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奠基
- 格式:pdf
- 大小:96.54 KB
- 文档页数:1
广州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摘要:一、广州概述二、广州精神标识三、广州文化精髓四、广州文化交流与传承正文:广州,作为我国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广州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广州的文化内涵。
一、广州概述广州位于广东省中部,濒临南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窗口。
广州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4 年,秦朝就在此设立南海郡。
从那时起,广州就成为了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广州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风景名胜,如白云山、越秀山、陈家祠、光孝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广州精神标识广州精神标识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多元文化。
其中,广府文化是广州最具特色的文化,广府人以其独特的语言、饮食、艺术等特色,为广州文化注入了活力。
广州精神标识体现了广州人民务实、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品格。
三、广州文化精髓广州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艺术、饮食、建筑等方面。
在艺术方面,粤剧、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等艺术形式享誉海内外。
在饮食方面,广州拥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如广式早茶、粤菜等,成为了国内外游客来广州必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
在建筑方面,广州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如广州塔、白天鹅宾馆等,都是广州建筑艺术的杰作。
四、广州文化交流与传承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历来注重文化交流与传承。
广州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广州艺术节、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加强了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同时,广州积极推广传统文化,如粤剧、广东音乐等,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广州优秀的文化遗产。
总之,广州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广州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广州城市文化的瑰宝。
289大院:我的“南方”记忆作者:范以锦来源:《同舟共进》2018年第03期自从成为“289”常住民,我每天都在这里进进出出。
后门是我熟悉的商业街,北面是南方报业印报厂的外围。
以往我路过这里,也就快步走过,很难停下脚步。
如今,我不再来去匆匆,老印报厂蝶变出优美画卷,让我有事没事都喜欢在这里驻足凝神。
我是首批入驻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大院的。
1989年10月23日,《南方日报》创刊40周年与新址落成双喜临门庆贺活动同时举行。
《南方日报》历届编委成员应邀回来,当时的广东省委、省顾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及省市各厅局的主要领导同志都出席了庆贺酒会。
《南方日报》光彩熠熠,出尽风头,南方报人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南方日报》从广工滚出去”的大字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今天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寄人篱下不好受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那天风和日煦,我站在报社门口望着刚落成的南方报业大厦,如醉人一般,浑身有种不可名状的愉悦。
“文革”期间,《南方日报》被强令搬迁到广东工学院办公,与此同时,广东工学院也被强令改为矿冶学院,搬到粤北韶关。
“文革”结束后,在拨乱反正中被占用的高校必须归还。
然而,《南方日報》原有的地盘当时已划拨给别的单位,回不去了。
广东工学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南方日报》不能再赖着不走了。
终于,广东省委作出《南方日报》“另起炉灶”的决定。
1983年7月28日,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南方日报社址和广东工学院校址问题纪要》的通知,根据省委的决定,经广州市规划,在杨箕村划地建新址。
当时还有质疑声:“怎么到城外农村办公?”众所周知,后来有了“城中村”一说,但我们刚搬来时,这一片连“城中村”的资格也够不上。
在享受着有家的感觉的良辰美景中,不免有一丝孤独感。
周边有菜地,看不到城市的尘嚣,没有摩肩接踵的男男女女,没有一辆吻一辆的慢慢前进的汽车。
报社大门对面不远处就有阡陌纵横的稻田,有水塘,有粪坑。
还能看到凹凸不平的土山,荒僻之处摇曳着绿茸茸的细草,建筑材料横七竖八地堆放在路旁。
中外新闻事业史校考复习题1.P138《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P135《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由英国传教士米怜,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立。
月刊,雕版印刷。
宗教性刊物。
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宗旨,运用传统儒学的观点阐发基督教义。
也有一些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线装书样式,适应读者阅读习惯。
是我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刊。
2.P138《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P135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该刊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内容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新闻等各个方面,着重宣扬“西方文明”,反复劝说中国人改变对西方的旧观念,主张中国应学习各国长处。
报刊以时政为主,每期必有一定数量国内外新闻,宣传策略也是中国线装书板式,处处“附会儒学”。
1833年12月刊载《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第一篇新闻自由专论。
3.P142简述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报网的发展情况P139-141鸦片战争后,外报在华拓展的步子日趋加快,商业性报刊逐渐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至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个垄断中国报业市场和新闻舆论阵地的庞大的外报网,上海是这一外报网的中心。
