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的发展和仓库建设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8.13 MB
- 文档页数:34
深圳有几个保税区目前,深圳市区域内共有6个保税区,分为“深圳出口加工区”、“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深圳福田保税区”、“深圳机场保税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因各个保税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也造就了各个保税区的优势项目也不相同。
综合来看是“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为明显,且功能全面一、深圳出口加工区:1、深圳出口加工区位于深圳市坪山区,接壤惠州、东莞两地,又临近盐田港区,地理位置。
2、深圳出口加工区不仅具备保税仓储、保税区一日游、入区即退税、转口贸易、还具备检测维修、简单加工、商品展示等功能,是目前广东地区功能全面的保税区域二、深圳盐田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于1996年9月经批准设立,位于盐田港区中部,南片区0.71公里,北片区0.68平方公里,南片区与盐田港的作业区相连;北片区位于盐田港大道以北,紧临盐田港,南、北两片以全封闭高架桥连接。
1999年1月8日南片区经海关总署封关验收合格,开始运作。
三、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于深圳东部的盐田,东距华南大国际集装箱港盐田港1公里,南距通往香港的沙头角口岸2公里,西面通过梧桐山隧道与深圳市区相连,北靠风景秀丽的梧桐山。
四、深圳福田保税区:福田保税区1991年5月28日经批准成立,1993年2月18日隔离围网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
面积为1.35平方公里,配套生活区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福田保税区东起福田口岸,北邻广深珠高速公路,南沿深圳河,西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比邻龙华线与香港东铁线接驳的福田口岸地铁站。
五、深圳机场保税区: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是深圳机场四大核心物流区域之一,总规划控制面积41.74万平方米,期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其中仓库面积约4.6万平方米。
六、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位于深圳港西部港区,规划控制面积3.71209平方公里,其功能包括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同时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有关“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等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前海深港智慧保税仓建设内容前海深港智慧保税仓建设是指在中国前海深港合作区内,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一座具有高效、智能、便捷特点的保税仓库。
这样的建设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并提高货物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以下是前海深港智慧保税仓建设的一些可能内容:智能化设备引入:自动化货架系统: 引入自动化货架系统,通过自动堆垛机械臂等设备,提高货物存储密度,降低管理成本。
智能传感器: 在仓库内部布设各类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温湿度、状态等信息,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平台: 建设一个数字化仓储管理平台,实现从订单生成、入库、出库到配送等全过程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区块链技术: 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商品流通过程的可追溯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智能物流系统:智能分拣系统: 引入智能分拣设备,通过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高效、准确的分拣操作。
无人机配送: 在特定场景下,可以考虑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灵活的货物配送。
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货物流动、需求趋势等进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预测: 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库存、订单等进行预测,优化供应链管理。
电子海关申报系统:电子海关报关: 实现电子化的海关报关系统,提高报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智能风险评估: 引入智能风险评估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降低违规风险。
生态环保:绿色能源应用: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水平。
废弃物处理: 建设合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实现对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安全处理。
人员培训与管理:智能化培训: 为仓库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管理系统: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仓库内部安全。
前海深港智慧保税仓的建设内容需要涵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多方面的创新,提升保税仓库的管理水平,促进前海深港合作区的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发展。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引言近年来,深圳前海自贸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
为了进一步拓展前海的发展空间,前海管理局制定了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
本文将介绍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包括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以便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和把握前海的发展机会。
背景前海自贸区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成立以来,前海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创新创业企业和资本,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典范和示范区。
然而,随着前海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前海管理局决定制定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以扩大前海的发展空间。
目标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以支持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前海。
具体来说,扩区的目标包括:1.扩大前海的面积,增加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2.增加前海的产业多样性,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3.加强前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方案概述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扩大前海的面积根据最新方案,前海将向南扩展至深圳湾,共计扩大3000公顷的土地。
新的扩展区将包括工业用地、商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需求的企业。
增加产业多样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前海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
