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 格式:docx
- 大小:38.44 KB
- 文档页数:4
- 117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黑龙江省林口县五义屯石墨矿处于天山—兴蒙造山域(Ⅰ),吉黑成矿省(Ⅱ),佳木斯-兴凯(地块)Fe-Au-石墨-矽线石-磷成矿带(Ⅲ),佳木斯(地块)Au-Fe-W-石墨-矽线石-磷-萤石成矿亚带(IV),麻山石墨矽线石磷矿化集中区内。
是该区近几年内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1]。
1 区域地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兴蒙造山域(Ⅰ),兴蒙古生代造山带(Ⅰ-8),佳木斯地块(Ⅰ-8-3),双鸭山-麻山隆起(Ⅰ-8-3-2)西南缘[2]。
区域地层主要出露: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Pt 2-3y),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K 1c)、穆棱组(K 1m),新近系中-新新统船底山玄武岩(βN 2c)以及第四系全新统(Qh al+l )[2]。
区域内的构造包括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主要褶皱构造为龙山复式向斜和吉庆复式背斜;断裂构造主要为近东西向的断裂,其次为北东向、南北向的断裂。
区域内侵入岩大部分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热动力变质和超变质作用,主要岩性为早元古代混染花岗岩(mr)、晚寒武世花岗岩(r)、中-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γδ)。
矿区内以花岗闪长岩(γδ)为主体。
工作区处于古-中元古代古陆核区,地质构造复杂,经过多次构造改造叠加,地层和侵入岩均发生了变质变形,形成了广泛变质岩,主要以区域变质为主,主要由石墨石英片岩、石英片岩、石墨片麻岩、含石墨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石墨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等组成。
区域的矿产主要为煤、石墨、大理岩等,区内已发现的石墨矿床主要有鸡西市柳毛石墨矿、鸡西市石场石墨矿、林口县六合石墨矿、林口县碾子沟石墨矿、林口县八道沟石墨矿、林口县曲家沟石墨矿、林口县西北楞石墨矿以及穆棱市光义石墨矿。
这些矿床(点)大都是沉积变质型,区域上典型的矿床为柳毛石墨矿。
2 矿区地质2.1 地层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石墨矽线石英片岩、透辉方解大理岩透镜体、黑云石英片岩、变粒岩。
《西藏科技》2019年11期(总第320期)调查报告藏东地区石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基金项目:西藏地勘局专项科研资金项目“藏东地区石墨矿找矿方向研究”(藏地勘]2018129号);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青藏 高原斑岩成矿系统快速、绿色勘查技术应用示范研究”(XZ201901-GB-24)**通讯作者扎西平措1何亮宀 杜秋1邵锐I 王小月1何文革1米玛扎西1(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西藏 拉萨851400;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藏东地区石墨矿床类型齐全,岩浆混染型、区域变质型和接触变质型均有发育,其中以岩浆混染型为主。
笔者通过近几年野外调查搜集到的一手资料,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各类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初步 探讨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并提出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找矿方向。
关键词:石墨 岩浆混染型 成矿规律 藏东 找矿方向藏东石墨矿床最早发现于1967年,原西藏地质大 队第五地质队对左贡县青果石墨矿进行了初步检查工作⑶。
2005—2007年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完成 了 1/25万藏东14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石墨矿找矿线索。
近几年,西藏地勘局第六地质大 队、地热地质大队在察雅-左贡一带开展了石墨矿调 查评价工作,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评价了纽多、地果、青果三处大型晶质石墨矿床。
笔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找矿和综合研究工作。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查明了藏东地区石墨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矿 床成因,初步总结了藏东地区石墨矿成矿规律,分析 了各类型矿床成矿潜力,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石墨矿床的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背景藏东地区属青藏高原主构造线由东西向往南北向转换的关键地段,大地构造自西向东横跨拉达克- 冈底斯弧盆系(vn-5)、班公湖一怒江一昌宁一孟连结合带(vn-4)、羌塘弧盆系(训-3)和三江弧盆系(vn-2) (图1)⑵;研究区地层发育较全,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 均有出露,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研究区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和火山岩均广泛出露,印支一喜山期岩浆岩均有发育,形成时代具明显的多期性,形成规模较 大的复式岩基、基性超基性岩带及火山岩带,岩石类型复杂,产出特征多样,为各类矿床提供了良好的成 矿条件⑴。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及晶质石墨成矿规律王力;樊俊雷;李雷;康磊【摘要】初步概括了中国石墨矿产资源现状,总结了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主要找矿标志.