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甜梦梦幻曲教案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梦幻曲[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看、说、画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享受和表现音乐那如诗如梦的浪漫意境,初步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主题重复而带有细微变化的反复出现,从情感上喜爱这首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梦幻曲》、散文《梨子小提琴》和“画编织的梦”等艺术活动,能认识音乐、文学和美术三个姊妹艺术的情感表现有着相通的一面。
3通过欣赏乐曲《梦幻曲》,对了解曲作者舒曼创作乐曲的意图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了解曲作者舒曼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欲望。
[教材分析]1乐曲《梦幻曲》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
该曲不仅是这部套曲中,而且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
乐曲的主题由4小节上行后逐渐下行的旋律构成。
速度缓慢,节奏平稳。
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
这段素材总共重复出现八次,每一次都有些细微变化,使音乐的表情细腻而动人。
2散文《梨子小提琴》这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波的作品。
该作品语言优美,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作品所描绘的也是像音乐一要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同故事中所象征的那样,是建立在共同的对美的追求的基础上的。
梨子小提琴冰波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动物们都来到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
拉呀,拉呀,星星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忽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
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第二天,地里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像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大树,树上结了很多很多梨子。
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
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3作者介绍罗伯特·舒曼(1810-1856 )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新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甜梦》名师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第四课美梦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来的梦幻美意境,激发音乐想象力,学会用柔和的声音深情地表达这一特定场景。
2.结合乐曲欣赏,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奏乐器,并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3.能够用柔和、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两个合唱团的独特魅力,表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4.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旋律下行、连线的音乐知识,并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情绪,并体验宁静、安详的气氛。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旋律进行特点及调式的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感受与实践。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并唱第三课的歌。
2、听梦之歌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共13首曲子。
作曲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通过对童年生活的甜蜜回忆,把人们引入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
2.第一次聆听梦境,感受音乐的意境。
3.复听,设问:(1)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2)它的音色和小提琴有什么不同?(3)给你什么感觉?介绍大提琴。
4.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1)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
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并用手势或身体动作表现旋律的起伏。
(3)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5.复听全曲。
说说这首乐曲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情境?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三、演唱歌曲《愉快的梦》1.声乐练习:跟着老师的钢琴唱歌,用手画出旋律线,自上而下感受意境。
2.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
3.再听一遍:他做了什么梦?你在梦中看到了什么?(教师参与,仔细聆听并计时。
)4.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弦乐四重奏《梦幻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梦幻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弦乐四重奏。
这首曲目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展现了梦幻般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欣赏这首经典作品,并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然而,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形式的音乐,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并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
2.针对这一点,我将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通过演奏,使学生感受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3.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欣赏《梦幻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弦乐四重奏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梦幻曲》的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
3.示范:演奏《梦幻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5.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弦乐四重奏的基本概念。
2.《梦幻曲》的背景及特点。
3.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技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弦乐四重奏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梦幻曲》的欣赏能力。
3.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愉快的梦》教学分析《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二部合唱曲。
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速度较慢,节奏变化不大,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 让人好像听到了孩子们在看到了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时发出惊喜的呼喊。
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目标1、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学唱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在过程与方法中: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
3、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音乐知识“连线”和“下行”。
教学难点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听着这首优美的音乐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且他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他的梦乡…… 三、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师:谁来说一说这个日本小朋友梦到什么了?生:神奇椰子岛,可爱的小矮人,小矮人在岛上快乐跳舞歌唱,美丽金星……师:小朋友乘上了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海上轻轻荡漾,发现了神奇椰子岛,和小矮人们一起快乐跳舞歌唱,你们愿意快乐的跳舞歌唱吗?好,今天咱们就•起学唱・首日本歌曲《愉快的梦》。
2、复听歌曲师:多么美的梦啊!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小朋友最愉快的地方?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体验她的梦境!感到最愉快的地方就摇动你的身体来告诉我们。
师:大家在这里晃动了你的身体,说明你感觉这里是小朋友最愉快的地方,你来说为什么感觉这里是最愉快的地方?生:因为她看见神奇椰子岛,看见了美丽金星。
