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亚麻酸对产蛋鸡肝脏ACC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16.79 KB
- 文档页数:4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水煮亚麻籽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蛋黄脂肪酸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米拓;杜丽英;张凯;赵睿;张伯池;杨春雷;郭凯;张丽红;郭锦龙;刘开永;宋献艺【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24(36)4【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水煮亚麻籽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蛋黄脂肪酸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产蛋后期(52周龄)、体重[(2.05±0.06)kg]和产蛋率[(72.4±0.5)%]接近的海蓝褐蛋鸡1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未处理亚麻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2%、16%水煮亚麻籽。
预试期1周,正试期5周。
结果显示:1)饲粮中相同亚麻籽添加水平下,未处理组产蛋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对照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且试验Ⅱ组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
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蛋料比均显著下降(P<0.05)。
2)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水煮亚麻籽对蛋形指数、蛋清比例和蛋黄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Ⅳ组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蛋壳强度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ω-6/ω-3 PUFA值显著降低(P<0.05);与其他组相比,试验Ⅱ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且ω-6/ω-3 PUFA值最低。
日粮α-亚麻酸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脂肪酸构成及肝脏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杜海涛;王春阳;王雪鹏;麻名文;李福昌【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年(卷),期】2011(42)5【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日粮α-亚麻酸(ALA)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血脂、肝脏和肌肉脂肪酸构成及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l)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断奶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的生长肉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不同ALA添加量(0、0.1%、0.2%、0.3%、0.4%)的饲粮.预试7 d,正试23 d.结果表明:日粮ALA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ADI、日增体质量(ADG)、料重比(F/G)和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ALA水平极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P=0.001 2)、胆固醇(P=0.005 6)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P =0.000 4),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影响不显著(P=0.217 7);日粮ALA水平对肝脏和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PA)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降低肝脏和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相对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脏和背最长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0.05)和n-3系列PUFA的相对含量(P<0.000 1);极显著降低n-6/n-3比例(P<0.01),各处理组n-6系列PUFA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ALA水平对肝脏ACC和CPTl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均极显著(P=0.000 2,P=0.000 1).从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构成和肉质等多方面考虑,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饲粮中可添加0.2%的亚麻酸以生产富含n-3PUFA的功能性兔肉产品.%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α-linolenic acid (ALA) on growth performance, blood lipids, liver and muscle fatty acidcomposition and 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 and carnitine acyl transferase 1 (CPT1) mRNA expression in liver from weaning to 2month-growing meat rabbits. Two hundred 1-month-old meat rabbi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5 groups with 40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each replicate contained 1 rabbit. Rabbits in 5 groups were fed basal diet with 0, 0. 1% , 0. 2%, 0. 3% and 0. 4% ALA, respectively. The trial lasted for 7 days for adaptation, and 23 days for samp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A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DI, ADG, F/G and the slaughter rate (P<0. 05). AL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erum triglyceride (TG) (P=0. 0012), cholesterol (P=0. 0056)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levels (P=0. 000 4) , but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erum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P=0. 217 7). ALA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iver and musculus longissimus dorsi fatty acid (SPA) (P>0. 05),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the hepatic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 (P<0.05) ,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and n-3 PUFA in liver and musculus longissimus dorsi (P <0. 05, P<0. 000 1) , AL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6/n-3 ratio(P<0. 01) , and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n-6 PUFA in all groups. ALA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iver ACC and CPTI mRNA expression ( P=0. 000 2, P=0. 