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数学第十周周清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6.55 KB
- 文档页数:4
胶南王台镇中心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10周周末作业试题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0分〕 1.计算()32a-的结果是〔 〕.A .5aB .5a -C .6aD .6a - 2.以下各式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A .8442x x x =+ B .()326x yx y =C .()325xx = D .()853x x x =-⋅-3.如图,AB ∥CD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21∠=∠ B .18052=∠+∠C .018032=∠+∠D .18043=∠+∠4.在电子显微镜下测得一个圆球体细胞的直径是5510cm -⨯,3102⨯个这样的细胞排成的细胞链的长是〔 〕.A .cm 110- B .cm 210- C .cm 310- D .cm 410- 5.等腰三角形一边为3cm ,另一边为6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cmB .15cmC .12cm 或者15cmD .以上都不对6. 假如一个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顶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7.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7cm 、5cm 、12cmB 、6cm 、8 cm 、15cmC 、8cm 、4 cm 、3cmD 、4cm 、6 cm 、5cm 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6 cm ,一边长是6 cm ,那么它的腰长是〔 〕cm... 或者5. D.以上都不对。
C 、5 D 、不能确定9、以下语句: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③假如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一样; ④边数一样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
其中错误的说法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根据以下条件作三角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是〔 〕A 、三个角B 、三条边C 、两角和夹边D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二、填空〔每一小题3分,一共30分〕 11. ._______)3(202=---π12.长方形的长是a ab 63+,宽是3a ,那么它的面积是 . 13.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以下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14、在△ABC 中,假设∠A :∠B :∠C=1:3:5,这个三角形为〔按角的分类〕15如图〔4〕,,3521︒=∠=∠那么AB ∥CD ,理由是 .16.如图,AB = CD ,AD 、BC 相交于点O ,要使ABO DCO ∆∆≌, 应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 〔添加一个条件即可〕.17、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 、8cm 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 、10cm 、20cm 四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 cm 的木条。
初一年级下学期周周清试题一. 判断题 1.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 2.连接直线外的点和直线上的点的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 ) 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 )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 6.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 7.两条直线相交,假设有一组邻补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 9.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相等( ) 10.能画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 二.选择题 1.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图,直线AB 和CD 互相垂直,O 是垂足,EF 是过O 的直线,∠1=50°那么∠2=〔 〕 A .50° B.40° C.60° D.以上都不对 3.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与点O ,∠AOD+∠BOC=236°,那么∠AOC 的度数为( ) A.72° B.62° C.124° D.144° 4.P 为直线外一点,点A,B,C 为L 上的三点,且PB ⊥L,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PA,PB,PC 三条线段中,PB 最短 B.线段PB 叫做点P 到直线的L 的距离 C.PB 是点P 到L 的垂线短 D.线段AB 的长是点A 到PB 的距离 5.点P 为直线L 外一点,点A,B,C 为L 上三点,PA=3cm,PB=4cm,PC=5cm,那么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 A.为3cm B.为4cm C.小于3cm D.不大于3cm 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作A,B 两点间的距离 B.作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C.测量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作A,B 两点使AB ⊥L 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平行或垂直 B.平行或相交 C.垂直或相交 D.平行,垂直或相交 8.以下说法中:①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点到直线所作的垂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线;②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③两个对顶角互补,那么构成这两个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④连接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 ②③C.③④D.②④9.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那么∠AOF的对顶角是( )A. ∠BCDB. ∠EOBC. ∠COED. ∠AOC10.假设直线a∥b,b∥c,那么a∥c的依据为( )A.平行公理B.等量代换C.平行公理推论D.平行线的定义三.填空题1.两直线相交,能够成_____对对顶角,______对邻补角.2.如图,∠1与∠6互为_____角∠4与∠9互为_____角∠3与∠4互为_____角∠3与∠9互为_____角3.如图∠BOC=60°,OA⊥OB与点O,OD⊥OC与点O,那么∠BOD=______4.如图,直线AB与CD交与点O,O E⊥AB与O,∠AOD=150°那么∠COE=_______5.如图,如果∠1=∠2,那么能得到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角平分线夹角为______度,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所成的对顶角有______对.