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 EDI 的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研究

基于 EDI 的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研究

基于 EDI 的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研究

温泉;焦尧毅

【摘要】Taking the operational data exchange in the external services of Changjiang waterway infor‐mation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to the field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xternal data services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ccuracy and safety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xternal service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the related operational basic data elements are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DI data exchange standard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w riting specifications of EDI ,w hich can provide standard references for the highly effective data exchange between waterway information and targeted users .%文中以长江航道信息对外服务中业务数据交换为研究对象,为提升航道信息对外服务的高效、准确与安全,将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引入航道信息对外数据服务领域,针对航道信息特点对相关业务基础数据元进行分组,并结合EDI国标编写规范明确航道信息ED I数据交换标准的整体框架与结构,为航道信息与目标用户的高效数据交换提供标准依据。【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6(040)002

【总页数】5页(P293-297)

【关键词】长江航道;航道信息;EDI数据交换;航道基础数据元

【作者】温泉;焦尧毅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 430011;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武汉 4300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88

长江航道作为我国内河交通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长6 300 km,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其干线货运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见图1.为了促进长江航道的大力发展,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持必不可少,信息化建设是保障航道畅通安全、提升航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航道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2001年起,长江航道局作为长江航道的规划、建设、维护管理部门,针对长江干线航道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航道信息化建设工程,为航道科学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促进.“十二五”期数字航道建设作为航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长江航道局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及框架,即建立“一主六分七中心、一图一站、三平台”的7131框架体系(见图2),为数字航道建设工程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为长江航道提高养护效率、降低维护管理成本、提升综合服务质量与通航能力提供有力支持[1-2].

为了满足数字航道、智能航道系统建设对航道各类型数据信息采集与传输的需求,“十二五”期数字航道建设明确要求建立一套标准规范体系,解决前期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果中各类型终端设备通讯标准无法互联互通、产品接口不一等问题.针对“数字航道”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长江航道局组织编制了《航道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换标准》(草案),力求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标准促使长江航道系统内各阶段信息

化建设成果形成一个高效互联、有序运作、实时传输的有机整体.随着长江干线航

道等级的逐年提升,沿江沿海水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建设工程不断推进,促进了海船入江通航里程的增加与沿岸港口货运吞吐量的增大,为了进一步拓展长江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服务的目标群体,有效衔接入江海船与港口业务对航道信息不断增大的需求,兼容并满足其现有数据通讯服务的标准,本文拟将航道EDI电子数据交换概念引入现有《航道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换标准》,为长江

航道信息与目标用户(入江海船与港口业务等)的高效数据交换提供标准依据.

EDI电子数据交换作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所推行的数据交换标准,广泛应用于

行政、贸易与交通运输领域,对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交换标准与依据,从而对相互间的业务数据进行预定义和结构化的自动交换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与准确性.目前,EDI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尚未涉及应用到长江航道数

据交换领域,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海船入江的需求增加,现有航道在线对外服务平台已无法满足对海量航道实时数据交换的需求,因此引入在船舶与港口业务领域

广泛应用的EDI技术为长江航道数据的高速、便捷和安全交互提供技术支持变得

愈发重要.本文以EDI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针对航道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换流程进

行延展,通过对数据交换平台增加EDI对外服务接口,制定符合航道特点的EDI

数据交换标准,加强航道信息对外服务的高效与便捷.

EDI电子数据交换最早起源于美国运输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步完善并被国际广泛使用与认可,并于1990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接受成为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在1996年首次开通了EDI通关业务.EDI电子数据交换以其信息交换的

快速、准确、安全与及时高效满足了国际贸易间的数据交换处理需求,此外,EDI 被推广应用于远程教学、远程会议、港口物流以及信息咨询等领域.

目前,以航道EDI电子数据交换为对象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者主要着眼于信息

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航道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高婷[3]针对长江内河流域南

京、武汉与重庆三大港集装箱运输EDI平台建设的差异,提出以目前长江航运发展需要与信息服务现状,加快EDI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与融合.张丽萍[4]在其研究中对EDI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介绍了其在港口与远洋运输领域的应用,同时她以长江航运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需求与数据指标进行了分类,提出将电子数据交互引入到长江航运电子商务领域.任博部[5]则针对航道信息数据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航道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但未涉及到航道信息数据的对外服务与发布标准.刘明俊[6]、李柏丹[7]、顾传钦[8]、陈长虹[9]、黄强[10]等在各自研究中,分别以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化需求、体系结构与平台设计给出了应对策略,但都未对航道采集数据交换标准与通讯协议有所涉及.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各国为了解决本国内河航运发展的需要,分别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内河航运信息系统,如荷兰的IVS90系统、比利时的IBIS/GINA系统、德国的ELWIS 系统、法国的VNF2000系统等.欧盟于2005年提出开展统一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RIS)的建设,通过协同化、规范化航运信息服务,促进了内河航运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保障了内河航运的安全、经济、高效、节能与环保,充分发挥了其综合优势,进一步加快了欧洲内河航运业整体的发展.

