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宣贯(1)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67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3.09.09•【文号】交公路发〔2023〕131号•【施行日期】2023.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交公路发〔2023〕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按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部署,促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提升公路建设与运行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公路数字化专项行动,坚持“统筹谋划、需求导向、协同共享、安全适用”的原则,推动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加快生产经营模式与新业态等联动创新,重安全、保畅通、提效率、优服务、降成本、减排放,助力数字交通建设、产业升级及数字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服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公路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构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一套模型、一套数据”,基本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化。
基本建成“部省站三级监测调度”体系,公路运行效能、服务水平和保通保畅能力全面提升,打造公路出行服务新模式,提升公众满意度。
公路市场数据资源充分整合,提升公路领域市场服务和治理能力。
建立健全适应数字化的公路标准体系,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架构下,完善公路基础数据库,形成公路数字化支撑保障和安全防护体系。
附件:20一三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目录(第一批26个行业)20一三年广东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省环境保护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专业理论水平及其综合素养,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结合本行业实际,现制定并发布20一三年度我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一、学习内容根据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今年专业科目的培训主题有2个:1、大气污染防治技术2、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训教材:由施教机构编写并提供相关培训资料。
二、学时要求根据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六条规定,确定环境保护专业科目年度学时为3天或一八学时。
三、学习形式可选择具有环境保护专业继续教育施教资格的机构或远程教育平台(业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进行面授或网络学习。
四、其他要求各环境保护专业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要做好本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培训班次,严格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
20一三年广东省测绘国土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国土资源发展新形势和国土资源专业技术知识更新需求,现制定并发布20一三年度我省国土资源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一、继续教育内容国土资源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测绘专业技术、地矿管理专业知识。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包括:土地生态学、土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土地管理新政策与法律法规、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调查与评价及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市场建设与监管、土地整治规划与监测监管技术、土地确权与登记业务知识。
2、测绘专业技术包括:测绘相关法律法规、测绘质量监督技术、测绘成果管理及BaoMi制度、测绘成果应用、测绘业务新技术、地理信息、遥感新技术。
高速公路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现状与问题分析赵月(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管理处江苏无锡214101)摘要: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路网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简要分析了发挥道路监控的重要性、应急处置的特点、监测与路网相结合的作用,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点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网监测应急处置建议1 引言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了路网的发达以及公众出行的快捷,但随之而来的频发的交通事故以及造成的拥堵问题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应急处置带来新的困扰。
因此,要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路网监测的作用,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机制,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2 国内高速公路监控与应急处置的发展现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到2011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5万公里。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快捷的通行环境,而监控系统从道路数据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与决策、信息发布与控制、救援指挥调度全程参与其中,在道路管理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1发展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我国第一条全程监控的高速公路是广佛高速公路,随着路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建设了较为完备的监控系统。
但监控系统信息化建设远没有跟上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脚步,与交通智能化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我国目前道路监测重监视,轻控制。
大部分监控还是人工干预,被动的接受交通信息,被动的采取手段,缺乏有效的自动监测、事件分析软硬件,或者是有硬件而缺乏管理。
(2)信息发布手段有限,布局不合理。
发布的信息多为广告、天气、警示信息,交通诱导和控制的作用有限。
(3)目前许多高速公路都布设了全程监控系统甚至是高清监控,但发挥的作用也只是人工视频巡逻,事件现场查看,采集的信息之间相对孤立,缺乏有效整合手段。
(4)驾驶人获得道路信息预见性和实时性不够。
获取途径主要是当地的交通广播电台、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交通标志。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6.04.18•【字号】青交安〔2016〕114号•【施行日期】2016.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的通知青交安〔2016〕114号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为加强和规范全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工作,保障全省路网安全畅通运行,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厅应急办和省路网中心起草制定了《青海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经过前期征求意见和合法性审查,于3月14日第三次厅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2016年4月18日青海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保障全省路网安全畅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所辖公路、水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的管理工作。
全省各级公路(水路)管理和养护机构、运输管理机构及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以下统称路网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通过对省辖高速和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汽车客运站、通航水域、码头等重点监控目标的日常监测与监控,并集成各类安全信息,为保障路网安全畅通、高效处置突发事件、服务公众便捷出行和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第四条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管理应当遵循“网络完善、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服务社会”的原则。