1)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英国商人美查等创办,成为当时最成功、最有特色的商业性报纸,确立了中国商业性报纸的基本模式。
2)1882年5月18日,字林洋行创办中文日报《沪报》,后改名《字林沪报》,并创办中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3)1893年2月17日,《新闻报》创刊,由英国商人丹福士等创办,出版一年后发行量已仅次于《申报》而位居第二。
4)在上海出版的中文宗教性报刊,数《万国公报》影响最大。
4.如何评价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P141 可发挥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为列强利己宣传、政治讹诈、经济掠夺、文化征服、武力侵华服务。
中外新史“常识”梳理中新史常识问题1.邸报:唐代出现,被后人用为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
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古老报纸之一。
中国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手段,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最为相似。
内容:皇帝起居言行,谕旨;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臣僚的奏疏等。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境外近代化报刊。
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创办于马六甲。
办刊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主要内容为“神理”宣传以及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改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看法,所刊西方科学文化因满足当时中国需要而具有积极意义。
3.外报在华垄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负面影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为鸦片战争辩护。
积极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发展。
4.王韬: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鼓吹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报刊政论家。
首创并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开国人自办报刊重政论的传统。
5.梁启超的新闻思想:①提出了报纸的“两大天职"说:既要监督政府,又要向导国民。
②提出了办报的四项基本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③梁启超还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作用是“去塞求通”。
6.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随着维新运动深入,1896年至1898年间,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到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诏书,促进各地办刊迅速发展,第一次国人自办报高潮兴起,不仅推动维新运动进一步发展,还结束外报垄断中国报业市场与新闻舆论阵地的局面。
7.《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1906年春到1907年冬,《民报》创刊后,认识到自己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即清除保皇思想,扫除革命最后障碍,发起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报刊大论战。
论战中心问题四个: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广州市内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保护规划、骑楼保护规划、近现代优秀建筑、工业遗产名录广州市规划局2010年1月目录一、文物保护单位 (3)1、市级以上法定文物保护单位 (3)1.1 第一到六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3)1.2 2008年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3处) (16)1.3 与现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名单(共7处) (22)2、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2)2.1 二〇〇二年九月一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2)2.2 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一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名单(二OO五年九月二十日公布) (26)3、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原县级或县级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31)二、历史文化保护区 (34)1、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共16片) (35)2、广州市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共21片) (36)三、骑楼 (37)四、近现代优秀建筑 (42)五、工业遗产 (43)六、战略规划核心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文物保护单位1、市级以上法定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历史城区11处)、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历史城区16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53处(其中历史城区49处);1.1 第一到六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荔湾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7 陈家祠堂国家级清光绪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革命史迹1988.1第三批国15 广州沙面建筑群国家级清沙面特色建筑1996.11第四批省34 广雅书院旧址省级1889 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36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省级1913 沿江西路43号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37 粤海关旧址省级1914 沿江西路29号特色建筑2002.7 