师:快来看,小朋友发出惊喜的呼喊声,告诉人们快来看,所以这里是她最愉快的地方,下面咱们一同走进小朋友的梦里感受她的快乐。
《梦幻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教学重难点1、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在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1、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播放乐曲,生静听。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2、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表演。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聆听梦幻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聆听梦幻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曲目,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对歌曲的欣赏,还包括对歌曲的情感理解、节奏感受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节奏的把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同时加强节奏感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聆听《聆听梦幻曲》,并对歌曲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聆听梦幻曲》。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节奏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反复聆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3.实践教学法:通过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聆听梦幻曲》的音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节奏练习材料。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资料,让学生聆听《聆听梦幻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聆听梦幻曲》,让学生边听边跟随节奏拍手。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提高节奏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聆听梦幻曲》,并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个环节,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24年小学四年级音乐《梦幻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梦幻曲》。
内容主要包括曲调的分析、演奏、演唱及音乐欣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梦幻曲》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梦幻曲》的旋律、节奏,能独立演奏和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美。
3. 通过学习《梦幻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梦幻曲》旋律的掌握,以及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演奏、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曲谱。
学具:口风琴、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梦幻曲》,引导学生闭眼倾听,感受音乐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
2. 曲调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梦幻曲》的旋律,讲解旋律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梦幻曲》。
3. 演奏练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口风琴演奏《梦幻曲》。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演奏《梦幻曲》。
(2)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5. 情感表达(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梦幻曲》的情感。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感演奏、演唱《梦幻曲》。
6. 团队合作(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合作演奏《梦幻曲》。
(2)教师点评,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曲谱:《梦幻曲》2. 旋律特点:流畅、优美3. 情感表达:梦幻、宁静4. 注意事项:音准、节奏、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梦幻曲》的旋律,能独立演奏、演唱。
(2)分析《梦幻曲》的情感,用文字描述。
2. 答案:(1)旋律:略(2)情感:梦幻、宁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梦幻曲》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人音版(敬谱)音乐四年级上册《聆听梦幻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梦幻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重要曲目,它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无数的学生。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梦幻曲》,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在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梦幻曲》的背景和作者,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梦幻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梦幻曲》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音响等,营造一个梦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对比教学法:通过与其他乐器的对比,让学生了解钢琴的独特之处。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情感,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梦幻曲》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梦幻曲》的音响。
3.钢琴:用于演奏《梦幻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播放《梦幻曲》的音响,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b.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主题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介绍《梦幻曲》的背景和作者,让他们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b.展示《梦幻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a.教师演奏《梦幻曲》,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
b.学生分组,每组选一段乐曲进行演奏,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a.学生独立完成《梦幻曲》的听力练习,检验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b.教师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梦幻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梦幻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曲目,它是一首富有幻想和浪漫色彩的钢琴曲。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充满了梦幻般的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这首富有想象力的《梦幻曲》,他们可能还比较难理解其深层含义,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梦幻曲》。
2.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梦幻曲》的音乐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自由性,如何让学生自由地演奏和演唱。
2.音乐情感的表达,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表达出梦幻般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梦幻曲》的音乐CD或磁带。
2.准备钢琴或电子琴。
3.准备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梦幻曲》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梦幻般的氛围。
引导学生谈论对这首曲子的感受,以及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演唱《梦幻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曲子的音乐特点。
期间,教师可以讲解曲子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教师一起演唱或演奏《梦幻曲》,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演唱或演奏技巧,如呼吸、音准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或演奏,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梦幻般的音乐,可以是个人的创作,也可以是小组的合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节奏的自由性和音乐情感的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跟家人一起演唱或演奏《梦幻曲》,分享学习成果。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甜梦聆听梦幻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目标确定的依据感受与鉴赏