中国石墨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种类齐全,资源分布呈现“分布广泛、东多西少、个别富集”的特征,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晶质石墨主要成矿规律为“构造定区、沉积控源、变质限量、热液提质”,即大地构造格局决定晶质石墨矿床的有利区分布,富有机质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控炭源供给和赋矿层位分布,变质作用深度及期次限定石墨矿体总量,混合岩化过程对提升矿石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一般经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混合岩化3个阶段.地层、岩性、沉积环境、构造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是石墨找矿的良好标志.【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7(041)002【总页数】8页(P310-317)【关键词】石墨资源;晶质石墨;成矿规律;区域变质;成矿模式;找矿标志【作者】王力;樊俊雷;李雷;康磊【作者单位】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1;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5+2石墨是C元素的结晶矿物之一,素有“黑金子”的美称,呈钢灰色、黑灰色,具半金属光泽,有滑感,易污手(汤贺军等,2015)。
石墨既具有非金属矿物的一般性能,又兼有金属和有机塑料的某些特性。
晶质石墨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在军工与现代材料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李思远等,2016)。
石墨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从发展新兴产业以及保持我国优势地位的角度,石墨矿产应列为优先勘查矿种,进一步加大勘探投入(张艳飞等,2014)。
面对国民经济和高新产业发展对石墨矿产尤其是晶质石墨资源的巨大需求,有必要对石墨资源及成矿特征进行系统梳理。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李超;王登红;赵鸿;裴浩翔;李欣尉;周利敏;杜安道;屈文俊【摘要】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型最重要,其主要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分布在古老地台周缘的元古代地层中,分布广、规模大;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带,与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分布在岩体外接触带,品位高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并不常见,以产于碱性花岗岩中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最为典型.各种类型石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有机质.【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5(034)006【总页数】14页(P1223-1236)【关键词】地质学;石墨矿床;成矿规律;资源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作者】李超;王登红;赵鸿;裴浩翔;李欣尉;周利敏;杜安道;屈文俊【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9.25+2石墨由于特殊的结构而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广泛的应用在冶金、机械、化学、电气等众多工业领域中。
石墨矿资源石墨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石墨矿床常产出于大地构造隆起区或断裂岩浆带上,较集中的分布于中国的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康滇—龙门大巴—黄陵、祁连—秦岭—淮阳、天山—阴山以及金沙江—哀牢山5个成矿地带。
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分布于中朝准地台和扬子准地台以及吉黑、秦岭、祁连、华南、三江等褶皱系的隆起区,例如:在佳木斯隆起、胶辽断隆、内蒙古地轴、豫西断隆、山西断隆及康滇地轴等隆起区,分布较多的晶质石墨矿床,规模多为大、中型矿;在黄陵背斜、龙门—大巴台缘褶带、秦岭地轴、淮阳地轴及武夷隆起区,也分布有较多的以中、小型矿为主的晶质石墨矿床。
接触变质型隐晶质石墨矿床大多分布于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尤其是郯庐断裂系(包括依兰—依通断裂在内)以东地区,西部某些断裂带也有分布。
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床则分布于中国西部的一些断裂岩浆带间。
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含矿岩系的时代从新太古代到早寒武世,其中以新元古代最为重要,北方多为新太古代至新元古代,南方多为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北方早于南方,其含矿层位有华北的桑干群、胶东的粉子山群、豫西的太华群、龙门—大巴山的火地垭群、黄陵背斜的崆岭群、康滇地轴的昆阳群、南天山的库尔勒群和兴凯湖的麻山群、武夷山的建瓯群及罗峰溪群等变质岩系;接触变质型隐晶质石墨矿床含矿岩系的时代从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其中最重要的是晚二叠世及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北方以晚、早侏罗世及石炭纪的较多,南方以二叠纪为主,其主要含矿层位北方有石盒子组、二道梁子组、鸡西群,南方有斗岭组、龙潭组及梨山组等煤系地层,产生接触变质作用的岩浆热源体的侵入时代大多为印支期—燕山期,但北方也有的为海西期;岩浆热液型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则多与海西期的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有关。
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三个重要的成矿期,包括一次接触变质及岩浆热液成矿期和两次区域变质成矿期。