第四批省锦纶会馆省级清代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古建筑及民居2008.12第五批市7 华林寺罗汉堂市级清下九路华林寺前31号古建筑及民居1963.3第一批市11 沙基惨案纪念碑市级1950 六二三路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23 仁威庙市级明、清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古建筑及民居1983.8第二批市47 黄氏宗祠市级清中山七路320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48 旧当铺市级清末华贵路26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市50 泰华楼市级清多宝坊27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53 西关大屋建筑市级清末民初沙地一巷36号逢源大街21号逢源大街8号逢源北街13号逢源北街84号逢源北街87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75 西门瓮城遗址市级明代中山七路口古遗址1999.7 第五批市84 南方大厦市级1922 沿江西路49号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市87 中山七路旧当铺市级民国初中山七路22号后座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8(2)旧民居建筑(2)市级清末民初长寿西路鸿昌大街22号宝源路8-34号、5-23号多宝路201-221号*旧民居建筑(1)在海珠分区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135 黄宝坚石屋市级1912 荔湾分区文昌南路敬善里13号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59 五眼井市级清荔湾分区下九路西来初地西来后街古井及其他2002.7第六批越秀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4 广州公社旧址国家级1927 起义路200号之一革命史迹1961.3第一批国5 光孝寺国家级五代—明光孝路109号古建筑及民居1961.3第一批国12 怀圣寺光塔国家级唐、宋光塔路56号古建筑及民居1996.11第四批国13 广州圣心大教堂国家级1888 一德路旧部前56号特色建筑1996.11第四批国16 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国家级秦西汉西汉中山四路316号中山四路316号解放北路867号古遗址1996.11第四批国17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国家级1931东风中路295号越秀山特色建筑2001.6第五批六榕寺花塔国家级宋六榕路87号古建筑及民居省2 “三 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省级1911 越华路小东营5号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7 清真先贤古墓省级唐解放北路901号古墓葬1962第一批省10 中山纪念碑省级1931 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16 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省级明惠福西路西斋巷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17 镇海楼省级明越秀公园内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2 广州古城墙省级明越秀公园内古遗址1989.6第三批省24 药洲遗址省级南汉教育路80号古遗址1989.6 第三批省38 广东财政厅旧址省级1915 北京路376号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39 中央银行旧址省级1924 沿江中路193号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大佛寺大殿省级清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古建筑及民居2008.12第五批市6 广州解放纪念像市级1959 海珠广场中心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9 绍武群臣冢市级清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古墓葬1963.3第一批市10 王兴将军墓市级清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古墓葬1963.3第一批市14 (2)邓仲元墓(含仲元图书馆)市级1929图书馆在越秀公园镇海路*墓在东山分区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9 海员亭市级1932 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20 越王井市级秦、汉连新路171号古井及其他1983.8 第二批市29 光复纪念亭市级1928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1989.12第三批市31 解放军进城式检阅台旧址市级1949府前路市政府大楼楼台基革命史迹1989.12第三批市34 三元宫市级清应元路11号古建筑及民居1989.12第三批市42 濠畔街清真寺市级清天成路濠畔街387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43 城隍庙市级清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46 庐江书院(何家祠)市级清西湖路流水井29号之一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54 永安堂市级现代沿江西路149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市56 爱群酒店市级1937 沿江西路113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市66 东亚酒店市级现代长堤326号特色建筑1993.8第四批市86 越秀山水塔市级1931 越秀公园内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90 四方炮台遗址市级1653 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1999.7第五批市98 五羊石像市级1959 越秀公园内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市99 汉水闸与城墙市级汉越秀分区惠福西路光明广场古遗址2002.7第六批市106 回教坟场市级清解放北路兰圃西侧古墓葬2002.7 第六批市123 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市级清沿江路市第九中学内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39(1)拜庭许大夫家庙(含许应嵘墓)市级近代家庙在越秀分区高第街许地*墓在天河分区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44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市级1922西湖路小马站15号(曾家祠)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49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市级1935 沿江西路107号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东山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2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国家级1911 