前海将建设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并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迅速成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前海的整体功能和效率,最新方案中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前海将改善交通、通信和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和公园等,以提高前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方案实施为了确保前海扩区最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前海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专项工作组:前海管理局将设立专项工作组,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2.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前海管理局将积极与国内外的投资者和企业进行接触和洽谈,争取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
深圳前海湾物流园区一、基本概况:招商局前海湾物流园区位于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陆路疏港信道的交汇口,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整个园区的计划建设周期为5年,总投资超过45亿元,一期工程面积约1.1平方公里,起步工程已于今年九月建成并投入运作。
物流园区将开展仓储配送、港口补足、物流加工、国际物流配送及汽车交易等业务,通过园区与港口的联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真正实现港区和物流园区的一体化,从而提高海关监管效率和货物流转速度,促进国际港航产业与现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此外,园区内将建成西部港区海关与国检的集中查验中心,配合“海运中心”的建设,实现西部港区海运业务的“一站式”服务。
现已有三井物流、日通等物流商,以及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大型船公司入园。
1.介绍(1)物流园区优势得天独厚前海湾物流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邻深圳西部三大港群,与规划建设中的大铲湾港区也相去不远;园区前的疏港大道与北环大道、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直接相连,连接全国铁路网的平南铁路、南坪快速路贯穿园区;深港西部通道也在物流园区旁交会。
园区距深圳国际机场仅20公里。
“海、路、空、铁”全方位交通网络覆盖的优越条件将使之成为珠江东岸“港、深、莞、穗”新兴经济走廊的龙头枢纽和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及深圳国际货物分拨中心,最终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快速增长区域。
(2)市政府高度重视据介绍,前海湾物流园区是深圳市重点建设的六大综合型、集散枢纽型物流园区之一,建成后将对西部港区和深圳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深圳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
早在2003年9月,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的李鸿忠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就强调了前海湾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加快建设进度。
2004年10月18日,深圳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就前海湾物流园区建设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
2006年4月5日,深圳前海湾物流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挂牌办公,副市长张思平出席挂牌仪式并参加了园区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深港物流考察本次深港参访,我们收获颇多,对香港的经济,文化了解也更深入,尤其是香港的物流业、工业、科技业的发展情况。
香港物流业发展早,已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物流与贸易的从业人数达60 万人,其产值占本地生产总产值的20%。
再加上香港多年积累的经验使其管理运作相对比较成熟,代表着当今国际物流业的先进水平。
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既占中国南大门的地利,又有兼通中西的人和,是中国对外的重要门户。
香港拥有优良的深水港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
参访第一站:香港科学园位于香港沙田白石角的香港科学园里,有一个巨大的外形酷似“金蛋”的建筑,那就是著名的“高锟会议中心”。
这是香港特区政府为表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高锟而特别命名的,同时也是香港科学园的地标建筑。
占地22公顷的香港科学园,是大中华地区最先进的科研中心之一,主要研发领域包括电子、资讯科技及电讯、生物科技、精密工程及环保科技等。
园内设有多项世界级实验室设施及经验丰富的支援队伍,支持各项研究及开发活动。
这里吸引了很多知名的国际企业设立办公总部或科研中心,如杜邦太阳能、飞利浦、Freescale、新科实业等。
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本土的创意型中小企业入驻,因为香港科学园有着全面的创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新成立的科研企业。
多年来,已有超过200间公司完成有关计划,更有四家企业从这里走出去,成功在港招股上市。
我们还体验了科学园的一些高科技产品,测试性格的体验机,运动发电机等。
第二站:太古可口可乐(香港)有限公司的汽水厂,坐落在新界沙田,楼高18层,是全世界最高的可口可乐汽水厂。
在这幢大楼里生产出来的饮料每年超过四千万箱,供应全香港将近七百万的消费者。
每天,上下穿梭在各楼层间的电梯、货柜运送着雄占香港碳酸饮料市场的产品。
香港太古可口可乐为全面推动环保作业,决定用彩乐板做材料,为员工更换154组储物柜,同时增加19个垃圾分类回收箱。
太古可口可乐(香港)有限公司对环保的重视也是由来已久。
一、前海湾保税港区优势及监管模式“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加工、物流等功能,兼具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功能,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1.1政策优惠1)区内货物自由流转;2)区内与境外间进出货物,不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3)区内企业可集中申报;4)区内自用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免征进口关税、环节税;5)区内企业产生的废料出区,按出区状态征税,不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6)区内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出区,可申请协定税率或特惠税率;7)区内企业不实行加贸银行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及加贸单耗管理;8)区内货物不设储存期;9)境外货物入港区保税;10)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11)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12)区内机构的外汇账户,不区分外汇结算账户和外汇专用账户,实行统一管理;13)所有的外汇收入均可以存入外汇账户,所有的外汇支出均可以从外汇账户支付;14)货物由区内运往或销往境外,区内机构不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15)区内机构向境外支付进口货款,不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
1.2功能全面1)国际中转2)多国拼装3)配送中心4)进口分拨5)转口贸易6)VMI7)国际采购8)保税加工9)保税研发10)检测、维修1.3前海湾保税港区独特优势1)区位优势:前海湾保税港区除拥有上述法定政策优势外,依托深圳西部港口,背靠珠三角经济腹地,辐射华南区域,毗邻香港,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2)规模优势:前海湾保税港区业务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以出口集拼、离岸配送中心、区域/全球配送中心为核心业务,覆盖一般贸易、国际中转、转口贸易、采购分销、一日游等多种类型的业务。
3)政策叠加优势:前海湾保税港区地处“特区中的特区”前海,不仅享受保税港区优惠政策,同时也享受的政策优惠。
规划文本(报审稿)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二〇年月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2011)、《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暂行办法》(2011),本开发单元规划经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专题会议审批通过,现予以公布。