四,做图题①过点P做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O②过O做PA的平行线五,解做题1.直线AB,CD相交与点O,O E⊥AB于O,∠DOE=55°,求∠BOC的度数2.AO⊥BC于O,OA平分∠DOE, ∠1=65°求∠2的度数答案:一×××√√√×√×二BBBBD CBCBC三1. 2 42.同位角内错角邻补角内错角3.1504.605.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相等6.90 6四.略五.1. 1452. 25。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B 部第10周周清检测卷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 ( )2.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 ) A -3 B 3 C -10 D 11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b ,如果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所得的两位数是( )A .baB .b +aC .10b +aD .10a +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43x -的系数是 B .223a π的系数是 C .23ab 的系数是a 3 D .252xy 的系数是5.下列语句:(1)所有整数都是正数;(2)分数是有理数;(3)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4)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当10<<x 时,x ,x1,2x 的大小顺序是( ) A .21x x x << B .xx x 12<<C .x x x 12<<D .x x x<<21 7.小红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一些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时,发现几何体的形状图均为如图,则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a b B .b a <-<1 C .b a <<1 D .b a <<19.在代数式 3ab , abc 32-,5-,y x -,x2,π中,单项式有( )A .6个B . 5个C . 4个D .3个10.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A .0.6×1013元B .60×1011元C . 6×1012元D . 6×1013元11.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所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其中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其中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⑦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 )A . 21B . 24C . 27D . 3012.某企业今年1月份产值为x 万元,2月份比1月份减少了10%,3月份比2月份增加了15%,则3月份的产值是( )A .x %)151%)(101(+-万元 B .x %)15%101(+-万元 C .x x x %)15%)(10(+-万元 D .x %)15%101(-+万元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填对得4分,共24分。
七年级的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优秀5篇】七年级的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篇一一、试题分析:1、本试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数学的核心内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试题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另外,命题立足于教材。
试卷一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
试题能从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引导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
2、创设探索思考空间,考查探究能力。
试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让经历观察、操作、确认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注重实际背景,考查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世界,试题题材取自学生熟悉的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灵活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试卷分析: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答题片面,不够准确。
如填空题第5题写整数解,好多同学就写成了解集。
解答题的第20题解方程(组),去分母、移项时出错的很多。
2、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得过死,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维性。
如填空题第9、10题。
学生思维能力差,导致失分严重。
3、部分学生的用数学的意识较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导致填空题第8题,及解答第24题失分较多。
三、具体措施:1、立足课本,很抓基础知识的教学。
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动学生尝试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因运算能力、探究推理能力、应用能力等较低而造成较严重的失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能力的。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周周清试卷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2、已知点A (4,-3)到x 轴的距离为A 、4B 、-4C 、3D 、-33、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A (3,0) B (3,0)或(–3,0) C (0,3) D (0,3)或(0,–3)4、 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n )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A .a>0,b>0B .a<0,b<0C .a<0,b>0D .a>0,b<06、点M (m+1,m+3)在x 轴上,则M 点坐标为A .(0,-4)B .(4,0)C .(-2,0)D .(0,-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x 轴上的点的坐标纵坐标都是0,横坐标为任意数;B .坐标原点的横、纵坐标都是0;C .