第45卷第3期中国地质V ol.45,No.3 2018年6月GEOLOGY IN CHINA Jun.,2018doi:10.12029/gc20180301颜玲亚,高树学,陈正国,焦丽香,孙莉,刘艳飞,周雯.2018.中国石墨矿成矿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J].中国地质,45(3):421-440.Yan Lingya,Gao Shuxue,Chen Zhengguo,Jiao Lixiang,Sun Li,Liu Yanfei,Zhou Wen.2018.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zoning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J].Geology in China,45(3):421-44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中国石墨矿成矿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颜玲亚1高树学1陈正国2焦丽香1孙莉3刘艳飞1周雯1(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山东济南250010;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100035;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提要:石墨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内蒙古查汗木胡魯、四川南江等大型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尤其在新疆黄羊山地区发现了特大型岩浆岩型晶质石墨矿,为石墨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在广泛收集和研究以往石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研和最新石墨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石墨时空分布规律、成矿地质作用,划分了石墨成矿区带。
中国石墨矿矿床类型以区域变质型为主,成矿期以前寒武纪为主,其形成的石墨鳞片大,结晶程度高,经济意义大;岩浆岩型晶质石墨矿赋矿围岩为海西期碱性花岗岩,成矿时代与岩浆侵入时代一致;接触变质型石墨矿赋矿层位较集中在二叠—侏罗纪,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海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矿产资源】我国区域变质型石墨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要素颜玲亚1,高树学1,孙 莉2,陈正国3,焦丽香1,周 雯1,刘艳飞1,孙即秀1(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山东 济南 250100;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 100035)【摘 要】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占我国石墨总资源储量的82%,是我国主要石墨矿石类型。
区域变质型石墨矿主要分布在稳定陆块的隆起区,主要成矿带为华北陆块北缘石墨成矿带、佳木斯—兴凯地块石墨成矿带、华北陆块南缘及秦岭石墨成矿带、龙门山—大别山石墨成矿带、康滇隆起成矿带。
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前寒武纪,成矿时代越老,变质程度越深、石墨鳞片越大,开发利用价值越高,其中古元古代是区域变质型石墨主要成矿期。
【关键词】石墨矿床;区域变质;地质特征;成矿要素【中图分类号】P61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18)03-0021-04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Factors ofRegional Metamorphic Graphite Deposit in ChinaYAN Ling-ya1, GAO Shu-xue1, SUN Li2, CHEN Zheng-guo3,JIAO Li-xiang1, ZHOU Wen1, LIU Yan-fei1, SUN Ji-xiu1(1. Shandong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Jinan250100, China; 2.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China; 3.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Beijing 100035, China)Abstract: The regional metamorphic graphite deposits are 82% of the total graphite resources in China, it’s the main types of graphite in China. Regional metamorphism type graphite ore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table continental uplift zone, and the main metallogenic belt is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landmass graphite metallogenic belt, Jiamusi-Xingkai block graphite metallogenic bel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landmass and graphite in Qinling metallogenic belt, the Longmen mountain-Dabie mountain graphite metallogenic belt, Kangdian ridge metallogenic belt. Mineraliza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Precambrian, the older the metallogenic epoch, the deeper the metamorphic grade, graphite flake, the greate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igher the value, and palaeoproterozoic is the main metallogenic period of regional metamorphic graphite.Key words: graphite deposit; regional metamorphis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forming elements1 概述根据石墨矿床的成因可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1],区域变质型石墨矿是我国石墨矿的主要矿石类型。
内蒙古炭井沟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内蒙古炭井沟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摘要:内蒙古炭井沟石墨矿床是目前国内石墨资源储量最大的矿床之一,大规模开采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
