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35.01 KB
- 文档页数:15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在长沙大学里面调查的献血的现状能够清晰反映出当前大学学生献血积极性、献血渠道、以及献血过程中发现的并需要改进的不足。
通过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剖析,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经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与探讨,研究整合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达到本次调研宣传无偿献血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目的。
1、不同性别、学历、年龄下的献血情况经调查发现,有献血经历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我们根据调查人群的特征,分别从性别、学历和年龄三方面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讨论。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所占比重也随之增长,可以看出除了学识对一个人献血积极性的影响,年龄所指向的阅历也是影响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阅历不仅仅是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可以引导人更加正确地对待献血活动,阅历的增长同样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让人更热衷于公益活动。
但经过以上三项的分析发现,不论从什么角度,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总少于没有献血经历的学生,这也正反映了学生们对于无偿献血这项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献血常识了解程度献血常识是大学生应该清楚了解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不清楚献血的相关常识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对献血常识的了解与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献血活动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不愿意尝试自己所不了解并且可能带有危险性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给积极参加献血的学生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3、对献血的益处的了解使身心放松”以及“促进新陈代谢”这两项则只有不到40%的同学了解,对于其他选项的了解程度就没有这之前的三项高。
来自官方的说法是,献血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点: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可防心脏病、防癌;降低血液粘稠度,使人轻松、清醒;献血救人,促进心理健康;可延年益寿(平均年龄增加2.5岁)。
第二篇:会计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会计模拟实验模拟的是新纺有限公司12月份的全部账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完成了一个月的基本经济业务处理。
对我市无偿献血者职业分类调查分析目的:寻找无偿献血宣传适宜的目标人群,采取有效方式,使本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方法:选取本市2012年下半年参加献血者24 641例,对其进行年龄、性别、血型、职业等的分类统计。
结果:自由职业者53.44%、工人12.11%、农民3.48%、教师6.36%、事业文员0.36%、军人0.32%、公司职员5.55%、医务人员5.06%、公务员7.17%、学生1.66%、其他4.49%,团体献血比例达到20%,而且献血者和年龄、文化程度、捐献次数、血型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应针对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城乡进行无偿献血宣传重点开发区域。
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目前在临床医学中输血治疗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能够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确保医院用血的充足、稳定供应,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非常必要,本文选取了24 641例无偿献血者,统计其基本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市2012年7-12月参加献血者24 641例,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检查标准,年龄18~55岁,其中男15 871例,女8770例。
1.2 方法血站均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检查后采血,并按规定录入数据库保存。
通过数据库将其基本资料中年龄、性别、职业、血型、文化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5。
表1 无偿献血者年龄分布年龄例数(例)比例(%)18~25岁12 661 51.3826~34岁5596 22.7141~55岁6384 25.91合计24 641 100表2 无偿献血者职业分布职业分类例数(例)比例(%)自由职业者13 158 53.44工人2989 12.11农民858 3.48教师1567 6.36事业文员88 0.36军人78 0.32公司职员1367 5.55医务人员1247 5.06公务员 1766 7.17学生414 1.66其他1109 4.49表3 无偿献血者文化程度分布文化程度例数(例)比例(%)硕士及以上34 0.16大学、大专14 562 59.10高中、中专6719 27.25高中以下3326 13.48 合计24 641 100表4 无偿献血者捐献次数对比捐献次数例数(例)比例(%)1~2次12 491 50.693次2314 9.394次1996 8.105次1286 5.226次以上6554 26.60合计24 641 100表5 无偿献血者血型分布血型例数(例)比例(%)A型7526 30.54B型7398 30.02O型7118 28.89AB型2599 10.55合计24 641 1003 讨论从表1年龄分布来观察,18~30岁年龄段的人群属于无偿献血主力军。
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报告大学生义务献血现状及其心态的调查报告大学生义务献血现状及其心态的调查报告从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来说,我们国家无偿献血事业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识,献血者人群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国家离国际的差距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为积极应对“献血荒”,清楚地认识其严重性并采取可行措施,我们进行了大学生义务献血现状及其心态的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一·调查方式及范围: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1.献血现状:比较发达的国家献血者占人口总比例应该是4.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献血者占总人群人口比例是1%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低的安全标准献血者占人口的1%左右,我们国家这个比例应该是0.8%多。
