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2《匆匆》预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2、匆匆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语言美,体味文章拟人、排比的修饰手法及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学习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及其文学成就。
收集关于时间的诗词、名言、警句。
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时光匆匆即逝,可有谁想过,当我们闲聊时,时间从嘴边溜走;当我们玩电脑时,时间随着鼠标的滑动悄悄溜走……我们多想把时间挽留,可是,它却总是一去不复返!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就把“人人心中有却又笔下无”的感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出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同学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已经具备的自学方法吧!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3、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4、理清写作顺序,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
5、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以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6、提出自己要与同学交流的问题。
7、完成基础达标的内容,检测自己预习情况。
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尝试完成“挑战自我”设计的内容。
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基础达标1、我能读准字音○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去的尽.管去着,来的尽.管来着。
(jǐn jìn)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nuó nà)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níng yí)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
(luǒ guǒ)○2、给课文中的多音字组词zhuǎn ( ) báo ( )转薄zhuàn ( ) bó ( )j n ( ) sàn ( )禁散ìn ( ) sǎn ( )2、我会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体会这样搭配的好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运用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感悟文中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关键:读懂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部分,并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步骤: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坊理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
2、齐读课文题目,“匆匆”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讲什么“匆匆”二、理解内容1、谁能给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你喜欢这个开头吗?喜欢哪些句子?说理由。
2、默读第二自然段,对照老师打出的设影分析,如果把这段改成这样好不好?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如果读懂了,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4、此时作者想到了什么?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5、谁还知道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6、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三、总结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第【2】篇〗教材简析:《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
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看拼音,写词语。
nuóyízhēnɡróngɡyóu sīpái huái( ) ( ) ( ) ( )2、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选择自己觉得难记难写的字和大家交流交流。
3、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体会这样搭配的好处。
‘( )地挪移( )的双眼( )地跨过( )的痕迹( )的日子( )地旋转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有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有______的时候。
教学过程:二、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
三、课文内容研读。
探究一:快速默读课文,再展练自己的学习成果。
1、“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作者运用极新奇的比喻,把()比喻成(),把()比喻成()。
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的愁绪。
2、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想一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 ____;时,。
探究二: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1、找出文中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不易觉察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课文的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达标检测反馈:1、联系上下文,从“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中,选择一词语展练它的音、形、义、用。
2、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的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
【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觉语言的优美,意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累积语言。
3.抓住要点句段,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可贵,建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要点难点】感觉语言的优美,意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累积语言。
【自主学习】一、预习新知1.我能读准字音。
凝然头涔涔泪潸潸彷徨薄雾只管2.我会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转燕薄()()()()()()禁散尽()()()3.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二、合作研究1.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光阴一去不复返”?找出有关的语句深入领会。
2.作者是如何详细描绘日子往来急忙的?你从哪些词句领会出来的?想想光阴还会怎么样急忙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静静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的时候,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中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悟?三、拓展延长1.背诵《长歌行》。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2.累积惜时的名言。
(起码写三句)3.有关链接朱自清( 1898— 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
中国现代有名诗人、散文家。
江苏扬州人。
主要作品《急忙》《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学习评论】自评☆☆☆师评☆☆☆《急忙》教案参照答案:一、1.略2. zhu ǎn 转身 zhuàn 转圈j īn 禁受jìn严禁y ānsàn燕国分别y àns ǎn燕子散文báojìn薄片全力jb ó淡漠ǐn 只管3.细腻刻画时间流逝的踪影,表达了作者虚度光阴的无奈痛惜,揭露了旧时代年青人觉悟又茫然的复杂心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导学案(通用14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导学案篇1【教材分析】《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
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思。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关于珍惜时间的文章和相关的积累是比较多的,但是我班学生性格两极分化严重,有些孩子性格非常外向,有的则比较内向,因此要想把这样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组织好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重要,要想办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因为我班学生普遍较为懒散,时间观念不是太强,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他们树立分秒必争的意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表现出最优秀的自己。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积累词语以及自己喜欢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5.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第【1】篇〗《匆匆》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新入选的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根据这点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激趣导入。
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送给别人或自己。
揭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交流对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认识,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二、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荐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二)、交流学习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认真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种感受?指导朗读:画横线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③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理解画横线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反复吟读,说说自己的感想。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匆匆》导学案(精选13篇)《匆匆》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3、我能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课前导航1、读读:我把课文读了()遍,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认认:我要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查查:(1)课文中有几个还不理解的词语,我得查查工具书,然后写在下面。
(2)查阅作者朱自清的资料。
4、想想:(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描述时间的匆匆?5、吹吹:读课文的时候我会有自己的体会,也会冒出一些问题。
我要用吹泡泡的方法写在课文中。
自评:a b c d家长评:a b c d《匆匆》导学案篇2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4.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导学重难点: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学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导学时间:二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
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一)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2 《匆匆》学习内容:2 《匆匆》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词句。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难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190万字的作品;他晚年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书课题,读题。
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地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地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分组交流自学情况(语言叙述)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地指导。
四、归纳提升: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地通顺。
3.教师采取点学生读、整体朗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地指导。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抄写生字和自己觉得好的词语。
2.对生字词语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教写,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会认、会读、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挪”和“蒸”,并且通过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匆匆》一文,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真体会作者对时间的特点——一去不复返的描写,清晰作者的行文主旨。
3、通过初步学习《匆匆》一文,启发学生从中得到珍惜时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珍惜时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现实意义。
4、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朱自清散文的优美,并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真体会作者对时间的特点——一去不复返的描写,清晰作者的行文主旨。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感受时间的无时无处不在,进而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课,激发兴趣(开场教师导语)汉字,奇特、美妙,每一个字代表一个意义,每一个字都附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学习他,就要怀着一种敬畏之心,欣赏他在中华五千年的独特的魅力,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话,请看电子屏幕:大家认真倾听,仔细品味,把每一个字听到心里去,感知这段话的含义,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听完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段话讲得那么的亲切感人、富有深意,那么,说这段话的是谁呢?(朱自清)展示朱自清简介资料,学生学习。
我们了解了朱自清,下来就要学习他写的文章。
朱自清不仅说了刚才的那段话,还写了《匆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匆匆》。
(板书课题)解题:有一种长久叫岁月,有一种岁月叫匆匆。
匆匆就是时间。
展示标题页。
二、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一步骤:让学生看屏幕,用心听文本整个内容,找到自己感到陌生或感兴趣的字或词语,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处理生字,难理解的词语)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认真聆听课堂全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本课的生字、自己感到陌生的词语或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语,和同学交流。
2 《匆匆》
1.给加点字注音。
涔涔.潸潸.赤裸.徘徊
..
遮挽
..
..蒸融
..伶俐
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确乎涔涔潸潸徘徊游丝蒸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4.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阅读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文学生涯的,直至逝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背影》、《春》、《荷塘月色》,是我们在中学时代要学习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