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川黄柏与关黄柏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267.89 KB
- 文档页数:3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光谱鉴别
岳林峰;程秀民
【期刊名称】《基层中药杂志》
【年(卷),期】1999(013)002
【摘要】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干燥树皮;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二者均做黄柏用。
但二者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
本文从鉴别的角度,通过光谱对这两种黄柏成分的差别做一大概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黄柏的光谱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可以说明二者内在质量的不同。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岳林峰;程秀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3
【相关文献】
1.TLC法快速辨别与真伪鉴定川黄柏和关黄柏 [J], 梁凤兰;赵海洲;练益成;黄政贵
2.黄柏与关黄柏的比较鉴别 [J], 张兴国;乔立新
3.川黄柏与关黄柏的二阶导数光谱法鉴别 [J], 黄如栋
4.关黄柏和川黄柏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 [J], 李铁纯; 潘慧敏; 叔思宇; 王嘉琦; 宁彩琳; 回瑞华
5.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 [J], 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柏与关黄柏的薄层鉴别摘要】黄柏与关黄柏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区别。
【关键词】黄柏关黄柏薄层区别【中图分类号】R9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368-02黄柏与关黄柏在功效上大致相同,同属芸香科植物,但黄柏为黄皮树的的干燥树皮,而关黄柏为黄檗的干燥树皮,因此《中国药典》2005版已把二者分别单列。
两者在性状上,显微鉴别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较易混淆。
笔者从事原药材的检验工作,发现来料时性状及显微特征较难区别,而作为重要判断方法之一的薄层鉴别也对两者也难以区分。
关黄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及四川等地,其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属于清热燥湿类药物。
黄柏有抗细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消化道溃疡、收缩或舒张肠管、促进胰腺分泌等作用,并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降血糖等作用。
我国从古至今都有黄柏入药的记载,近几年来,对黄柏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较多,不同产地的黄柏品种,在成分组成和含量上都有较大差异性,但都证明黄柏有良好的临床作用,常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肺炎、肺结核、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结膜炎、慢性上颌窦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部湿疹、过敏性药疹等。
目前,已经报道的主要化学成分有:(1)生物碱类,小檗碱、药根碱、四氢小檗碱、四氢药根碱、木兰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巴马汀、四氢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等;(2)甾醇类,β-谷甾醇、7-脱氢豆甾醇、菜油甾醇等;(3)柠檬苷素类,黄柏酮、黄柏内酯、黄柏酮酸;(4)其他,白鲜交酯。
笔者所在药厂产品中知柏地黄丸所用为黄柏,按照药典规定薄层鉴别时取供试品粉末0.2g,加1%醋酸甲醇溶液40ml,于6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加l%醋酸甲醇20mI,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川黄柏与关黄柏中脂肪酸成分的组成及差异薛娟;张宏伟;孙宜春;米盈盈;匡海学;王秋红【摘要】为探明川黄柏及关黄柏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差异,对提取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川黄柏和关黄柏中各分离出65种和14种成分,分别鉴定出其中的53种和14种.其中,川黄柏脂肪酸主要含有反亚油酸(16.059%)、亚油酸(14.232%)、油酸(13.354%)和棕榈酸(7.528%);关黄柏脂肪酸主要含有亚油酸(62.047%)、油酸(6.905%)、亚麻酸(6.283%)和棕榈酸(2.959%).【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8【总页数】4页(P220-222,226)【关键词】川黄柏;关黄柏;脂肪酸成分;GC-MS【作者】薛娟;张宏伟;孙宜春;米盈盈;匡海学;王秋红【作者单位】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R932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和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和关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作用[1]。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用中药的鉴别考试题库1、单选以含锌化合物为主的矿物药是OA.赭石B.滑石C.石膏D.炉甘石E.芒硝正确答案:D2、单选五倍子采收加工须OA.晒干,搓揉或打下抱子B.加(江南博哥)水煎煮,浓缩,干燥C.反复发汗D.浸泡,捞去茎枝叶渣,并加入石灰E.置沸水中略煮或蒸正确答案:E3、单选下列关于没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OA.橄榄科植物地丁树、哈地丁树树干皮部渗出的树脂B.主产于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C.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气香而特异D.主要含酯树脂E.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正确答案:D4、单选华南忍冬是()A.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
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B.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被疏毛。