香港是1952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的,当时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只有两位华人献血。
几十年过去了,620万人的香港,由最初的每年只有1000多人献血到现在的每年有18万人献血,无偿献血已成为许多港人的自觉行动,其华人的比例由过去的3%猛增至97%,基本满足了香港的免费用血。
1974年,台湾无偿献血在5%,成分输血为0,献血员只有3749个。
1994年,台湾130万人次全部是无偿献血,占总人口的5.9%,成分输血为92.1%。
具体从大学生方面来看,先从性别比例看,男大学生的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从年龄比例看,80后大学生献血比例要高于90后大学生;从年级献血比例看,大学生献血人数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逐渐递增。
这可能与女生身体和生理状况、胆小怕疼、顾虑等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年级越高,献血的机会相对多,接受宣传相对多,献血常识了解相对多,思想更成熟,社会责任感增强,均促使了个人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
而对同一地区的高校学生而言,无论来自何学校,何专业,何地方,学生进入大学后其起点都差不多,同时在相对平等地摄取相关信息和参与无偿献血的机会与途径,故对献血行为影响不显著。
献血分析报告1. 引言献血是指自愿无偿捐献自己的血液,为他人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献血活动逐渐得到了广泛推广和重视。
本文将对献血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献血行为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2. 献血人群分析2.1 性别分布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献血人群中男性占比为60%,女性占比为40%。
这表明男性相比女性更愿意参与献血活动。
2.2 年龄分布献血人群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18至45岁之间。
其中,18-25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和26-35岁年龄段的成年人占总人数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0%和40%。
这说明年轻人和成年人更容易参与献血活动。
2.3 教育程度分布献血人群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占30%,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占20%。
可见,献血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比例较高。
3. 献血行为分析3.1 献血次数分布根据数据统计,献血人群中有80%的人献血次数少于5次,只有20%的人献血次数超过5次。
这表明大部分献血人群选择进行一次或者少数几次的献血。
3.2 献血意愿分析通过对献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约70%的人表示献血是一种贡献社会、帮助他人的行为,30%的人则是基于其他原因。
其中,有人表示出于血液匮乏、疾病救助等社会责任感;还有人表示献血可以获得免费体检、加强自身免疫力等个人利益考虑。
3.3 献血动机分析分析献血人群的动机,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人们献血出于道德伦理的考量,他们希望通过捐献自己的血液来拯救他人的生命,这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其次,有人出于对疾病的担忧和家庭史的影响,希望通过献血检测自己的血液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和预防某些疾病;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基于个人利益和福利考虑,他们希望通过献血获得免费的体检服务。
4. 献血对社会的影响4.1 保障医疗服务献血是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献血捐赠,能够及时提供血液供给,满足紧急手术、创伤患者和疾病治疗中的血液需求。
关于无偿献血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建设,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为此,我们特别针对我校学生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看法做了这次调查,意在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根据调查反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二、调查概况调查地点: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调查对象: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学生调查人数:200人调查方式:访问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4月16日—4月20日三、调查内容1、您的年级是2、您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3、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无偿献血4、您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5、关于无偿献血您最关注的方面6、您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7、请问您了解无偿献血的渠道8、您认为无偿献血的不足在哪里9、您认为怎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献血热情?10、您对待身边无偿献血人的态度11、影响您对无偿献血看法的因素12、您认为我校无偿献血的人数会怎样变化?四、原话展示1、“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血液的真正去向和用途。
”——机电学院张同学2、“我觉得学校的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献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经管学院李同学3、“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献血知识,让同学们正确认识献血的利与弊。
”——资环学院孟同学4、“谁知道怎么无私奉献的血液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合理使用呢?我们不希望再看到类似郭美美的事件再次发生。
”——测绘学院王同学5、“我想献血为别人做点贡献,可是家里反对我献血,认为这对身体不好,所以我从没献过。
”——文法学院于同学6、“虽然是无偿献血,但是学校给予的奖励也太少了吧,献完血都得休息几天然后吃点有营养的,学校有必要给大家点物质奖励。
”——地质学院曹同学7、“在我看来,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献血常识。
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无偿献血是指个人主动无偿捐献自己的血液,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物质支持。
为了解我国无偿献血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对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和地区的群体。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的献血意愿、献血频率、献血动机以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献血意愿: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有献血的意愿,其中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定期献血。
