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停阿司匹林风险大
- 格式:pdf
- 大小:271.38 KB
- 文档页数:1
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1)用法用量:每日2次(早、晚),每次1吸。
(2)沙美特罗替卡松的使用方法:①一手握住外壳,另一只手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直至完全打开;②握住准纳器,吸嘴向着自己,向外推动滑动杆直至听到“咔哒”一声,表明准纳器已准备好一次吸入量。
③尽量呼气,不要对着吸嘴呼气。
④将吸嘴放入口中,嘴唇紧闭,深深的平稳吸气,切勿从鼻吸入。
然后移开吸嘴,屏气10-15秒。
关闭准纳器。
(3)注意事项:使用舒利迭后一定要漱口,以防口腔真菌感染。
2.生活方式教育:(1)生活中有效的排痰非常重要,如晨起时咳嗽,排出夜间聚积在肺内的痰液,就寝前咳嗽排痰有利于病人的睡眠。
咳嗽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略前倾,双肩放松,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并拢成杯状,腕部放松,快速而规律地叩击各肺叶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促进;(2)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随时携带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如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万托林),请不要随意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如有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3)请勿吸烟饮酒,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有害气体;(4)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着凉、劳累,预防感冒,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节奏舒缓,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5)适当锻炼,选择空气清新、安静的地方。
不要在雾天外出,冬天较冷时早晨晚些出门。
如果病情稳定,可进行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散步。
不要进行游泳、跑步等剧烈运动;(6)调整饮食习惯,饮食要平衡、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加强营养支持,少喝高碳酸的饮料和高热卡的摄入(少喝高碳酸的饮料,减少高热卡的摄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为为长效胰岛素(1)用法用量:①每次10iu,每日1次1 甘精胰岛素为长效胰岛素。
②使用甘精胰岛素前一定要先确定药物剂量,选择适合的注射区域,腹部(避开脐周一拳)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也可选择大腿外侧、上臂外侧,注射时左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胰岛素笔将针头直接扎入捏起的皮肤内,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注意针头在皮肤下停留10秒钟以上再拔出针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警惕:常被吃错的3种药
导语:感冒药中所含的阿司匹林、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右美沙芬、可待因、金刚烷胺都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错药的现象可能很多人都有过,有时甚至经常发生或是长期发生,然而这些常用药物一旦被误用、错用,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
以下这些药就容易出现误用的问题,大家需多加注意。
抗菌药发烧原因不明别乱服
抗菌药是对抗病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武器。
抗菌药的种类很多,常用于临床的有200多种。
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氯霉素类(如氯霉素),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
在选用抗菌药时,一定要掌握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以避免滥用。
下面介绍几点注意事项:
(1)多数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咽喉痛是由病毒性感染所致,用抗菌药无效。
(2)一些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不可轻易用抗菌药治疗,以免掩盖病症、贻误诊治,应先求治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感冒发烧要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就需要使用抗菌药;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就可能仅需要对症处理或吃抗病毒药。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用药交代题(583题)本题库为MKM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用药交代汇总版。
按药品名称汇总,内容全面、细致、简洁、涵盖知识点全面、无重复内容。
适合备赛或应用于用药交代的药学实践。
抗血小板药物一、阿司匹林1、餐前半小时服用。
整片吞服,不要掰开或嚼碎。
2、不要同服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解热镇痛药(如复方感冒药)。
3、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密切监测血压。
4、阿司匹林抑制凝血的作用可持续数天。
用药后7天内如进行手术,会增加术中或术后出血的风险。
请告诉医生您曾使用过阿司匹林。
5、ADR: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停药后多可消失;罕见的胃肠道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表现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不适、黑便等。
用药过量时可能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还有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耳鸣、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等。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
6、患有流感或水痘时,应停用阿司匹林片,避免诱发瑞夷综合征,若用药后出现持续呕吐,请及时就诊。
7、用药期间不要饮酒(加重对胃肠粘膜的损害+肝损伤)。
8、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9、密封、25℃以下保存;10、有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等患者禁用。
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急性胃肠道溃疡;出血体质;肝功能或肾功能衰竭;未接受适当治疗的重度心力衰竭;与甲氨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每天阿司匹林用量超过150mg。
11、如果您错过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用,按平常的规律用药,请勿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1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用法用量:建议每日剂量为1片阿司匹林肠溶片(100.0mg)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时的用法用量:建议每日剂量为3片阿司匹林肠溶片(300.0mg)服用。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第一片阿司匹林应咬碎或嚼碎服用。
这几种抗菌药,老人要慎用!发表时间:2020-05-19T01:29:50.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2期作者:刘学森[导读]石棉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400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在不断退化,容易出现一系列疾病。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会经常用到抗菌药,虽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但是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在服用抗菌药时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所以要慎重使用。
老年人在使用抗菌药时需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
抗菌药简单的来说,抗菌药就是能够抑制或者杀灭细菌,用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抗菌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它的浓度时可以杀灭或者抑制病源微生物。
将抗菌药细分,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
患者服用不同的抗菌药,会有不良反应,这都是很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群是不能服用抗菌药的,例如肾功能损害者、老人、孕妇、抗菌药过敏者等。
抗菌药的使用要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听从医生的叮嘱,绝对不能擅自服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所以要特别重视。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对抗菌药的使用并不是很了解,在认识上存在误差,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尤其是老年人,这类人群具有特殊性,应该积极学习有关抗菌药使用的常识,确保做到合理用药,消除疾病的困扰,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使用误区由于对抗菌药不了解,所以在使用时难免会存在误区,要有效的避免才可以。
一是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者感冒药,当出现炎症的时候就服用抗菌药,这是不对的,因此抗菌药只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而不是所有的炎症。
如果没有节制的服用抗菌药,不仅对人体没有益处,还会产生一定伤害。
二是人们比较相信新药、好药、贵药,尤其是抗菌药而言,觉得价格越贵效果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每种抗生素的用途是不一样的,要根据疾病来选择,才能发挥出治疗作用。
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危害大作者:王正阳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07期张阿姨得了脑卒中半年后再次发作,这次复发竟然是由于她擅自停用阿司匹林导致的。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指出,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严重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如何服用阿司匹林?若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维持治疗。