2.1 航道信息采集终端采集数据类型

国标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EDIFACT)应用级语法规则》(GBT 14805.1-2007)第1部分至第10部分与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GBT 15191-2010)对商业贸易、港口物流等领域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并对数据交换报文格式与其他相关安全规范进行了定义.由于,航道信息数据尚未被纳入EDI国标中,且国标EDI适用范围主要限于商业贸易、港口物流等领域,本文拟针对航道各类型终端采集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筛选出符合需求方实际需要的航道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逐一分类与标识.目前,长江干线航道所使用的航道信息采

集终端设备包括:水位遥测遥控终端、航标遥测遥控终端、电子航道图终端以及船舶信息采集系统等几大类,主要采集信息内容见表1~3.

2.2 航道信息EDI交换数据类型

航道信息采集终端所采集的数据种类繁多,并且涉及到航道运维管理、船舶自身运转数据、通航条件及气候状况等领域,但其中涉及到目标群体需求应对外及时发布的航道信息则包括:航标信息、水位信息、航道维护尺度、气候、控制河段以及航行通告等,主要涉及到长江航道内目标用户安全、高效通行所需的基本保障信息.因此,依据目标用户所需信息对航道信息EDI交换的数据类型进行归纳,可知航道终端所采集的繁杂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EDI数据接口对外服务的信息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类,见表4.

3.1 航道信息EDI标准编制

为了满足航道信息EDI交换的快速、便捷与准确,基于EDI数据交换国标编制符合航道信息特点的预定义与结构化业务数据交换标准,为航道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与目标用户进行互联互通,建立航道数据对外服务的主要交换通道.因此,制定符合航道信息特点的EDI标准时,需明确遵循如下几点.

1) 标准适用范围即长江航道对外发布航道信息时适用,各终端与通信服务平台以及数据交换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则以《航道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换标准》(草案)为依据.

2) 标准编制中还需要明确新制定标准所涉及引用的规范性文本,本文所拟制定的标准主要以EDI国标与《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4部分: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为主.

3) 对标准中涉及的相关EDI术语与定义进行分类阐述,包括航道信息EDI所特有的术语.

4) 对航道信息中所涉及的业务数据元以国标分类特点为基础进行数据元分组,并对业务数据交换的报文格式进行定义.

5) 制定信息数据交换的安全规则,保障航道信息EDI数据交换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3.2 航道信息EDI数据元分组

国标《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GBT 15191-2010)中对商业贸易、港口物流等领域所涉及数据元采用4位数字即1~9999进行分类分组,并进行逐一标识.本文为了避免研究对象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出现与贸易数据元分类代码重复的状况,拟在分类目录中使用5位数字来作为航道信息数据元标识符(标记),考虑到将数据元按类别进行划分便于目标用户使用,因此本文暂将数字标识符分为4个通用类别,制定过程中参照《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4部分: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所

列已有类型对航道信息EDI数据元目标字典条目名称进行匹配,便于查找与使用. 为了便于航道信息EDI数据目标用户便于查询与使用,且有据可循有据可依,本

文拟将航道信息EDI数据元分为如下几个类目,见表5~6.同时考虑后期组织构架、设备类型、编号等变更与航道信息数据元的扩展,在制定航道信息EDI数据交换

标准的过程中需预留足够空间,满足后续发展的需求.

从航道信息对外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出发,将航道终端所采集数据经通讯服务平台解析后传输至数据交换平台,将筛选过的航道信息经EDI接口按格式化的报文

模式对外发送至目标用户,即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及时高效,又保障了信息服务的安全,为目标用户使用航道信息确保其在长江航道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支持.

因此,本文基于EDI国标与《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4部分: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对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进行分组,制定符合航道需求特点的EDI数据元目录,并针对今后更新拓展需要预留了新增标识符区段. 本文重点阐述了航道信息EDI交换标准的编制重要性与急迫性,即为对外服务提供了数据交换依据,又为航道服务业务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长江航道提升对外服务效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关文献】

[1]吕永祥,何乐,陈琳,等.长江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的分析与思考[J].交通科技, 2013(2):161-164.

[2]吕永祥.长江干线航道要素状态感知与交互技术分析[J].水运工程,2012(9):153-158.

[3]高婷.长江汉申段水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研究[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7.

[4]张丽萍.长江航运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5]任博部.航道信息管理平台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6]刘明俊,潘俊,刘佳仑.长江干线航道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设想[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6):85-87.

[7]李柏丹.内河航运信息化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8]顾传欣.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9]陈长虹.长江干线航道信息管理系统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7):66-67.

