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防腐涂料湿附着力及其性能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5
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防腐涂料是一种用于保护金属表面不受腐蚀的涂料,具有防腐性能良好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
一、防腐涂料的性能1.阻隔性能:防腐涂料具有优异的隔离与阻隔性能,可以阻止腐蚀介质接触到金属基面上。
2.抗腐蚀性能:防腐涂料可以有效地抵抗金属表面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作用。
3.耐候性:防腐涂料在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和外观,不易受到气候变化、紫外线辐射等的影响。
4.附着力:防腐涂料与金属基面之间具有卓越的附着力,不易剥落或脱落。
5.柔韧性:防腐涂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适应金属基面的收缩膨胀和变形,不会产生开裂和脱层现象。
6.耐磨性:防腐涂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力量和摩擦的磨损,保持涂膜表面的完整。
二、防腐涂料的检测方法1.厚度测量:使用厚度计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干燥时间测量:采用温度计或湿度计等仪器对涂层的干燥时间进行测量,以确保涂层正常干燥。
3.附着力测试:使用附着力测试仪器对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进行测试,以判断涂层的牢固程度。
4.耐盐雾腐蚀测试:将涂层试样暴露在盐雾环境中,通过一定时间内观察和评价试样的腐蚀情况,以判断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5.耐磨性测试:使用磨擦试验仪对涂层进行磨擦实验,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出现损伤,并通过对磨损面积和深度进行测量,评估涂层的耐磨性能。
6.耐候性测试:通过暴露试验或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涂层进行一定时间的暴露,以评估其在自然环境下的耐候性能。
7.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取样并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涂层中的元素和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认涂层的化学成分。
8.红外光谱分析: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涂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确定涂层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信息。
9.导电性测试:使用导电仪对涂层的导电性进行测试,以确定涂层的防腐性能。
综上所述,防腐涂料具有阻隔性能、抗腐蚀性能、耐候性等优点,并可以通过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耐盐雾腐蚀测试等多种检测方法来评估其性能。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研究与制备摘要:结合具体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工作和环境特点,考察不同自制水性环氧乳液、自制环氧固化剂,环境友好型防锈颜料,在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中对附着力、耐冲击、耐水耐盐雾性的影响。
从水性环氧固化剂、水性环氧乳液原材料选取、搭配,防锈颜料的选择等多个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以求分析出影响漆膜各项性能的最大因素。
获得水性双组分环氧防腐涂料最佳方案。
关键词:水性;改性胺;环氧乳液;防锈颜料引言:水性双组分环氧防腐涂料因其性能突出而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近年来从环氧乳液方面,环氧固化剂方面还是防锈颜料方面对其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少[1-2]。
但从自主合成环氧乳液和固化剂出发,探讨环氧乳液、环氧固化剂和防锈颜料这3个对环氧防腐涂料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的相关文章较少。
结合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应用领域对漆膜的性能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高湿度涂装,本文通过测试漆膜的早期(24h)耐水性,耐盐雾性、附着力和耐冲击性,分析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水性环氧乳液原材料的选取、搭配,以及防锈颜料的选择搭配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找出能平衡涂料稳定性和漆膜各项性能的环氧乳液和环氧固化剂方案,同时获得水性双组分环氧防腐涂料最佳方案。
一、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及步骤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将三乙烯四胺TETA(分析纯)投入到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及搅拌器的500 ml四口反应瓶中,在65±5℃时滴加环氧E51(巴陵石化)和PM混合物,反应4 h得到TETA与E51加成物;升温至70±5℃,滴加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 215,反应3 h;升温至75±5℃,滴加单环氧化合物BEG(江苏森菲达)封端,反应至活泼氢当量为(120±10),最后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到60%固含。