2. 献血频率: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献血者(70%)只献过一次血,仅少部分人(5%)有长期无偿献血的习惯。
3. 献血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献血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帮助他人(60%),其次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25%),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15%)。
4. 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80%)对无偿献血事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回答无偿献血的相关问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对无偿献血存在误解。
四、问题分析1. 献血频率低:大部分献血者只献过一次血,缺乏长期无偿献血的习惯,导致献血量不足,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2. 献血动机单一:绝大部分献血者出于帮助他人的动机献血,缺乏其他激励因素,导致献血意愿不稳定。
3. 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存在误解:部分人对无偿献血事业存在误解,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献血意愿和行为。
五、建议1. 宣传教育: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减少对无偿献血的误解。
2. 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献血者多次献血,形成无偿献血的习惯。
3. 定期活动:组织定期的公益献血活动,增加献血者的参与度,提高献血频率。
4. 全民参与:鼓励各行各业的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5. 加强管理:加强对无偿献血活动的管理,确保献血过程安全有序。
有关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查报告有关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查报告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1998年国家制定《献血法》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高尚精神,积极参与到献血的活动中来。
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设,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调查目的:1. 了解大学校园无偿献血的情况,包括参加献血的人数和次数,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度,展现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心得体会和所思所想,揭示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光。
2.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出发点和家长对孩子无偿献血的态度。
3. 分析医类院校与非医类校的对参加无偿献血的态度。
4. 分析大学生没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社会民众,学生家长,无偿献血志愿者,省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调查方式:分发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
下面是我们分析调查的结果:一.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况从问卷看,大学生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比例最高将近80%,(如表一)这说明在大学生中无偿献血并不是很普遍。
在有参加献血的学生中只献过一次的最多占了献血人数的63%,两次以上的占14%。
造成这一问题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是以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无偿献血知识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的占调查的71%(如表二),而从来没献过血的同学中51%是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模糊了解。
可见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是提高学生献血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二是学生受主观包括自身条件和一些观念的影响,客观方面主要是家长的态度和对采血车卫生状况的怀疑,献血出行状况等等。
在304份调查中不参加献血中有36%是因为自身条件,25%是因为家庭因素等客观原因,13%是因为担心献血影响健康和传染疾病,10%是因为从来没想过献血。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知识认知情况的
调查
为了了解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情况,我们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率为90%。
调查结果显示,无偿献血者在献血知识方面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
其中,88%的献血者知道献血可以帮助他人,但只有45%的人知道隐蔽性献血的危害。
对于捐赠血液的流程,90%
的人知道需要提前进行体检和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献血,但只有65%的人知道献血后需要多喝水和休息。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一些献血者面临着一些误解。
例如,有15%的人认为献血会对身体有害,而10%的人认为一次献血可以救治多位患者,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知。
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只有在献血之前才需要进行体检和提前预约,这也是错误的。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这些误解的来源,发现许多人是从网络上得到的不正确信息。
由于互联网的便捷性,许多错误信息被不正确地传播,这可能对献血的意愿和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我们呼吁增加对献血知识的普及,提高民众的献血意识。
同时,我们建议相关机构加强对既有献血者和潜在献血者的宣传和教育,提供准确的献血知识和真实的献血事例,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献血工作当中。
对于网络传播的不正确信息,我们也建议相关机构和媒体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和监管,杜绝不实信息的传播。
只有提高民众的献血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总之,本次调查表明,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一些人存在着知识误区。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这些差距,提高献血事业的有效性和效率。