[10]黄强.长江航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 EDI译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含义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即将商业文件按统一的标准编制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数据格式,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它是电子商业贸易的一种工具。 一、EDI的形成与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直接面对面地买卖,而必须以银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据,方能达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目的。这时,纸面单证就代表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纸面单证就是外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虽然计算机及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的需求。美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得出了用纸量超速增长的规律,即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0亿美元,用纸量就会增加8万吨。此外,在各类商业贸易单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是重复出现的,需要反复地输入。有人对此也做过统计,计算机的输入平均70%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输出,且重复输入也使出差错的几率增高,据美国一家大型的分销中心统计,有5%的单证中存在着错误。同时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直面贸易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 另外,市场竞争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网络的普及又为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EDI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性能,因此EDI的兴起标志着一场全新的,全球性的商业革命的开始。国外专家深刻地指出:“能否开发和推动EDI计划,将决定对外贸易方面的兴衰和存亡。如果跟随世界贸易潮流,积极推行EDI就会成为巨龙而腾飞,否则就会成为恐龙而绝种。 EDI技术的萌芽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70年代在西方发达EDI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市商贸和行政管理向现代化和自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70年代初的美国就已经开始制定行业标准,于1975年即出现了第一个行业EDI标准。欧洲紧随其后,于80年代早期推出了欧洲的EDI标准。后来在联合国的协调和主持下制定了联合国EDI标准,即1986年颁布的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标准。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已有2.5万家大型企业采用EDI,美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就已有97家实现了EDI经营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美有3万多家企业使用EDI,西欧有4万家EDI企业用户。新加坡于1991年即正式运行全国的EDI系统,韩国的全国EDI 系统则与1993年投入运行,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开通了全岛地区的EDI系统,并全力推广EDI的应用,目前已有通关自动化EDI、制造业EDI、商业现代化EDI、及金融EDI等大型专业EDI系统。 EDI技术现金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不过EDI的推广应用的确大幅度提高了商贸和相关行业的运作效率。90年代以来,美、日、西欧、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宣布,对不采用EDI进行交易的商户,不予或推迟其贸易文件的处理。这就给非EDI商

基于 EDI 的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研究

基于 EDI 的航道信息数据交换标准研究 温泉;焦尧毅 【摘要】Taking the operational data exchange in the external services of Changjiang waterway infor‐mation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to the field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xternal data services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ccuracy and safety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xternal service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the related operational basic data elements are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of waterway information EDI data exchange standard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w riting specifications of EDI ,w hich can provide standard references for the highly effective data exchange between waterway information and targeted users .%文中以长江航道信息对外服务中业务数据交换为研究对象,为提升航道信息对外服务的高效、准确与安全,将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引入航道信息对外数据服务领域,针对航道信息特点对相关业务基础数据元进行分组,并结合EDI国标编写规范明确航道信息ED I数据交换标准的整体框架与结构,为航道信息与目标用户的高效数据交换提供标准依据。【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6(040)002 【总页数】5页(P293-297)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已经成为各行业之间信息 传递和业务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 互操作性,各行业普遍采用一套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本文将围绕电子 数据交换标准展开论述,旨在介绍主要标准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和意义】 电子数据交换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将组织内外的数据进 行交换和传输的过程。它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业务的快速处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分类】 根据标准的应用领域和目标对象,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分为行业 标准、国际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类型。行业标准主要针对某个特定 行业的数据交换需求,国际标准则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国际互操作性。 【三、主要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介绍】 1.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作为一种通用的标记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交换和信息描 述领域。它具备可扩展性、可读性和可解析性,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之 间的数据交换和整合。 2. 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是电子数据交换的一种标准化格式,主要用于商业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包括一套规定交换数据结构的规范和交换数据的传输协议,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3. HL7(医疗信息交换标准) HL7是医疗行业的数据交换标准,用于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它规定了医疗数据的格式、编码规则和交换方式,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操作性。 4. OAGIS(开放应用集成规范) OAGIS是一种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数据交换标准,主要用于不同企业间的业务数据交换和集成。它定义了一套通用的业务对象和数据交换模式,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数据交换方式。 【四、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应用案例】 1. 供应链管理 通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物流、采购和销售等环节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处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金融行业 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实现跨机构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加快业务处理的速度,降低操作风险。 3. 生产制造

edi实验报告

edi实验报告 EDI实验报告 一、引言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用于企业间电子商务的标准化数据交换方式。EDI的目标是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企业间业务数据的快速、准确和安全传输,从而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降低成本。本实验旨在探究EDI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二、EDI的原理 EDI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将企业间的业务数据进行电子化交换。具体而言,EDI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1. 数据格式:EDI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如EDIFACT、ANSI X12等,以确保不同企业间的数据能够互相理解和处理。 2. 通信协议:EDI使用安全、可靠的通信协议,如AS2、FTP等,以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丢失。 3. 数据转换:EDI系统可以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数据转换为EDI标准格式,并将接收到的EDI数据转换为企业内部可处理的格式。 4. 业务流程集成:EDI可以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如订单处理、发货通知等。 三、EDI的应用 EDI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贸易管理等领域。以下是一些EDI的典型应用场景: 1. 订单管理:企业可以通过EDI系统实现与供应商之间的订单管理,包括订单