本文通过对该矿床进行调查和研究,从地质特征和成因方面探讨了该矿床的形成原因。
炭井沟石墨矿床的产出主要分布于热液脉和变质岩石中,其成矿温度较低且物质来源主要为岩浆和地壳流体。
该矿床具有较高的含石墨矿物的矿物化度和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预计在未来的勘探和开采中将有更大的潜力。
关键词:内蒙古,炭井沟,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一、简介内蒙古炭井沟石墨矿床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南部,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矿床之一。
该矿床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发现,自那以后就一直处于大规模开采状态。
目前,该矿床已经成为国内石墨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本文通过对炭井沟石墨矿床进行调查和研究,从地质特征和成因方面探讨了该矿床的形成原因。
二、地质特征1. 分布情况炭井沟石墨矿床主要分布在伏山组下部的变质岩石中,也分布在绿色片岩、角闪岩、白云岩等变质岩系中。
此外,在矿床中还存在一些形态各异的热液脉体。
2. 矿床类型根据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成因特征,炭井沟石墨矿床主要分为变质石墨矿和热液石墨矿两种类型。
热液石墨矿主要分布在岩脉和构造破碎带中,是由热液流体经过大规模流动和溶解作用,使石墨矿物经历着不断的迁移和沉积过程而形成的。
而变质石墨矿则主要形成于变质作用或蚀变作用下,是由岩浆或固态流体的成矿作用形成的。
3. 成矿地质条件炭井沟石墨矿床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
主要的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岩浆作用、壳幔作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等。
此外,该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也是石墨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成因探讨1. 热液成因炭井沟热液石墨矿床的形成是由于地下热液流体通过大规模流动和溶解作用,使石墨矿物经历着不断的迁移和沉积过程而形成的。
热液由地下深部引起的热源产生,经过长期的演化,流入石墨石地层,流体碳酸盐化学特性发生变化,温度下降,使得石墨石物质溶解度降低、石墨石所质成分沉淀,形成石墨矿床。
价值工程0引言本次石墨矿勘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地质测量、槽探和钻探工程控制,基本查明工作区的地层、构造特征,基本查明工作区内主要石墨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石质量特征,基本查明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估算石墨矿物资源储量,为进一步勘查、预可行性研究及矿山的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1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矿区地处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海拔高度最低270m ,最高峰732m ,相对高差463m 。
地形条件恶劣,地形等级为Ⅳ级。
区内部分山体迭峦,灌木、荆棘布满山体,植被覆盖严重;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趋势。
区内地形切割较深,南北向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向南部排泄。
区内以农业、林业为主。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红薯等。
经济作物以黄姜、花生为主。
人多地少,部分口粮靠国家救济,剩余劳动力多。
区内工业不发达,矿业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开展,群众采矿热情高涨。
区内电力资源丰富,五千伏高压线路覆盖全区,加之县级小水电站与高压线路并网,可满足工业用电之需求。
2矿床成矿地质规律2.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扒石墨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的靠东一段,从大地构造位置上来看本矿区已经横跨了华北、扬子等二大板块构造单元,其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长期性及复杂性以及变质变形等特征。
勘测区域内分布着很多条板块(地块)结合带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断裂通过,将勘测区分割为多块具有相对独立演化历程的不同质变及组成的构造单元,并且呈现出许多非常复杂的构造变形特点,如多样式、多层次、多阶段、多机制等。
(1∶5万荆紫关等五幅报告,地调四队,1996)区域地层出露较全,岩浆活动强烈频繁,构造复杂形式多样,以钒、石墨、大理岩、金为主的沉积变质和内生金属矿产蕴藏丰富。
2.2构造勘测区位置分布于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北翼,荆紫关—毛堂—内乡断裂的北侧。
其中构造线方向主要以淇河作为界限,此界以东主要为北西西—南东东向,此界以西主要为近东西向,地层向北倒转。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铁、金、石墨等矿产成矿规律浅析作者:赵元淏邱永超刘永彬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摘要:华北陆块北缘西段主要由古太古代兴和岩群、中太古代集宁岩群和乌拉山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组成。
该区主要赋存铁、金、石墨矿,如产在兴和岩群中的毫赖沟铁矿,乌拉山岩群中的贾格尔其庙铁矿、查汗木胡鲁和黄土窑石墨矿,乌拉山岩群、色尔腾山岩群中的条带铁矿床,早元古代伟晶岩浆作用形成与花岗伟晶岩有关的白云母矿、与透辉石伟晶岩有关的稀土磷矿。
这些矿产的形成,受深断裂带、成矿构造环境、地层和岩浆作用等因素控制。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北界为狼山——白云鄂博——商都深大断裂,南接鄂尔多斯盆地,西接阿拉善陆块,东侧延入山西省境内。
本区属华北陆块一级构造单元,狼山——阴山陆块(大陆边缘岩浆弧)、叠加裂陷盆地系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跨越多个三级构造单元,包括固阳——兴和陆核、色尔腾山一太仆寺旗古岩浆弧、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及吉兰泰——包头断陷盆地。
