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7.49 MB
- 文档页数:83
腰痛的治疗——麦肯基脊柱力学诊疗方法(A)介绍SinoUnited Health成鹏腰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 工作方式改变、体力活动减少 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手段多、但疗效不巩固 Lower Back Pain, LBP指肋缘至臀部以上区域的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医疗费用高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人群中腰痛的发病率约25%许多人在其一生中均要经历腰痛康复理疗专业接诊的主要病种之一腰痛的原因较复杂可能同腰部肌肉的扭挫伤、椎间盘退变、突出、脊柱姿势、周围小关节退变、滑脱等有关患者中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约小于20%大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非特异性下背痛)腰(下背)痛的分类•英美德等11国制订下背痛临床指南非特异性下背痛特异性下背痛(肿瘤、感染、骨折、风湿等)根性下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治疗除药物对症治疗外,可选用卧床休息、物理治疗、推拿按摩、针灸治疗、运动疗法等☺但目前比较各种治疗间的疗效及经济效益指标的研究尚不多,而且少数研究的结果也相互矛盾McKenzie疗法近期疗效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及的(Clare,2004) 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比笼统的运动方案疗效佳(Fritz,2003)比Williams体操更为有效(Nwuga,1985)❑下背痛的运动疗法不需要制订特异性的运动方向(Malmivaara,1995)麦肯基脊柱力学诊断治疗方法•麦肯基方法概述•麦肯基方法的主要内容1)下背痛的常见原因及易患因素、病理学观点2)下背痛的机械性诊断3)下背痛的机械性治疗4)向心化现象•对于麦肯基方法的认识麦肯基方法概述•新西兰物理治疗师罗宾﹒麦肯基先生(Robin McKenzie)发明•The bronze lady•1956年的一个偶然病例♠McKenzie先生在惠灵顿的私人诊所♠患者Smith,右侧腰痛,放射至臀部、大腿和膝部,腰可以屈曲,不能伸展♠3周的治疗,症状和体征都没有改善♠等待继续治疗时,被告知在治疗床上趴下♠当时没有人注意到治疗床的一端已被抬起,Smith脸朝下躺下,使得腰背部处于过度伸展位(这个体位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害的体位)♠数分钟后,McKenzie先生惊呆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Smith竟然认为这是他3周以来接受的最好的治疗♠腿痛已经消失,右侧腰痛转移至中央,另外他受限的腰伸展角度明显地改善♠站起来后没有再出现腿痛♠第二天Smith先生又采取同样的姿势使得腰正中部位的疼痛完全消失♠事实对当时腰痛的机理与治疗方法提出了挑战♠其后,McKenzie先生有意识地应用腰椎伸展体位进行治疗,但患者的反应并不相同♠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终于逐步完善了一整套针对脊柱和四肢周围关节的评测与治疗的系统♠The McKenzie Method of Mecha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MDT)♠该系统诊断和治疗相互衔接,治疗方法的选择倚赖于力学诊断♠数十年的应用,McKenzie方法为无数患者造福☪安全、见效快、疗程短、容易预防复发☪受到全世界的物理治疗师和医师的认可☪麦肯基国际学院成立于1981年☪1983年被国际腰椎研究会接受为会员☪目前已在世界范围成立数十家分院☪国内已经培养证书学员百余名Mckenzie对腰痛的一些基本观点•原因仍有许多不清楚之处•似与工作姿势有密切的关联•坐位职业腰痛的发病率与强体力者相同•自限性的,但存在90%复发性•复发和慢性腰痛之间有区别(间断时间)下背痛的常见原因及易患因素•化学性疼痛和机械性疼痛•创伤是疼痛的原因•不同的创伤阶段疼痛性质不同•初始,机械性疼痛产生突然的锐痛•修复,继发性化学刺激产生持续钝痛•修复痊愈,缩短的瘢痕受到牵拉时疼痛易患因素1•不良坐姿•研究表明,坐位时当腰椎越趋向后凸值,间盘内压力越大;当腰椎越趋向前凸位,间盘内压力越小•引起腰椎后方韧带终点过度牵伸•不仅引起某些腰痛而且可以加重腰痛易患因素2频繁的腰椎屈曲每人从早至晚,常常处于腰椎屈曲状态 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可达两个易患因素共同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易患因素2频繁的腰椎屈曲每人从早至晚,常常处于腰椎屈曲状态 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可达3,000至5,000次/日两个易患因素共同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机械性疼痛系由于机械性外力大至足以引起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及关节结构紧张、变形或损伤时引起的→特点:任何方向的活动过度或在活动终点位置长时间保持可引起即时疼痛,外力终止则疼痛消失→“弯指综合征”→化学性疼痛指刺激性化学物质浓度足够大时,对疼痛感受器的刺激引起,这种疼痛可因运动而减轻,但这种减轻不能维持,疼痛也不会因体位的变化而消失→由炎症、结核等病变所致→过度的运动会影响病程而使疼痛持续达3周左右下背痛的机械性诊断•McKenzie技术兼有诊断内容的治疗技术•其诊断方法与常规诊断标准不同•3个不同的综合征,以此为基础治疗•与常规诊断标准缺乏很好的对应关系下背痛的机械性诊断✌姿势综合征(Postural Syndrome)✌功能不良综合征(Dysfunction Syndrome)✌间盘移位综合征(Derangement Syndrome)姿势综合征定义:疼痛仅因正常组织过久地在运动范围终点受牵拉造成脊柱软组织力学变形所致。