无偿献血宣传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无偿献血宣传专题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对社会的福利和人们的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率仍然较低,宣传不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探究无偿献血宣传的现状以及推动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目前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2.探究宣传手段和渠道的有效性。
3.分析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4.提出推进无偿献血宣传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无偿献血宣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大市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无偿献血宣传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
3.专家访谈:就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开展情况:a.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志愿者活动等。
b.宣传活动在城市相对较多,农村地区宣传力度不够。
c.宣传活动时间相对集中在节假日和特定纪念日,并缺乏持续性。
2.宣传手段和渠道的有效性:a.海报和宣传视频是最常用的宣传手段,受众容易接受。
b.社交媒体和手机APP成为新的宣传渠道,受众效果好。
c.个人亲友的口碑传播仍然是影响人们参与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
3.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a.宣传活动缺乏持续性和差异化,需要创新宣传形式。
b.宣传内容重点应放在无偿献血的意义、过程和安全性上。
c.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的覆盖率。
五、调研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和任务,统筹规划宣传活动。
2.多样化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手段和渠道,结合城乡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3.持续性宣传:定期进行宣传活动,并与相关纪念日相结合,增加宣传的持续性和感染力。
4.培训宣传人员:加强对宣传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有人把无偿献血称做红色事业,将自己的爱心倾注其中,用自己的鲜血去浇灌他人的生命。
也有人将它视为毒蛇猛兽,恐其毒害自身,避之不及。
去年,国内多个城市爆发“血荒”,全国大面积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近期凸显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近期,网络上又突现了很多关于献血危害的帖子,使得无偿献血更加受人冷落。
这些现象都表明现今社会,人们对于无偿献血认识不足,对红色事业失去了信心。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基本情况,总结我市无偿献血工作中好的经验、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
今年8月至10月,我到市卫生局、各大医院等部门详研了解具体工作情况,并走访了部分群众。
重点对我市市中心医院、市中心血站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座谈会。
市卫生局领导和市中心血站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调研,全程参加了调研,并提供了全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的详实资料。
一、基本情况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01所,其中,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170所(县级医院10所、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05所、其他49所),社会办医231所。
全市病床数4847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88张(全省为2.51张)。
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5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8人,占6.9%;每千人口卫技人员1.8人(全省为2.2人)。
全市设村卫生室983个,占村委会总数的98.8%,乡村医生1875人。
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村卫生室占67.7%。
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全市建有采供血机构1个(市中心血站),采血点一个,县级基层储血点8个,输血科1个。
全市401所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4所医疗卫生单位用血:市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各一所。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全市全面结束了医疗单位自采自供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实现了临床采供血“三统一”(统一采供血机构、统一血源管理、统一临床采供血)要求。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调查背景无偿献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传递爱心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情况不容乐观。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献血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大学生群体的献血率则更是偏低。
针对这一现状,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行为,探究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献血意识和积极性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大学2019级本科生,其中男女比例相近,涵盖不同院系和专业。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纸质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向受访者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基本情况问卷,无偿献血态度问卷和无偿献血行为问卷。
调查结果一、基本情况1. 男女比例男性92人,占46%;女性108人,占54%。
2. 年级分布大一52人,占26%;大二69人,占34.5%;大三55人,占27.5%;大四24人,占12%。
3. 专业分布文科类专业97人,占48.5%;理科类专业103人,占51.5%。
二、无偿献血态度1.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问:您是否愿意参与无偿献血?答:愿意的有110人,占55%;不愿意的有90人,占45%。
问:您认为什么因素影响了您对无偿献血的态度?答:主要因素有以下5个:A. 缺乏时间(占37%)B. 担心对身体有害(占29%)C. 不知道献血的相关知识(占16%)D. 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占10%)E. 不认为献血有什么意义(占8%)答:有124人(占62%)认为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有56人(占28%)认为献血可以挽救生命,还有20人(占10%)认为无偿献血可以获得相关补贴。
