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19.33 KB
- 文档页数:2
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枯树赋》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
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动的表述。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欢迎查看!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篇1原文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1,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2,出为东阳太守3。
常忽忽不乐4,顾庭槐而叹曰5:“此树婆娑6,生意尽矣7”。
至如白鹿贞松8,青牛文梓9。
根柢盘魄10,山崖表里11。
桂何事而销亡12,桐何为而半死13?昔之三河徙植14,九畹移根15。
开花建始之殿16,落实睢阳之园17。
声含嶰谷18,曲抱《云门》19。
将雏集凤20,比翼巢鸳21。
临风亭而唳鹤22,对月峡而吟猿23。
乃有拳曲拥肿24,盘坳反覆25。
熊彪顾盼26,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27,文横水蹙28。
匠石惊视29,公输眩目30。
雕镌始就31,剞劂仍加32。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33。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34,散乱烟霞35。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36,森梢百顷37,槎枿千年38。
秦则大夫受职39,汉则将军坐焉40。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41。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42。
东海有白木之庙43,西河有枯桑之社44,北陆以杨叶为关45,南陵以梅根作冶46。
小山则丛桂留人47,扶风则长松系马48。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49,塞落桃林之下50。
若乃山河阻绝51,飘零离别52。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53。
火入空心54,膏流断节55。
横洞口而敧卧56,顿山腰而半折57,文斜者百围冰碎58,理正者千寻瓦裂59。
载瘿衔瘤60,藏穿抱穴61,木魅睒睗62,山精妖孽63。
况复风云不感64,羁旅无归65。
未能采葛66,还成食薇67。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68,既伤摇落69,弥嗟变衰70。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71。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72,黄河万里槎73。
若非金谷满园树74,即是河阳一县花75。
《枯树赋》原文、译文、赏析南北朝庾信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dǐ)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wǎn)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suī)阳之园。
声含嶰谷[jiâgǔ],曲抱《云门》;将【jiàng】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lì】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yōng zhǒng),盘坳(ào)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cù]。
匠石惊视,公输眩【xuàn】目。
雕镌【juān】始就,剞劂(jī juã)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sàn】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chániâ)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tái】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qī)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yǐng]衔瘤[liú],藏穿抱穴,木魅(mâi)睒睗(shǎn sh ì),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jiē】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chá木筏];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的赏析《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身世的感伤。
文章通过描写一棵枯树的形象,借树喻人,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怀。
赋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从树的茂盛写到衰败,最后归结到“羁旅无归”的感伤,情感真挚动人。
庾信以枯树自比,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全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骈赋佳作。
翻译/译文殷仲文气度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至於塞耐寒的,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崖内外。
桂树为什么而枯死?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
虽然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
树声中含有嶰谷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门”乐曲的律吕之音。
带领幼雏的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常来巢居。
内心深处像那样,渴望在临的亭上一听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裏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裏泛起的波纹。
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
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朵。
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霞中,籍散乱。
至於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抽枝,千年不死。
秦时有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独坐大树之下。
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於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中摇撼颠踬。
东方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
曾有咏桂的辞赋留於后人,晋代的写下“系长松”的佳句。
庾信《枯树赋》原文_译文_赏析2篇《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羁留北方时抒写对故乡的思念并感伤自己身世的作品,全篇荡气回肠,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尽在其中,劲健苍凉,忧深愤激。
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2篇庾信《枯树赋》原文_译文_赏析,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枯树赋》原文篇一南北朝:庾信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译文及注释篇二译文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
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
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
枯树赋的诗词全文与赏析枯树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枯树赋大江之水,可以载舟,亦可赛渔。
波澜壮阔,浩渺无边。
而今之江,已成枯河,波涛汹涌之势已不再见。
河岸之树,昔日郁郁葱葱,如今却是一片荒凉。
枝叶凋零,只余干枯。
然而,这枯树却有着自己的味道。
枯树,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它曾经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承受了岁月的无情摧残。
然而,它依然屹立不倒,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它的枝干虽然干瘪,但却是坚硬如铁。
它的根系虽然不再茂盛,但却深深扎根于土地之中。
它虽然枯萎,但却散发着一种坚韧和坚持的气息。
枯树,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坚强。
它没有了繁茂的枝叶,但它依然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依然能够感受到风的轻抚。
它没有了繁花似锦的美丽,但它依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
它虽然枯萎,但它依然有生命的力量。
枯树,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哲理。
人生如同一棵树,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更加坚强。
人生如同一棵树,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才能更加坚持。
人生如同一棵树,经历了荒凉的时刻,才能更加珍惜。
枯树的存在,给人以启示,告诉我们要坚强、要坚持、要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写枯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坚强和坚持的赞美。
枯树虽然失去了昔日的繁茂和生机,但它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坚韧的气息。
这种坚强和坚持的品质,正是作者所崇尚和赞美的。
通过对枯树的描写,作者借以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对坚强和坚持的追求和赞美。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枯树的形象。
通过对枯树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生命坚强和坚持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启示人们要坚强、要坚持、要珍惜生命。
枯树原文和译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复。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南北朝·庾信《枯树赋》枯树赋南北朝:庾信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复。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庾信
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
《枯樹賦》全文、註釋及譯文《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南北朝庾信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译文: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
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
《枯树赋》原文及译文《枯树赋》原文及译文《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枯树赋》原文及译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枯树赋》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翻译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一、《枯树赋》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二、《枯树赋》原文翻译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
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
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
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
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
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
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
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
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
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
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平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
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
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
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
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
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
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
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
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
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
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
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
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
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
的人。
身居陋巷,荒草掩门。
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
《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
”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
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
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
”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
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
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三、《枯树赋》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
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
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
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
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
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