环氧乳液:将E20溶于PM中,加入用PEG-8000、PEG4000(陶氏)自制的反应型乳化剂,在65-75℃,高速分散(2000-3000/min)下缓慢加入去离子水直至相转换,稀释至所需的固含和粘度。
涂料的附着力与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保护和装饰。
然而,要确保涂料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其对被涂覆表面的附着力。
涂料的附着力不足可能导致涂层剥落、起泡、生锈等问题,严重影响涂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研究涂料的附着力以及相关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涂料附着力的基本原理涂料附着力的形成涉及到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
从物理角度来看,涂料能够渗透到被涂覆表面的微观孔隙和粗糙度中,形成机械嵌合,增加了涂料与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附着力。
从化学角度分析,涂料中的树脂和固化剂与被涂覆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合,如共价键、离子键等,这是实现强附着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表面能也是影响涂料附着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涂料的表面能应低于被涂覆表面的表面能,这样涂料才能在表面良好地润湿和铺展,进而提高附着力。
二、影响涂料附着力的因素1、被涂覆表面的性质被涂覆表面的清洁度、粗糙度、化学成分等都会对涂料附着力产生显著影响。
如果表面存在油污、灰尘、锈迹等污染物,会阻碍涂料与表面的直接接触,降低附着力。
粗糙度适中的表面有助于增加机械嵌合作用,但过于粗糙或过于光滑的表面都不利于附着力的提高。
表面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与涂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强度。
2、涂料的性质涂料的组成成分、粘度、干燥速度等特性也会影响附着力。
优质的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适当的粘度和固化性能,以确保能够与被涂覆表面充分结合。
3、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时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环境因素以及施工方法、涂装厚度等施工条件都会对涂料附着力产生影响。
例如,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可能导致涂料干燥不均匀或产生气泡,从而影响附着力。
三、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和作用1、机械处理机械处理包括喷砂、打磨、抛光等方法。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去除被涂覆表面的氧化层、锈迹和污染物,增加表面粗糙度,为涂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基础。
湿态附着力在防腐涂层性能检测中的应用祁东东;王思卜;赵文亮;程家庆;王冬梅;张晓玲;张祥金【摘要】按标准规定,防腐涂层浸泡一定时间后,若未出现起泡、开裂、脱落等失效现象,评价结果为合格。
但部分评价合格的涂层,其附着力已大幅下降,防腐性能大大降低。
该文选取浸泡后评价合格的8种防腐涂层,对其干态附着力和酸性环境浸泡后的湿态附着力进行了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浸泡后部分涂层的附着力已大幅降低或丧失,金属基体有明显腐蚀特征;部分涂层附着力有所降低;2种常温固化的防腐涂层附着力略有升高。
可见,通过对比涂层干/湿附着力,或者跟踪涂层服役过程中附着力的变化,可量化掌握涂层性能的保持状况和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发电技术》【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防腐涂层;湿态附着力;快速检测【作者】祁东东;王思卜;赵文亮;程家庆;王冬梅;张晓玲;张祥金【作者单位】[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30;[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8防腐涂层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其防腐性能随着服役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冷热交变及湿度巨变引起的体积变化,水分和电解质渗透引起的涂层水解或皂化等行为都会导致涂层性能下降,甚至失效[1]。
在涂层服役过程中,一般通过观察涂层是否出现起泡、破裂以及脱落等直观特征来判断涂层是否失效[2]。
为了保证涂层的使用寿命,对于拟使用的涂料,使用之前需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硬度、柔韧性、耐磨性以及附着力等性能测试属于原材料检测范畴,不能反映涂层在具体使用环境下的性能。
水性防腐涂料配方要求及关键类似于溶剂型防腐漆,水性金属防腐漆主要是阻止水气透过漆膜而达到防腐的作用。
水性防腐漆在性能要求上有与溶剂型防腐漆性能要求的共性,但也有其特殊性。
常见的水性防腐漆配方要求如下:致密性:水性金属防腐漆需要彻底有效地隔绝空气中水气与底材(被涂物)的接触。
干附着力:水性金属防腐漆与底材密接程度。
依国家规范测试方法,其等级可区分为0 至7,计8 级;而0 级为最佳。
干燥的涂膜除了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良好的干附着力以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湿附着力。
这样的水性金属防腐漆涂膜既具有很好的阻水性,渍水若干小时后又具有相当好的湿附着力来抵抗生锈和起泡。
耐盐雾:通常的测试标准是300 小时。
抗闪锈: 闪锈是水性金属漆的一个独有的现象,指的是被水性涂料涂覆的易氧化的金属表面漆膜干燥前,在金属表面产生圆形的锈斑。