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C.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D.花冠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密被黄色茸毛E.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正确答案:C5、单选某药材,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
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周围凹入,中部突出。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该药材为几基原OA.一基原B.二基原C.三基原D.四基原E.五基原正确答案:C6、多选以动物贝壳入药的药材有OA穿山甲B.桑蝶峭C.龟甲D.牡蛎E.珍珠母正确答案:D,E7、单选根头膨大,根下部有支根,多扭曲,质柔韧,有浓郁香气的中药材是OA.川木香B.虎杖C.苦参D.胡黄连E.当归正确答案:E8、单选根茎呈结节状,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的药材是OA.巴戟天B.续断C.茜草D.石菖蒲E.射干正确答案:C9、单选玉米须的入药部位是OA.花柱B.花蕾C.雌蕊D.雄蕊E.花序正确答案:A10、多选续断的饮片有OA.续断片B.酒续断C.盐续断D.续断碳E.炒续断正确答案:A,B,C11、单选药用部位不是藤茎的中药材是OA川木通C.钩藤D.鸡血藤E.大血藤正确答案:C12、多选饮片呈粉性的中药材有OA.山药B.半夏C.川贝母D.天麻E.葛根正确答案:A,B,C13、多选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的中药材有OA.黄黄B.黄苓C.防风D.秦素E.牛膝正确答案:B,D14、单选圆柱形,加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的中药材OA.人参B.白芷C.白芍D.甘草E.黄黄正确答案:E15、单选肉桂内表面颜色是()A.紫褐色B.深黄色C.鲜黄色D.红棕色E.棕褐色正确答案:D16、单选当归的主产地是()A.东北三省C.陕西D.甘肃E.四川正确答案:D17、多选源于豆科的中药材有OA.鸡血藤B.大血藤C.苏木D.降香E.山豆根正确答案:A,C,D,E18、单选面不平坦,气香浓烈,味甜、辣的中药材是()A.肉桂B.杜仲C.白鲜皮D.秦皮E.厚朴正确答案:A参考》析:本组题考查皮类中药的性状特征。
每日中药—黄柏黄柏来源于芸香科落叶乔木黄皮树或黄檗除去栓皮的树皮。
黄皮树芸香科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我们常吃的水果,如柚子、橙子、柑橘等就是芸香科的。
花椒也是芸香科的,它既是中药,也是食物调料。
作为中药,花椒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
黄皮树或黄檗除了可以用作中药之外,还可以作为珍贵的工业用材。
由于其木材黄色或黄褐色,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常用作家具、造船、航空等的木材。
这里,我主要介绍作为中药的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黄柏。
黄柏按产地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其中关黄柏是黄檗的树皮,川黄柏是黄皮树的树皮。
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省。
川黄柏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清明前后剥取10年以上的树皮,除去粗皮,晒干或烘干,压平;润透,切片或切丝,生用或盐水炒(盐黄柏),或酒炒(酒黄柏),或炒炭用(黄柏炭)。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气微,味甚苦;以皮厚、断面色黄,嚼之有黏性者为佳。
黄檗黄柏又名黄檗或柏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属于清热药之清热燥湿药。
苦能燥湿,寒则清热,质重沉降,故黄柏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尤长于治下焦湿热证。
可用于:(1)湿热黄疸,常与栀子、茵陈等伍用,如栀子柏皮汤。
(2)湿热泻痢,常配黄连、秦皮、白头翁,如白头翁汤。
(3)湿热带下,黄浊臭秽,可配山药、芡实、白果、车前子等,如易黄汤。
(4)湿热脚气、足痿、足膝肿痛及湿痹,可配苍术、牛膝,即三妙丸;若阴虚火旺之腰膝酸软,可配知母、熟地、龟甲、虎骨、当归、牛膝之属,如虎潜丸。
(5)热淋,小便短赤热痛,可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如萆薢分清饮。
关黄柏黄柏还有清退虚热或泻火除蒸的功效,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等证。
可与知母和滋养肾阴药如生地黄、山药等配伍,即知柏地黄丸,或与其他的滋养肾阴药如熟地黄、龟甲等同用,如大补阴丸。
此外,黄柏还有解毒疗疮或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服外用均可。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简答题、问答题鉴定题(重点药的主要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上届考五味子)1.味连、雅连和云连(从来源、性状比较)答:味连: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
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结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髓部有的中空。
雅连: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状,过桥较长。
云连:毛茛科植物云连的干燥根茎。
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表面棕黄色,过桥较短,折断面黄棕色。
2.南北柴胡(要求从来源、性状、显微比较)答:北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
呈圆柱形,根头膨大,下部常分枝。
表面黑褐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南柴胡: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呈圆锥形,根下部多不分枝。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
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南柴胡皮层油管较多且大,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少而散列。
北柴胡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
3..松贝、青贝母和川贝(从性状、来源)答:松贝: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称怀中包月,顶端闭合。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
炉贝:表面类白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
4.川黄柏和关黄柏(性状)答:川黄柏:呈板片状,长宽不一,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
