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第一章砂石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65
道路建筑材料第一章砂石材料在道路建筑中,砂石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就像是构建道路这个巨大结构体的基石,为道路的稳固和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砂石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沙子和石子。
但可别小瞧了它们,其种类、特性以及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先来说说沙子。
沙子的颗粒大小是有明确分类的。
一般来说,粗砂、中砂和细砂在不同的道路建筑工程中有着不同的用途。
粗砂的颗粒较大,空隙相对较大,透气性好,但和水泥等胶凝材料混合时,需要的水泥量较多;中砂则是在很多情况下都被广泛使用的,它的颗粒大小适中,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较好地控制水泥用量;细砂由于颗粒细小,表面积较大,需水量较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再看看石子。
石子的种类也不少,比如卵石和碎石。
卵石表面光滑,在混凝土搅拌时流动性较好,但与水泥的粘结力相对较弱;碎石则表面粗糙,棱角分明,与水泥的粘结力更强,能够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砂石材料的质量对于道路的质量至关重要。
优质的砂石材料应该具备干净、无杂质、强度高、级配良好等特点。
如果砂石中含有过多的泥土、粉尘等杂质,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级配良好则意味着不同大小颗粒的砂石比例恰当,这样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其抗压、抗折等性能。
在道路建设中,砂石材料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从江河中开采而来,有的是通过开山采石获得。
但无论来源如何,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道路建设的要求。
开采砂石材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
过度开采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砂石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有讲究。
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砂石的散落和混入杂质,储存时要注意防雨、防潮,避免砂石材料的性能受到影响。
在实际的道路建筑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砂石材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第一章砂石材料一、填空题1、将地壳上层岩石用或方法加工,或不经加工而获得的各种或石料,统称为天然石料。
2、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状态下,单轴受压时的来表示的。
3、石料饱水率与吸水率的主要区别是不同,前者是石料在状态下测得的,后者是石料在及状态下测得的。
4、抗冻性指标是指石料块状试件经在低于的条件下,按规定要求冻融循环次数后的质量损失百分率不大于,同时强度低值不大于则认为抗冻性合格。
5、磨耗率是指石料抵抗、和等综合作用性能。
6、集料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两类,在水泥混凝土中凡粒径小于者称为细集料,大于者称为粗集料。
7、砂从干到湿,有四种含水状态,即、、和。
8、粗集料中不同的粒料互相搭配的关系称为颗料级配。
一个良好的级配,要求最小,也不大。
前者的目的是要使骨料本身最为;后者的目的是要使掺和料最为。
9、按级配划分砂子分为区,一区是,二区是,三区是。
相应的细度模数是。
10、粗集料的力学指标主要有和。
二、判断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1、石料饱水性系数愈大,抗冻性愈差。
()2、石料软化系数愈大,耐水性愈差()3、确定桥梁用石料抗压强度的标准度件是边长3cm的立方体试件。
()4、石料的饱水率>吸水率,吸水率≥含水率。
()5、石料的孔隙率是指开口空隙体积占石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6、石料的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大,抗冻性亦愈小()7、石料的密度是指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实体体积的质量。
()8、砂的三个级配区的划分是以5mm为控制粒径。
()9、集料的表观密度是干燥集料质量与矿质实体体积质量的比值。
()10、石料在松散(或紧密)排列时,空隙体积的体积百分率称为石料的孔隙率。
()11、吸水率与饱和率之比可表征耐冻性,比值愈接近1,其耐冻性愈好。
()12、细度模数是划分砂子粗细程度的唯一方法。
()13、级配图介于二区的砂样一定是中砂。
()三、名词解释1、粒料2、集料(骨料)3、细度模数4、级配5、最佳级配6、压碎值四、问答题1、某石料的抗冻标号是M25,试解释其含义?在什么情况下须测定石料的抗冻标号?2、试述测定石料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的目的与步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