的创建、确认、变更和取消等。 2. 发货通知:EDI可以实现供应商向客户发送发货通知,包括货物的数量、运输方式和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 3. 收货通知:EDI可以实现客户向供应商发送收货通知,以便供应商及时更新库存和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 4. 账单管理:EDI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账单管理,包括发票的生成、发送和付款等。 5. 物流跟踪:EDI可以实现对货物的物流跟踪,包括货物的装运、运输和交付等环节的实时监控。 四、EDI的优势 EDI作为一种高效的企业间数据交换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效率:EDI可以实现业务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自动化处理,减少了人工操作和纸质文档的使用,从而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 2. 降低成本:EDI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纸质文档的使用,降低了人工处理和存储的成本。 3. 提高准确性:EDI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自动化的处理,减少了数据输入和处理的错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增强可追溯性:EDI可以实现对业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跟踪,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业务流程的状态和进展。 5.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EDI可以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增强了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五、结论

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工作原理

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工作原理 1. 引言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一种旨在实现企业之间电子化数据交换的标准化通信方式。在物流领域,EDI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降低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本文将介绍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 2. 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2.1 订单处理 •通过EDI技术,供应商可以直接将订单信息发送给物流公司,无需人工转录或传真。 •物流公司可以通过EDI技术接收并处理订单信息,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 2.2 运输跟踪 •在物流过程中,EDI技术可以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包括计划发货日期、实际发货日期、运输方式等信息。 •物流公司可以通过EDI技术实时更新货物位置和运输状态,同时提供给客户相应的跟踪查询接口。 2.3 货物接收和签收 •通过EDI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将货物接收和签收的信息传输给供应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货物接收和签收流程。 •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 2.4 库存管理 •EDI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库存管理,包括库存数量、库存位置和库存变动等信息。 •物流公司可以根据库存信息进行准确的库存控制和补货计划,避免库存短缺或库存积压的情况。 2.5 费用管理 •EDI技术可以用于物流费用的管理,包括物流服务费、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通过EDI技术,物流公司和客户可以及时计算和核对费用,减少人工操作和减少争议的可能性。

3.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 •EDI技术基于一套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确保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可以互相理解和交换。 •EDI技术通过包装数据、交换数据和解包数据三个过程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EDI技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格式(EDIFACT)或其他标准格式来描述和传输数据。 •EDI技术使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如FTP(文件传输协议)、AS2(应用层安全协议)等来传输数据。 4. 总结 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了订单处理、运输跟踪、货物接收和签收、库存管理和费用管理等方面的自动化和标准化。通过EDI技术,物流过程中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因此,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edi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原理

EDI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原理 1. 什么是EDI?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化通信方式, 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和共享商业信息。EDI主要用于不同企业之间或企业内 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有效地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准确性。 2. EDI的工作原理 EDI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 2.1 数据格式 EDI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来表示商业数据,常用的数据格式包括EDIFACT、ANSI X12和XML等。这些数据格式具有标准的结构和字段定义,可以在不同的系 统之间进行互操作。 2.2 数据交换 EDI通过网络或专用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交换,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EDI VAN (EDI Value Added Network)、AS2(Applicability Statement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数据交换可以是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也可以是通过数据 中心进行多对多的群发。 2.3 数据处理 EDI接收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解析和处理才能被系统理解和利用。数据处理包括 数据解码、验证、转换和应用。首先,接收系统需要将接收到的EDI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原始数据。然后,系统会对数据进行验证,包括格式验证、逻辑验证、数据字典验证等。接下来,数据会根据业务规则进行转换,将EDI数据转换为内部 系统能够理解的数据。最后,系统会根据业务需求应用数据,进行业务流程的处理、报表生成等操作。 3. EDI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EDI在供应链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帮助: 3.1 订单管理 EDI可以在供应链中实现订单的电子化管理。传统的订单处理流程需要大量的 纸质文件和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和延误。通过EDI,供应商和客户可以直接进

edi原理

edi原理 概述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简称EDI,是一种用于不同计 算机系统之间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化方法。它在商业交易、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探讨EDI的原理及其应用。 EDI的基本原理 EDI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标准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 据交换。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交易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的使用。以下是EDI的基本原理: 1. 标准化数据格式 EDI使用标准的数据格式来表示不同交易的内容。这些数据格式通常基于行业标准,如EDIFACT(EDI 接口电子数据交换)和ANSI ASC X12(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电子数据交换协议)。这些标准定义了交易的数据元素、数据段和消息结构等。 2. 数据交换协议 EDI使用一种或多种数据交换协议来传输数据。常见的协议包括AS2(应用层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和VAN(值域名称)。这些协议通过网络将数据从发 送方传输到接收方,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异构系统集成 EDI可以集成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它 通过将数据从一个系统转换为另一个系统可以理解的格式,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这种集成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通过EDI网络进行。