在y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都是0,纵坐标都大于0;D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8、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与D 的横坐标相同B 、C 与D 的横坐标相同C 、 B 与C 的纵坐标相同D 、 B 与D 的纵坐标相同CB A10题 14题 16题二、填空题 9、小刚位于某住宅楼12层B 座,可记为B12,按这种方法小红家住8层A 座应记为 .10、由坐标原点O(0,0),A(-2,0),B(-2,3)三点围成的三角形ABC 的为 .11、如图,小强告诉小华图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5)、(3,5),小华一下就说出了C 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坐标 .12、A (-3,-2)、B (2,-2)、C (-2,1)、D (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16、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点B 的坐标为(3,- 2),则矩形OABC的面积是 .O ABC-22324o -2图5-11-131邮局游乐场学校水果店汽车站公园商店李明家y x 14、已知AB 在y 轴上,A 点的坐标为(0,3),并且AB =5,则B 的坐标为 .15、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 到x 轴负半轴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正半轴的距离为4,则M 点的坐标为 .三、解答下列各题16、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8,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直接写出点A ,B ,C ,D 四个点的坐标.(2)若将正方形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写出平移后A 点的坐标.17、图中标明了李明同学家附近的一些地方。
七年级数学(下)周周清试卷(一)命题人:宿丑云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32分) 1. 1、如右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填空: (1)∵∴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 如右图,若a ∥b ,则可以得到:(1)、 ( ) (2)、 ( ) (3)、 ( ) 3、如右图,已知 , ,则 =_________.4、如图,已知,,则.第4题 第5题5、如图,已知 , ,则 .6、如右图,若已知∠D +∠C =180°,可以判定_____和______平行;若∠1=∠2,可以判定______和______平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B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b c12342、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3、下面推理正确的是().A.B.C.D.4、如下图,直线和被所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1和∠2互补,所以直线B.当∠2=∠3时,C.如果∠1=∠2,则D.如果∠1=∠3,则5、如右图,已知∠1=80°,a//b,则∠2的度数为().A.100°B.70°C.80° D.60°6、如右图,已知∠1=100°,∠2=80°,∠3=50°,∠4=130°,则a与c的关系是().A.相交 B.平行C.垂直 D.不确定7、如下图,AB//CD,若∠2是∠1的2倍,则∠2等于().A.60° B.90°C.120° D.150°8、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B.C.D.9、如右图,由A测B的方向是()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10、如图, , , ,则的度数是( )A .60°B .70°C .80°D .65°11、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D .相交 12、已知直线AB//CD ,EF 与AB 、CD 相交于点E 、F ,如右图,若∠1=120°则∠2的度数是( ).A .15°B .30°C .60°D .120° 三、解答题1、(本题6分)如图,已知,. 试说明.证明:∵(已知),∴ ( ). ∵ (已知),∴ (等量代换).∴( ).2、(本题4分)如图, ,.试说明:AB∥CD.3、(本题6分)如图,AE 、CE 分别平分 和,若 和 互余.求证:AB∥CD.证明:∵AE 、CE 分别平分 、 (已知),∴ ( ). ∴.12A BC D EF Gabcd123∵ 和 互余(已知),∴∠1+∠2= °(互余的定义). ∴.∴ ( ). 4、(本题6分)依据下列语句画图(1) 点P 是直线AB 外一点,直线CD 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 平行.(2)如图,过E 作线段EF∥AC 交AB 于F 。
初一年级下学期周周清试题3-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初一年级下学期周周清试题3一.判断题(20分)1. 有序数对(2,3)的两个数2和3的顺序不能颠倒。
()2. 点(4,0)在y轴的正半轴上。
()3.(2,0)表示的点在第一象限。
()4. 将点(-2,1)水平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3,1)。
()5. 点A(a2+1,0)一定在第一象限。
()6. P点的坐标为(-2,4),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2。
()7. 三个点A (0,1),B(-2,1),C(2,1)在同一条直线上。
()8. 若P点坐标为(m,n)且P点在第四象限,则m> 0,n < 0.() 9.将A(1,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B(-1,-1)。
………………………………………………………………………… ()10.已知M(2,3)N(2,-1),则MN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二.选择题(45分)1.若点P在Y轴的左侧,在X轴的上方,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为3,那么P点的坐标为()。
A (3,3)B(-3,-3) C (-3,3)D(3,-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B、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C、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D、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同。
3.若∣a∣=5,∣b∣=4且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M的坐标是()A、(5,4)B、(-5,4)C、(-5,-4)D、(5,-4)4.如图1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2,3)C、(3,2)D、(3,0)5. 下面两点中,关于x轴对称的是()。