华北陆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陆块之一,经历了基地及其后的盖层发育阶段。
古生代以来沿华北陆块北缘发生构造岩浆活化,形成了不同的阶段的构造相,并赋存有不同的矿产。
一、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华北陆块北缘西段众多矿床沿深断裂带两侧呈线型带状分布。
其中太古宙一古元古代基底隆起区,分布太古宙一古元古代条带状铁矿床(三合明、书记沟等)、绿岩型金矿床、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查汗木胡鲁)和白云母矿床(天皮山);太古庙一古元古代基底边缘拗陷区,分布有中元古代与碱性岩、碳酸岩岩浆活动有关的超大型矿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与海相基性-中酸性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铜、铅、锌矿、硫、金大型矿床(霍各乞、炭窑口、东升庙、甲生盘、赛乌素);古生代接触交代型铁金矿床(额里图)及岩浆熔离型铜、镍、铂矿床(小南山、黄花滩);中生代矽卡岩型铜矿床(宫胡洞),金矿床(高台、银宫山)。
二、成矿构造环境的控矿作用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中,花岗岩-绿岩带内赋存条带状铁矿(或称鞍山式铁矿)和金矿,而高级变质岩区赋存众多的非金属矿床,例如变质成因的石墨矿、与混合岩化相关的花岗伟晶岩型的云母矿床等。
密林石墨矿成矿规律总结摘要:密林石墨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块东北侧。
该区构造较复杂,文章总结了该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
关键词:密林石墨;成矿条件;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佳木斯地块(Ⅰ-5)东北段,兴东变质基底岩(Ⅰ-5-1)东北缘,宝清—密山路缘裂谷(Ⅰ-5-2)西北部,处于佳木斯(地块)Au-Fe-W-石墨-矽线石-磷-萤石成矿亚带(Ⅲ-53-1)东北部,老柞山Au矿采区(Ⅲ-53-1-6)南缘;工作区经历了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形成演化阶段(下元古界)和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中生-新生界),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区域地层较发育。
出露的地层有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Pt1dp),中生界白垩系城子河组(K1c)、穆棱组(K1m)、东山组((K1dn))、猴石沟组(K1h)、松木河组(K2sn)及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船底山组(βN2c)、第四系现代河床低漫滩组(Qh)。
侵入岩比较发育,在区域中部和北部大面积出露。
主要为晚元古界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晚元古界基性-超基性岩岩组及脉岩、古生界花岗岩组。
2、矿区地质及成矿条件分析工作区内地层除第四系外,主要为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Pt1dp)和白垩系松木河组(K2sn),大盘道组是一套以中深度区域变质为主的、混合岩化作用比较强烈的变质岩系地层。
区内的石墨矿体均赋存在大盘道组的下段内,该段为工作区的赋矿层位。
区内主要呈面状展布。
岩石组合为(含石墨)片麻岩、黑云(石墨)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多层大理岩组。
大盘道组下段总厚度>920.50m。
该组为工作区的主要含矿地层,所有工业石墨矿体全部分布在该组地层中。
东部被上元古界中细粒混合花岗岩侵入。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以热能为主,温度较高,地壳热流值在大范围内均匀分布,属角闪岩相,为中-高温低压变质作用。
侵入岩主要为上元古界的混合花岗岩(γm),其次有二长花岗岩(ηγ)、花岗闪长岩(γδ)、变角闪辉长岩(hν)和闪长玢岩(δμ)。
石墨矿石墨矿床的成因中国石墨矿床的成因类型有四种:①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产于元古宙陆壳基底褶皱带中。
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大理岩、变粒岩中,群集产出。
矿石所含为晶质石墨,含矿率8%~15%,如陕西丹凤石墨矿床。
②混合岩化型石墨矿床,产于元古宙或上古生代陆壳基底褶皱带中。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混合岩化片麻岩中。
矿石所含为晶质石墨,有石墨片岩型、石墨片麻岩型、石墨大理岩型、石墨透辉岩型和石墨变粒岩型5种矿石类型,其中又各分为风化型和未风化型矿石两类。
风化型矿石,因易选而质佳,含矿率3%~22%。
如山东莱西南墅、黑龙江柳毛、内蒙古兴和石墨矿床。
是中国主要的石墨矿床成因类型。
③混染同化型石墨矿床,系古生代或中生代花岗岩浆混染同化含碳高的岩层而成矿,矿体由含石墨混染花岗岩组成,呈囊状、透镜状、不规则状成群分布。
晶质石墨矿石,呈鳞片状集合体或团块状,含矿率3%~6%。
如新疆尉犁县托克布拉克、新疆奇台县苏吉泉石墨矿床。
④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系煤系受中生代酸性岩浆作用,在有盖层封闭的低压中温条件下,煤层接触变质为半石墨和石墨。
矿体层状,多层。
矿石为土状(隐晶质)石墨,含矿率60%~90%。
如湖南鲁塘、吉林磐石石墨矿床。
[性质特征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高温下与氧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
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石墨可以被氯磺酸溶解,形成单层石墨烯的氯磺酸“溶液”。
[4]石墨是碳质元素结晶矿物,它的结晶格架为六边形层状结构。
每一网层间的距离为340pm,同一网层中碳原子的间距为142pm;。
属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层状解理。
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对分子吸引力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我国矽卡岩型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及其意义摘要:矽卡岩型矿床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成矿类型之一,大多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是钨、锡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