先烈中路79号革命史迹1961.3第一批国3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国家级1926 中山四路42号革命史迹1961.3第一批国9 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国家级1924 文明路215号革命史迹1988.1第三批国11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国家级1925 越秀南路89号革命史迹1988.1第三批省3 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旧址省级1924 文明路194-200号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4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省级1927(建于1957)中山三路92号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5 广东贡院明远楼与省级文明路特色建筑1962第一批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省9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省级1925 东园横路3号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11 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省级1923 东山恤孤院路3号革命史迹1979.12第二批省12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省级1925中山三路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革命史迹1979.12第二批省13 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东区委员会旧址省级1926 万福路190号革命史迹1979.12第二批省14 白云楼鲁迅故居省级1927 白云路2号革命史迹1979.12第二批省35 广东咨议局旧址省级1909陵园西路2号大院之二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省级1925文明路246、248号三楼革命史迹2008.12第五批市2 庚戌新军烈士墓市级1910 先烈中路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3 史坚如墓市级1913 先烈中路79号革命史迹1963.3 第一批市4 四烈士墓市级1911 中山二路烈士陵园内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12 万木草堂市级1891 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3 冯如墓市级1921 先烈中路79号黄花岗公园内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4(1)邓仲元墓(含仲元图书馆)市级1924墓在先烈中路79号黄花冈公园内*图书馆在越秀分区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5 华侨五烈士墓市级1924先烈中路29动物园旁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6 杨仙逸墓市级1924 先烈中路79号黄花公园内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7 邓荫南墓及兴中会坟场市级1926 先烈南路25号革命史迹1983.8第二批市18 张民达墓市级1926 先烈中路动物园旁革命史迹1983.8 第二批市36 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旧址市级1924 沿江中路239号革命史迹1989.12第三批市55 陈济棠会馆市级现代梅花村3号特色建筑1993.8第四批市57 旧民居建筑区春园简园葵园明园市级现代新河浦路22、24、26、28号恤孤院路24号恤孤院路9号之三培正路12、14号特色建筑1993.8第四批市61 广东造币厂旧址市级清黄华路4号省党校内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70 血泪洒黄花碑市级1946 黄华路中约外街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72 抗战时期日军细菌试验遗址市级中山二路58号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74 文德楼市级1925 文德东路文德里1号、3号、2号革命史迹1999.7第五批市80 中山医学院校本部市级民国初年中山二路中山医科大学内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1 执信中学文物建筑市级近代执信南路执信中学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2 美洲华侨纪念堂市级1929 东山培正中学内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3 东山浸信会旧址市级1909 东山寺贝通津9号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5 隅园市级1930 寺贝通津42号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市127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市级民国越秀北路石刻2002.7第六批市137 范鸿泰墓市级1924 黄花岗公园内革命史迹2002.7 第六批市141 颐养园旧址市级民国东山分区二沙岛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42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市级民国文明路49号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47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市级1933 文德北路71号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海珠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14 广州大元帅旧址国家级1917 纺织路东沙街18号革命史迹1996.11第四批省18 琶洲塔省级明新港东路琶洲村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6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省级现代纺织路东沙街24号革命史迹1989.6第三批省30 纶生白公祠含“乐善好施”牌坊省级清广州市新滘镇龙潭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四批省40 康乐园早期建筑群含岭南大学建筑群(马丁堂、格兰堂)、岭南大学附小建筑群、马岗顶洋教授建筑、模范村中国教授住宅群、孙中山铜像、七进士牌坊省级1924 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特色建筑2002.7第四批省(1)邓氏宗祠(包括邓世昌衣冠冢)省级清祠在海珠分区龙涎里直街2号*墓在天河分区古建筑及民居2008.12第五批市8 纯阳观市级清海珠分区漱珠岗五凤村古建筑及民居1963.3第一批市22 十香园市级清江南大道中隔山怀德大街3号古建筑及民居1983.8第二批市24 古海岸遗址市级五、六千年海珠分区七星岗古遗址1983.8第二批市33 赤岗塔市级明海珠分区赤岗古建筑及民居1989.12第三批市41 