EDI的应用领域 EDI在商业交易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ED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示例: 1. 订单处理 EDI可以简化订单处理过程,将订单从客户系统传输到供应商系统。它可以提供实 时的订单确认和发货通知,减少交易时间和错误率。 2. 发票处理 EDI可以自动化发票的生成和处理过程。它可以将发票数据从供应商系统传输到客 户系统,实现快速和准确的发票处理。 3. 物流管理 EDI可以在供应链中实现实时的物流数据交换。它可以跟踪物流中的货物位置、运 输状态和交付时间,并提供这些信息给相关方,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4. 财务结算 EDI可以简化财务结算过程,自动化支付和收款的操作。它可以实现账号验证、交 易跟踪和支付确认等功能,提高结算效率和准确性。 EDI的优势和挑战 EDI作为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优势 •提高效率:自动化数据交换、减少人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提高准确性:标准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减少了数据输入和转换的错误。•降低成本:减少了纸质文件和人工处理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安全性:使用安全的数据传输协议和身份验证机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电子数据交换通信网络的架构与应用研究

电子数据交换通信网络的架构与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电子数据交换通信网络(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已成为现代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其应用范 围覆盖了各个行业,如物流、医疗、银行等。本文将从EDInet的架构、安全和应 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EDInet的架构 EDI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异构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其主要目标是为 企业间数据交换提供快速、安全、可靠和有效的网络服务。在EDInet的架构中, 典型的模型是“四层架构”模型,分别是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和数据层。 在网络层中,EDInet采用的是Internet网络技术,即通过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提供统一的网络服务,并建立了一套安全连接协议,包括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Secure Sockets Layer(SSL)技术和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SFTP)技术等,从而保证EDInet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传输层中,EDInet采用的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等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其中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和四 次挥手技术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而UDP协议则用于在网络上广播 信息。 在应用层中,EDI提供一系列标准的交换协议和消息格式,包括UN/EDIFACT、XML、TRADACOMS、ANSI X12、VDA、ODETTE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数据层中,EDInet采用的是异构的系统架构,包括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 和应用软件,如UNIX、Linux、Windows、Oracle、SAP、IBM等,以实现不同系 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二、EDInet的安全

EDI的定义,特点及标准

EDI的定义,特点及标准 在展开全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EDI”。 我们先来看看“EDI”的定义: 所谓的“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其中文的意思是“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一般常用在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之中。 那么“EDI”又有哪些特点呢?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而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由于计算机只能按照给定的程序识别和接受信息,所以电子单证必须符合标准格式并且内容完整准确。在电子单证符合标准且内容完整的情况下,EDI系

统不但能识别、接受、存储信息,还能对单证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自动制作新的电子单据并传输到有关部门。在有关部门就自己发出的电子单证进行查询时,计算机还可以反馈有关信息的处理结果和进展状况。在收到一些重要电子邮件时,计算机还可以按程序自动产生电子收据并传回对方。 14商务吴自强 140403125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却不能打开这个“邮箱”。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变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纂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EDI”有哪些标准? 1979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特许公认标准委员会,为行业间电子交换商业交易开发了统一的标准,即为电子数据交换。 原先设想的ANSI X12支持跨在北美的不同行业的公司,但今天有全球超过300,000家公司在日常业务交易使用X12的EDI标准。 它的标准如下: The ISA Segment has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ISA01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Qualifier:min/max – 2/2 ISA02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min/max – 10/10

edi报文标准

edi报文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是指两个实体之间通过电子通信进行商务信息交换的过程,EDI报文标准是用来定义电子数据交换的语言和过程规范。有助于企业之间进行高效、安全、可靠、准确的数据交换。 EDI报文标准的最初发展始于1970年代,当时在美国,全国贸易会议(NCT)针对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和统一,发布了非公开的X12格式,作为电子行业的EDI报文标准,并受到众多企业的采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EDI报文标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EDI报文标准的主要形式有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EDIFACT(UN/EDIFACT)和ANSI X12,用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ANSI X12报文格式是对美国NTC(National Trade Council)组织出台的X12报文格式做出的修正,是美国商务社区数据交换最常用的标准格式;EDIFACT报文格式是由国际贸易组织(UN/EDIFACT)发布的报文格式,是各政府和企业间报文数据交换最青睐的标准;而XML报文格式是由XML制定小组(W3C)发布的报文格式,用于对不同组织间的数据交换。 EDI报文标准具备以下特点: (1)数据交换的标准报文格式:EDI报文标准为企业和政府之间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报文格式,有效地保证了双方之间数据交换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2)高效搜索:EDI报文标准采用数据交换的格式,可实现搜

