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80例外科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67.54 KB
- 文档页数:2
经微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80例围术期护理
坚永彬;刘斌;胡宗华;于桂云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年(卷),期】2008(014)005
【摘要】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行肝动脉超选择介入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机下,经微导管用化疗药物和超液态碘化油混悬成的乳剂,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动脉栓塞,并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
结果:本组肿瘤缩小50%以上者达48%,缩小率为12%-65%,随访6-9个月,68例存活,12例死亡。
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微导管行动脉超选择介入栓塞术,并施以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肝癌缩小率和存活率。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坚永彬;刘斌;胡宗华;于桂云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彩超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J], 迟玉华;滕玉华;牟玲
2.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联合射频消融与再次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J], 张辉;徐新保;何晓军;刘承利;张洪义
3.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光子刀)综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
观察 [J], 何报宁;梁家琛;霍伟棠;何林;罗济才;董卫华;罗贞
4.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与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比较 [J], 李靖;肖金成;郑琳;余朴;黎海亮
5.微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J], 张萌;薛挥;张向东;曾宪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
参照组进行FOLFOX4化疗治疗,实验组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升高,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FOLFOX4;原发性肝癌【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idi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OLFOX4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rimary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pided into 40 patients each by random draw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FOLFOX4 chemo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ddy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OLFOX4 chemo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and life quality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ddy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OLFOX4 chem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 Aidi injection; FOLFOX4; Primary liver cancer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在肝细胞或者胆管细胞内发生的恶性肿瘤,大部分都是肝细胞癌。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其新发病例数居各类癌症的第4位,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则居第2位。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其中HCC占75%~85%o 本指南中的“肝癌”主要指HCCo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该指南反映了当时我国在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规范诊疗行为、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医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国内外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取得了更多高级别的循证学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此,2024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本文将对新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1从术前早筛到术后随访,肝癌诊治更加精准化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这离不开影像学和检验学的帮助。
新版指南中补充了影像学与液体活检的技术进步。
在影像学方面,新版指南补充了超声造影(术中、腹腔镜超声),由于超声造影对微细血流的高敏感性,可用于观察肝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血流变化,如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及早期肝癌等,还可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肝内结节的演变监测。
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在肝外手术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能够帮助发现隐匿性微小病灶,判断手术切除范围和切缘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融合患者临床信息和肿瘤影像信息,建立肝癌智能预测模型,可以精准预测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为临床选择消融或手术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新版指南还引入了亚厘米肝癌(scHCC)的概念,定义为直径<1.0cm 的肝癌。
根据文献报道,scHCC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98.5%,明显高于直径1.0〜2.0cm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89.5%)O液体活检技术,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循环游离microRNA等,近年来在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
第21卷 第1期2012年1月中国普通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Vol.21 No.1 Jan. 2012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
对肝硬化、肿块大小、部位、分期和合并症进行分析。
结果:1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肝细胞癌170例,胆管细胞癌7例,混合性肝癌3例。
肿瘤最大径平均9(5.3~26.3)cm,合并肝硬化150例。
规则性肝切除11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68例,行第一肝门完全阻断88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62例,全肝血流阻断10例,未进行血流阻断2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25/180),病死率为1.61%(3/180)。
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11%,48.89%,30.0%。
结论: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主要手段,难以手术切除的大肝癌在采取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应争取二期切除。
合理选择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肝肿瘤/外科学;肝切除术;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原发性大肝癌的外科治疗左朝晖1,欧阳永忠1,朱海珍2,莫胜川1,谭春祁1,江勃年1,唐卫1,汤明1,罗建红1(1. 湖南省肿瘤医院 腹部外科,湖南 长沙 410013;2.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癌症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410082)[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9-12]·肝脏外科专题研究·文章编号:1005-6947(2012)01-0009-04摘 要关键词Surgical management of large primary liver cancerZUO Chaohui 1, OUYANG Yongzhong 1, ZHU Haizhen 2, MO Shengchuan 1, TAN Chunqi 1, JIANG Bonian 1,TANG Wei 1, TANG Ming 1, LUO Jianhong 1(1. Depar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 Hunan Province Tumor Hospital, Changsha 410013, China; 2.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Biolog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arge primary liver cancer (LPLC).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0 patients with large LPLC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presence of cirrhosis, tumor size, lesion location, clinical stage and comorbidities were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180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whom 170 cases wer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7 cases were cholangiocarcinoma and 3 cases were mixed hepatic carcinoma. The average siz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tumors was 9 (5.3-26.3) cm and 150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cirrhosis. Of the patients, anatomic 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112 cases and non-anatomic 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68 cases; the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with pringle maneuver in 88 cases, selective hemihepatic vascular clamping in 62 cases, 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 in 10 cases and without hepatic vascular occlusion in 20 cases,ABSTRACT收稿日期:2011-08-25; 修订日期:2011-12-05。
精准护理模式用于肝癌患者TACE围术期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精准护理模式用于肝癌患者TACE围术期的效果。
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精准护理。