中国石墨矿产资源主要为晶质石墨矿等,成矿背景独特.通过对矽卡岩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研究,并结合近年来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分析矿区石墨矿成矿规律。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我国矽卡岩型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及其意义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矽卡岩型;石墨矿床;成因类型;意义引言我国石墨矿产种类齐全,总资源量居世界首位,其中晶质石墨是我国战略性矿产。
系统总结了该石墨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建立了该石墨矿的找矿模型,圈定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对该地区同类矿床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石墨的相关概述石墨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特殊的高温抗热性能的非金属材料,因而在密封材料、冶金铸造以及导电材料和耐火材料等领域备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高科技新材料的出现,在众多非金属资源中,石墨资源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成为一种新兴的战略性矿产。
石墨矿是中国战略新兴矿产、优势矿产,对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天然石墨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均分布有重要的石墨矿床。
中国非常重视石墨的勘查开发及利用,但相对于其他战略性矿产,石墨矿成因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目前,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岩浆热液型三类。
少量学者认为混合岩化也可以为石墨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而中国的石墨矿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以区域变质成因为主。
一般的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造山带,因此对造山带的认识成为石墨矿成因研究的重点之一。
2矽卡岩型石墨矿床特点2.1新疆和静扎克斯台石墨矿床矿区内分布有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第二段(S3b2)灰白—灰黑色大理岩化石灰岩、大理岩,局部夹灰黑色的硅质岩,为一套化学沉积建造。
陕西省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分析石墨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战略矿种之一,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方面。
陕西省石墨储量位居全国第七[1]。
根据《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截止2016年底,陕西省累计查明晶质石墨资源储量524.41万吨(矿物量),隐晶质石墨资源储量293.43万吨。
通过分析陕西省石墨矿地质特征,研究不同类型石墨矿的成矿要素特征,可为针对性开发本省石墨资源提供理论支持,为优化陕西省石墨矿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位置陕西省石墨矿床集中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扬子地台北缘,近于东西带状分布于板块缝合带南北两侧。
根据陕西省区域地质志,骊山断凸、太华断垄、陇山断裂、北秦岭复合岛弧杂岩带、佛坪古岛弧杂岩带等5个三级构造单元中有石墨矿分布。
1.2 赋矿层位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含矿层位有太古界太华岩群、古元古界陇山岩群、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组、郭庄组、中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古元古界长角坝岩群、下志留统舟曲组等。
隐晶质石墨矿体赋存于中石炭统草凉驿群地层中。
陕西省石墨含矿层位归对应着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两类。
见表2。
表2 陕西省石墨矿床典型矿床成的变质沉积岩系中[2],主要岩性有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变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
属此类型的矿床有临潼骊山、潼关铜峪、陇县六桥、丹凤庾家河、洋县铁河等,可以和内蒙查汗木胡鲁、黑龙江鸡西柳毛、山东莱西南墅等石墨矿比对。
②中浅区域变质型。
此类矿产主要产出于深水泥质富硅铝质和碳酸盐沉积建造中,主要岩性有黑云母变粒岩、含石墨云母石英片岩、含碳及黄铁矿的石英片岩等。
岩浆侵入与沉积岩接触,引起区域变质作用。
属此类型的矿床有勉县庙坪、留坝桑园坝等,可以和内蒙古大乌淀、新疆阿拉托别、青海乐都大沟等石墨矿比对。
(2)接触变质型。
此类矿床产出于中石炭统草凉驿群地层与加里东期酸性岩体外接触带中,受原始沉积含碳地层与规模较大岩体双重因素控制,属此类型的矿床有凤县煤沟、眉县铜峪等,可以和吉林磐石、湖南鲁塘等石墨矿比对。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石墨矿床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和广泛的分布,在工农业以及新材料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
首先,石墨矿床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石墨矿床主要分布在花岗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岩石中,主要与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有关。
其中,板岩型石墨矿床多发生在地层构造单元交界处及其包边绿带内,与裂隙-滑移作用、地幔流体活动等有关。
而松散性石墨矿床则多见于河流冲积扇、冰碛矿床等地质环境中。
