褶皱带,结晶基底为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由片麻状花岗岩、TTG岩系和太华群中深成变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盖层主要有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夹碎屑岩、官道口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新元古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新太古代结晶基底之上。
区域构造以近东西向断裂带、推覆构造和小秦岭变质核杂岩为主,其次为北东向构造带,2组构造的交汇部位往往控制燕山期花岗斑岩和有关矿床的分布,如卢氏西部银家沟岩体和有关的多金属硫铁矿,夜长坪岩体和有关的钼矿,曲里岩体和有关的铁锌铜矿。
郑州综合所利用磁分离技术使夜长坪钼矿选矿难题取得突破刘慧
【期刊名称】《矿产保护与利用》
【年(卷),期】2015(0)6
【摘要】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磁分离技术使河南卢氏夜长坪钼矿选矿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科研人员通过工艺矿物学深入研究,发现夜长坪钼矿首采区1#矿体并非地质报告中所描述的单一矽卡岩型矿石,而是由1/3斑岩细脉和2/3矽卡岩大脉互相交错组成的混合矿体,并且斑岩细脉中主要含硫化钼等硫化矿物,少见白钨等氧化矿物.
【总页数】1页(P7-7)
【关键词】矿产综合利用;磁分离技术;钼矿;郑州;中国地质调查局;矿难;科研人员;矽卡岩型
【作者】刘慧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85
【相关文献】
1.河南省栾川县与俄罗斯共同综合回收钼矿中的白钨取得技术突破 [J], 光家
2.滑石型钼矿选矿难题取得重大突破 [J],
3.新型无公害药剂问世/我国创新果蔬农药去毒技术/有机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新
突破/苗木组培新技术问世/我国滩涂贝类培育技术获突破 [J],
4.低品位高炭镍钼矿选矿节能新技术--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 [J],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5.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实现100%利用金正大磷石膏综合利用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J], 高璐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本文深入研究夜长坪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控矿因素分析、总结成矿
规律,为该区下一步详查工作布署及实现找矿突破将有着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关键词]夜长坪钼矿地质特征资源潜力
1引言
夜长坪钼矿床处于豫西地区夜长坪-八宝山铁、钼、银成矿带内,是东秦岭地区大型矽卡岩型钼矿床之一。
夜长坪钼矿床于1971年发现后,由于种种原因,其地质勘查程度仍处于普查阶段,前人仅在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方面进行过初步研究(肖中军等,2007)。
本文通过对夜长坪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岩浆作用的研究,理清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对于研究矿床的成因和指导矿区进一步勘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2成矿地质背景
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洛南-栾川推覆带近东西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夹于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与北侧潘河-马超营断裂带之间。
基底为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官道口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及新元古界栾川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等。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极其复杂,构造体系以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为基础格架,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其上。
岩浆岩广泛发育,岩浆活动贯穿本区整个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多期次侵入,演化复杂等特点。
其中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3矿床成矿特征
3.1矿区地质
矿区范围内构造以纬向系为基础,褶皱呈东西宽缓的背斜,断裂甚为发育,新华夏系断裂迭加在纬向系构造之上,形成北北东向和一些弧形断裂,从而形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体系,最终控制着不同时期侵入的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形态。
印支-燕山早期的正长脉岩类沿纬向系构造侵入,并出露地表,矿区内表现为沿F3等近EW断裂侵入充填的正长岩脉;燕山期的超浅成的中酸性斑岩体,沿着NE-NNE向与近EW向断裂的交汇处上侵,于深部侵位处形成花岗斑岩株,于浅部沿弧形断裂侵入,形成花岗斑岩枝,并在局部及弧形断裂与纬向系、新华夏系断裂构造复合处,形成岩瘤。
龙家园组占矿区面积四分之三左右,出露为中段上部和上段地层,钼矿床即赋存于该组地层中;巡检司组分布于鸡笼山-贺家洼一线及其两侧,占矿区面积
四分之一左右,本区出露不完整,与下伏龙家园组呈整合关系;第四系为冲积的黄土、亚粘土和坡积、残积及河床砂砾石等。
夜长坪钼矿床赋存于震旦亚界蓟县系龙家园组(Pt2l)地层与燕山期侵入的隐伏中酸性花岗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岩体中,以钼为主,并伴生钨的隐伏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区内自上而下可圈定3个隐伏大透镜状矽卡岩型钼矿层和2个似层状斑岩型钼矿层,编号依次为Ⅰ、Ⅱ-1、Ⅲ-1及Ⅱ-2、Ⅲ-2。
3.2矿石类型
辉钼矿包裹于白钨矿颗粒中,或星散状与白钨矿和钨钼矿呈半规则连生关系,辉钼矿较少的分布于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含铋方铅矿和黄铜矿中。
