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37.00 KB
- 文档页数:14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A. 欧姆B. 法拉第C. 牛顿D. 伽利略【答案】C【解析】【详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故选C.2.足球运动员掷界外球,第一次以速度斜向下抛出,第二次在同一高度处以速度水平抛出,忽略空气阻力,足球从抛出到落地,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分别为、落地点到运动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比较水平位移。
【详解】第一次以速度v1斜向下抛出,则具有向下的分速度,而第二次在同一高度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没有竖直向下的分速度,二者的高度是相同的,所以第一次的时间小,即t1<t2;由于v1<v2.而且第一次的时间短,水平方向根据x=v x t知,则x2>x1,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
3.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召开。
如图所示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学道示意图,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C点后水平飞出,落到滑道上的D点,E是运动轨迹上的某一点,在该点运动员的速度方向与轨道CD平行,设运动员从C到E与从E到D的运动时间分别为、,EF垂直CD,则A. ,B. ,C. 若运动员离开C点的速度加倍,则落在斜面上的距离也加倍D. 若运动员离开C点的速度加倍,则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B.以C点为原点,CD为X轴,和CD垂直向上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如图:对运动员的运动进行分解,y轴方向做类竖直上抛运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运动员速度方向与轨道平行时,在Y轴方向上到达最高点,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知。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 A. 在太空中绕月球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 B. 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正在闯线的瞬间 C. 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 D. 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 【答案】A 【解析】【详解】A .“嫦娥一号”卫星的大小相对于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来说很小,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嫦娥一号”卫星可以看成是质点,故A 项正确;B .研究冠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正在闯线的瞬间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故B 项错误;C .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故C 项错误;D .以及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故D 项错误。
2.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5m/s ,它的意思是( ) A. 物体在该时刻前1s 内通过的路程是5mB. 物体在该时刻后的1s 内通过的路程是5mC. 物体在该时刻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5mD. 若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每秒钟内通过的位移都是5m 【答案】D 【解析】【详解】ABC .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5m/s ,该速度与时刻对应,是瞬时速度,不代表上一秒,下一秒仍是这个速度,故物体在以后或以前每一秒的路程无法确定,故ABC 项错误;D .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5m/s ,是指若保持这个趋势,即以后的速度都是5m/s ,则由x =vt ,可知每秒钟将发生5m 的位移,故D 项正确。
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263(m)x t t =-,其中时间t 的单位s ,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 时,质点运动的位移为 A. 3.75m B. -3.75m C. 2.25m D. -2.25m【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匀变速方程2012x v t at =+,可知物体初速度为6m/s,加速度为-6m/s 2。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A.B.C.D.2.我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在火箭发射、飞船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王亚平要承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D.火箭加速上升时,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3.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自由滑行。
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m,滑行的时间为5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 )A.3km/h B.3m/s C.6km/h D.6m/s4.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5.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A.重力B.支持力C.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D.地转偏向力6.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B.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8.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9.如图所示,4个箭头均表示船头的指向,每相邻两个头之间的夹角都是30o,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水速是2m/s,要使船能垂直河岸渡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应为A.①方向 B.②方向 C.③方向 D.④方向10.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441-446班)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的全部内容。
—446班)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天体运动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星球都在绕地球运动B.牛顿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D.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的比较慢,在远日区域运行的比较快2.有A、B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动,它们的运动周期比为1:27,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 A. 27:1 B. 1:9 C. 1:3 D. 9:13.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C.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4.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①=② =③=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B.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C.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是一样的 D.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行周期是相同的6.“科学真是迷人.”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球的半径R和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T,就能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辛集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月月考考试试题_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空心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风力仪根据偏角θ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若m=1kg,θ=30°,g取10m/s2.则风力大小为()A.5N B.53N C.1033N D.103N2.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A.15 m/s B.20 m/sC.25 m/s D.30 m/s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4.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s、J是基本单位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5.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6.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物体运动情况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B.C.D.8.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APP导航的界面。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辛集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1月月考考试试题_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做曲线运动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拉力F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Fkx=,弹簧的劲度系数k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k=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k=D.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未知,物理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频闪照相机对该运动进行研究.已知相邻的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 s,发现质点在第1次到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到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则仅仅由此信息还是不能推算出A.第1次闪光时质点速度的大小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第2次到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7.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到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8.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2 s内的平均速度B.t=3 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2 s内的加速度与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与第3 s内的位移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10.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4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整个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20 N,方向向上B.30 N,方向向上C.40 N,方向向上D.60 N,方向向上1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A.6N,方向水平向右B.8N,方向水平向右C.8N,方向水平向左D.3N,方向水平向左1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5t+t2(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那么3s时物体的速度是( )A.7m/s B.9m/sC.11m/s D.8m/s1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木块1和2、2和3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信德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分别在四辆相同汽车的车厢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当汽车在沿平直道路上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相对汽车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则获得最大加速度的汽车是A. B.C. D.参考答案:D【详解】以A图为例,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cosα=mg,T sinα=ma两式联立解得:a=g tanα,可知,a越大,汽车的加速度越大,因为β>α>θ>0°,所以D图中汽车的加速度最大。