因为水性金属防腐漆对漆膜性能较高的要求,要想成功开发水性金属防腐漆,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关键:1) 树脂:水性树脂是水性漆的核心,而高性能的树脂是水性金属防腐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在水性金属防腐漆的配方中,必须选择有高附着力和高防湿,防水性能的树脂,。
2) 颜料: 颜料必须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涂膜抗起泡性和膜下钢板耐腐蚀性。
值得推荐的环保防锈颜料有:美国哈罗克斯颜料公司的HALOX SZP-391 和HALOX SW-111,磷酸锌铁MHH-LXT(优异),羟基亚磷酸锌,改性的无机颜料(磷酸锌,三聚磷酸铝)等。
跟铬酸盐或铅盐相比较就防锈性和抗起泡性而言:磷酸锌铁MHH 好许多,而HALOXSZP-391/HALOX SW-111 和羟基亚磷酸锌跟其相当或更优越。
3) 填料:填料既能降低成本,鳞片状的填料又利于防腐蚀,当片状的填料平行于基材排列时,水分子氧分子要分子到达基材界面与钢铁发生作用要绕多几倍的路程,这样水性金属防腐漆的防锈性和耐盐雾性等性能会大大提高。
4) 恰当的颜基比:合理的颜基比能使涂膜变得致密,具有较好的阻氧阻水率,能够有效的阻止水分子和氧分子穿过涂膜到达金属表面并与吸附在那里促使其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生锈等现象,从而破坏涂层的附着力降低耐盐雾性能.5) 水分子阻换剂:有了再好的树脂,防锈颜料,恰当的颜基比和湿附着力,还是有一小部分水分子和氧分子能够穿过涂膜到达素材界面从而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和生锈破坏附着力,从而降低耐盐雾性能。
涂层附着力的现场检测摘要:介绍了防腐蚀涂料涂层附着力的机理,并对附着力检测的标准划格法、划X法以及拉开法的测试方法和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拉开法1.涂层附着力涂装工程中,对于防腐蚀涂料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涂层保护性能相当重要的指标,越来越被业主和监理所重视。
除了在试验室内的检测外,防腐蚀涂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涂料产品进行的样板附着力测试,以及施工过程中现场附着力的检测,也越来越普遍。
有机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与涂层对金属的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是由附着力与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过程所决定的。
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相界面的电化学腐蚀引起的,附着力的好坏对电化学腐蚀有明显的影响。
良好的附着力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电解质溶液对基体的渗透,推迟界面腐蚀电池的形成;牢固的界面附着力可以极大地阻止腐蚀产物——金属阳离子经相间侧面向阴极区域的扩散,这些阳离子扩散是为了平衡阴极反应所生成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这虽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附着力降低,阳离子从相间侧面向阴极扩散的扩散则容易得多。
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有机涂层与基底金属表面的黏附力(adhesion),其次是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Cohesion)。
这两者对于涂层的防护作用来说缺一不可。
有机涂层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才能起到良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的作用。
涂层的不能牢固地黏附于基底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涂层本身凝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而失去保护作用。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附着力不好,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而涂层本身凝聚力差,则漆膜容易龟裂。
这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有关涂层附着力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学说,影响涂层附着力有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涂料对底材的湿润性和底材的粗糙度。
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湿润性越强,附着力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起到了咬合锚固(Anchor Pattern)的作用。
水性聚氨酯在涂料领域广泛研究和应用0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介绍了防腐蚀水性聚氨酯涂料、防水水性聚氨酯涂料、防霉杀菌水性聚氨酯涂料、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抗涂鸦水性聚氨酯涂料等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功能性涂料进展聚氨酯(PU)是由含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与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主链中除含有许多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键(-NHCOO-)外,还含有醚键、酯键、脲键、脲基甲酸酯键。