矿石中矿物由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组成。
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钼钨矿、磁铁矿、黄铁矿、褐铁矿,其次为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铋铅矿)、黄铜矿、钛铁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白云石、方解石、长石、石英等,其次为玉髓、蛇纹石、绿泥石、云母(黑、白)、滑石、萤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磷灰石和其他碳酸盐矿物等。
矿区不同岩性矿石中矿石矿物成分及含量不尽相同。
3.3围岩蚀变
本区钼矿层中发育有相同的矿化蚀变作用,其中早期矿化蚀变以黄铁矿化、钼钨矿化、弱透闪石矽卡岩化为特征;中期矿化蚀变以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强透闪石和透辉石矽卡岩化,伴随强硅化,往往呈网脉状产出;晚期矿化蚀变以粗晶黄铁矿化为特征,同时伴随强烈的高龄土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和少量的石膏矿化,多呈脉状产出。
其中早、中期矿化蚀变作用与钼矿化关系密切。
矿化蚀变发育地段在花岗斑岩体与白云岩围岩接触带、钾长花岗斑岩体内,矿化蚀变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
上述矿化蚀变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区内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是寻找钼矿的直接标志。
4控矿因素分析
通过对本区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岩系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探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区内隐伏花岗斑岩体的侵入,是形成矿区隐伏钼矿床的重要前提。
4.1大地构造环境
前已述及,矿区构造以纬向系为基础,褶皱呈东西宽缓的背斜,断裂甚为发育,新华夏系断裂迭加在纬向系构造之上,形成北北东向和一些弧形断裂,从而形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体系,最终控制着不同时期侵入的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形态。
龙家园组占矿区面积四分之三左右,出露为中段上部和上段地层,钼矿床即赋存于该组地层中。
4.2岩体岩性特征
东秦岭钼矿带上,与斑岩、斑岩-矽卡岩型钼矿有关的岩体具有高硅、高钾、富碱的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而夜长坪钼矿床深部含矿的花岗斑岩与上述特征十分吻合,浅部无矿花岗斑岩与上述特征不是特别吻合,再结合野外的地质特征以及实际的钻孔剖面图,可以推断,本区深部含矿花岗斑岩体与成矿有关,应为成矿母岩,而浅部无矿花岗斑岩与成矿无关。
4.3物质来源
坑探工程用刻槽法取样,钻探岩心用金刚石锯片劈开取样。
样品的加工、分析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化验室承担,化验室测定允许误差执行2007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量的测定》。
5讨论与结论
5..1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成矿热液多次叠加是本区钼矿床形成的重要成矿机理
通过对本区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岩系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探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区内隐伏花岗斑岩体的侵入,是形成矿区隐伏钼矿体的重要前提。
燕山期钾长花斑岩为本区钼矿床形成的成矿母岩。
随着该期次岩浆的侵入、分异演化过程,岩浆热液携带的高温含矿流体,进入岩体外接触带矽卡岩化区,形成矽卡岩型钼矿层;同时随着岩浆岩的冷凝,含矿流体在岩体内局部形成斑岩型钼矿层。
稍晚阶段的钾化石英花岗斑岩的分异演化过程,虽破坏了区内矽卡岩型钼矿层的原始形态,但期间占据、溶蚀、重新活化矽卡岩型钼矿层中的钼及其它成矿元素的作用过程,是形成区内重溶活化斑岩型钼矿层的关键因素。
5.2含矿热液来源
夜长坪矿区成矿热液直接来源为:燕山期幔源岩浆在壳幔边界附近发生底侵作用时,诱发碰撞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富含钼钨等成矿元素的花岗质岩浆。
岩浆热液即为区内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又提供了丰富的中高温含矿流体。
5.3褶皱、断裂构造的多期次复合运动为多期次岩浆侵入就位提供了空间构造以纬向系为基础,褶皱呈东西宽缓的背斜,断裂甚为发育,新华夏系断裂迭加在纬向系构造之上,形成北北东向和一些弧形断裂,从而形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体系,最终控制着不同时期侵入的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形态。
参考文献
[1]Jingwen Mao,Richard J. Goldfarb,Zhengwei Zhang,et al. 2002. Gold deposits in the Xiaoqinling-Xiong’ ershan region,Qinling Mountains,central China[J]. Mineralium Deposita,37(3-4):306-325.
[2]Mao Jingwen,Yang Jianmin,Qu Wenjun,et al. 2003. Re-Os Age of Cu-Ni Ores from the Huangshandong Cu-Ni Sulfide Deposit in the East Tianshan Mountain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Geodynamic Process [J]. Acta Geologic Sinica (English Edition),77(2):220-226.
[3]李永峰,毛景文,胡华斌,郭保健,白凤军. 2005.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矿床地质,24(3):292-304.
[4]黄典豪,聂凤军,王义昌,江秀杰. 1984.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矿床地质,3(4):20-28.
[5]朱赖民,张国伟,郭波,李犇. 2009. 华北地块南缘钼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体系及其对成矿动力学背景的示踪.科学通报,54(12):1725-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