1. 非献血者的主要原因A. 觉得献血是一种公益行为(占56%)B. 理解献血的意义,相信自己的献血可以挽救生命(占26%)C. 受到朋友或家人的鼓励(占18%)1.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并不高,只有5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无偿献血。
街头无偿献血的调查与分析街头无偿献血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行为,可以救助需要血液的人群,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无偿献血问题。
在此,本文将对街头无偿献血的情况和意义进行探讨。
对于街头无偿献血这一活动,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简单来说,街头无偿献血是指一些街头组织或公益机构,在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认证和审批后,开展的义务献血活动。
志愿者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此活动,对体内的血液进行无偿捐赠,然后将血制品送往各大医院,用于救助需要输血的患者。
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能够救助生命、减少社会压力、提高社会信任度等。
那么,街头无偿献血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这可以促进公众对献血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大力宣传和知识普及,许多民众能够了解到献血的重要性,有利于更多人参与到此活动中来。
其次,这可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街头无偿献血是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它着重于人性和爱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信任度和减少社会矛盾。
最后,这可以降低社会治安风险。
当社会成员关注献血事宜,就会尊重生命和关注健康,从而减少社会上攻击和暴力行为。
接下来,我们就来调查一下,人们对街头无偿献血活动的看法和信心。
我们在市中心的街头对民众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无偿献血这一活动持积极的态度。
其中,有一些人表示,他们与朋友曾经一起参加类似的义务献血活动,这让他们感到很有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无偿献血是必要的社会义务,能够让人们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质量问题存在一定的担忧。
他们认为,在街头捐血,可能会存在血液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此外,也有一些人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达到无偿献血的标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同时,也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和知识普及,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明确无偿献血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街头无偿献血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能够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增加社会和平稳定、提高社会信任度等。
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十2021年9月,我们在城市公共区域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分发了一份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于无偿献血的态度和看法。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和收集,我们收集到了300份有效问卷,并分析了相关数据,总结出以下内容。
一、献血的意识和积极性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超过90%的受访者知道献血可以拯救生命,但只有不到40%的人愿意成为无偿献血者。
具体来看,女性受访者(37.5%)比男性受访者(42.9%)更不愿意献血;而年轻人(18-25岁)的献血意愿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群体。
为了了解不愿意献血者的原因,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其中最多人选择的原因是害怕,占比45.5%;其次是担心献血后会感到不适或身体不适合(22.7%);再次是时间或者身体状况不允许(18.2%)。
二、受访者对于无偿献血的态度在回答“您认为无偿献血是一种公民责任吗?”时,有超过75%的人选择认同,“是的,无偿献血是一种公民责任”;而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不,献血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公民责任”。
这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无偿献血持支持态度。
但在问“您是否认为应该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或回报?”时,答案分散。
超过40%的受访者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献血应该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可以进行一些小幅度的奖励鼓励献血,比如提供一些购物优惠、赠送一些小礼品等等。
三、对于无偿献血的信任和知识调查还发现,有60%的受访者对于从血库输血的信任度比较高,认为血液来源可靠。
但在对于无偿献血者的信任度上,受访者意见分歧较大。
有近30%的受访者选择“不大相信”,其中主要原因是“无法了解无偿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45%)和“献血者可能不够纯正或者有其他动机”(36%)。
此外,我们还发现很多人对于无偿献血的知识水平不够,有近50%的受访者并不知道单次献血的血液量,不清楚自己可以多久接受一次献血。
这也说明了需要加强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知识普及。
无偿献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调查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发展,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献血者在献血期间或献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保障每位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对56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10月~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部分献血者560例,均捐献全血300ml,其中女293例,年龄18~53岁,平均28.4岁;男267例,年龄19~58岁,平均35.7岁。
调查内容:无偿献血者献血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内容如下:①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指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轻度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低血压。