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准护理在肝癌患者TACE围术期护理中,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较高,护理质量有所保障,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情绪状态更加稳定,值得参考。
【关键词】精准护理;肝癌;TACE;围术期肝癌,也称为肝细胞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它通常由长期的肝疾病,如肝硬化、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滥用等引起[1]。
对于肝癌患者在TACE围术期的护理,主要目标是减轻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功能改善[2]。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TACE围术期的护理中,护士和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良好的术后恢复[3]。
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岁-67岁,平均年龄(52.63±3.46)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年龄(52.83±3.63)岁。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精准护理。
即:1、综合评估和风险评估: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肝功能、术前并发症风险等。
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模型对术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1.基本原则(1)要求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2)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3)必须强调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2.适用人群(1)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对于上述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国内的临床经验表明,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包膜比较完整的巨块型肝癌和大肝癌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肝癌,优先选择外科切除。
介入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血清AFP水平;②肿瘤病灶是否包膜完整、边界清楚;③门静脉有无癌栓。
3.适应证(1)TACE的主要适应证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包括:①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②多发结节型肝癌;③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④外科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者;⑤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或B级,ECOG评分 0-2分;⑥肝肿瘤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门静脉高压出血。
(2)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二期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3)小肝癌,但不适合或者不愿意进行手术、局部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者;(4)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痿;(5)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
4.禁忌证(1)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 C级);(2)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3)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4)合并活动性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5)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6)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7)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如果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虑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塞;(8)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3.0×109/L(非绝对禁忌,如脾功能亢进者,与化疗性白细胞减少有所不同),血小板<60×109/L。
原发性肝癌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特别是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由于其隐匿性和发展迅猛的特点,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一项临床难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
肝癌的治疗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肝癌肝切除、局部消融(包括射频、微波、冷冻消融)、肝癌肝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疗和内放射台疗等)、系统性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
肝癌肝切除肝癌肝切除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黄金标准之一。
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科手术将肝脏中的癌组织完全切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手术切除适用于早期发现的小肝癌。
通常,对于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单发小肿瘤,手术切除的成功率较高,而且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好。
对于无肝硬化的患者,手术切除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发生严重纤维化和结构变化,使其功能受损。
无肝硬化的患者手术后康复较快,手术的成功率也较高。
手术切除通常适用于无明显血管侵犯的肝癌。
血管侵犯可能使手术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对于未侵犯重要血管的肝癌,手术切除有望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手术切除在技术水平和手术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是肝脏分段切除技术。
这种技术允许外科医生只切除受影响的肝脏部分,同时保留足够的健康组织,以维持肝脏的功能。
这对于那些原本不适合全肝切除的患者来说,提供了一种更为可行的选择。
此外,图像引导手术(如荧光导航定位引导下的手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也使手术更加精确,减小了手术创伤,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过程。
这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肝移植肝移植是一种在肝癌治疗中的终极手段,尤其适用于那些由于肿瘤扩散或其他原因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患者肝移植主要适用于那些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患者。
原发性肝癌治疗新进展20241. 引言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不断丰富,本文将对2024年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全面综述。
2. 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提高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目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仍作为首选的筛查手段。
此外,2024年新研发的一种基于血液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和细胞外囊泡(EVs),可实现对微小肝癌的早期发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 外科治疗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肿瘤较小、无远处转移的患者中。
2024年,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和机器人辅助肝癌切除术逐渐成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此外,术前评估和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等。
2024年,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降低了再次介入治疗的频率。
此外,术中实时影像导航下介入治疗,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5.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与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效果。
6.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2024年,我国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关于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单一治疗组明显延长。
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5-10-29T11:44:50.9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唐军[导读]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通过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和提升生存率。
唐军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介入性治疗,观察组采用肝切除的手术治疗方式,而后分析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复发率、存活率、住院时长等数据情况。
结果:手术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70%,对照组为52.5%;复发率上,1年内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0%,对照组为47.5%;患者3年的存活率上,观察组为70%,对照组为52.5%。
结论:通过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和提升生存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效果对比原发性肝癌会导致肝功能的迅速衰竭,其病死率较高,病情初期表现不明显,但病情发展迅速,通过不同治疗方式后仍旧有复发可能性,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发生率和影响力在胃癌与食管癌之后,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三大恶性肿瘤。
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不适症状多属于晚期情况。
临床治疗上主要以外科方式为主,据了解,手术干预治疗的效果可以达到50%的5年生存率,但是手术后如果有复发情况,再手术的机会将难以确定【1-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来自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为46例,女性为34例;年龄范围从34岁至6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6.3±4.3)岁;肿瘤直径范围为2-7cm,平均直径为(5.4±1.2)cm;病程时间为1-6年,平均病程为(1.9±0.7)年;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测结果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标准,均得到了病理确定,其生存时间预计在3个月以上,排除了患有精神类疾病、心衰、肾功能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