本开发单元规划成果由“一书三图”构成。
“一书”指“规划文本”;“三图”指“综合发展用地总图”、“城市设计控制总图”和“地下空间规划指引图”。
(1)一书: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
(2)三图: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的三张规划图表。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二〇年月总平面图整体鸟瞰目录1总则 (1)2目标定位 (1)3用地性质 (2)4开发强度 (2)5配套设施 (4)6道路交通 (6)7城市设计 (7)8低碳生态 (11)9地下空间 (12)10地名规划 (13)11规划实施 (14)12附:现状概况 (17)1总则1.1本开发单元规划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单元):妈湾片区开发单元十五,东临前湾公园,西至妈湾二路,南至梦海大道,北至临海大道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52.29公顷。
1.2制定本单元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以下简称《综合规划》)及其它经批准的专项规划。
1.3制定本单元规划遵循的总体原则是:产城融合、特色都市、绿色低碳。
1.4本单元内的土地使用及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单元规划的有关规定。
本单元规划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关条文的规定。
1.5本单元规划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其中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版)(以下简称《深标》)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确定。
在本单元内编制街坊详细规划与设计,均应以本单元规划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1.6在本单元内编制街坊详细规划与设计,均应以本单元规划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深圳前海布局规划一览:构建“三区两带”(图)——证券时报网深圳前海规划构建“三区两带”(图):桂湾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等产业,打造集中展示前海合作区整体城市形象的核心商务区;铲湾片区重点发展科技及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功能复合的综合发展区;妈湾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具备区域生产组织中枢和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功能的保税港片区。
据深圳商报报道,前海管理局消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的前海综合规划已经通过市委市政府审议。
根据该规划,前海将构建“三区两带”格局,初步划定22个开发单元,全区规划就业人口约80万人。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前海发展规划,前海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
同时,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经验。
据了解,《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由市规划国土委组织,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4家国内外机构联合编制,历经近两年时间,已于今年分别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
规划就业人口约80万人前海位于蛇口半岛西侧,珠江口东岸,地处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轴和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汇处,与香港、澳门毗邻,是深圳未来的城市双中心之一,总用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约26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约80万人,居住人口规模约30万人。
规划在总则部分提出,前海将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体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坚持生态、活力、健康、可持续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将前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中心,以产城融合、特色都市、绿色低碳为主要规划策略。
关于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园区)仓储项目层高设计的报告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原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招商局仓储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系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专业物流企业,为主承担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园区)内物流仓储项目的开发经营业务。
所开发项目为物流仓库,均在前海湾保税港区(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一期围网范围内。
深圳“十五”规划确立了现代物流业作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包括前海湾物流园区在内的深圳六大物流园区。
为尽快改变当时深圳西部港口物流行业的落后面貌,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遵照招商局集团的战略部署,我司于2004年开始前海湾物流园区(即目前的保税港区(园区))的开发建设。
以前海湾物流园区为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前海湾保税港区,并于2009年7月10日通过国务院11部委的联合封关验收。
在市委市政府、深圳海关等口岸部门的关怀下,经过一年努力,作为深圳唯一的保税港区,前海湾保税港区各项业务迅猛发展,码头吞吐量已近180万标箱,进出口总值约46亿美元,海关监管货运量155万吨,以最小的用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同行进出口业务总量的第一,一举成为了全国保税港区的行业标杆。
在新的历史时期,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发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战略决策。
作为前海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启动先区,前海湾保税港区被赋予发挥先行先试,承接传统物流向高端物流产业升级转型的使命。
因此,加快前海湾保税港区的开发建设成为市委市政府与企业的共识。
在保税港区仓储项目的建设进程中,我司在项目规划报建环节遇到个别困难,项目建设进程受到较大影响。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仓库存储工艺需求与建筑层高限制的矛盾。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我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在园区内有六宗地共33.8万平方米,其中,T102-0241宗地为子公司所属,其余五宗地均属我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10.10•【文号】发改地区[2010]2415号•【施行日期】2010.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24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86号)精神,现将《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前海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东岸,毗邻港澳,区域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广东省、深圳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抓住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的契机,把规划实施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最终实现把前海打造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二、请广东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协调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