麦肯基疗法的定义和原理麦肯基疗法(McKenzie Method)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脊柱问题和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该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罗宾·麦肯基(Robin McKenzie)发明。
麦肯基疗法通过与患者的合作和自主参与来提供自我治疗工具,旨在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并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麦肯基疗法的原理是基于躯干和脊柱的动力学原理,以及对疼痛源的精确定位。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姿势和运动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并针对性地应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先,麦肯基疗法强调姿势的重要性。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恢复脊柱和关节的正常功能,减少症状和疼痛。
病人会被教育如何维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躺姿,以减轻不适感。
其次,麦肯基疗法通过评估和分类来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师会观察患者的运动范围和疼痛反应,以确定病因并鉴别症状是由哪一类疼痛恶化因素引起的。
根据分类结果,治疗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麦肯基疗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评估和分类阶段:治疗师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访谈,了解病史和疼痛情况,然后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姿势和运动评估来确定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会被分为不同的疼痛类型,并得到相应的治疗建议。
2. 自我治疗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将学习一系列的自我治疗技巧和方法,包括正确的姿势和运动练习。
治疗师会给予患者改善姿势和运动的建议,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3. 预防与自我管理阶段:一旦症状得到改善,患者将学习如何预防进一步的损伤,并学会自我管理技巧。
这包括正确的脊柱保护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动作技巧以及如何应对潜在的再发风险。
麦肯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低风险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效果。
这种方法强调个性化治疗,将治疗师和患者视为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麦肯基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脊柱问题患者。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评估是否适合使用该方法,并确定是否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Mckenzie(麦肯基)技术McKenzie疗法是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hin McKenzie先生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颈腰疾患的康复方法,由于其治疗技术独具特色,且有较好的疗效,故获得了国际康复医学界人士及临床医师的认可。
(一)Mckenzie技术中有关治疗的观点1.与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的区别: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所产生的作用包括伤害感受器的神经调节,降低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松解或牵张粘连及最快速使重要的关节活动度增加。
这些作用通过体位的调整和反复训练也可获得。
2.自我治疗与减少依赖:Mckenzie技术中,患者自我形成的治疗力量远比治疗师形成的治疗力量(如按摩、松动术、手法、牵引等)更大。
患者形成的治疗力量可以从改变和保持姿势的静态方法获得,也可以从反复运动等训练的动态方法获得。
Mckenzie认为这更为重要,更为潜在地提供患者的长期效果,并进而减少了患者依赖,增加了或者的独立性。
3.加强预防:Mckenzie不仅注重治疗,同时也要求对患者开展预防指导,针对不良姿势、反复屈曲这两个易患因素的加强预防,尤其是在久坐、持续弯腰、提举重物和腰痛复发等场合。
4.主动的观点:Mckenzie对卧床休息、支撑辅助具、腰围等被动治疗手段持不完全支持的观点。
Mckenzie认为卧床休息不宜长期使用,以避免产生继发问题。
5.对手术的观点:手术以后可继发瘢痕、纤维化和神经根粘连,因此手术失败率高,效果相对较差。
为避免手术以后瘢痕造成的功能问题可以在手术后通过伸展—牵张的方法使局部的弹性结构形成可伸展性瘢痕。
为预防功能不良的发展,可采用的方法为在手术后每2小时有规律地进行一次全范围的被动直腿抬高活动,降低纤维化的形成和神经根粘连的并发症。
(二)Mckenzie技术的特征性内容1.向心化现象:在进行某个方向的脊柱运动后,脊柱单侧方或单侧肢体远端的脊柱源性的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向脊柱中线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向心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