中度表现为呼吸异常、脉搏减慢,四肢凉,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等。
②局部损伤反应:表现为瘀血、血肿、静脉穿刺部位的疼痛或触痛、手臂的感觉变化等。
③严重反应:晕厥,惊厥,大小便失禁,呼吸或心脏搏动骤停等。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3个方面11个项目,由调查对象于献血10天后填写寄回。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调查表560份,回收452份(男204份,女248份),回收率80.71%。
结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2例中发生不良反应118例,发生率26.11%,其中男30例,女88例,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35.48%,P<0.05。
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系统不良反应53例,男14例,女39例,发生率分别为6.86%和15.73%,P<0.05;发生局部损伤反应104例,男28例,女76例,发生率分别为13.73%和30.65%;其中同时发生系统不良反应和局部损伤反应39例,男12例,女27例;未出现严重反应。
讨论调查结果显示献血后发生的系统不良反应率,女性高于男性(15.73%和6.86%),主要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等,大多为轻度反应[1]。
这可能与女性的心理素质较差,易于紧张焦虑,体重较轻,血容量相对较少,血压较低等有关。
关于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33 44.59% 女41 55.4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2题您的年级[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18 24.32% 大二45 60.81% 大三10 13.51% 大四 1 1.3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3题您是否有无偿献血的经历?[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是16 21.62% 否58 78.3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4题您是如何参加献血活动的[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单位集体组织 1 6.25% 个人自愿15 93.75% 其他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
第5题您觉得参加献血的最大阻力是[多选题]
选项小
计
比例
别人的讽刺,亲人的阻止 3 4.05% 献血不方便25 33.78% 疾病传染害怕32 43.24% 没有时间18 24.32% 觉得献血只能让医院牟利,并不能真正帮
助病患
13 17.57% 觉得自己或家人用血时还是要花费高额费
用,心理接受难以接受
7 9.46% 其他18 24.3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6题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他人介绍29 39.19% 街道社区宣传47 63.51% 报刊23 31.08% 网络36 48.65% 其他16 21.6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7题您对献血的了解程度[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非常了解 4 5.41% 基本了解33 44.59% 概念模糊32 43.24% 完全不了解 5 6.7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8题您对现如今的无偿献血政策的态度如何[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赞同19 25.68%
比较赞同33 44.59%
一般18 24.32%
比较反对 3 4.05%
反对 1 1.3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9题您献血的地点是[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学校组织的临时献血站 6 37.5% 医院流动献血车9 56.25% 血站 4 25%
医院0 0%
其他 2 12.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
第10题您献血的次数[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一次14 87.5% 两次 2 12.5% 三次0 0%
三次以上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
第11题您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无私奉献,回报社会11 68.75% 有利于身体健康8 50%
家人及朋友的影响 3 18.75% 一时冲动,随潮流 3 18.75% 可以享受用血优惠政策 1 6.25% 想知道自己的血型10 62.5% 其他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
第12题您认为无偿献血的不足在哪里[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基本献血常识和采血过程缺乏科普说明59 79.73% 献血时间、地点、条件的不明确51 68.92% 广告不够深刻,没有触动性23 31.08% 其他 4 5.4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13题对于献血后发放的物品作为奖励的做法,您的看法[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很好,可以鼓励大家去献血49 66.22% 不好,使献血变得功利7 9.46% 无所谓,不在意18 24.3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14题您所在的地方献血方便么[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方便31 53.45%
不方便13 22.41%
不清楚14 24.1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58
第15题您不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担心采血过程中医疗机械不安全27 46.55% 影响身体健康13 22.41% 身体状况不允许或自身条件不符合27 46.55% 献血不方便,没有机会献23 39.66% 事不关己,无偿献血得不到报偿 6 10.34% 父母不同意8 13.79% 所献血液用处不明18 31.03% 其他 5 8.6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58
第16题您知道每次献血的时间间隔(六个月)[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知道29 39.19% 不知道45 60.8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17题您是否知道无偿献血者可享有的权利[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知道26 35.14% 不知道48 64.8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18题您是否知道哪种情况不宜献血[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知道17 22.97% 不知道20 27.03% 了解不多37 5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19题您会以什么态度对待你身边的无偿献血的行为[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穷积极,图表现 3 4.05%
好心劝阻 2 2.7%
励支持鼓59 79.73% 漠不关心10 13.5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