对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后3~6个月内有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擅自停用阿司匹林有哪些危害?冠心病患者若停用及拒用阿司匹林,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高3倍。
脑血管病患者若停用阿司匹林,可致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長期依从性是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获益的前提,依从性好的患者,患病后死亡风险可降低45%。
现在医学的治疗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依从性已不再是听医生话这么简单,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方式”。
患者与医生要达成相互认同的行为准则,积极、自愿及配合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有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腹部不适,所以停药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医生给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之前会对消化道损伤风险进行评估。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如果患者既往存在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情况,建议筛查幽门螺杆菌(Hp),如果存在Hp感染,建议给予治疗并预防性应用保护胃的药物。
1.有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2.消化道出血史。
3.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既往没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对有下列2项或2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建议预防性使用保护胃的药物。
1.年龄在65岁以上。
2.使用糖皮质激素。
3.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病。
联合胃肠道保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可增加消化道高危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停药风险。
吃了这么久的阿司匹林,你真的吃对了么?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周丽阿司匹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但是假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是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会有很大健康隐患的,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们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的用药,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采用正确和科学的方法,从而保证病症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
一、阿司匹林的危害虽然阿司匹林的药效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阿司匹林毕竟是西药,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那么阿司匹林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1.对胃肠黏膜的损伤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胃部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者是出现穿孔的情况。
一些患者会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服用一些含量较低的阿司匹林是没有任何隐患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会导致食管、小肠的损伤,发生出血或者是肠腔狭窄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肠道的穿孔。
当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呕血,血的颜色是鲜红或者是暗红色的,在呕血的同时也会出现黑便,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很有可能是由于服用阿斯匹林而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损伤而出现的。
2.皮下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呈青紫色或者是在皮肤表面出现一些血点,除了皮肤有出血的情况之外,还会发生牙龈出血和鼻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女性。
再加上阿司匹林有抗凝血的作用,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手术出血的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的服用阿司匹林。
3.中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有可能引起中毒,当患者出现头痛、恶心、耳鸣、视力和听力减退的情况时,很有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引起中毒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当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4.孕妇服用阿司匹林的危害孕妇一定要慎用阿司匹林,在怀孕三个月之内的孕妇服用阿司匹林时,可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异常,假如孕妇在后续的孕期中仍然长期的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导致生产延期的,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出血的危险。
择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抵抗血小板凝集,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血栓风险。
很多中老年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但是又有一些朋友,担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其他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就像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实际上,这么做并不可取。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达到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其这种抵抗作用能够贯穿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最短7天,最长14天),但是如果想要达到持续的抗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作用,还是建议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一般推荐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在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胃部,最终进入肠道,在肠道阿司匹林会迅速溶解吸收,并经肝脏代谢后分布进入人体的血液及组织中,达峰时间约3.5小时,在24小时内,阿司匹林能够起到抑制血栓素A2形成,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最终阿司匹林会以代谢结合物以及小部分游离水杨酸的形式经肾脏排泄出体外。
因此,如果想要有效的抵抗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形成几率,应该每天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服用一段时间停用,那么阿司匹林从体内代谢完后,在7~14天左右,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就会失效,而服用阿司匹林不会有后续效应,能够在不服药的情况下,仍然降低血栓风险。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来确认,但也有国外研究报道,骤然停服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药物的反弹效应,即造成形成血栓风险的进一步增大,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说,的确要注意出血风险,但是对于出血风险的注意,应该从用药前的评估,干预,以及用药期间的药物干预等方面来控制,比如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前,除了要评估和明确确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以外,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应当先做完根除治疗,然后再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已经有胃部疾患,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出血风险,又确需服用的,一般建议在服药的前12个月,服用拉唑类或替丁类药物,进行胃黏膜的保护。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是常见的一种药物,不少家庭都备有。
但是凡药三分毒,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也是有的,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希望对你有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吐。
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
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2、过敏反应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
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与其影响免疫系统有关。
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
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
3、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
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
4、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
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发生在治疗后的几个月,通常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
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但明显的黄疸并不常见。
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itC及肌苷等药物,口服强的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
5、肾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
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