海幢寺大雄宝殿塔殿市级清南华中路188号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45 卫氏大宗祠市级清海珠分区沥滘镇大浦头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51 云桂桥市级清前进路146号晓港公园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88(1)旧民居建筑(1)市级清末明初南华西路*旧民居建筑(2)在荔湾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89 李福林庄园中心区住宅建筑市级1921海珠分区新滘镇广州园艺农工商联合公司特色建筑1999.7第五批市117 南溟黎公祠市级清海珠分区新滘镇伦头乡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32 波楼市级1910海珠分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38 广州市界碑市级1930海珠分区新滘镇小洲村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56 杨孚井市级东汉海珠分区新港西下渡路东约大街古井及其他2002.7第六批市158 黄埔古港遗址和黄埔村早期建筑市级明至清海珠分区黄埔材古遗址2002.7第六批天河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省41 十九路军凇沪抗日将士坟场省级1933 水荫路113号革命史迹2002.7第四批省云从龙墓省级元天河分区沙河镇五仙桥云家山古墓葬2008.12第五批省刘氏家庙省级1900 沙河大洲地12号革命史迹2008.12 第五批市1 朱执信墓市级1921 先烈东路127号执信南路152号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25 陈恭尹墓市级清天河分区龙眼洞祥云岭古墓葬1983.8第二批市27(2)邓氏宗祠(包括邓世昌衣冠冢)市级清天河分区公园*祠在海珠分区革命史迹1989.12第三批市32 冼星海墓市级1985 麓湖公园内革命史迹1989.12 第三批市67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市级现代燕塘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69 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市级1944 广园东路沙河段1号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71 沙基惨案烈士墓市级1925 银河公园内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94 旧金山华侨千人墓市级1887 横枝岗古墓葬1999.7第五批市100 朱澄墓市级元天河分区龙眼洞华南植物园内古墓葬2002.7第六批市139(2)拜庭许大夫家庙(含许应嵘墓)市级近代墓在天河分区龙洞村*家庙在越秀分区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48 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市级1935-1952天河分区石牌五山路、东莞庄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50 胡汉民墓市级1936 天河分区龙眼洞阴平岭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55 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市级1958天河分区棠下达善大街27号、49号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芳村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省通福桥省级明芳村分区石围塘五眼桥古建筑及民居2008.12第五批市52 毓灵桥市级清芳村分区冲口杏花大街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63 车歪炮台市级清广州造船厂区东南面革命史迹1993.8 第四批市124 聚龙村民居市级清芳村分区冲口街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30 惠爱颠医院旧址市级1898芳村分区明心路36号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34 明心书院市级1912芳村分区花地街明心路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市136 真光书院市级1917 芳村分区白鹤洞岗顶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白云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1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国家级1841 广园西路抗英大街革命史迹1961.3第一批省1 升平社学旧址(包括义勇祠)省级1841 白云分区石井镇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31 石井桥省级清白云分区石井镇革命史迹2002.7 第四批省玉喦书院(包括萝峰寺)省级清白云分区萝岗镇古建筑及民居2008.12第五批省卢廉若墓省级1927 白云山双溪寺后古墓葬2008.12 第五批市5 广东人民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市级1950 广花一路35号革命史迹1963.3第一批市26 梁佩兰墓市级清白云分区柯子岭古墓葬1983.8 第二批市38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市级明白云分区石井镇沙贝村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58 姑嫂坟市级南宋云台花园内古墓葬1993.8 第四批市59 柯子岭六榕寺和尚墓塔群市级明清白云分区柯子岭和顺岗古墓葬1993.8第四批市60 简文会状元之墓市级明清白云分区太合镇白云山乡岭;盘福路98号古墓葬1993.8第四批市62 戴鸿慈墓市级1910 白云山索道出口处古墓葬1993.8 第四批市96 许氏黄太淑人墓市级1845白云山同合镇长红村凤凰山古墓葬1999.7第五批市97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市级1898 白云山能仁寺石刻1999.7第五批市101 凤鸣古冢市级宋白云分区新市镇红路水库东侧古墓葬2002.7第六批市103 华林寺祖师墓群市级明至清白云分区白云山二龙谷古墓葬2002.7第六批市107(2)宋防御使钟公祠市级明至清两墓分别在太平镇飞鹅岭和广州白云山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2 曾氏大宗祠市级明白云分区钟落潭龙岗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3 卢氏大宗祠市级明至清白云分区神山镇中八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4 圣裔宗祠市级清白云分区萝岗镇暹岗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5 周氏大宗祠市级清白云分区龙归镇南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28 联升社学旧址市级1838白云分区太合镇上北街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29 东平公社旧址市级1843位于同合镇沙梨园,现为东平村沙园六巷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33 揽翠山房市级清白云分区新市镇萧岗村北门大街15号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46 