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2. (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0匀速运动,通过传送带把静止于其左端A处的工件运送到右端B处。
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L,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常数,工件经过时间t0从A处运动到B处,则下列关于工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的是()参考答案:DC3. (单选)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顶上,如图(1)所示,设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线的张力为T,则T随ω2变化的图象是图(2)中的()参考答案:C4.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假定汽车所受阻力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C参考答案:C5. 如图所示,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Ⅱ物体速度不断减小B.在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Ⅰ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参考答案: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确定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分析速度关系,判断何时相遇最远;当位移相等时,两者相遇.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等于.Ⅰ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根据它的位移与匀加速运动位移的关系,分析平均速度与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Ⅱ物体速度均匀减小,Ⅱ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故A正确.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t1时刻前I物体的速度大小大于Ⅱ物体的速度,I物体在Ⅱ物体的前方,两者距离不断增大,t1时刻前I物体的速度大小小于Ⅱ物体的速度,I物体在Ⅱ物体的前方,两者距离不断减小,所以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故B 错误.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t2时刻Ⅰ的位移大于Ⅱ的位移,没有相遇,故C错误;D、Ⅱ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等于.Ⅰ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其位移大于以相同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其平均速度大小大于.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填空)(2014秋?富阳市校级月考)如图,轻绳一端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5kg的重物,∠CBA=30°,滑轮受到的绳子作用力为(g=10m/s2)100 N.参考答案:100N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解:由题意可得,对绳B点受力分析: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因同一根绳张力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量,即F1=F2=G=mg=100 N.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由于拉力F1和F2的夹角为120°,则有合力F=100 N,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1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故答案为:100N.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均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图象,其横坐标均为时间t.则a﹣t图象a﹣t图象为,v﹣t图象为,s﹣t图象为参考答案: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则其a﹣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故a﹣t图象为乙.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的加速度不变,v﹣t是倾斜的直线,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v增大,则v﹣t图象中丁.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s=v0t+at2,其s﹣t图象应该为一条抛物线,则s﹣t图象为丙.故答案为:乙,丁,丙.【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来判断a﹣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可由位移公式分析判断x﹣t图象形状.8. 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斜面顶点以大小相同的初速v同时水平向左与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小球A和B,两侧斜坡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小球均落在坡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和B两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sin37o=0.6,cos37o=0.8 ) ( )A. 3:4B. 4:3C. 9:16D. 16:9参考答案:C根据平抛运动及几何关系有:,得,C正确。
一、选择题1.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内和1s~3s内相比()A.速度变化相同B.平均速度相等C.位移相等D.加速度相同4.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5.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6.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4m/s 7B .22m/s 3C .25m/s 8D .22m/s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 9.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v C .物体经过 2t时的速度为 2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t 的位移之比为 1:310.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B .某人用15s 跑完100mC .我们下午2∶00开始上课D .唐山开往北京的4420次列车于16∶40从唐山站发车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B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C.某一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12.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13.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14.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C.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15.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球B的质量为m,则A.A球的质量为B.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C.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D.细绳的张力大小为16.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车辆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为340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A.30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17.(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1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19.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A.0.2 sB.0.15sC.0.1 sD.0.05 s20.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静止一质量为m1的小滑块,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水平力F,满足F=kt(k为常量,t代表时间),长木板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A.v M=v N B.v M>v NC.t M>t N D.t M=t N2.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2m/s,则该汽车在任意1s内3.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A.位移一定为2mB.速度一定变化2m/sC.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D.末速度比下1s的初速度小2m/s4.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5.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A.B.C.D.6.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A.15 m/s B.20 m/sC.25 m/s D.30 m/s7.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μg B.gμC.gμD.g8.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9.我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技术动作时B. 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C. 研究汽车上坡有无翻倒危险时D.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答案】D【解析】【详解】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技术动作时,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要考虑身体形状,故不可看作质点,A错误;B、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要考虑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B错误;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要考虑汽车本身的形状及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能将汽车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2.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B. 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C. 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段D. 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答案】C【解析】【详解】A、汽车速度计指着速度为60km/h,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B、公路上有30km/h的标示牌时,是最大速度,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C、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程,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故该速度为平均速度,故C正确;D、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时,其速度与位置对应,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平均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B. 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如果初速度很大,其加速度一定也很大C. 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D. 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答案】D【解析】【详解】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快,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可能为零,故A错误;B、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初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刹车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C、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的瞬时速度为零,但是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D正确;故选D。