索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各实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 (3)降低管理成本:EDI报文标准可有效简化实体之间的报文数据的管理,降低实体之间的管理成本,降低数据交换的成本; (4)安全性:EDI报文标准可以有效防止各实体数据受到意外侵害,对于互联网数据交换过程中也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 总之,EDI报文标准是目前企业之间报文数据交换最为安全可靠的标准格式,是电子商务的基石之一。因此,为了保证企业之间信息的准确、及时且安全的交换,运用EDI报文标准是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EDI报文格式,从而降低企业之间数据交换的成本,提高企业之间的沟通效率。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Exchange,EDI)已成为企业之间相互交换商业数据的一种标准方式。EDI是基于标准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商业数据的电子化交换,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企业间的运作效率和利润,并且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的必备工具。 一、EDI的基本原理 EDI的核心是配置一个具有EDI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并提供可以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软件程序。企业可以通过私有网络或Internet连接其他企业EDI系统并交换信息。有两种交换方式供选择,即point-to-point (点对点)和value-added network (增值网络)。 EDI标准格式是一个指定了EDI文件和传输单元的标准,它使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交换数据。在EDI标准格式中,商业数据被留空的留白单元和转圈圈的数据元素所代替,这样它就能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交换。 二、EDI的优点 1. 提高运作效率和生产力 EDI通过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来消除了传统文本文档中的人为误差和重复输入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

性和效率;此外,EDI从邮件、邮寄和传真转移到电子化,减少等待和交通时间,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反馈的速度。 2. 减少错误 EDI标准格式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差错,例如输错数字、跳过制定的文本字段等。EDI提供了排错和自动验证功能,直接导入的数据可以立即被确认和验证,从而使错误确保在最早的时间内被发现并在理想的时间内得到纠正。 3. 增强了商业伙伴关系 EDI的使用可以消除情况中的文本和媒体印刷管理,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其合作伙伴的需求,缩短合作周期,提高产品可用性,从而获得更高的合作价值。同时,EDI的实施也增加了合同和范围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服务发现的可靠性、及时性和资源管理的效率。 4. 帮助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EDI的实施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以及商业机会的发现,并建立相应的业务机会。此外,EDI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向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支持,从而使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三、EDI的应用 EDI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商业数据交换和信息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EDI在金融交易、电子商务、通信、物流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企业间EDI

edi国际报文标准

EDI国际报文标准 一、报文设计 EDI报文是EDI系统中的信息单元,用于在贸易伙伴之间传输业务数据。EDI报文设计是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格式要求,对报文的结构、数据元素、数据类型、长度等进行定义的过程。EDI报文设计需要遵循国际标准,如EDIFACT、X12等,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的准确性。 二、代码标准 EDI代码标准是指在EDI报文中使用的各种代码,如贸易伙伴代码、商品代码、运输方式代码等。这些代码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统一,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的一致性。目前,国际上存在许多代码标准,如UNSPSC、HS、ITC等,贸易伙伴需要遵循相同的代码标准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三、报文交换 EDI报文交换是指在不同贸易伙伴之间传输EDI报文的过程。EDI 报文交换需要遵循国际标准,如AS2、OFTP、EDIINT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贸易伙伴需要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和格式,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四、安全标准 EDI安全标准是指保障EDI系统安全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这些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以确保EDI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贸易伙伴需要遵循相同的安全标准,以确保

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法律与监管 EDI法律与监管是指与EDI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涉及数据保护、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以确保EDI系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贸易伙伴需要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确保数据交换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对EDI系统的监管,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合规运行。

edi标准在国内的应用

edi标准在国内的应用 EDI标准是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用于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在国内,EDI标准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本文将介绍EDI标准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包括其优势、应用场景、实施方法和常见问题。 一、EDI标准的优势 1.简化数据交换过程:EDI标准规定了数据交换的格式和内容,使得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避免了手动输入和校对数据的繁琐过程。 2.提高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EDI标准要求数据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避免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和歧义,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3.降低沟通成本:EDI标准的使用可以减少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效果。 二、EDI标准的应用场景 1.供应链管理:EDI标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采购、库存、物流、销售等环节。通过EDI标准,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供应链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2.生产制造:EDI标准在生产制造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方面。通过EDI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和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领域,EDI标准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通过EDI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跨行业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EDI标准的实施方法 1.制定EDI标准规范:企业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EDI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格式、内容、传输方式等。 2.建立EDI系统: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EDI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等方面。 3.培训员工:企业需要培训员工掌握EDI标准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EDI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4.持续优化:企业需要不断优化EDI系统,提高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要关注行业标准和法规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怎么办?解决方法:需要检查数据格式和内容是否符合EDI标准规范,同时也要检查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2.问题:EDI系统使用成本较高怎么办?解决方法:需要合理规划系统投入和使用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推广,提高员工的使用意愿和效率。 综上所述,EDI标准在国内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建立相应的系统,加强员工培训和推广,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效果。

