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道路工程测量(5-6)
- 格式:ppt
- 大小:906.00 KB
- 文档页数:38
道路工程测量方案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阶段。
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该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道路工程测量的原则、方法、设备、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测量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测量原则1. 准确性原则:道路工程测量应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测量误差对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2. 统一性原则:道路工程测量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测量标准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统一和规范。
3. 先进性原则:道路工程测量应该采用最新的测量技术和设备,确保测量工作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4. 安全性原则:道路工程测量应该注重测量现场的安全,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及时性原则:道路工程测量应该及时完成,确保测量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方法1. 静态测量方法:静态测量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的道路工程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2. 动态测量方法:动态测量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道路工程测量,可以采用GPS定位技术等设备进行测量。
3. 综合测量方法:综合测量方法适用于复杂地形的道路工程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测量技术和设备综合进行测量。
四、测量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适用于大范围、复杂地形的测量工作。
2. GPS定位仪:GPS定位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它可以实现全球定位精度,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的测量工作。
3. 水准仪:水准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适用于小范围、复杂地形的测量工作。
4.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适用于小范围、难以测量的地形和地貌。
五、测量技术要求1. 测量前应对测量目标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
2.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道路工程测量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道路工程测量方案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目标是准确测量和记录道路工程相关参数,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 测量目标测量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道路宽度和长度- 路面坡度和曲线半径- 路面标志和标线位置- 排水系统的位置和高度- 道路交通信号灯和警示标志的位置- 其他与道路工程相关的测量参数3. 测量方法和步骤为了实现测量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进行现场勘测:评估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土壤、交通流量等信息。
2. 使用测量仪器:使用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专业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3. 测量道路尺寸:使用全站仪和测距仪测量道路的宽度和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表中。
4. 测量路面坡度和曲线半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道路的坡度和曲线半径,并记录在测量表中。
5. 测量路面标志和标线位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路面标志和标线的位置,并记录在测量表中。
6. 测量排水系统的位置和高度: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排水系统的位置和高度,并记录在测量表中。
7. 测量道路交通信号灯和警示标志的位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道路交通信号灯和警示标志的位置,并记录在测量表中。
8. 核对和整理测量数据:核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将数据整理成测量报告或绘制成测量图。
4. 测量安全和注意事项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严格按照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和偏差。
- 保护自身安全,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交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测量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结论通过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步骤,可以准确测量和记录道路工程相关参数。
这有助于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测量时,务必保证安全,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道路工程测量》课程说明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道路工程测量》是测绘、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将对数字测绘、数字道路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道路工程中各种测设方法,阐明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道路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二)课程定位根据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及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及职业成长递进规律,在学习本课程前,必须会识图、绘图与审图,搞清道路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结构构造。
因此,其前置课程为:测绘CAD、工程监理、施工概预算等,它们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必要基础。
同时本门课程又对后续的路面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道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学习领域的课程学习起支撑作用,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邀请了施工企业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与专家一起来商讨、拟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在分析施工员、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并参照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即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以此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即按照道路工程施工的行业要求展开教学内容。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掌握一般道路工程的常规测量方法、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掌握一般道路施工测量的一些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道路施工测量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及质量、安全验收规范;熟悉一般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技巧;了解国内外道路施工测量新技术和新动向及国家技术政策。
(二)职业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能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测量计算;能根据道路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施工测量;能正确运用道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合理安排、协调道路工程施工。
道路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总称为路线测量。
道路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控制测量: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地形图测绘:根据设计需要,实地测量道路附近的带状地...形.图.。
(3)中线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位置测设与实地。
(4)纵、横断面图测绘: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5)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及时放样各种桩点作为施工依据。
此外,有些道路工程还需要进行竣工测量、变形检测等。
根据方案研究阶段在已有地形图上规划的道路位置,结合实地情况,选择交点和转点的位置并插旗,标出道路走向的大概位置,为导线测量和各专业调查指出行进方向。
导线控制测量是测绘道路带状地形图和定线、放线的基础,导线应全线贯通。
采用全站仪或者光电测距仪观测导线边长时,导线点间距普通为1km,但应在不长于500m 处设置加点。
采用光电测距仪传递高程时,导线边长宜在200~600m 之间。
由于导线延伸很长,为了检核导线的精度并统一坐标,必须设法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者GPS 点进行联测。
随着测量仪器设备的发展,导线测量越来越多的使用GPS 和全站仪配合施测。
从起点开始沿道路方向直至终点,每隔5km 摆布布设GPS 对点 (每对GPS 点间距300~400m),在GPS 对点之间按规范要求加密导线点。
用全站仪测量相邻导线点间的变长和角度,之后使用专业测量软件进行导线精度校核及成果计算,最终获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的观测包括转折角的观测和导线边的观测及导线点高程测量。
①转折角的观测转折角的观测普通采用测回法进行。
在进行国家等级转折角观测时,应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在进行一、二级和三级导线转折角观测时,普通应观测前进方向的左角。
对于闭合导线,若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观测,则观测的导线角既是闭合多边形的内角,又是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
内容:明白得线路勘测设计时期的要紧测量工作(初测操纵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把握线路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式;把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式;把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式;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置方式;把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式;明白得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式;把握线路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式。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式;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式;线路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式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式;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式。
§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线路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一、初测内容:操纵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搜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二、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线路上进行线路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线路交叉、沿线设施、环境爱惜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依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完工验收测量。
第1篇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步骤、测量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1.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指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满足设计、施工、监理等要求,对道路几何位置、高程、坡度等进行测定的技术活动。
2. 道路几何位置:指道路中线、边线、曲线半径、曲线长度等几何要素。
3. 道路高程:指道路中心线、路基边缘线等各点的高程。
4. 道路坡度:指道路中心线、路基边缘线等各点的坡度。
三、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步骤1. 施工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地形图、地质勘察报告等。
(2)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
(3)确定测量控制网: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布设测量控制点。
2. 施工放样(1)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点布设、观测、计算,建立测量控制网。
(2)进行道路中线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控制网,进行道路中线的放样。
(3)进行道路边线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控制网,进行道路边线的放样。
(4)进行道路高程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控制网,进行道路高程的放样。
3. 施工测量(1)路基施工测量:包括路基边坡放样、路基高程测量、路基平整度测量等。
(2)路面施工测量:包括路面标高测量、路面平整度测量、路面宽度测量等。
(3)桥梁、涵洞施工测量:包括桥梁、涵洞轴线测量、高程测量、基础测量等。
4. 施工验收(1)路基施工验收:包括路基高程、边坡坡度、路基平整度等指标的验收。
(2)路面施工验收:包括路面标高、路面平整度、路面宽度等指标的验收。
(3)桥梁、涵洞施工验收:包括轴线、高程、基础等指标的验收。
四、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仪器设备1. 全站仪:用于测量角度、距离、高程等。
2. 经纬仪:用于测量角度。
3. 水准仪:用于测量高程。
4.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距离。
§.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一)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preliminary survey)和定测(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a zone)和纵断面图(profile)、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测纵断面图(profile)、横断面图(cross-section profile)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
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JD(intersecting point)的测设(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JD来表示。
(二)方法: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2.高等级公路: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三)实地放线的方法分类1.放点穿线法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1)放点可用支距法(垂直于导线边的距离)、导线相交法及极坐标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