A.(-1,3)和(1,-3);B.(3,-5)和(-3,-5);C.(-2,4)和(2,-4);D.(5,-3)和(5,3)。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1-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11周周清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班级:七( )班 学号:20130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一个角的度数是40°,那么它的补角度数是( ).A 、130°;B 、140°;C .50°;D .90°2. 如图,假设m ∥n ,∠1=105 o ,那么∠2=( ) A 、55 o B 、60 o C 、65 o D 、75 o3. 如图,PO ⊥OR ,OQ ⊥PR ,那么点O 到PR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A 、POB 、ROC 、OQD 、PQ 4. 以下运算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a 2·(a 3)2= a 8 B 、3332a a a =⋅ C 、6332a a a=+ D 、832)(a a = 5.以下计算结果错误的选项是( )A 、(a + b )3÷(a + b) = a 2 + b 2B 、(x 2 )3 ÷(x 3 )2 = 1C 、(-32m)4÷ (-32m)2 = (- 32m)2 D 、(5a)6÷(- 5a)4 = 25a 2 6.以下式子中必然成立的是( )A 、(a - b )2 = a 2 - b 2B 、(a + b)2 = a 2 + b 2C 、(a - b)2 = a 2 -2ab + b 2D 、(-a - b)2 = a 2 -2ab + b 2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 同位角互补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 、内错角相等D 、两个锐角的补角相等 8.计算(-a 2)3的结果是( )A . a 5B .-a 5C . a 6D .-a 69.以下各式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m+n)-(m -n)B 、(2x+3)(3x -2)C .(-4x -3)(4x -3)D 、(a 2-2bc 2)( a 2+2b 2c)10.如图,AB∥EF∥DC,EG∥DB,那么图中与∠EGA 相等的角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2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如图(3)是一把剪子,其中︒=∠401,则=∠2 ,其理由是 。
CADB图1第1周周清测试题二、填空题:1、如图1,直线AD 、BC 相交于O ,那么∠AOB 的对顶角是 ,∠BOD 的邻补角为 。
2、如图2所示,假设∠COA=33°,那么∠BOD=∠ = °, 理由是 。
3、如图3所示,直线AB 、MN 、PQ 相交于点O ,那么∠AOM+∠POQ+∠BON= 。
4、如图4,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90°:那么∠AOC 和∠DOB 是 角,∠DOB 和∠DOE 互为 角,∠DOB 和∠BOC 互为 角,∠AOC 和∠DOE 互为 角。
5、如图5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作∠DOB=∠DOE , OF 平分∠AOE ,假设∠AOC=36°,那么∠EOF= °6、如图1,∠ACB=90°,CD ⊥AB ,那么图中与∠A 互余的角有 个,它们分别是 。
∠A=∠ ,根据是 。
二、选择题1、以下语句正确的选项是〔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相等的两个角是邻补角C 、对顶角相等D 、邻补角不一定互补,但可能相等 2、以下语句错误的有〔 〕个.〔1〕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有公一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假如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4〕假如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A、1B、2C、3D、4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公一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有公一共顶点且有一条公一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D、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无公一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三、解答题〔每一小题8分,一共16分〕1、如图6,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75°,∠2=68°,求∠COE的度数。
2、如图7, OE⊥OF,∠EOD和∠FOH互补,求∠DOH的度数。
3、图8中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F平分∠BOD,∠COB=∠AOC+45°,求∠AOF的度数。
数学七年级下复习卷1-全等三角形一、简答题1、如图,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E≌△FCE.(2)若∠BAF=90°,BC=5,EF=3,求CD的长.二、选择题2、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如图,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乙B.乙、丙C.只有乙D.只有丙3、下列图形中,和左图全等的图形是( )4、如果△ABC≌△DEF,△DEF的周长为13,DE=3,EF=4,则AC的长为()A.13 B.3 C.4 D.65、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 B.3 C.5 D.2.56、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7、如图,已知△ABC≌△ADE,∠D=55°,∠AED=76°,则∠C的大小是()A.50°B.6O°C.76°D.55°8、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和④三、填空题9、如图,若△ABE≌△ACF,AB=4,AE=2,则EC的长为.10、如图,△ABC≌△ADE,若∠BAE=120°,∠BAD=42°,求∠DAC=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B∥CD,证出∠DAE=∠F,∠D=∠ECF,由AAS证明△ADE≌△FCE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EF=3,由平行线的性质证出∠AED=∠BAF=90°,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的长.(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DAE=∠F,∠D=∠ECF,∵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DE=CE,在△ADE和△FCE中,,∴△ADE≌△FCE(AAS);(2)解:∵ADE≌△FCE,∴AE=EF=3,∵AB∥CD,∴∠AED=∠BAF=90°,在▱ABCD中,AD=BC=5,∴DE===4,∴CD=2DE=8.二、选择题2、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以上内容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甲和已知图形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不能推出甲图和已知△ABC 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乙和已知图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能推出乙图和已知△ABC全等′,丙图和已知图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即能推出丙图和已知△ABC全等,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B选项得出此选项错误;D、根据B选项得出此选项错误;故选B.3、D 34、D【考点】全等图形.【分析】可以利用已知条件先求出DF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意义得到AC=DF,从而得出AC的长度.【解答】解:∵△ABC≌△DEF,∴DF=AC,∵△DEF的周长为13,DE=3,EF=4,∴DF=6,即AC=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意义,要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意义,做题时要找准对应关系.5、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求出AC,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E≌△ACF,AB=5,∴AC=AB=5,∵AE=2,∴EC=AC﹣AE=5﹣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6、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证明△ABD与△CBD全等,再证明△AOD与△COD全等即可判断.