其次,石墨矿床的成因与成矿物质有关。
中国石墨矿床主要来源于地壳中的碳元素,包括生物残骸、沉积岩中的有机质以及深部流体等。
石墨矿床的成矿作用包括:1)热液作用:在岩浆作用过程中,流体经过主矿体岩石的周围,使石墨与它们结合,并伴随着黏土矿物的沉淀,形成硬脆性岩石;2)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和流体的作用下,侵入岩石中的石墨结合成为块状或片状矿物;3)沉积作用:浅海区沉积中的海生有机质,经过富集和压实作用,可形成薄层或块状石墨矿。
另外,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也是影响其规律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包括:1)富碳质岩石:在石墨矿床形成过程中,碳是矿物的主要成分,富含石墨的岩石在形成矿床时是必不可少的;2)含水岩石:石墨矿床的形成通常与流体的活动有关,因此在成矿地质条件中含水岩
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3)适宜的构造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
多数石墨矿床位于构造带中,并与断层带、褶皱波动以及岩浆等有关。
综上所述,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包括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对石墨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相关技术,将有助于优化石墨矿床的勘探、开采和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并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的石墨矿床,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发布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矿储量,达到了7900万吨,同时
在世界总产量中,中国的石墨矿产量也位居第一,占据了全球的31%。
此外,石墨矿床的分布也极广,主要分布在江西、
山东、辽宁、河北和湖南等地。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石墨矿资源非常丰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为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石墨的产量占据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这表明中国的石墨矿出口量较大,对全球石墨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石墨市场上的地位,为中国石墨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当前,石墨矿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环保、技术升级等。
要想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石墨矿工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石墨矿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确保不影响生态环境。
此外,由于全球石墨矿资源相对稀缺,中国的石墨矿产业也面临很多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
因此,中国石墨矿产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以抢
占在全球石墨市场的话语权。
总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矿储量和最大的石墨矿产量,这为中国的相关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市场上要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开采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并积极进行国际合作。
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中国的石墨矿工业将有更好的前景。
在现代社会中,品牌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一款优秀的产品需要良好的品牌形象来支撑销售和推广,如何打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通过优秀的公关活动和内容营销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
以美国连锁餐厅 Chick-fil-A 为例,该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取
得了成功的经验。
Chick-fil-A 通过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来提升品牌曝光度,例如进行免费早餐活动、推出新品种创造话题等。
Chick-fil-A 还秉承“施爱”的经营理念,对社区活动和个人事务
给予关注和支持,并通过社会化媒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塑造出品牌亲和力。
此外,企业领导层的讲话和行为也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塑造,Chick-fil-A 高管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出对家庭、传统价值的重视,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观相符合,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美誉度。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到,优秀的品牌营销需要结合多种手段来实现,包括通过活动营销、公共关系,以及创建品牌亲和力等等。
企业还需要寻找与目标消费者价值观相符合的合作对象,跨界营销,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
此外,在品牌营销的过
程中,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品牌认知度。
总之,现代社会条件下,企业品牌营销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来提升品牌曝光度、通过创建品牌亲和力来提升美誉度等等手段,可以实现品牌的塑造和认知、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