第五条省交通运输厅主管全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省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以下简称“省路网中心”)与省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厅应急指挥中心”)合署办公,负责统筹协调各级路网单位做好全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各级路网单位具体承担所辖公路、水路的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江苏省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点监测设施建设指南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二零一四年十一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监测点建设总体要求 (3)4.1 监测点规划与设施建设 (3)4.2监测点运行与管理 (3)5 监测点监测内容与功能要求 (3)5.1监测点监测功能要求 (3)5.1.1高速公路 (3)5.1.2普通国省道 (5)5.2监测点监测内容与质量要求 (6)5.2.1视频图像数据 (7)5.2.2交通运行数据 (7)6监测点监测设施设置要求 (7)6.1视频监测设施 (7)6.2交通运行监测设施 (8)7监测点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9)7.1视频监测设施 (9)7.1.1功能要求 (9)7.1.2技术要求 (9)7.1.3其他要求 (10)7.2交通运行监测设施 (10)7.2.1功能要求 (10)7.2.2技术要求 (10)7.2.3选型要求 (11)8 配套条件技术要求 (12)8.1通信要求 (12)8.2供电要求 (12)8.3机柜要求 (12)8.4基础设施要求 (13)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江苏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点认定标准、功能要求,监测设施设置要求、监测设施技术要求和配套条件技术要求等。
本指南适用于江苏省国省干线公路网监测点认定、监测设施的建设,县道及以下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GB/T 20609-2006《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2008《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GB/T 28059-2011《关于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08〕364号《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7号令《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江苏省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交技[2013]25号《公路收费车道计重设备技术及安装施工规范》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交技[2004]14号《固定式车辆检测设备与数据中心通讯协议》交通运输部厅规划字〔2007〕52 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交公技〔2009〕101号转发)《关于下发车辆检测设备(非交通量调查设备)通信协议适用说明的通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苏交公传〔2013〕114号《江苏省干线公路视频监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JSGL 2-3013)》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苏交公技〔2013〕359号3 术语和定义1.国省干线公路:指对国家或省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道和省道,其行政等级一般是省道及以上等级,技术等级一般是二级及以上等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0.04.13•【文号】•【施行日期】2020.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深入贯彻《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9年第29号令,以下简称《办法》),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制度,切实强化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加快提升行业数字化服务和监管能力,推动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更好地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就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运单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是传递危险货物危险性等各项重要信息的载体,是《办法》要求强制使用的运输单证。
全面落实运单制度,对监督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运输企业)履行车辆、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强化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以来,我部在全国13个省份组织开展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以下简称电子运单)试点工作经验表明,实施电子运单管理,对于推动解决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存在的“监而不控”、“以包代管”、非法托运和运输等问题,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监管科学性和精准性,带动行业降本增效具有显著效果。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实施运单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结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加强工作统筹、注重系统衔接、强化管理应用,加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电子化工作,确保运单制度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二、认真做好运单制度培训及行业数据清理工作(一)深入推进运单制度宣贯。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办法》规定的运单制度、使用要求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2018,以下简称JT/T 617)明确的运单格式,组织开展宣贯培训,确保危险货物运输行政管理人员、交通综合执法人员、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业务调度人员等正确理解、全面掌握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信息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6DOI:10.16660/ki.1674-098X.2018.23.126宁夏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及通信系统IP地址改造方案设计①张玉晖(宁夏交通信息监控中心 宁夏银川 750003)摘 要:根据《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高速公路监控及通信系统按照全国联网统一要求,将监控及通信系统IP地址由原混合地址10网段转换为64网段,便于全国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联网监控 IP地址 升级改造 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8(b)-0126-02①作者简介:张玉晖(1971—),男,汉族,宁夏隆德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机电工程。
1 宁夏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网络现状2010年,宁夏建成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管理总中心及银川、中宁、固原片区分中心后,真正实现了全区高速公路联网运行管理。
在建设之初,依照2007年交通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全网收费、监控、通信及信息系统全部采用混合IP地址10网段设置,即(10.64.1.0—10.64.255.255)。
1.1 系统管理体制(1)管理体制。
根据宁夏高速公路业务管理模式及联网监控、通信系统管理体制规划方案,高速公路联网监控、通信系统采用“监控总中心——片区分中心——收费(隧道及外场)站”三级管理体制。
(2)网络体制。
宁夏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网络体制在级别上由三级网络构成:即宁夏高速公路管理总中心系统、片区分中心系统及收费(隧道、外场监控)站系统。
每级系统构成各自局域网,各级之间通过广域专用通信链路实现互联互通。