EDI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EDI 140403121 定义 电子数据交换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 换言之,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通过公共EDI网络,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全称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译名:电子数据交换。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它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例如,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 特点 EDI最大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 EDI单证是通过专用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的。由于EDI单证大多是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商业单证,通过有专门机构管理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目前Internet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EDI技术也在与包括Internet技术在内的其他先进技术不断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简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拥有更广阔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不论用户内部MIS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格式有何不同,在通过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之前,都采用一种叫做“翻译器”的软件将不同的数据格式翻译成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EDI格式。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自动交换数据成为可能。 标准及三要素 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 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操作过程 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取出,转换成平面文件; 2.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 EDI 报文,并组成 EDI 信件; 3.发送方将 EDI 信件传送到接收方的 EDI 信箱; 4.接收方从 EDI 信箱收取信件; 5.接收方将 EDI 信件拆开并翻译成为平面文件;

EDI——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数据交换的介绍 一 EDI的定义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缩写EDI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 也被俗称为“ 无纸交易” 。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概念的五要点: 1 主体:行政、商业、运输等方面的格式化信息 2文件特征:标准化的结构性文件 3文件传输路径: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 4信息的最终用户: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标准格式转换为工作文件自动处理。数据自动投递和传输,不需要 人工的介入。 5数据一般通过增值网络和专用网来传输。 二 EDI的产生背景 1 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平均一笔生意需要30-40 份纸面单证 3 成本高、传递慢、重复处理 4 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标准化为特征 三EDI的结构和功能 从技术上讲,EDI包括EDI硬件与EDI软件两大部分。EDI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EDI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 ①EDI硬件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数EDI都不通过Internet,而是在电信公用通信网的基础上以专业网络形式实现,这类专业网络被称为V AN(Value-Addle Network,增值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②EDI软件 从软件方面看,EDI所需要的软件主要是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来规定数据库的信息格式的,因此,当需要发送EDI文件时,必须把从企业专有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才能进行传输,这时就需要相关的EDI软件来帮忙了。因此EDI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 ⑴ EDI中的计算机软件 ⅰ、转换软件计算机系统文件(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

海事电子数据交换(EDI)规范

海事电子数据交换(EDI)规范 (草稿) 版本: 0.1

目录 1 概述 (3) 1.1 编制目的 (3) 1.2 范围 (3) 1.3 术语说明 (3) 1.4 编制依据 (4) 2 EDI报文格式规范 (5) 2.1 报文格式规范 (5) 2.1.1 报文头格式 (6) 2.1.2 报文体格式 (7) 2.1.3 报文尾格式 (7) 2.2 其他约束 (7) 3 EDI报文技术规范 (8) 3.1 文件命名规范 (8) 3.2 编码规范 (8) 3.3 流程规范 (8) 3.4 传输规范 (10)

1概述 1.1编制目的 编制《海事电子数据交换(EDI)规范》(初稿),为海事与港口企业、电子口岸单位、航运公司、代理公司等外部单位的EDI报文交换提供依据。 1.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事局与外部单位EDI交换的报文命名、报文编写格式、报文传输及处理规范。 1.3术语说明 1. 数据元 数据元,也称业务要素是业务数据项的抽象名称,是业务的基本组成单位,如船舶名称、IMO号、货物名称、船舶类型等。 2.数据元值域代码 数据元的值域代码是该数据元的取值范围,如船舶类型,其值域代码为:散杂货、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油轮。 3. 报文 报文是系统节点间交换业务数据的基本单位,由报文头、报文体和报文尾多个记录组成。

1.4编制依据 ●GB/T 14915-1994 电子数据交换术语 ●GB/T 15191-1997 贸易数据元标准数据元 ●GB/T 15635-1995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段 目录 ●GB/T 15635-1995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复 合数据元目录 ●GB/T 16833-1997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代 码表 ●GB/T 17539-1998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化应用指南

