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旅游必备知识(榆中县)
- 格式:doc
- 大小:27.55 KB
- 文档页数:2
兴隆山导游词兴隆山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兴隆山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兴隆山导游词1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
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
8公里处。
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
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
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
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
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
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__大海。
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
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
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
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
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
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榆中旅游景点
榆中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东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以下是榆中的几个旅游景点:
1. 留守楼:又称古堡,是榆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代,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代表。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2. 榆中石窟:位于榆中县东北的黄龙山,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
石窟内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古代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
3. 风骚古城:古城位于榆中县城区,是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古老的巷道,流露出浓郁的古韵。
4. 成纪园:位于榆中县城区,是一座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公园。
园内有湖泊、花草、假山等景观,是榆中居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5. 南寨:位于榆中县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文化的传统农村。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
6. 兴隆山:位于榆中县南部,是兰州市的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各种野生动植物,是远离喧嚣城市的理想去处。
以上仅列举了榆中的几个旅游景点,当地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如燕子沟、马蹄寺等,都是榆中不可错过的景点。
兴隆山一日游作文(推荐19篇)篇1:兴隆山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目录概况地形地貌气象土壤收缩展开概况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
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
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画栋雕梁,飞檐红柱,甚为壮观。
后大多被毁,仅存清代所建飞跨兴隆峡的云龙桥(卧桥)一座。
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地形地貌保护区山脉系祁连山山系东延部分,由马衔山系的.高中山群所组成,主要山脉有马衔山、兴隆山和栖云山。
马衔山与兴隆山南北对峙呈马鞍形,兴隆山、栖云山两座主峰由马衔山分支曲折而来。
山体长约37公里,宽约17公里,山势走向呈西北西东南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3600米之间,马衔山主峰海拔3670.3米,比高为500――1000米之间,是黄土高原范围内唯一超过3600米的高峰。
兴隆山,陇右第一山(1)——兰州5日(6)★旅游地点:甘肃兰州兴隆山据小伙伴说,兴隆山是兰州唯一的保护区。
虽然我对此山并不闻名,总觉得一座寂寂无名的山似乎没有什么必须打卡的理由。
不过小伙伴对于保护区的热情素来很高涨,于是说服了我放弃张掖的行程,转而倒了两趟公交车前往这座兴隆山。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四十五公里的榆中县境内,所以我们也确实倒腾了不少时间才抵达目的地。
走到游客中心,还是有点懵,原来这个保护区总面积很大,分为东西两个景区,东峰为兴龙山,西峰为栖云山,门票四十元,买通票也不打折,所以不如分开来买,在景区门口扫码直接购票即可。
要说起来,兴隆山的名称还颇有些传奇,历史上曾誉其高峻,因此称其为栖云山。
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取“败而复兴”之意,更名为兴隆山。
到了乾隆年间,又因为“龙生云而云从龙”的好口彩,称东峰为兴龙山,西峰为栖云山。
到了清末,又被称为兴隆山,一直沿用至今。
既然被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隆山自然有着丰富的动植物,据说这里有高等植物五百多种、脊椎野生动物一百六十多种。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马麝和天然原始老云杉林。
我们估计马麝是看不到的,但是云杉林倒是可以规模不小。
兴隆山是祁连山山系的东延部分,主要山脉有马衔山、兴隆山和栖云山,后两者是两座主峰,由马衔山分支曲折而来,山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000米至3600米之间,最高峰3670.3米,是黄土高原范围内唯一超过3600米的高峰。
东峰入口是一座画廊式的木拱桥,桥身是木体的弓形,桥身不算长,只有155米,宽度3米,显得小巧玲珑。
桥上设廊七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古典建筑。
廊内雕梁画柜,柱子漆朱红色,廊顶覆盖着琉璃瓦。
站在桥上,两侧涧水潺潺,是西北难得的山明水秀之地。
桥头有一副对联:“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巧妙地嵌入了“云龙”二字,不知道是先有对联还是先有桥名。
龙腾云,云从龙,云为栖云山之云,龙为兴龙山之龙,这桥名也确实起得精炼。
兰州兴隆山简介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西北方四十多公里的皋兰县境内,是兰州市的后花园。
因山中有一座寺庙叫兴隆寺而得名。