古应芬墓市级1931白云分区同合镇云东小区东侧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57 岭南第一泉市级明白云分区飞鹅岭下政民路77号古井及其他2002.7第六批黄埔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10 黄埔军校旧址(包括东征烈士墓)国家级1924 黄埔长洲岛革命史迹1988.1第三批省6 南海神庙(包括浴日亭)省级明、清(始建于隋)黄埔庙头村古建筑及民居1962第一批省33 外国人公墓省级近代长洲镇深井村竹岗古墓葬2002.7 第四批市30 万人坑市级1938 黄埔牛山革命史迹1989.12 第三批市64 鱼珠炮台市级清黄埔港前站293号革命史迹1993.8 第四批市65 乌涌清官兵合葬墓市级清黄埔红山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78 横沙民居建筑群市级清代黄埔横沙村横沙大街罗氏宗祠一带古建筑及民居1999.7第五批市79 长洲炮台市级清代黄埔长洲岛革命史迹1999.7 第五批市92 柯拜船坞遗址市级1845 长洲黄埔造船厂革命史迹1999.7 第五批市104 巴斯教徒墓地市级清黄埔分区长洲镇古墓葬2002.7第六批市105 庄有恭状元墓市级清黄埔分区大沙镇飞鹅岭古墓葬2002.7第六批市140 长洲黄埔军校史迹(黄埔公园、济深公园的教思亭和花架、北伐纪念碑等与黄埔军校有关的旧址、遗迹)市级近代黄埔分区长洲镇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番禺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6 虎门炮台(番禺部分)国家级1841番禺上下横档岛大角山革命史迹1982.2第二批国18 余荫山房国家级近代番禺分区南村镇北大街特色建筑2001.6第五批国19 莲花山古采石场国家级西汉至清番禺分区莲花山旅游区山顶北古遗址2001.6第五批省19 莲花塔省级明、清番禺分区莲花山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0 莲花城省级明、清番禺分区莲花山旅游区山顶北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3 留耕堂省级清番禺分区沙湾镇北村承坊里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5 屈大均墓(包括八泉亭、屈氏宗祠)省级明番禺分区新造化龙古墓葬1989.6第三批市35 黎氏宗祠市级清番禺分区南村镇板桥上街古建筑及民居1989.12第三批市37 愉园市级清番禺分区南村镇南村北街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68 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市级1944番禺分区南村镇里仁洞村革命史迹1993.8第四批市91 番禺沙头东汉墓群市级东汉番禺分区沙角镇古墓葬1999.7第五批市110 陈氏宗祠市级明番禺分区石楼镇一村西街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1 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市级明番禺分区石基镇大龙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8 鳌山古建筑市级清番禺分区沙湾镇三善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19 屈氏大宗祠市级清番禺分区化龙镇莘汀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51 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市级1938番禺分区沙湾镇涌边村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52 群园建筑市级1941 番禺分区市桥镇海傍路特色建筑2002.7第六批花都分区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国8 洪秀全故居国家级1814花都分区新华镇大抪村革命史迹1988.1第三批省8 冯云山故居遗址省级1814花都分区新华镇大抪村革命史迹1962第一批省32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省级清花都分区新华镇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四批市109 谭氏宗祠市级明花都分区炭步镇文岗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20 高溪村民居市级清花都分区花东镇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22 进士第市级清花都分区赤坭镇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31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市级1909花都分区新华镇三华村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45 花县第一界农会旧址市级1924花都分区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从化市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广裕祠国家级明-清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古建筑及民居省28 五岳殿省级明-清从化市神岗镇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四批市44 从化学宫大成殿市级清从化市街口镇从化市中学内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107(1)宋防御使钟公祠市级明至清祠在从化市太平镇屈洞村*墓在白云分区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08 邓氏祠堂市级明从化市神岗镇邓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53 陆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级1942 从化市良口镇牛背脊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市154 陆军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市级1946从化市良口镇石榴花山革命史迹2002.7第六批增城市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省21 万寿寺大殿省级明增城市荔城镇前进路21号市工人文化宫内古建筑及民居1989.6第三批省27 湛若水墓省级明增城市永和镇陂头村天蚕山麓古墓葬2002.7第四批市39 雁塔市级明增城市雁塔新区古建筑及民居1993.8第四批市77 湛怀德祠市级明末增城新塘古建筑及民居1999.7第五批市93 霍韬墓市级1540 增城永和镇九和乡龙山古墓葬1999.7第五批市116 崔太师祠市级清增城市中新镇坑背崔屋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21 熊氏祠堂市级清增城市派潭镇腊田布村古建筑及民居2002.7第六批市125 飞泉洞摩崖市级北宋增城市荔城镇五星村周山石刻2002.7第六批市126 百花林摩崖市级南宋咸淳年间增城市荔城镇百花林罗浪村石刻2002.7第六批市143 宁远楼市级民国增城市新塘镇瓜岭村特色建筑2002.7 第六批1.2 2008年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3处)古遗址(共计8处)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1 狮象遗址代至商时期从化市吕田镇狮象村东南2 大通烟雨井遗址北宋荔湾区花地街芳村大道中344-360号恒荔湾畔内3沙边窖遗址宋番禺区南村镇沙边村包括沙边村东的大岗、子子窖岗、陈岗、底岗等遗址。
