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生产理论 SS
- 格式:ppt
- 大小:562.50 KB
- 文档页数:75
西方经济学第5章—生产理论2005.81.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2.生产函数:),,(n x x x x f Q ⋅⋅⋅⋅⋅⋅=321,这里 n x x x x ⋅⋅⋅⋅⋅⋅321,,表示生产要素。
3.生产的可能性边界: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P73:5.关于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问题: 假定其它生产要素不变,只有劳动可变。
那么:6.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7. 生产的三个阶段:结论:在B点,平均产量最大;在C点,总产量最大。
8.等产量线及其特征特征:(1)减函数(2)凸向原点(3)互不相交(4)排列有序(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大)9.脊线、生产区域10.生产要素以固定比例投入问题:----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不可替代型的等产量线及脊线问题11.等成本线12.生产者均衡问题当成本固定时,产量最大;当产量固定时,成本最小。
12.生产者均衡问题的证明:设劳动的价格为L P ,资本的价格为K P ,并假定厂商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则厂商的成本函数为:K L P K P L TC ⋅+⋅=。
例: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222125K L K L Q --+=,L 的价格3=L P ,K 的价格6=k P ,总成本160=TC 。
试求:该企业的最优要素组合方式。
例: 已知某厂商生产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8583K L Q =,又设3=L P ,5=K P ,试求:(1)产量10=Q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2)总成本为160,厂商实现均衡时的L Q 、与K 的数值。
14.长期扩展线15.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前提条件:为了维持总产量不变(即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同时,就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用LK MRTS 表示。
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与企业行为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理论和企业行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探讨了企业如何进行生产决策以及企业如何在市场环境下运作。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和企业行为,并探讨它们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生产理论生产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学科。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理论主要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等方面。
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它展示了生产要素如何组合来产生产出物品和服务的过程。
典型的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品递减法则。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达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如何影响产出。
以两个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为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 F(K, L),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
生产函数还可以用来计算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即产出的增量与生产要素增加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品递减法则则是指,当某一生产要素的增加量持续增加时,其边际产品递减。
换句话说,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每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出逐渐减少。
2.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购买和销售生产要素的地方。
其中,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企业通过支付工资来雇佣劳动力。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以及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资本市场则涉及企业购买和销售资本设备、土地等的交易。
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资本的价格以及企业对资本的需求量。
二、企业行为企业行为研究的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环境下进行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企业行为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等方面。
1. 利润最大化理论利润最大化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决策来最大化利润。
这种决策包括产品定价、生产规模、生产要素组合等。
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将根据市场条件和成本条件来做出相应的决策。
西方经济学生产论西方经济学生产论:理论与应用生产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主要探讨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与产出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生产论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
生产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以实现生产目标。
生产论通过分析这些投入品与产出品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生产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一个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投入品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生产函数是一个非线性的函数,这意味着投入品与产出品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增加投入品可能会导致产出品的增加,但在其他情况下,增加投入品可能会对产出品的增加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生产函数外,生产论中还涉及到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概念。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过程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生产效率是指企业利用资源的效率,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生产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生产论来制定生产计划,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和投入品的数量。
此外,政府也可以利用生产论来制定产业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总之,西方经济学生产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理解企业生产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生产论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问题和挑战。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西方经济学效用论:理论与应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论,是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它以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为出发点,将消费行为量化为效用函数,以此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西方经济学宏观–生产理论知识引言西方经济学宏观的生产理论是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它涉及资源的配置、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等方面。
生产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宏观中关于生产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模型,包括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效益和生产决策等内容。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参与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要素。
根据西方经济学宏观的观点,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是指人类的劳动能力,资本是指生产工具、设备和机器等物质财富,自然资源则包括土地、水、森林和矿产等。
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劳动力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资本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基础,而自然资源则是生产的物质来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对经济增长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描述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它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出。
通常,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Q = f(K, L, H)其中,Q表示输出的产量,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H表示其他生产要素投入。
生产函数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异,常见的有线性生产函数、凸生产函数等多种形式。
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技术关系,它揭示了生产要素之间的互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通过对生产函数的研究,经济学家可以评估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案对产出的影响,从而为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对产出的额外增加量。
边际效益通常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增加产出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会导致其他要素的相对减少,从而影响到产出的增长。
边际效益的递减原理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比较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来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