聚氨酯被誉为性能最优异的树脂,以其制得的涂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损、柔韧性好、耐化学品、附着力强、成膜温度低、可在室温固化等。
但是,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在制备和施工的过程中都需添加不少有机溶剂,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游离的多异氰酸酯(如TDI)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各国环保法律法规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聚氨酯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二元胶态体系,以其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
水性聚氨酯涂料,不仅具有无毒无臭味、无污染、不易燃烧、成本低、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施工方便、易于清理等优点,还具有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所固有的高硬度、耐磨损等优异性能[3],因而在木器涂料、汽车涂料、建筑涂料、塑料涂料、纸张涂层以及织物和皮革涂饰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具有新型功能的水性涂料的需求,近年来,人们通过对水性聚氨酯改性或添加助剂开发出了许多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提高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功能性,扩大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应用范围。
本文综述了几种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金属防腐涂料的需求逐渐增大。
本论文针对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优化配方和改进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的涂料。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金属防腐涂料是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溶剂型防腐涂料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开发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环保无害的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制备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树脂、颜料、添加剂、溶剂等。
其中,树脂是涂料的成膜物质,对涂料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颜料可提高涂层的耐候性、遮盖力等性能。
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流平剂、消泡剂等,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
溶剂主要起到调节涂料粘度和分散颜料的作用。
2. 实验方法(1)配方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的涂料配方。
(2)制备工艺:将各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研磨、分散、调色等工艺步骤,制备出涂料。
(3)性能测试:对制备出的涂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耐盐雾性、附着力、柔韧性等。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1. 制备工艺优化通过调整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制备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
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包括选择合适的树脂、颜料和添加剂,以及调整研磨、分散、调色等工艺参数。
2. 性能测试结果(1)耐盐雾性:经过多次耐盐雾性测试,本研究所制备的高性能水性金属防腐涂料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涂层未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
(2)附着力:涂层的附着力是衡量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所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可与金属基材紧密结合,防止涂层脱落。
2020年第12期金属腐蚀在能源、环境、化工、海洋、交通、建筑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目前,保护金属基体的方法主要包括添加腐蚀抑制剂、表面改性、表面涂层及电化学手段等。
其中,表面涂层是解决金属腐蚀问题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既经济又实用[2]。
通过涂层阻挡或屏蔽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的接触,可以有效保护金属不被腐蚀[3]。
聚合物涂层应用比较广泛,由于相对厚度较薄,它的防护效果很理想。
聚合物涂层的防腐蚀机理包括粘附机理、电化学机理和物理化学机理[4]。
传统的聚合物涂层常常采用有机溶剂,在配料和施工等过程大量地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 ),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且极大地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溶剂型涂料将会限制发展和使用。