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技术动作时B. 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C. 研究汽车上坡有无翻倒危险时D.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答案】D【解析】【详解】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技术动作时,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要考虑身体形状,故不可看作质点,A错误;B、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要考虑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B错误;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要考虑汽车本身的形状及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能将汽车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2.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B. 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C. 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段D. 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答案】C【解析】【详解】A、汽车速度计指着速度为60km/h,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B、公路上有30km/h的标示牌时,是最大速度,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C、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程,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故该速度为平均速度,故C正确;D、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时,其速度与位置对应,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平均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B. 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如果初速度很大,其加速度一定也很大C. 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D. 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答案】D【解析】【详解】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快,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可能为零,故A错误;B、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初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刹车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C、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的瞬时速度为零,但是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结合加速度的概念分析判断。
4.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ABCDE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率为1m/sB. 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 CD段的平均速度与DE段的平均速度相同D. 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在AB段的路程大于1米,所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率,故A错误;B、物体在BC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方向由B指向C,故B正确;C、物体在CD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在DE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D、根据公式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公式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发生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
5.以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2m/s2的与运动方向同向的加速度,几秒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10m/s()A. 5sB. 2sC. 3sD. 8s【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小车的初末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求出运动的时间;【详解】因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A. 1∶4B. 2∶1C. 1∶2D. 4∶1【答案】C【解析】设前后两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开始刹车时汽车速度为v,则a1=v/t1,a2=v/t2,所以有:a1:a2=t2:t1=1:2.故选:C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抓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相等,结合时间关系求出加速度大小之比7.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4个完整的处于现役状态的航母作战编队,第三艘航空母舰已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设。
航母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歼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m/s2,起飞速度为50m/s,若该飞机滑行100m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A.B. 40m/sC. 20m/sD. 10m/s【答案】B【解析】【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解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已知飞机的加速度、位移、末速度,求解飞机的初速度,不涉及物体运动的时间,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便可解决。
8.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
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A. 3:2B. 1:1C. 1:2D. 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着陆时的速度为v,则起飞的速度为1.5v,根据;,得t1:t2=1:1.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尤其是平均速度求解位移时;此题是基础题.9.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时间t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A. tB.C. 2tD. t【答案】A【解析】【详解】设斜面的总长度为x,总时间为t′,则有:,,联立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A. t=0时,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甲一定在乙的后面C. 相等时间内,甲的速度改变较大D. 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较大【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t=O时刻,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确定甲、乙谁在前,谁在后,故B错误;C、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所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所以相等时间内甲的速度改变量大,故C正确;D、由图直接读出在5s末以前乙质点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直接读出速度,比较速度大小。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10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120m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为16m/s,汽车自身长度忽略不计,则()A. 汽车的加速度为1.6m/s2B. 汽车过桥头时的速度为12m/sC. 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16sD. 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为40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桥的平均速度为,故再经过5s,速度变为16m/s,所以有,设汽车过桥头的速度为v,则,解得,AB 错误;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所用时间为,所以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20s,C错误;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为,D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1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末的速度达到4m/s,则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A. 2mB. 4mC. 6mD. 10m【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得,物体的加速度,前2s内的位移,前3s内的位移,则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3.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始终大小为a,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C.D.【答案】BC【解析】【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解;【详解】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14.如图为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B.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C. 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D. 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答案】ABC【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知,A. 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速度方向相反,是相向运动,故A 正确;B、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速度大小为5m/s,故B正确;C、t=8s时有交点,表面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故C正确;D、2s−6s,物体A位置坐标不变,保持静止,即停止了4s,故D错误;故选ABC。
【点睛】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交点表示相遇。
15.物体以12m/s的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的时候速度的大小为8m/s,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A. 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B. 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2C. 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2D. 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9:4【答案】ACD【解析】【详解】B、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为,故B错误;C、物体在上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物体在下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所以,故C正确;A、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距离大小s,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时间之比,故A正确;D、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故D正确;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