1.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
2.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3.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的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表现
1.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能够跟琴声视唱简单乐谱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教材分析
德国作曲家舒曼在1847-1848年间创作的一部名为《童年情景》的钢琴套曲,套取共有十三首曲子,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
根据作曲家的要求,十三首小曲要连续演奏。
但是人们却常常将第七首《梦幻曲》作为独立的乐曲来演奏或欣赏。
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美,和声淳朴厚实,听来令人神往。
它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连绵起伏的旋律,浸透着温馨宁静的梦幻色彩。
此曲还被改编成多种器乐独奏曲、合奏曲以及无伴奏合唱曲。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
2107年秋期黄航小学音乐教研课《愉快的梦》定稿黄航镇中心小学执教人:曹婷【课型】综合课【年级】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愉快的梦》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它描述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理解。
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 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
教材上的歌谱是单声部的,便于学生学唱。
前半部分的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
后半部分旋律进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以模进的方式将音型带入歌曲的高音(la),产生了明亮的色彩,使人好像听到了孩子们在看到了梦境中的神奇景象时发出惊喜的呼喊。
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能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恬静优美的意境。
2、认识连线和下行。
【教学难点】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演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法聆听法模唱法体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都做了些什么样的梦?告诉大家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生1:我梦见自己长大成了一位科学家。
生2:我梦见自己一个人走进了大森林,好可怕!生3:我梦见自己遨游太空,和外星人交上朋友。
、、、、、、二、聆听歌曲1、初听音乐。
师:和大家分享了那么多愉快的梦,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梦真是多姿多彩。
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播放歌曲)师: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他梦见了什么?生:他梦见自己坐着梦之船环游太空;看见了神奇的椰子岛,一起和小矮人跳舞歌唱……师:小主人朦胧进入了梦乡,载着梦之船在神游,突然眼前出现了神奇的地方,他这时是多么惊喜呢?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啊!真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梦。
2024年小学四年级音乐《梦幻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梦幻世界》中的《梦幻曲》。
该曲是一首描绘梦境、富有想象力的钢琴曲,通过流畅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梦幻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梦幻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梦幻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和声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声知识的掌握,旋律的流畅表现。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中的梦幻氛围,培养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
学具:音乐教材、钢琴曲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梦幻曲》,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梦幻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分析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并模仿。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和声,为《梦幻曲》编创一段旋律。
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练习,不断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梦幻曲》2. 曲目作者:未知3. 音乐特点:梦幻氛围、流畅旋律、丰富和声4. 和声知识:大调、小调、和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梦幻曲》编创一段旋律,要求运用至少两种和声。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编创出具有梦幻氛围的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梦幻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和声知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如《月光奏鸣曲》、《海边的星空》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和声知识的掌握,旋律的流畅表现。
梦幻曲[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看、说、画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享受和表现音乐那如诗如梦的浪漫意境,初步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主题重复而带有细微变化的反复出现,从情感上喜爱这首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梦幻曲》、散文《梨子小提琴》和“画编织的梦”等艺术活动,能认识音乐、文学和美术三个姊妹艺术的情感表现有着相通的一面。
3通过欣赏乐曲《梦幻曲》,对了解曲作者舒曼创作乐曲的意图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了解曲作者舒曼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欲望。
[教材分析]1乐曲《梦幻曲》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
该曲不仅是这部套曲中,而且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
乐曲的主题由4小节上行后逐渐下行的旋律构成。
速度缓慢,节奏平稳。
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
这段素材总共重复出现八次,每一次都有些细微变化,使音乐的表情细腻而动人。
2散文《梨子小提琴》这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波的作品。
该作品语言优美,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作品所描绘的也是像音乐一要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同故事中所象征的那样,是建立在共同的对美的追求的基础上的。
梨子小提琴冰波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动物们都来到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
拉呀,拉呀,星星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忽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
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第二天,地里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像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大树,树上结了很多很多梨子。
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
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3作者介绍罗伯特·舒曼(1810-1856 )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甜梦梦幻曲教案人音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教学重难点
1、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在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1、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2、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
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表演。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
师:德国的舒曼叔叔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
(出示主旋律)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3、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
有机会我们再欣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