兴隆寺坐落在山中一块巨石之上,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狭窄的石阶道,拾级而上,就可以到达寺庙的大殿。
山下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叫“寺洼”。
寺前有一个小庙,叫“普济寺”,这是因寺
内供奉的一尊唐代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塑像而得名。
兴隆山山势雄奇、峰峦叠翠、沟壑纵横、景色秀美。
从远处眺望,犹如一条巨龙盘卧于群山之中。
山上有十几个小山包,这些小山包犹如卧龙一样蜿蜒起伏。
在龙的四周还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四座山峰相对而立,这就是龙首峰、龙身峰、龙尾峰和龙顶峰。
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寺庙了,寺庙座落在山顶上,四周有高高的围墙,围墙内是一个小花园。
花园里栽满了花草树木。
进到寺庙里有一个大殿,叫普济寺。
大殿里供着一尊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塑像。
—— 1 —1 —。
游览榆中兴隆山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榆中县,这里有美丽的兴隆山。
春天,当你漫步在那长满小草的山间小路上,会感到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夏天,当你走在那平坦、宽阔的林间小路上,会感到阵阵凉风迎面吹来;秋天,当你走在那长满红叶的山间小路上,会感到一种浓浓的秋意;冬天,当你走在那长满白雪的山间小路上,会感到一种丝丝凉意从心底里涌起。
在榆中县城以东约20公里处的兴隆山上有座大佛寺,它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听大人们说兴隆山原来叫兴隆山,山上有座大寺和几座小庙,后来因寺庙建筑被毁而得名。
到了明朝末年,这里曾是榆中县城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
今天我就带着满怀激动和好奇之心来到了这座著名的寺庙——兴隆山大寺。
走进寺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几尊高大雄伟、栩栩如生、姿态万千的佛像。
佛像下是几排整齐的长凳和几块大石板。
走上台阶,再往上爬就是大雄宝殿了。
那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大佛,还有韦陀菩萨、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
—— 1 —1 —。
兴隆山景区景点介绍兴隆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里处,距榆中县城6公里。
南接临洮县,西临七里河区。
1986年,将原马衔山林场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现保护面积2.8万亩。
2018年9月5日,“最具发展潜力的兰州十大景区”公布,兴隆山景区入选。
一.景区介绍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
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汉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二.主要景点云龙桥云龙桥建筑风格:是一座画廊式木拱桥,桥身为木体弓形,精巧玲珑,似彩虹跨越山涧。
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是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建筑。
廊内雕梁画栋,廊顶覆盖琉璃瓦。
按道家的义理,“龙腾云,云从龙”,这座桥使栖云、兴龙两峰贯通一气,所以叫做“云龙桥”。
桥头篆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云比泰山多,霖雨苍生仙人悦;龙入沧海外,扑峦翠霭灵气来。
”云龙桥的传说:清乾隆年间,道士刘一明云游到此,被山中的美景吸引住了。
同时他又看到,经明末战乱之后,山里的香客已经绝迹,只留下寂静的空山。
谷内原有一座卧桥,当时已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两个桥墩。
刘一明触景生情,无限感伤,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复“兴隆”胜迹。
于是他行医治病,为兴隆山募集资金。
兰州兴隆山景区景点
兰州兴隆山景区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处风景名胜区,拥有许多优美的景点。
以下是兰州兴隆山景区的一些主要景点:
1. 皋兰峰:位于兴隆山主峰,海拔2479米,是兴隆山的最高峰,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市的美景。
2. 花山:兴隆山主峰的东坡,海拔2340米,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各类野花,是观赏和采摘野花的好地方。
3. 千佛洞:位于兴隆山脚下,是一个古老的佛教石窟,有数百尊石刻佛像,壁画精美,是兰州市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4. 石鼓山:位于兴隆山旁,山形状如石鼓,因此得名。
山上有一座古老的道观和一块石碑,是游览的重要景点之一。
5. 双龙桥:位于兴隆山附近的滔河上,是兰州市的地标之一。
桥上拱券造型独特,桥下有两只雕塑的龙,非常壮观。
6. 罗生堤:位于滔河南岸,是一条古老的堤坝,是兰州市的风景名胜之一。
沿着堤坝可以欣赏到滔河的美景,还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建筑。
7. 天水峡:位于兴隆山西南,是兴隆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峡谷秀丽,山水相映,是游客休闲和观光的好地方。
以上仅为兰州兴隆山景区的一部分景点,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可以探索和欣赏。
兴隆山的简介一、地理位置兴隆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北部,属于武夷山脉系统的一部分,地理坐标为114°31′48″~115°00′15″E,26°51′20″~27°15′40″N。
二、地理环境兴隆山是一座低山,但山势峻峭险峻,天然林覆盖率高达97%,植被丰富多样。
山区气候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为18.3℃,年降雨量超过1,500毫米,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计。
山区水源丰富,有多条河流、湖泊和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八潭”。
三、历史文化兴隆山作为庐山山脉的南段延续,自古就为人所知。
据史书记载,南朝宋武帝曾下诏让庐山归属吉州,吉州的陆象传也修葺庐山,并将其延伸到兴隆山。
兴隆山山区历史上曾是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经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许多先烈奋斗的地方。
现在,兴隆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四、景点和主要的景观1. 十八潭十八潭是兴隆山著名的景点之一,有18个大小不一的深潭,构成了壮美的山水画卷。
这里的景色非常壮观,植被丰富,瀑布飞流直下,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令人陶醉。
2. 霞云岭霞云岭也是兴隆山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的山峰云雾缭绕,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
