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道路工程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486.00 KB
- 文档页数:27
《道路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道路工程测量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编码:4.学时:605.适用专业:道路工程技术、道路工程监理等专业(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道路工程专业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涵盖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承担道路工程测量员的职业岗位的工作。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道路工程测量》依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标准制定及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及附件(课程标准模版),按照岗位职能的要求,适当考虑工程单位近期的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设计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与道路工程测量的工作过程相一致,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选择课程学习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的设计上由简到繁,由实训到实操,形成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⑴.课程教学内容以道路测量工作过程为导向。
整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既符合以道路工测量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又符合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
⑵.课程设计以行动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适合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工作任务,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咨询信息,辅助引导学生更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与实施。
并将实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因素。
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
改变以往注重理论知识考核以及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的方式,采用注重课程实践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实训工作任务进行考核,并将其考核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
而且将仪器操作考核成绩与高级测量工考核相结合,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一)总目标通过道路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道路工程高级测量员的技术要求,掌握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
能承担道路工程、道路施工、路基施工、测量员的职业岗位,以及承担道路工程、道路设备施工员,道路监理员的主要专业技能之一。
《道路工程测量》课程说明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道路工程测量》是测绘、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将对数字测绘、数字道路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道路工程中各种测设方法,阐明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道路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二)课程定位根据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及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及职业成长递进规律,在学习本课程前,必须会识图、绘图与审图,搞清道路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结构构造。
因此,其前置课程为:测绘CAD、工程监理、施工概预算等,它们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必要基础。
同时本门课程又对后续的路面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道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学习领域的课程学习起支撑作用,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邀请了施工企业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与专家一起来商讨、拟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在分析施工员、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并参照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即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以此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即按照道路工程施工的行业要求展开教学内容。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掌握一般道路工程的常规测量方法、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掌握一般道路施工测量的一些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道路施工测量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及质量、安全验收规范;熟悉一般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技巧;了解国内外道路施工测量新技术和新动向及国家技术政策。
(二)职业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能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测量计算;能根据道路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施工测量;能正确运用道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合理安排、协调道路工程施工。
第十一章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11-1 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初测――在路线可能范围内,测回带状地形图、纵断面图,收集地质、水文等资料,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定测――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
§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和转点的测设(一)交点测设1、根据地物测设交点a JDb c§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测设2、根据导线点测设交点A sJD(P) Bs ( x p xa ) ( y p y a )ap arctany p ya x p xaap ab§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测设3、穿线法测设交点B JDCAD§11-2 道路中线测量(二)转点测设1、两交点间设转点a e f a bJD1 ab JD2ef§11-2 道路中线测量二、路线转折角的测定右左右180 前进方向左180三、里程桩的设置里程桩的作用标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长度测量路线纵、横断面的依据§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一)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T R tan 2 L R 180 R 1 E R R( 1) cos cos 2 2 J 2T L§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二)主点桩号的计算ZY桩号JD桩号T L QZ桩号ZY桩号2 L YZ桩号QZ桩号2 检核YZ 桩号=JD桩号+T-J§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三)主点的测设1.曲线起点的测设经纬仪安置在JD点,后视相邻交点,量切线长T,即为ZY 点。
2.曲线终点的测设经纬仪,前视相邻交点,量切线长T,即为YZ 点。
3.曲线中点的测设测定路线转折角的分角线方向(曲线中点方向),量外距E,即为QZ点§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二、圆曲线主点的详细测设(一)偏角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一、路线纵断面测量(一)基平测量-------控制测量(同四等水准测量) (二)中平测量-------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一、路线纵断面测量(三)纵断面图的绘制及施工量计算§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1.水准仪皮尺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2.标杆皮尺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3.经纬仪视距法经纬仪安置于中桩上,定出横断面方向,量出仪器高,用视距法测出各特征点与中桩的距离和高差。
道路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总称为路线测量。
道路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控制测量: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地形图测绘:根据设计需要,实地测量道路附近的带状地...形.图.。
(3)中线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位置测设与实地。
(4)纵、横断面图测绘: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5)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及时放样各种桩点作为施工依据。
此外,有些道路工程还需要进行竣工测量、变形检测等。
根据方案研究阶段在已有地形图上规划的道路位置,结合实地情况,选择交点和转点的位置并插旗,标出道路走向的大概位置,为导线测量和各专业调查指出行进方向。
导线控制测量是测绘道路带状地形图和定线、放线的基础,导线应全线贯通。
采用全站仪或者光电测距仪观测导线边长时,导线点间距普通为1km,但应在不长于500m 处设置加点。
采用光电测距仪传递高程时,导线边长宜在200~600m 之间。
由于导线延伸很长,为了检核导线的精度并统一坐标,必须设法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者GPS 点进行联测。
随着测量仪器设备的发展,导线测量越来越多的使用GPS 和全站仪配合施测。
从起点开始沿道路方向直至终点,每隔5km 摆布布设GPS 对点 (每对GPS 点间距300~400m),在GPS 对点之间按规范要求加密导线点。
用全站仪测量相邻导线点间的变长和角度,之后使用专业测量软件进行导线精度校核及成果计算,最终获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的观测包括转折角的观测和导线边的观测及导线点高程测量。
①转折角的观测转折角的观测普通采用测回法进行。
在进行国家等级转折角观测时,应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在进行一、二级和三级导线转折角观测时,普通应观测前进方向的左角。
对于闭合导线,若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观测,则观测的导线角既是闭合多边形的内角,又是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指导,匡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工作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道路设计、施工等。
1.2 准备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目的和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现场操作2.1 确定基准点:在测量现场确定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校正。
2.3 记录数据: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点坐标、高程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3.1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如道路线型、坡度等信息。
3.3 数据报告:将测量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便于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使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在测量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校核、误差分析等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验收工作: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完善:根据验收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意识: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保护设备:在使用测量工具时,要注意保护设备,避免损坏或者丢失。
5.3 环境保护:在测量现场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
结论: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119.38m ;;。
,
=1.73m
(长弦法)
;
所对应的中心角。
;
为
mm
补充:竖曲线
竖曲线的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用一段曲线缓和,称为竖曲线。
竖曲线的线形有圆曲线,抛物线形的形式。
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取xoy 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变坡点相邻两直坡段坡度分别为1i 和2i ,它们的代数差用ω表示,即12i i -=ω,当ω为“+”时,表示凹形竖曲线;ω为“—”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在图坐标系下,利用二次抛物线一般方程 ix x k
y +=221 推导得竖曲线要素: ωR L =
2
2ωR L T == 竖曲线外距E :
4
88222ωωωT L R E R T E ====或 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 R
x h 2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 起点(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 起点高程=变坡点高程± T ²i (凸-,凹+)
• 终点高程=变坡点高程±T ²i (凸+,凹-)
• x =(任意点桩号-起点桩号)或=(终点桩号-任意点桩号) y =x 2/2R • 计算设竖曲线后各桩号处的设计高
• 设计高程=切线高程±y
例题:ω=-0.09 凸形;
L=Rω=2000*0.09=180m;T=L/2=90m;E=T2/2R=2.03m 起点桩号=k5+030 - T =K4+940
起始高程=427.68 - 5%*90=423.18m
桩号k5+000处:
x1=k5+000-k4+940=60m
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h1=x21/2R=602/2*2000=0.90m
设计高程=426.18 - 0.90=425.28m
桩号k5+100处:
x2=k5+100-k4+940=160m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h2=x22/2R=1602/2*2000=6.40m
设计高程=431.18 - 6.40=424.7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