论我国的EDI标准体系

我国的EDI标准体系〔上〕 从我国目前EDI应用的实际水平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开展情况来看,EDI标准体系主要包括:EDI根底标淮、EDI管理标准、EDI报文标准、EDI通信标准和EDI相关标准。 一.EDI根底标准 EDI根底标准是由EDIFACT根底标准和EDI其他根底标准组成,它是EDI标准的核心,是EDI应用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标谁。 1、EDIFACT根底标准主要包括:EDI术语、EDIFACT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语法实施指南、报文设计指南与规那么、段目录、复合数据元目录、贸易数据元目录和代码表。 ⑴GB/T14925?电子数据交换术语?。该标准参照采用UN/EDIFACT的贸易数据交换目录(UNTDID)的术语局部。 ⑵GB/T14805?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9735-1992?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 该标准是EDI数据传输和EDI报文设计必须遵守的根本规那么,它规定了交换所用的字符集和语法级以及把数据组成段、报文、交换的规那么。 ⑶GB/T16703?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话法实施指南? 该标准等效采用UN/EDIFACT?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语法实施指南?。 该标准主要为EDI用户实施GB/T 14805提供帮助,并且通过一些实例来扩展GB/T14805中的某些规那么。因此,它相当于是GB/T14805的实施细那么。 ⑷GB/T 15947?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于数据交换的报文设计指南与规那么? 该标准等效采用UN/EDIFACT?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报文设计指南与规那么?。该标准中的"指南"局部是为报文设计的过程和概念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供报文设计者参考;该标准中的"规那么"是报文设计时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是判别报文设计是否符合标准的依据。 ⑸GB/T1480.1?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第1局部:公用的语法规那么及语法效劳目录? 该标准等同采用ISO9735-1:1998?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第1局部:公用的语法规那么及语法效劳目录?(第四版)。 根据批式和交互式处理的需求,该标准包含对在开放环境中交换的电子报文中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这些规那么适用于ISO 9735第四版的各个局部。 ⑹GB/T 14805.2?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第2局部:批式电于数据交换专用的语法规那么? 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9735-2:1998?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那么第2局部:批式电子数据交换专用的语法规那么? 该标准规定了专用于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交换的批式报文的进行结构化的语法规那么。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 EDI技术简介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电子化商务交流的 技术,它通过在不同计算机间传输结构化的商务数据来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交换。EDI技术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和协议,使得企业间的数据交换更加高效、准确、安全。它可以用于不同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数据交换,如采购订单、发票、装运通知等。 2.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系列标准和协议的。下面是EDI技术的工作原理 的简要描述: •数据格式标准化:EDI技术使用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如EDIFACT、ANSI X12等,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互相识别和解释。 •数据传输协议:EDI技术使用一种或多种数据传输协议,如AS2、FTP等,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这些协议可以提供数据的加密和认证,以 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数据交换:EDI技术通过将结构化的商务数据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来实现企业间的数据交换。数据的交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 •数据处理:接收方系统接收到EDI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这一过程包括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将数据转换为企业内部系统可以理解的格式等。 •应用集成:EDI技术可以与企业的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流程化处理。通过与ERP、CRM等系统的集成,EDI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 据处理和流程控制。 3. EDI技术的应用场景 EDI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交换需求。下面是几个常见的EDI技术应用场景: 3.1. 供应链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中,EDI技术可以用于订单、发货通知和发票等关键数据的交换。企业可以通过EDI技术实现供应链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的发生,提高 供应链的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无所不含)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不是用户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EDI用户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消息进行处理,并引起其它相关系统的EDI综合处理。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要素 1.通讯协议: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 等。 2.标准格式:包括ANSIX.12、EDIFACT、RosettaNet、ebXML、CSV/TXT、XML 等。 3.传输内容:包括订单、预测、订单变更、订单确认、发货通知、对账单、发票等。 不同地区与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的EDI标准。EDI常用标准包括: 1.ANSI X.12:美国各行业的通用标准一一NSI X.12标准。分别针对不同行业和功能,制订相应的贸易文件格式和标准。该标准在北美得到推广,美国沿用至今。 2.EDIFACT:适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公认的EDI国际标准,支持这一标准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主要是欧洲国家。联合国基于此标准建立了UN/EDIFACT标准。 3.RosettaNet:1998年2月,IBM、HP、Microsoft、Intel等大型电子及高科技企业发起成立RosettaNet(RN),开始运营这一非营利的、独立运作的标准化组织。此后,1999年6月和2000 年10月这一组分别织扩展至电子产品产业和半导体制造产业各相关领域,欧美百余家企业和标准推动组织也相继加入此团体。日本和中国也建立了分支机构。 优点 迅速准确 在国际、国内贸易活动中使用EDI业务,以电子文件交换取代了传统的纸面贸易文件(如定单、发货票、发票)双方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式编制文件资料,利用电子方式将贸易资料准确迅速的由一方传递到另一方,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无纸贸易手段”,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将来必须使用和推广的标准贸易方式。 方便高效 采用EDI业务可以将原材料采购与生产制造、订货与库存、市场需求与销售,以及金融、保险、运输、海关等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集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金关”工程奠定了基础。安全可靠在EDI系统中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责任的概念,每个环节上信息的出入都有明确的签收、证实的要求,以便于为责任的审计、跟踪、检测提供可靠的保证。在EDI的安全保密系统中广泛应用了密码加密技术,以提供防止流量分析、防假冒、防否认等安全服务。 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没有EDI系统,即使是高度计算机化的公司,也需要经常将外来的资料重新输入本公司的电脑。调查表明,从一部电脑输出的资料有多达70%的数据需要再输入其他的电脑,既费时又容易出错。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