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3
16《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文章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揣摩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品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难点: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学法指导:自主、朗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花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女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她从这些小小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传达了怎样的追求。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琼.(qióng)浆伶.(líng)仃.(dīng)宗璞.(pú)忍俊不禁.(jīn)绽.(zhàn )开迸.(bèng)溅.(jiàn )盘虬.卧龙( qíu )酒酿.( niàng )2.解释词语。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作者简介:《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二、问题导学。
1.第1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开门见山,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2.完成本文结构框架(赏)花(忆)花(悟)花3.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语句: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4.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无数的个体生命的汇合,构成了群体生命的永无止境。
我们不能现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三、达标训练1.《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2.给加点字注音。
琼.( )浆伶.()仃.()宗璞.()忍俊不禁.()绽.( )开迸.()溅.盘虬.卧龙()酒酿.()3.解释词语。
忍俊不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补充:。
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备课时间:章、节教学内容第 1 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面对紫藤萝,作者会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二、预学导航(学情检测)(一)知识领航1.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
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
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
2.作者简介。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二)自主学习1.字词积累运用。
(l)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 )忍俊不禁()伫立( )挑逗(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稀落: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2.在文中画出精彩的语句,认真朗读。
(可从词句、手法等角度赏析)3.学生疑问(归纳整理学生的主要问题):教学过程教师复备。
4、紫藤萝瀑布(第1课时)宗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3.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的面对生活教学重点:1.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导语一、初步认知1.认读字词2.作家简介3.背景了解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默读思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⑴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看看每段写的是什么?⑵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⑶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3.课堂讨论交流⑴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看花(1-6)、忆花(7-9)、思花(10、11)看花——繁华似锦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思花——振奋精神⑵因为家庭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又想到十多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⑶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业:1)抄写字词2)阅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3)思考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16.紫藤萝瀑布
1.掌握重点词语,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课文,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第一课时
●重点:
1.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
2.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永恒。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忍俊不禁.(jīn) 琼.浆(qiónɡ) 盘虬.(qiú) 绽.开(zhàn)
伶.仃(líng) 藤.萝(ténɡ) 枯槐.(huái) 瀑.布(pù)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忍不住笑。
忍俊不禁
(2)盘曲的枝条,犹如躺卧的龙。
盘虬卧龙
(3)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蜂围蝶阵
4.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文章记叙了作者观赏紫藤萝花时的所见、所思和所忆。
5.在文中画出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完成文章思路图。
问题一: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准确停顿,将文章中写到紫藤萝树和花的句子画出来。
1.作者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树,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写出了树的什么特点。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特点:写出树的繁密、亮丽,气势非凡,充满生机。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花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
”
花的形状:像“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问题二:阅读课文中写眼前的紫藤萝花和记忆中的紫藤萝花的有关段落,完成下面问题。
1.
2.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感悟到什么?
提示: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甚至不幸,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
通过对比,作者从花的兴衰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那都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是永无止境的。
问题三:美丽芬芳的鲜花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情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把最美的鲜花送给亲人和朋友来表达祝福和感谢。
《紫藤萝瀑布》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美丽和旺盛,那么如何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理解这句话一定要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
虽然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这种思想是普遍存在的。
那时候一部分人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见《导学测评》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