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齿轮传动设计..只是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84
第5章 齿轮传动设计一、选择题5-1 齿轮机构中有:D 直齿圆柱齿轮机构;2)斜齿圆柱齿轮机构;3)圆柱齿轮齿条机构;4)直齿圆锥齿轮机构;5)曲齿圆锥齿轮机构,6〉蜗杆蜗轮机构。
其中有多少种用于传递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 )(A)1种;(B)2种,(B)3种,(D)4种。
5-2 能够实现两轴转向相同的齿轮机构是什么机构? ( )(A)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 (B)内啮合圆柱齿轮机构;(C)圆锥齿轮机构; (D)蜗杆蜗轮机构。
5-3 为了将r 轴的转动,按图示途径,经ⅠⅠ轴传给ⅠⅠⅠ轴(ⅠⅠⅠ轴轴线垂直于纸面),拟配置什么齿轮机构? ( )(A) 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机构;(B )圆柱齿轮机构→ 蜗杆蜗轮机构;(B) 圆锥齿轮机构→ 蜗杆蜗轮机构;(D)蜗杆蜗轮机构→ 圆锥齿轮机构。
5-4 与其他机构相比,齿轮机构有下列特点:1)瞬时传动比恒定,2)工作可靠,寿命长;3)效率高;4)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5)能适用于广泛的速度和功率;6)外形尺寸小。
其中有几条优点?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5-5 两齿轮的回转中心分别为O 1和O 2,角速度分别为ω1和ω2,为了满足传动比i 12=ω1/ω2恒定,两轮的齿廓不论在何处接触,过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交于连心线上的哪-点? ( )(A)中点; (B)C 点,且CO 2/CO 1=i 12; (C)P 点,且PO 1/PO 2= i12; (D)任意的一点。
5-6 齿轮传动时,一对节圆作什么运动? ( )(A)纯滚动; (B)滚动兼滑动; (C)滑动; (D)静止。
5-7 目前常用的齿廓曲线是什么? ( )(A)摆线; (B)变态摆线; (C )渐开线; (D)圆弧。
5-8 传动比为i 12、中心距为a′的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主动轮节圆半径r 1′的计算式为哪一式?( ) (A)1''121+=i a r ; (B)121'i a r = ;(C)1''12121+=i i a r ; (D)1''121-=i a r 。
齿轮传动的设计详解题目齿轮传动的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41学生姓名周六圆学号1608140134指导教师陈丰摘要齿轮传动式机械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对齿轮传动的最基本要求是运转平稳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齿轮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允许速度高,尺寸紧凑寿命长等特点,因此传动系统中一般首先采用齿轮传动,并且齿轮机构可以用来传递在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是现代机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机构。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1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传动。
2 设计要求(1)外形美观,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工艺性好;(2)多有图纸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完成相关资料整理装订工作。
3 原始数据(1)运输带工作拉力 F=4KN(2)运输带工作速度V=2.0m/s(3)输送带滚筒直径 D=450mmη(4)传动效率96.0=4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中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年工作300天。
1.2 确定传动方案图1-1(a)展开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图1-1(b) 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方案(a )为展开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推荐传动比ī=8~40。
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其结构简单,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
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变形部分地互相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方案(b )为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推荐传动比ī=8~40。
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对齿轮浸入油中深度大致相同。
但轴向尺寸和重量较大,且中间轴较长、刚度差,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高速级齿轮的承载能力难于充分利用。
综合比较展开式与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优缺点,在本设计中,我将采用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设计模版。
第5章 齿轮传动设计一、基本内容及要求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渐开线及其性质。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和啮合过程;(2)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和最小齿数,变位齿轮概念;(4)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形成、啮合特点、当量齿数和几何尺寸计算;(5)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廓曲面、背锥、当量齿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6)轮齿失效形式、齿轮传动受力分析、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理论依据;(7)强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和参数选择。
本章的学习要求:1. 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渐开线特性。
理解渐开线齿轮啮合中的啮合线、重合度和可分性。
知道正确啮合条件和最小齿数。
2. 熟练掌握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 了解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的特点。
能够根据教材上的公式计算它们的几何尺寸。
4. 以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为重点,两个强度公式(弯曲、接触)为核心,掌握其理论依据、了解其推导过程、明确其使用范围、熟习其参数选取;5. 了解齿轮的构造、润滑和效率。
6. 掌握齿轮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中有些尺寸按经验公式计算,这些尺寸毋须严格保持计算值,应适当圆整,以便于加工和检验时测量。
二、自学指导1.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证明过程只要求看懂,此定律的结论应记住。
瞬时角速比不变是对齿廓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推导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出发点。
今后只要不作特殊说明,所有齿廓都认为符合这一定律。
常用齿数表示角速比或转数比=21ωω21n n =12z z 。
应当注意,如果瞬时角速比不能保持常数,则上式关系不能成立,即21n n =12z z ≠21ωω。
从本节开始,学生就应建立节圆的概念并明确:(1)一对节圆作纯滚动;(2)节圆半径之和等于中心距;(3)节圆半径之反比等于角速比。
也可以形象地把一对节圆比作具有与齿轮相同中心距的一对摩擦轮。
2. 渐开线性质是研究渐开线齿轮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