因此,开发新型环境友好的有机防腐涂料,最大限度地减少VOCs 的排放,已成为防腐涂料发展的必然趋势[6]。
目前,已成功开发的环保型防腐涂料主要有水性防腐涂料、聚苯胺基防腐涂料、粉末防腐涂料和聚氨酯基紫外固化防腐涂料[7]。
水性环氧树脂分子量大、亲水性强,可以替代溶剂型环氧树脂,可以从源头解决VOCs 的挥发问题,既利于环境保护,又利于安全施工。
因此,对水性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的研究最多应用最广。
但是,相比于溶剂型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树脂对金属基体的封闭性无法达到使用要求,致使防腐性能较差,需加入防腐填料。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水性环氧树脂与防腐填料间的浸润性[5]。
石墨烯/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性能研究*赵岱楠,王飞,杨雪松,许岩,孙皓瑜,胥焕岩(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石墨烯可有效提高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性能,物理性能研究表明:RG O /EP 涂层的硬度比EP的硬度提高了5个等级,同时仍保留着较好的附着力。
塔菲尔极化曲线(Ta f e l )指出:与石墨烯复合后,涂层的腐蚀电位由-1.1V 增至-0.8V ,而腐蚀电流密度由1.2×10-3A ·c m -2降至7.6×10-5A ·c m -2,这意味着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了。
提高水性环氧防腐底漆耐盐雾性的办法1、使用助剂,提高碳钢钝化膜的质量。
如钝化型抗闪锈剂,可增强干态和湿态的附着力;如水分子阻换剂,将粘接界面变成疏水型;如硅烷偶联剂,可提高界面附着力。
2、提高涂膜干态和湿态下的附着力,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树脂固化体系。
亲水基含量太高的体系往往湿态粘接强度差,水分子渗透到界面的可能性大增。
2-1 固化后的涂膜疏水性越强,水分就越难以渗透。
2-2 固化后的涂膜跟底材的湿态附着力越好,水分就难以渗透到界面。
一方面取决于体系产生的羟基越多,跟底材的附着力越好,如多氨基的固化体系,另一方面取决于体系的憎水性和湿态下剥离强度要高。
2-3经过钝化的金属界面附着力更优。
3、涂膜的Tg>35°C,这样盐雾试验中,涂膜不会软化,变形小就不易起泡。
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树脂固化体系。
3-1油性环氧的很容易Tg>35°C,因为均相体系中环氧树脂分子和固化剂分子充分缠绕接触,水性环氧则不同,以下因素会制约其交联度。
3-1-1 乳胶粒子的大小,粒子越粗,粒子中间部位很难接触到树脂或固化剂的分子,交联密度下降,体现为涂膜硬度不够。
反之,则固化度提高,Tg提高。
3-1-2 树脂和固化剂的相容性,影响接触机率。
3-1-3二者的配比取决于残留量,树脂残留多,则固化剂要减量。
3-1-3-1,固化剂为水溶性的,则树脂残留多,所以固化剂要适当减量;3-1-3-2树脂固化剂均为乳胶粒子,则树脂固化剂均会残留,粒子大的组分残留多,可考虑等当量;3-1-3-3自乳化环氧树脂乳化油性固化剂的体系,硬度上来相对较慢,树脂固化剂均会残留,但树脂残留多,固化剂残留少,所以固化剂要适当减少;3-1-3-4水乳型固化剂乳化油性环氧的体系,硬度上来相对较慢,树脂固化剂均会残留,但树脂残留多,固化剂残留少,所以固化剂要适当减少;3-1-3-5乳液型自乳化固化剂配合自乳化环氧体系,二者可相互乳化,相容性较好,二者接触充分,尽管二者均有残留,但相对残留少,可考虑等当量配比。
防腐涂料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仪器设备防腐蚀涂料性能的紧要性防腐蚀涂料在工业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它能够有效地隔离金属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腐蚀、氧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
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如海洋、化工厂等,金属构件简单受到腐蚀的侵害,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防腐蚀涂料的性能检测显得尤为紧要。
4.1耐腐蚀性能检测耐腐蚀性能是防腐蚀涂料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性能之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含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腐蚀性气体暴露试验。
盐雾试验通过模拟海洋环境中的盐雾,评估涂料对腐蚀的防范本领;湿热试验则考察涂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腐蚀性气体暴露试验则模拟化学工业环境,评价涂料对化学腐蚀的防护效果。
4.2附着力检测涂料的附着力是指涂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划格法、划圈法和拉开法是常用的附着力检测方法。
划格法通过切割涂膜表面,评价涂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划圈法则在涂膜表面划圈,察看涂膜是否脱落;拉开法通过在涂膜上施加拉力,评估涂膜的结合强度。
4.3耐磨损性能检测在一些机械磨损环境下,涂料的耐磨损性能显得尤为紧要。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含Taber磨损试验和悬挂滚子试验。
Taber磨损试验通过旋转圆盘和砂纸,模拟涂料在摩擦中的磨损情况;悬挂滚子试验则模拟涂料在机械摩擦下的耐磨性能。
4.4其他性能检测除了上述紧要性能外,还有诸如耐高温性能、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等方面的性能需要进行检测。
耐高温性能检测通过高温暴露试验,评价涂料在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则可以通过暴露在不同化学介质中来评估;电绝缘性能可以通过电绝缘仪器来测定。
