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件质量缺陷的分析和解决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分析冲压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冲压件存在各种质量缺陷。
本文将从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的分类、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尺寸偏差:冲压件的尺寸是其最基本的质量指标,常见的尺寸偏差包括平直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如果冲压件的尺寸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会影响其装配和使用。
2.表面缺陷:冲压过程中,由于模具和原材料的摩擦、挤压等作用,容易出现表面缺陷,如划痕、折皱、碰伤等。
这些表面缺陷不仅影响冲压件的外观,还可能导致功能失效。
3.断裂:冲压件的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质量缺陷,可能导致冲压件无法使用。
断裂的原因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等。
4.弯曲变形:冲压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可能导致模具及冲压件的弯曲变形。
如果弯曲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可能会导致装配困难或功能失效。
5.错位和偏斜:冲压件的错位和偏斜通常是由于模具安装不牢固、冲床刚性不足等原因导致,影响了冲压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原因分析1.材料问题:冲压件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其质量缺陷,如材料强度不足、含杂质或夹杂物等。
2.模具问题: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冲压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模具的磨损、厚度不均、开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冲压件的质量缺陷。
3.工艺问题:冲压件的质量缺陷往往与冲压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有关。
例如,冲压速度过快、冲压压力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质量缺陷。
4.设备问题:冲压件质量缺陷还可能与冲压设备的性能和状态有关,如冲床刚性不足、冲压力不稳定等。
三、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解决方法1.加强材料的检验和筛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材料缺陷的种类和级别一般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合理设计和制造模具,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耐磨性。
及时维护和修复模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3.优化冲压工艺参数,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力、速度、温度等参数合理。
使用先进的数控冲压设备,提高冲压精度和一致性。
冲压件缺陷及消除方法
冲压件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断裂或开裂:这种缺陷主要是由应力集中、钢材强度不够、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优化冲裁工艺、选用高强度钢材、严格控制操作质量等。
2.堆样:这种缺陷主要是由冲裁刀具不正确、材料变形过度、切口不光滑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更换合适的刀具、减少材料变形、加强打磨等。
3.侧扭、歪斜、波形:这些缺陷主要是由冲裁机床、冲裁刀具、冲裁材料、冲裁操作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解决方法主要是维修机床、更换刀具、选用适合材料、优化操作等。
4.喷粉、氧化、起皱:这些缺陷主要是由模具表面状态不良、模具维护不当、压力、温度等因素引起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清洗模具表面、加强维护、调整压力和温度等。
5.毛刺、裂纹:这些缺陷主要是由模具断裂、擦伤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修补模具、更换模具等。
综上所述,消除冲压件缺陷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包括冲裁工艺的优化、选材、刀具维护和更换、模具维护和更换、加强操作质量等。
常见冲压质量问题及解决之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1.2 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a 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b 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d 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3 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4 模具结构不当1.5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1.6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小结: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
适用!最全的冲压件弊端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一、图片显现常有的弊端有 9 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弊端原因及预防1.冲压废品1〕原因:原资料质量低质;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也许没有保证条料按必然的缝隙送料;冲模由于长远使用,发生缝隙变化或自己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地址发生相对变化;操作者的马虎,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原资料必定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吻合 (严格检查原资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必然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买卖外时要及时办理; >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达必然要用适合的工位器具,否那么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干净,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1〕原因:冲裁缝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冲模工作局部刃口变钝;凸模和凹模由于长远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置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必然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缝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冲裁件剪裂断面赞同毛刺的高度冲裁板材厚度 >0.3>0.3-0.5>0.5-1.0>1.0-1.5>1.5-2.0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生产时赞同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1〕原因:有缝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
冲裁件常见质量问题改善对策序号质量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1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冲裁间隙太小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2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冲裁间隙太大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3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冲裁间隙不均匀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4是什么造成冲压毛刺维修①.设计或线割间隙不合理②.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③.冲压磨损或凸模进入凹模太深④.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①.规范设计和线割间隙②.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合理热处理③.研磨冲头或镶件,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④.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5冲压时为什么跳废料模具间隙较大、冲压速度太高、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带到模面上①.在冲头上加顶杆来防止跳废料,实用于比较规则的废料②.将冲头头部磨成异形,适用于料比较薄的不锈钢等材料③.设计增大废料的复杂程度④.