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65.50 KB
- 文档页数:27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1,旅游经济学定义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3,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产业经济学,是基础学科,是边缘学科。
4,旅游经济学与旅游管理学的关系纵向关系(与其成此关系的其他学科还有旅行社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市场管理等)5,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心理学的关系平行关系(与其成此关系的其他学科有社会学,地理学,旅游美学等)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1,旅游经济现象,旅游服务贸易A,旅游经济现象是基于旅游者和旅游活动而形成的,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之间针对旅游产品而展开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表现就是旅游经济现象。
B,旅游服务贸易是指旅游服务在国家之间的有偿流动和交换过程2,旅游经济运行的中间环节旅行社的中介过程.3,旅游活动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旅游产品的交换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那两部分?旅游产品的购买和旅游产品的销售4,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及形式特征:一)旅游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二)旅游服务贸易具有国际性三)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不确定性四)旅游服务贸易具有高效益性五)旅游服务贸易具有财富的转移性形式:一)跨境交付二)境外消费三)商业存在四)自然人流动5,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有哪些其他作用和影响作用:一)增加外汇收入二)加快货币回笼三)扩大就业机会四)带动相关产业五)积累建设基金六)促进贫困地区脱贫其他:A,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积极:1,传播现代文明,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2,引起旅游接待国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变化3,引起旅游接待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发生变化4,引起社会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消极:1,引起国民不平等心理2,造成价值准则失衡和心理压力加大3,引起令人不满的社会行为B,对文化的作用及影响积极:1,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2,促使民族文化的个性更加突出3,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消极:1,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优秀,珍贵的民族文化发生蜕变甚至消退2,可能是优秀民族文化内容变成一种商业性的娱乐内容,从而失去其原有文化蕴含的特色C,对环境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促使各国重视对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消极:引起一系列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情况第三章:旅游产品及开发1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总和2,旅游产品的特殊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一)是一种整体性商品二)是一种动态性商品三)是一种服务性商品3,旅游产品的一般构成分为哪三个部分一)核心部分,涉及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二)形式部分,主要与旅游产品的物质载体,形象,品牌,特色,声誉及组合形式等有关三)延伸部分,指旅游者在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时获得的各种优惠条件和其他附加利益4,乡村旅游,故宫等是什么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是参与型旅游产品,故宫是观光型旅游产品5,根据旅游者需求程度不同,可将旅游产品区分为哪两部分基本旅游产品和非基本旅游产品6,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一)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新价值二)支付旅游从业人员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消耗资料的价值三)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折旧;向游客提供饮食和一切用品的原材料成本;旅游企业因自身经营管理和服务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资和用品7旅游产品价值量确定的特殊性是什么一)旅游服务价值量的确定二)旅游资源价值量的确定三)旅游设施价值量的确定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1,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旅游需求: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们为了满足其对旅游活动的欲望,愿意在一定的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所购买的旅游产品总数旅游供给:指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总数旅游需求弹性:指旅游需求量相对于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指旅游供给量对旅游产品的变动的反应程度2,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一)是一种高层次需求二)是一种多样性需求三)是一种主导性需求四)是一种复杂性需求3,非基本旅游供给,基本旅游供给基本旅游供给:指一切直接与旅游者发生关系,能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亲自接触和感受旅游产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是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开阔眼界,还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人们纷纷踏上旅途。
而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它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对于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济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产品的定价与销售、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经济学应运而生。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旅游经济活动中的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的结构与运行、旅游产业的组织与发展、旅游经济的影响与效益等方面。
其中,旅游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需求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旅游价格、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等。
旅游供给则是指旅游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供给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因素的制约。
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是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
旅游市场的结构包括客源市场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价格结构等。
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
了解旅游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旅游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旅游产业是由旅游相关的众多行业组成的一个综合性产业,包括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业等。
旅游产业的组织与发展涉及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政策的制定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产业组织和发展,可以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第一个时期:19世纪后期至二次大战旅游活动的范围:仅限于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题为《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花费耗用》的论文,标志着旅游经济研究的开端。
•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提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从对个别现象的分析转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
2、第二个时期:二战至今许多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入了研究行列旅游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研究领域大大拓宽,重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然而,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及旅游业的篷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教育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先后发行了一批旅游专业书刊,出版了多种不同版《旅游经济学》教材.•孙尚清主编的《中国旅游经济研究》:对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和总结,并就9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深入的探讨。
•1933年魏小安与冯宗苏主编的《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从制订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角度论述了我国旅游经济的诸方面的结构。
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三、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的总称。
从经济学原理的研究看,在近代和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经济学,一是政治经济学,一是西方经济学。
后者又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由于它研究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也要受经济活动中一些共同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论1.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经济学的特征:应用性学科、产业经济学、基础学科、新兴的边缘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内在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外在矛盾: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4.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研究任务:提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第一,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第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第三,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第四,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第五,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第六,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1.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反映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和了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自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经济运行包括哪些环节?1)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和销售2)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发生和购买方向;旅游产品销售的次环节: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
3.旅游经济运行的条件?1)宏观方面: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微观方面:主体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客体因素:旅游资源的存在、旅游设施的存在、旅游服务的提供4.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持续性5.旅游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①积极影响:一是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
《旅游经济学》全部重点总结《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旅游经济活动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是指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与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旅游经济活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社会后产生的。
它的突出特点是旅游或旅行活动必须具有商品化和社会化特征。
所谓商品化是指采用商品交换的方式。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满足衣食住行购物的需要都必须以支付一定量的货币为前提,游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是商品交换关系。
社会化是指不仅出现了专门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旅游生产商,而且出现了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组织和环境。
二、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经商旅行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帝王将相、贵族僧侣、文人墨客的巡游、漫游、宗教旅行、学习旅行、探险旅行。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些旅行活动只是社会中极少数入的个别行为、他们的活动并未构成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经济活动。
安格斯·麦迪逊(荷兰经济学名誉教授)在《人类在1820年以前都很贫穷》一文中指出:“在中世纪时代,即从1000年至1500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0.05%,同期人口年均增长为0.09%;初级资本主义时代,即从1500年至1820年,每年世界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07%,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却高达0.28%。
人口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
”——载于《华尔街日报》,1999.1.11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获取温饱都十分艰难,没有能力出外旅行。
旅游经济活动是建立在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而旅游活动则又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西方产业革命的结果,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又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