5.检测设备与仪器进行防腐蚀涂料性能检测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的设备与仪器,以确保测试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常见的检测设备包含:盐雾试验箱:用于模拟海洋环境中的盐雾腐蚀,评估涂料的耐腐蚀性能。
高处与低处温交变湿热箱:可以模拟极端温度和湿度条件,评价涂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划格刀、划圈仪:用于评估涂料与基材的附着力。
水性环氧涂料的研究个性教育专业拓展小组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25日摘要:概述了水性环氧涂料的优缺点,一方面介绍了今年来水性环氧涂料改性进展;另一方面介绍了功能单体扩链法和自由基接枝改性法和其它方法对疏水性的环氧树脂改性进展,另一方面是亲水性的胺类固化剂的改性进展。
通过对水性环氧涂料的改性,使得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如耐腐蚀性增强,附着力提高,涂膜硬度、光泽等也得到明显改善。
最后对水性环氧涂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性环氧涂料,固化剂,改性1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涂料成为涂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
而需求量很大的防腐涂料也必须朝着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要求,涂料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所不断推出水性防腐涂料,高固体分防腐涂料等新产品,国外甚至已经提出将水性防腐涂料用于环境苛刻的重防腐涂料体系[1-2]。
涂料在经过从油基树涂料到合成树脂涂料这一历史性发展之后,目前正向低公害,高性能这一方面发展。
溶剂型涂料的主要缺点是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由于环保和节约能源的需要,人们相继研究开发了以水为溶剂的水性涂料和由纯固体组成的粉末涂料以及辐射固话涂料[3],当今的涂料不仅具备保护性和装饰性,还须赋予其特殊功能即向“精细”方向发展。
水溶性涂料的优点是以水为溶剂,因而可以避免采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可燃性,毒性,以及高成本和施工条件等种种不利因素;除此之外,水溶性涂料的漆膜连续性于一般溶剂漆相仿,赋于乳胶漆和良好的防锈性,故可用于金属表面。
其光泽也接近一般溶剂漆,稳定性也较好。
因此建筑涂料的水性化是其产品结构向着保护环境,减少有机挥发物VOC方向发展。
环氧树脂因其品种较多、性能优异而广泛应用于[4]涂料生产中,但目前所用的环氧涂料大多为溶剂型,污染严重;因此,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成为当今各国水[5-6]性涂料研究的热点。
防腐涂料检测标准防腐涂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涂料,其主要作用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止金属受到腐蚀。
因此,防腐涂料的质量和性能的检测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防腐涂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并能够有效地发挥防腐功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腐涂料检测标准。
首先,防腐涂料的附着力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直接影响着涂层的耐久性和防腐效果。
常见的附着力检测方法包括划格法、拉伸法和冲击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从而判断涂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防腐涂料的耐腐蚀性能也是必须进行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腐蚀性能是指涂层在腐蚀介质中长期使用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见的耐腐蚀性能检测方法包括盐雾试验、湿热循环试验和腐蚀环境下的实地暴露试验。
这些试验能够模拟涂层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从而评估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防腐涂料的干燥时间和硬度也是需要进行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干燥时间和硬度直接影响着涂层的施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干燥时间的观察法和硬度的测定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涂层的干燥时间和硬度,从而判断涂层的施工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防腐涂料的外观和色泽也是需要进行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和色泽直接影响着涂层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的目测法和色泽的比色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涂层的外观和色泽,从而判断涂层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防腐涂料的检测标准涉及附着力、耐腐蚀性能、干燥时间和硬度、外观和色泽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确保防腐涂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防腐功能,保护金属材料,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各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当严格按照防腐涂料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确保生产的防腐涂料符合质量要求,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可靠的防腐保护。