【解答】解:在△ABD与△CBD中,,∴△ABD≌△CBD(SSS),故③正确;∴∠ADB=∠CDB,在△AOD与△COD中,,∴△AOD≌△COD(SAS),∴∠AOD=∠COD=90°,AO=OC,∴AC⊥DB,故①②正确;故选D7、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角相等∠C=∠AED=76°,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ADE,∴∠C=∠AED=76°;故选:C8、D【考点】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解答】解:③和④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③和④.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三、填空题9、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求出AC的长,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解答】解:∵△ABE≌△ACF,∴AC=AB=4,∴EC=AC﹣AE=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3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C=∠DAE,再求出∠BAD=∠CAE,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ADE,∴∠BAC=∠DAE,∴∠BAC﹣∠DAC=∠DAE﹣∠DAC,∴∠BAD=∠CAE=42°,∴∠DAC=∠BAE﹣∠BAD﹣∠CAE=120°﹣42°﹣42°=36°.故答案为:36°.【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
A B F D
C E
2
明德华兴中学初一年级数学第十周周清试卷
4月12日,制卷人 米亮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1、在方程组⎩⎨⎧+==-1312z y y x 、⎩⎨⎧=-=132x y x 、⎩⎨⎧=-=+530y x y x 、⎩⎨
⎧=+=321y x xy 、 ⎪⎩⎪⎨⎧=+=+1
11
1y x y x 、
⎩⎨⎧==11y x 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在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单独镶嵌平面图形的是 (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六边形 D 、正八边形
4、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3=20°,则∠2=( ) A .50°
B .30°
C .20°
D .15°
5、已知
⎩
⎨⎧==33
y x 是方程3=-y kx 的解,那么k 的值是( )
A 、2
B 、-2
C 、1
D 、-1
6、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
A 、 角平分线
B 、 高
C 、 中线
D 、外角平分线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2:1,则三角形中最大的外角为( )
A 、90°
B 、120°
C 、135°
D 、150° 8、在△ABC 中,已知∠A:∠B:∠C=2:3:4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o
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10、如图,若AB ∥CD ,CD ∥EF ,那么∠BCE =( )
A .∠1+∠2
B .∠2-∠1
C .180°-∠1+∠2
D .180°-∠2+∠1
10题图
1
2 3
2
1
A
C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1)在第_______象限。
12、点(-3,5)到x 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到y 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13、如图,a ∥b ,∠2=105°,
则∠1 的度数为______。
14、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
15、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16、将点P (-3,4)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则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7、如果x =3,y =2是方程326=+by x 的解,则b = 。
18、如右图,AC ⊥BC ,AC=6,BC=8,AB=10,则点C 到AB 的距离为
明德华兴中学初一年级数学第十周周清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11、 12、 、 13、 14、 、 15、 16、 17、 18、
三、解答题(第19-25题每小题6分,第26题4分,共46分,必须写出计算或证明的步骤。
)
19、解方程组 (1) ⎩⎨⎧=++=421y x x y (2)⎩⎨⎧=-=+5
25
2y x y x
a b
O
巧克力 果冻 50g 砝码
20、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①∠2=∠B ;②∠3+∠F=180°。
21、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和一个果冻的质量各是多少克?
22、如图,已知ΔABC 是锐角三角形,且∠A=50,高BE 、CF 相交于点O ,求∠BOC 的度数。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4个点A(0,2),B(-1,0),C(1,-1),D(3,0).
请在图中顺次连接A,B,C,D,组成四边形ABCD,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A
B
C
F
E
24、如图,A 点在B 处的北偏东40°方向,C 点在B 处的北偏东85°方向,A 点在C 处的北
偏西45°方向,求∠B AC 及∠B CA 的度数.
25、某山区有23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需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a 元,一名小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 元.某校学生积极捐助,初中各年级学生捐款数额与用其恰好捐助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的部分情况如下表: 年级 捐款数额(元)
捐助贫困中学生人数(名)
捐助贫困小学生人数(名)
初一年级 4000 2 4 初二年级 4200 3 3 初三年级
7400
(1) 求a 、b 的值; (2) 初三年级学生的捐款解决了其余..
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费用,请将初三学生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人数直接填入表中.(不需写出计算过程)
26、探究:
图① 图② 图③
(1)如图①∠1+∠2与∠B +∠C 有什么关系?
(2)把图①△ABC 沿DE 折叠,得到图②,当∠A =40°时,∠B +∠C +∠1+∠2=___ (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 沿DE 折叠得到的,
如果∠A =30°,则x +y= ,
猜想∠BDA +∠CEA 与∠A 的关系为
12
A D C B
E 12A D
C B E y°x°A
D C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