2 需求分析2.1 路网监测需求宁夏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暂时未独立组网,根据《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2 年第3 号公告),监控系统已统一分配地址段为64网段,在后续工作中需要按此技术要求将监控、通信系统从目前混合地址段中剥离后重新配置,便于全国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目录编制说明 (4)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9)第一章总则 (9)第二章系统规划与建设 (9)第三章系统运行与信息管理 (10)第四章信息内容与采集 (11)第五章信息报送与传输 (12)第六章路网协调管理 (12)第七章路网应急处置 (13)第八章公路出行信息服务 (13)第九章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 (14)第十章附则 (14)第二部分暂行技术要求 (15)第一章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 (15)1.1一般规定 (15)1.2总体框架 (15)1.3总体功能构成 (16)1.4功能基本要求 (18)1.5建设与运行要求 (21)1.6技术保障与系统检测 (22)第二章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 (23)2.1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体系 (23)2.2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的测算 (23)第三章公路网信息采集要求 (31)3.1公路网信息采集内容 (31)3.2路网监测点布设要求 (31)3.3公路网运行信息采集基本参数要求 (33)3.4公路网运行信息采集要求 (35)3.5监测设施布设要求 (36)第四章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软件 (40)4.1软件总体要求 (40)4.2软件核心功能要求 (41)4.3数据字典 (45)4.4平台支撑软件 (45)4.5应用中间件及构件管理 (47)4.6软件开发工具 (48)4.7应用软件开发 (48)第五章联网及数据接口技术要求 (50)5.1组网方式 (50)5.2传输内容 (51)5.3数据传输周期 (52)5.4接入控制器 (53)5.5 IP地址规划 (57)第六章公路出行信息发布技术要求 (60)6.1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基本要求 (60)6.2可变情报板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 (62)6.3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网站技术要求 (68)第七章系统安全技术与检测要求 (70)7.1系统安全建设总体要求 (70)7.2部、省级路网平台信息安全要求 (71)7.3路网监测点信息安全要求 (81)7.4检测要求 (83)第三部分技术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100分1.上世纪末各国开始定义ITS的服务领域,美国定义的ITS的服务领域不包括()。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机动车检测维修2.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下列国家中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中国3.ITS顶层物理框架的各个应用子系统之间是通过()连接起来的。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通信系统4.对于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路网运行监测与协调控制小范围化5.对于大城市而言,提高公城市共交通供给能力的最好的手段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建设地铁等轨道交6.第1届ITS世界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法国巴黎7.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起步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上世纪90年代中期8.关于ITS缓解交通拥堵的能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把所有的车都装上RFI9.国际上ITS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在哪个交通领域?()(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道路运输10.北京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由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八大系统组成,其中一个中心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答:城市交通指挥控制中心11.智能交通系统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名称的目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答:便于技术交流、便于划分领域和提炼关键技术、便于政府规划和提供财政支持12.2007年-2010年建立的上海智能交通综合集成系统的组成内容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4分答: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世博园及周边信息系统、信息发布服务系统13.目前,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已经运用的智能交通技术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答: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广播或网络对交通情况实时播报、动态交通诱导14.“智能交通”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交通领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探析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系统的构建2陕西交通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摘要:以陕西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现有基础设施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整合公路行业管理、服务与应急资源,加快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体系的构建完善,进一步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实现省—市—县三级国省普通干线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公路网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
陕西省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可以提升路网调度决策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各级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科学、更准确、更高效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体系系统构建1 引言近年来,陕西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总量迅速增加,公路通行能力不断提高,路域出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陕西公路部门在路网调度、出行服务、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业务管理能力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上都有一定提高,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构建智慧公路,提升公路公共服务与应急保障能力提供了良好基础。
2012 年交通运输部颁布《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3号公告),“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对公路出行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相应提出了新要求。
新形势下,随着资源整合、智慧管理、智能服务理念的提出,面对社会公众对路网运行效率、管理服务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已有的公路信息化成果,在公路管理和服务中充分体现资源整合的理念,提高路网管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加快陕西省公路公共服务与应急保障体系的构建,已成为陕西省公路行业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和迫切任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四个交通”建设和“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交通运输“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智慧公路”总目标,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现有基础设施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整合公路行业管理、服务与应急资源,加快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体系的构建完善,进一步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实现省—市—县三级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公路网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