要落实好前海管理机构享有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管理权限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建立促进前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深圳市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的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要创新前海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财税管理、土地管理、规划管理、用人机制等方面探索建立集中管理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发挥行政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结合优势,又好又快地推进前海开发建设。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背景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前海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一直被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
为了促进前海的发展,深圳市政府于2010年出台了前海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快前海的建设与开发。
建设目标前海被规划为深圳构建国际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重要载体。
构建前海新城,旨在推进深圳转变为创新型城市和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内容前海新城规划总面积为28.2平方公里,包括前海片区和南海片区,前者被定位为非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金融总部等高端行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后者则以科教文卫为主。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基础设施建设前海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计划建设前海铁路枢纽、机场快线及地铁11号线等。
此外,还需要配套建设饮水管网、电力供应体系、公共燃气管网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将为前海新城的后续地产开发奠定扎实基础。
产业发展前海新城定位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中心,将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其中金融服务是重点支持的产业。
为此,前海新城实施金融领域改革试验,支持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同时,积极开拓科创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业务,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
城市设计前海新城的城市设计以“创新、开放、绿色、共享”为导向,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和科技应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的重点将放在推动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和保障居民福祉上。
推动绿色建筑、能源决策以及垃圾分类等可持续发展举措,建设宜居、可持续、开放的新城。
成效与影响目前,前海新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前海综合改革试验区已经形成了产融大市场、独角兽企业等重大创新成果,市场主体超过6万家。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文件汇编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4)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批复的通知 (7)《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文 (9)前言.. (10)一、总体思路 (11)(一)重要意义 (11)(二)合作基础 (13)(三)战略定位 (14)(四)发展目标 (16)(五)产业布局 (16)二、加快金融业发展 (17)(一)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领域创新合作 (17)(二)稳步推进深港资本市场合作 (18)(三)大力推进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19)三、发展现代物流业 (19)(一)打造区域生产组织中枢和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20)(二)积极发展港口航运配套服务 (20)四、发展信息服务业 (21)(一)高水平发展信息传输服务业 (21)(二)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1)(三)全力打造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22)(四)大力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 (22)五、发展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 (23)(一)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服务 (23)(二)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服务 (24)(三)大力发展专业服务 (24)六、推进区域合作 (24)七、保障措施 (25)(一)加强基础设施保障 (25)(二)开发管理 (27)(三)政策措施 (28)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8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请示》(发改地区[2010]181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深圳市前海湾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前海湾物流发展综合分析物流产业发展分析⼴东省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据2003年数据显⽰,⼴东省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增速创近⼋年新⾼。
GDP总量13449.93亿元,⽐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产业增加值1051.60亿元,增长1.2%;第⼆产业增加值7048.0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5350.28亿元,增长10.8%。
国内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2亿元,⽐上年增长11.4%。
●对外贸易成效显着,进出⼝货物仍以低附加值和资源性产品为主,⾼新技术产品进出⼝增长迅速出⼝形势好于预期。
全年进出⼝总额2836.46亿美元,⽐上年增长28.3%。
其中出⼝1529.44亿美元,增长29.1%;进⼝1307.02亿美元,增长27.3%。
实现贸易顺差222.42亿美元,⽐上年增加64.18亿美元。
在出⼝中,机电产品出⼝998.10亿美元,增长37.3%;⾼新技术产品出⼝481.74亿美元,增长55.5%;服装、纺织品出⼝165.06亿美元,增长15.7%;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灯具及照明装置类产品出⼝分别增长13.7%、31.7%、13.7%和16.5%。
⼤类商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增长较快。
其中机电产品进⼝740.37亿美元,增长34.1%;⾼新技术产品进⼝454.05亿美元,增长39.4%;钢材55.44亿美元,增长34.3%;农产品33.71亿美元,增长39.1%;成品油21.62亿美元,增长47.6%;汽车和汽车底盘7.76亿美元,增长22.5%。
●外向型经济拉动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港⼝和航空运输业的⾼速增长全年各种运输⽅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302.54亿吨公⾥,⽐上年增长2.3%。
其中铁路283.86亿吨公⾥,增长2.2%;公路553.45亿吨公⾥,增长0.4%;⽔运2318.36亿吨公⾥,增长1.3%;民航11.65亿吨公⾥,增长17.2%;管道36.20亿吨公⾥,下降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