从这里可以俯瞰兴隆山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3. 翡翠湖翡翠湖位于兴隆山的南部,湖表面宛如一块翡翠,美不胜收。
这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景色非常宜人。
4. 铁索桥铁索桥跨越兴隆山的两岸,连接了兴隆山的主要景观区。
这座琼林玉树的结构景观,是兴隆山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刺激的极限运动。
五、总结兴隆山以其峻峭的山势、丰富的植被、多样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兴隆山自然环境优越,也成为了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基地。
在这里既能感受自然风光,又能了解历史文化,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六、科学价值兴隆山所处的武夷山脉系统是中国著名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包含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态系统。
2023年甘肃兴隆山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甘肃兴隆山,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兴隆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其山势险峻,景色壮美,被誉为中国西北的“小黄山”。
兴隆山总面积约103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611.6米,素有“陇南屋脊”之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兴隆山的历史。
兴隆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数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其地质构造古老而稳定。
在历史上,兴隆山一直是南北经济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在西周时期,这里就成为了重要的渡口和交通要道。
同时,兴隆山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兴隆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这里的山峰层峦叠嶂,峰峦起伏,有着浓厚的山水意境。
山上树木葱郁,花草繁盛,山泉淙淙,瀑布潺潺,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尤其是在春季,山上的杜鹃花盛开,成片成片的鲜花绽放在山间,令人陶醉。
同时,兴隆山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猕猴、熊猫等珍稀物种,是动物保护的重要基地。
除了兴隆山本身的自然风光外,这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看。
大家可以前往山腰的兴隆山石窟,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石窟之一。
石窟内壁上的佛像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瑰宝之一。
此外,兴隆山还有古代的城池遗址和历史文物,如明代的吊脚楼、古村落等,都是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兴隆山游玩期间,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特色的活动。
比如,大家可以参加登山活动,领略兴隆山的壮丽景色。
在登山过程中,大家可以欣赏到奇峰怪石、清澈的溪水和茂密的森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在山脚下还有一些温泉度假村,大家可以泡温泉,享受身心的放松。
此外,还有一些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可以购买,比如甘肃特色的羊肚菌、兰州牛肉面等。
在游览兴隆山时,我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切记保护环境,不随意乱丢垃圾,保持山清水秀的美景。
其次,注意安全,遵循导游的安排和建议,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一、地理自然环境: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
里的榆中县境内距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总面积29583.6公顷,海拔界于180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21毫米。
二、交通路线:榆中县政府————兴隆山:从榆中县政府西南方向出发
沿着兴隆路前行2.8公里,左前方向转弯进入省道101前行4.5公里;右转行120米就到终点。
三、著名景点:兴隆山又叫栖云山。
东峰“兴隆”2400米;西峰“栖云”
2500米。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人文景观众多,分为兴龙山、栖云山、官滩沟、马山四大景区,著名景点有:云龙桥、太白泉、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喜松亭、蒋公楼等30余处。
2002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四、文化内涵:
(一)山名由来及变更:
明末山中众多宫观庙宇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渐有道士于山中重修宫观,为取其山败而复兴之意,遂名“兴隆山”。
乾隆年间,又因山形“有如兴龙之状”,改名“兴龙山”
嘉庆末年山中游人增多,香火又盛,为取兴隆发达之意,复称原名。
(二)人文佳话:
西周时期,便有方士在此山中隐居修炼
东汉末期,山上始有庙宇建筑
唐贞观年间( 627—649 )时人曾大兴土木,于山营建道观,至宋代时山中宫观庙宇已星罗棋布,四时香火旺盛,有道教“洞天福地”之称,被誉为“甘肃之名山,兰郡之胜境”
元代又有重修,渐成为西北道教名山之一
明末除灵官殿、玉皇宫、二仙殿、三圣祠等少数道教建筑外,余皆毁于兵火清乾隆年间( 1737—1795 ),著名道士刘一明募集资金,率领道众,历时35 年重建三清殿、黑虎殿、斗姥宫、王母宫、三圣母庙、关帝庙、祖师殿、龙王殿、财神殿、药王殿、洞宾楼、混元阁、二仙坛、洗心亭等宫观建筑 60 余座,后大部分建筑逐渐被毁。
今山中尚留有 1939 年由内蒙伊克昭蒙伊金霍洛旗移来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妃子灵枢与同年修建的喜松亭及蒋介石避暑行宫等名胜古迹。
现为甘肃省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和兰州市近郊旅游胜地,是甘肃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三)兴隆胜境引历代名士伟人为之折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曾在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于这里揭竿起义。
(四)清陕甘总督左宗棠、魏光焘等人,民国时期蒋介石、于佑仁、张治中
等人也曾来此山观光。
蒋氏行邸至今吸引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叶剑英、胡耀邦、赵紫阳、杨静仁及邓宝珊、朱穆之、王兆国等也曾留下足迹。
(五)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