0001,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supplementation of ALA(0. 2%) in diet of growing meat rabbit from weaning to 2-month-old can produce functional rabbit meat products with rich in n-3PUFA.【总页数】8页(P671-678)【作者】杜海涛;王春阳;王雪鹏;麻名文;李福昌【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32;S813.3【相关文献】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张艳蕾;王雪鹏;王春阳;麻名文;李福昌2.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刘汉中;麻名文;李鑫;辛磊磊;李福昌3.日粮精氨酸水平对断奶~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麻名文;李福昌4.日粮不同NDF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及消化的影响 [J], 陶志勇;李福昌;梁萌5.日粮中不同钴水平对2~3月龄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消化性能、肉质的影响[J], 王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禽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人的健康有益,它可以抑制炎症、促进大脑发育、抑制肿瘤生长,还可通过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抗血栓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1]。
因此,通过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来降低禽肉蛋制品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生产功能性禽类产品,对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禽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对家禽体内脂质代谢的机理进行介绍。
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及来源1.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ω-3和ω-6两大系列。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LA,C18:2)、γ-亚麻酸(GLA,C18:3)、花生四烯酸(AA,C20:4)等。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C18: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
1.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家禽日粮中常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一些植物油脂(如大豆油、棉子油、菜子油、亚麻油等)及海产鱼油。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油脂将会成为家禽日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又一来源。
2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蛋鸡脂质代谢2.1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蛋鸡血清、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大量的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变蛋鸡血清和肝脏中脂类物质的含量。
邓兴照(2005)[2]进行的脂类代谢试验研究表明,ω-3PUFA和ω-6PUFA两者均能显著降低蛋鸡血清和肝脏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2.2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蛋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
李志琼等(2007)[9]研究报道蛋黄、各种卵泡中胆固醇(TC)均与日粮中α-亚麻酸(ALA)添加量呈显著直线或二次曲线降低;蛋黄、卵泡和肝脏的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的TC与ALA之间的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均不显著。
亚麻籽对鸡蛋中脂肪酸富集及蛋品质的影响彭运智,谭会泽*,梁灶红,王晓琼,刘松柏,邹轶,陈丹,黎鸿彬(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云浮 527400)摘 要: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对蛋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以及蛋品质的影响。
选取46周龄京粉1号蛋鸡1 34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
4个处理组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15%。
试验期60 d。
试验第10、20、30、45、60天测定蛋中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
第30、60天测定蛋壳强度、蛋黄色度和哈氏单位。
结果表明:亚麻籽的添加水平、时间以及二者互作均对蛋中n-3PUFA的富集产生显著影响,蛋中n-3PUFA含量随着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后达到稳定;5%亚麻籽组中鸡蛋DHA含量最高,其他脂肪酸含量以15%亚麻籽组最高;蛋中EPA含量在20 d达到最高,其他脂肪酸在30 d达到最高;蛋黄色度随着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升高而显著降低,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
由此表明,给蛋鸡饲喂含15%亚麻籽日粮30 d以上,可获得理想n-3PUFA富集鸡蛋,但要保证日粮色素水平稳定。
关键词:蛋鸡;亚麻籽;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蛋品质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221-03鸡蛋具有营养价值全面、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优点,是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
通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特定的营养素,可以生产营养富集功能蛋。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功能蛋包括富集硒[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n-3 PUFA)[3]、维生素A、碘、锌等[4]。
Alpha-亚麻酸对大鼠肝脏、HepG2细胞脂肪酸氧化及合成的影响中期报告本实验旨在研究Alpha-亚麻酸(ALA)对大鼠肝脏和HepG2细胞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影响。
中期报告如下:一、实验设计1.1 实验动物本实验采用40只雄性SD大鼠,体重约为220~260g。
1.2 实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ALA 20mg/kg、40mg/kg和80mg/kg。
1.3 细胞培养使用HepG2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ALA和/或脂肪酸进行处理。
二、实验进展2.1动物实验自实验开始以来,已完成大鼠的灌胃实验,每天按预定剂量给予不同组别的大鼠灌胃,记录体重变化和健康状况。
已经完成的初步结果表明,ALA对大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表达抑制作用明显,但对脂肪酸氧化酶(CPT1)的表达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同时,ALA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
2.2细胞实验已完成HepG2细胞培养的前期工作,包括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ALA的处理方法的优化、脂肪酸处理剂量的确定等。
初步实验结果显示,ALA不仅可以抑制HepG2细胞中FASN表达,还能够提高细胞脂肪酸氧化的速率。
此外,ALA与脂肪酸联合处理后还能够显著减少细胞内TG含量。
三、下一步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进行完整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
在动物实验中,将继续检测ALA对大鼠肝脏及血液的影响。
在细胞实验中,将进一步研究ALA和脂肪酸的联合处理对细胞内脂肪酸合成和氧化过程的影响,探究可能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