环氧树脂的改性及其水性化研究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等。
然而,环氧树脂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脆性大、易开裂、耐候性差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
因此,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和水性化研究,提高其综合性能和扩大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环氧树脂的改性和水性化研究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改性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引入新型的改性剂和制备方法,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和耐候性。
在水性化方面,研究者们将环氧树脂制成水性涂料或水性胶黏剂等,以降低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和改善作业环境。
然而,现有的改性和水性化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改性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制备过程也较为复杂。
在水性化方面,由于水性环氧树脂的耐水性和耐候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环氧树脂的改性主要涉及共聚、共混、交联和扩链等方法。
其中,共聚是常见的改性方法之一,通过在环氧树脂的主链上引入柔性的链段,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和耐候性。
共混则是将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改性环氧树脂。
交联和扩链则通过增加环氧树脂的分子量,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环氧树脂的水性化是通过引入特定的亲水基团,将环氧树脂制成水性涂料或水性胶黏剂等。
这不仅可以降低VOC的排放,改善作业环境,还可以扩大应用领域,如水性涂料、水性木器漆、水性胶黏剂等。
实现环氧树脂水性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乳化和非乳化法。
乳化法是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将疏水的环氧树脂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水分散液。
非乳化法则是在环氧树脂中引入亲水基团,使其直接溶于水中。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环氧树脂改性和水性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以验证改性剂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备工艺对环氧树脂水性化的影响。
水性涂料在塑胶表面附着力及应用1.塑胶涂料的附着理论目前已知的相关理论有:扩散理论,静电理论,吸附和机械咬合连接理论,化学键理论、溶解度参数理论等。
其中,扩散理论比较正确。
它的核心内容是:涂层附着力的大小与涂料向塑料制品内部扩散的能力有关。
渗透的越好,附着力的增强越明显。
当然,要想渗透的更好,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涂料可以在塑料基材表面铺展,而这个问题则可以通过对涂料配方的调节来解决。
而这时树脂的选择至为重要。
根据溶解度参数理论,当溶解度参数大小相等或相仿时,二者可以互溶,即“相似相容”原理。
当涂料树脂与塑料树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时,它们二者之间会具备良好的附着力。
同样的因为这个理论,要求涂料内溶剂和塑料的溶解度参数要稍微大一些,达到一个合适的值,以免对塑料表面造成过度溶蚀。
并且为了避免塑料中增塑剂渗析出来,选择树脂的时候,要注意其与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相比较。
2.不同塑胶表面状态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塑料表面性能主要由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化学性质来决定。
非极性塑料(如PE、PP等)表面层分子链段中仅有碳原子,非极性塑料的斥水表面使得其与涂层材料之间的结合只能依靠色散力,因而很难粘在表层。
极性塑料(例如ABS、PS、PC、PVC等)表面分子含有众多的如0、N等的极性官能团,通过这些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大的增加了粘合力。
因此,极性塑料更容易被粘结及湿润。
塑料表面的分子的聚集状态对其表面性能同样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聚合物分子链段的分子排布使得其非极性基团冲向外面,那么极性塑料制品同样可以具有非极性的斥水表面。
而当分子排布非常有顺序,使其形成了结晶体的结构,那么可以大大的提高其抗解聚性,这一类的塑料会比具有无定型结构的塑料更能抗溶剂的溶胀和溶解,从而降低了粘结性。
3.通过塑料表面改性是提高塑胶漆附着力的关键3.1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法主要是通过在塑料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来对提高塑料表面的润湿性。
比较简单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是利用试剂对塑料表面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