广东标志性建筑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繁荣的省份,这里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标志性建筑。
从古老的寺庙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广东的建筑风格多样,反映着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广东的标志性建筑。
1. 广州塔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建筑,也是亚洲最高的塔式建筑。
这座塔高达610米,非常壮观。
它的特点是结构独特,宛如一条飘带,因此也被称为"CCTV",寓意“中国欢迎你”。
广州塔除了是观光塔之外,塔内还设有旋转餐厅、观景厅等设施,提供给游客一个俯瞰整个广州市的机会。
2. 珠海横琴新区文化中心位于珠海市横琴新区的文化中心是当地的一处新兴标志性建筑。
该项目由国内外顶尖建筑师合作设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的艺术和科技水平。
这个建筑群包括了剧院、音乐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多个功能,适应了不同类型的文艺活动,而且内部装饰非常豪华,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设计上,都彰显了珠海市现代化城市的特色。
3. 佛山南海祖庙佛山南海祖庙是佛山市的重要宗教建筑,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寺庙。
该寺庙建于北宋年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佛山南海祖庙的建筑融合了南方传统建筑的特点,拥有华丽的殿堂和精美的石刻,被广大游客誉为佛山的“文化之家”。
4. 深圳华侨城大剧院位于深圳的华侨城大剧院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被称为深圳的艺术明珠。
该剧院设计独特,外观酷似剧院的帷幕,内部则设有世界级的舞台和先进的音响设备。
华侨城大剧院是一个非常逼真的建筑,其内部装饰豪华,不仅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演出,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点。
5. 中山孙中山故居中山孙中山故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的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这座古老的建筑以其典雅的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闻名。
故居内部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生活用品和历史展品,通过这些展品,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孙中山的家庭和事业。
工程信息简报(第27期)工程信息简报2021.12.26绿色建筑事业部市场部目录一、全国项目进展信息华南区域:TOC\o“1-5”\h\z绿地启动广州中新知识城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约94万卅 2东莞石龙滙星商业中心奠基:建面18.8万川沃尔玛入驻2华东区域:杭州第一高楼-绿地中心奠基:投资破80亿高达310米 2温州乐清将建首个文化综合体蝴蝶广场总建面12.36万卅2北方区域:郑州东区龙湖金融中心奠基:2021年底竣工2021年底投用3复星签订350亿元投资协议将于山东建设天贸城 3二、国内主要房地产公司动态万达商业地产新定位:做中国生活消费综合性平台提供商3恒大地产多元化遍地开花外界:眼花缭乱摸不到章法 4三、最新房产政策信息天津官方宣布取消全部限购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5《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6四、城市?商圈青岛商业地产井喷:库存量是北京两倍消化周期需6年 7、全国项目进展信息华南区域:绿地启动广州中新知识城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约94万卅来源:赢商网时间:2021年12月15日09:33日前绿地集团广东房地产事业部与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就新黄浦区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商住综合项目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该项目是广东绿地继绿地中央广场后启动的大型综合体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4万卅集合了一站式购物中心、五星级商务酒店、岭南文化风情商业街、超高层超甲级办公地标和多元化办公集群。
该地块位于黄埔区中新知识城核心位置的南起步区区域内轨道交通14号线及知识城支线、21号线、6号线延长线四条轨道形成交汇(均于2021年竣工)。
绿地对该项目将打造成以总部办公、商务办公等为主要形式的智慧型商务经济形成和谐、自然、宁静、国际化的智能商务办公环境为高端商务群体提供国际化、专业化、舒适化、多元化共生的高端商务办公服务填补中新知识城城市大型产业园配套服务项目空白。
据悉中新知识城规划范围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50万人总投资逾万亿元。
2024年广州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推荐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
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荐后,朝廷还要考试。
这一做法()A.完善了官员选拔B.加强了中央集权C.增强了地方实力D.全面普及了儒学2.清乾隆时期,广州引入欧洲画珐琅技术,融合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发展出全新的广州“名牌”——广珐琅,畅销欧美和亚洲市场。
这说明当时广州()A.引领了制瓷业的新风向B.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C.是清朝指定的对外窗口D.率先开启近代化进程3.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
对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可以改变D.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可以转让4.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
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
陈燮君的这些活动能处于()A.1840—1894年B.1895—1911年C.1912—1928年D.1937—1949年5.有学者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该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A.加剧了民族矛盾B.导致了藩镇割据C.推动了蒙古统一D.为隋唐盛世奠基6.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有“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的态度。
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