查检其他影响因素6啃口①.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②.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③.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④.平行度误差积累①.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②.返修或更换推件块③.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④.重新修磨装配7脱料不正常①.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他脱料件装置不当②.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③.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④.凹模有倒锥①.修整脱料件,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相结合的形式②.更换弹簧或橡胶③.修整漏料孔④.修整凹模8工件底部有压痕①.料带或模面有废屑、油污②.模具表面不光滑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④.材料应变而失稳①.清除废屑油污②.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表面镀铬、渗碳、渗硼④.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9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返修凹模,调整顶板10工件扭曲①.材料内应力造成①.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②.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②.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11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12每批零件间的误差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常见冲压件质量及解决办法(总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a.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b.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d.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模具结构不当。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
常见冲压质量问题及解决之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1.2 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a 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b 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d 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
3 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4 模具结构不当1.5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1。
6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小结: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因此,出现允许范围以外的毛刺是极其有害的。
冲裁件质量缺陷的分析和解决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冲裁件会出现许多质量缺陷,工艺人员应及时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才能保证冲裁件达到质量要求。
本文对实际生产中易于出现的冲裁件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标签:冲裁件质量缺陷解决措施
0 引言
冲裁是冲压工艺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它在冲压生产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冲裁不仅可以直接制出成品零件,还可以为弯曲、拉深、成形等其他工序制备坯料,或作为这些工序的后续工序。
1 冲裁件的质量
冲裁件的质量包括断面质量、工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平直度等。
冲裁件的质量不仅影响成品制件的精度要求,而且也影响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所以对冲裁件有较高的质量要求。
冲裁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冲裁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缺陷,工艺人员应及时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才能保证冲裁件达到质量要求。
2 冲裁件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断面质量分析及解决措施(图1)
a图中塌角较小,光面所占比例较宽,毛刺较小,断面量好。
是符合质量要求的冲裁断面质量。
b图中出现了二次剪切,产生了两个光亮面,并且毛面及塌角都较少,只要无夹层或夹层不深,工件可使用。
如二次剪切在第二光亮带处存在潜裂纹或夹层较深,影响断面质量,则需要消除二次剪切面。
其方法是扩大冲裁间隙,可通过研磨凸模或凹模来增大间隙。
具体研磨哪一个,需测量冲裁件的尺寸,根据图纸上的公差来确定。
c图中工件上部形成倒锥形齿状毛刺。
产生的原因是凸、凹模间隙过小,产生了挤长的毛刺。
解决的措施是调整凸、凹模间隙,修磨凸、凹模刃口。
d图中工件上有较厚的拉断毛刺,切断面上有显著的斜度,断面粗糙,两面裂纹不重合,断面的凹进现象。
产生的原因是凸、凹模间隙过大。
解决措施是更换凸模或凹模,使间隙合理。
e图中工件一边有较大的带斜度的毛刺,而另一边较小。
产生的原因是凸模与
凹模中心线不重合,造成间隙不均匀。
要防止这种现象,只要调整好凸模或凹模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线重合,达到间隙均匀即可。
f图中工件有中等厚度的毛刺,并有弯曲现象。
这主要是模具工作刃口磨损变钝而产生的。
此时只要修磨模具的刃口,就可减小或消除这种缺陷。
g图中工件断面成歪斜状。
其主要原因是模具间隙显著不均匀,零间隙或特小间隙一边的切断面向下歪斜,间隙过大的一边向上歪斜所产生。
此时只要调整模具间隙,达到均匀即可。
2.2 落料外形和冲孔位置不正成偏位现象(图2)
落料外形和冲孔位置不正成偏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挡料销位置不正;
②落料凸模上导正销尺寸过小或无导正销;③导料板和凹模送料中心不平行使孔偏斜;④侧刃定距不准确等。
要解决这种现象,只要找到相应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更换。
即对应地调整挡料销和导料板位置,更换导正销和侧刃,增加导正销等。
2.3 冲压件不平整冲压件不平整产生的原因有:①落料凹模有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形,冲件从孔中通过时被压弯;②冲模结构不当,落料时无压料装置;③顶件器与材料接触面过小,使冲件外侧向上翘起等。
解决方法有:研修凹模孔,去除倒锥现象;加压料装置;更换顶件器等。
2.4 冲裁件形状和尺寸不正确冲裁件形状和尺寸不正确,主要是凸模和凹模刃口形状尺寸不正确所引起的。
此时应修准凸模和凹模的形状,并调整好冲模的间隙。
2.5 冲压件扭曲
2.5.1 将带状材料剪断时,产品免呈扭歪形状。
采用有顶料杆,卸料板的落料摸即可解决。
2.5.2 落料模时,如果斜剪切角过大,也会产生扭曲现象。
解决措施是:在减小剪切角的同时,更换成吨位更大的压力机。
2.5.3 如因间隙不均匀而产生扭曲,则需修正刃口。
2.5.4 碰到凹模的后角而不能均匀落料时,则易发生扭曲现象。
措施是观察冲裁断面,修正后角。
2.6 冲裁加工过程中由发热引起的冲压件质量缺陷目前,消除冲裁加工中所产生的缺陷方法,往往是以调整模具间隙为主。
但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的逐年普及.加工速度的快速提高,在加工过程巾常产生发热现象。
根据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原理,在剪切过程中,尤其是高速冲裁时会引起温升。
据资料报道,对于低碳钢冲裁时,瞬时可达700℃的高温。
因此,冲裁程中,由于凸凹模在高温下连续作业,软化后的
被加工材料会粘着凸模侧面并不断增大,只有大到一定极限才会自行脱落。
这样循环下去会加速凸凹模的磨损,使凸凹模间隙发生变化,最终会产生啃模致使冲压件产生前述部分质量缺陷。
为此,若条件许可,可使用液体润滑法,用水或其他液体进行清洗、冷却、润滑;如不能用液体润滑法,可采用吹压缩空气的办法,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3 结语
在冲裁过程中,冲裁件的缺陷除了上述的几个主要方面外还有很多。
要想获得较好的冲裁件,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这些缺陷的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实将有助于实际生产中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模具维修,同时也为模具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曾霞文,徐政坤.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薛啓翔.冲压模具设计制造与窍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胡世杰.冲裁件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模具制造.2003.1.
[4]高春武.冲裁加工中冲裁件的缺陷分析及消除方法[J].轻工机械.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