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
嚼着有黏性,可将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较川黄柏薄,外表面黄绿色或淡黄棕色,内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
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5.狭叶番泻叶和尖叶番泻叶(要求从性状比较)答: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基稍不对称,无毛或近无毛,有叶脉及叶片迭线纹。
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无叶脉及叶片迭线纹。
6.红花与西红花(要求从来源、性状比较)答: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黄柏种植技术[日期:2005-04-14] 来源:中药天地作者:阅读:1870 次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 Schneid)和黄檗(P.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
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具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能。
川黄柏主产四川、湖北、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等省;关黄柏主产东北和华北地区。
(一)形态特征 1.川黄柏落叶乔木,高10-12米。
树于皮暗灰棕色,幼枝皮暗棕褐色或紫棕色,皮开裂,有白色皮孔,树皮无加厚的木栓层。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7一15片,长圆形至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圆形,上面暗绿色,仅中脉被毛,下面浅绿色,有长柔毛。
花单性,淡黄色,顶生圆锥花序。
花瓣5-8,雄花有雄蕊5-6枚,雌花有退化雄蕊5-6枚,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5裂。
浆果状核果肉质,圆球形,黑色,密集成团,种子4-6,卵状长圆形或半椭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6-10月。
2.关黄柏与川黄柏的主要区别为树具有加厚的木栓层。
小叶5-13片,卵状技针形或近卵形,边缘有个明显的钝锯齿及缘毛。
花瓣5;雄蕊5;雌花内有退化雄蕊呈鳞片状。
花期5-7月,果期6-9月。
(二)生长习性黄柏对气候适应性强,苗期稍能耐荫,成年树喜阳光。
野生多见于避风山间谷地,混生在阔叶林中。
喜深厚肥沃土壤,喜潮湿,喜肥,怕涝,耐寒,尤其是关黄柏更比川黄柏耐严寒。
黄柏幼苗忌高温、干旱。
黄柏种子具休眠特性,低温层积2-3个月能打破其休眠。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黄柏为阳性树种,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上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较肥沃、潮湿的地方种植。
在选好的地上,按穴距3-4米开穴,穴探30-60厘米、80厘米见方,并每穴施人农家肥5-10千克作底肥。
育苗地则宜选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20一25厘米,充分细碎整平后,作成1.2-1.5米宽的畦。
黄柏的显微实训报告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1)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皮层狭窄,不及皮厚的1/5,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不规则类多角形,有的分枝状,细胞壁极厚,孔沟可见,层纹明显,胞腔小,纤维群较少,散在.韧皮部射线宽2-4列细胞,稍弯曲;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排列成层带,纤维黄色,壁极厚,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众多.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2)川黄柏(黄皮树)树皮横切面构造同关黄柏,区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余列,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皮层占皮厚的1/5-1/3,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粉末特征(1)川黄柏粉末金黄色.①纤维及晶纤维较多,呈鲜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碎断,纤维边缘微波状,直径18-32μm,壁极厚,有的较薄,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②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为不规则分技状,较大,长至200μm,也有类多角形或短梭形,壁极厚,层纹细密,少数较薄.③草酸钙方晶较多,呈类双锥形、多面体或方形、长方形,直径8-25μm.④粘液细胞类圆形.⑤淀粉粒单粒呈球形,直径3-8μm,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⑥筛管分子端壁斜,有复筛板,通常由6-7个筛域组成.⑦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壁稍波状弯曲.(2)关黄柏粉末呈绿黄色或黄色.特征同川黄柏,但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纺锤形或略作不规则分枝状,长约至170μm,壁极厚,层纹极细密,少数分枝状石细胞壁较薄.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水浴温热数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盐酸lml与漂白粉少量,显樱红色.(检查小檗碱)(2)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乙醇2-3滴,加稀盐酸或30%硝酸1-2滴,加盖玻片,片刻后镜检,见黄色针晶簇.(检查小檗碱)(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浸出液蒸去乙醚,残渣以lml冰醋酸溶解,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检查黄柏酮)(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别点样子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开,取出,晾干,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商品规格商品按产区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川黄柏分二个等级,一等:呈平板状,去净粗栓皮,长40cm,宽15cm以上;二等:长、宽大小不分,厚度不得薄于0.2cm,间有栓皮,余同一等.。
十六、芸香科一、单项选择题1、在黄柏横切面显微结构中不应出现的是(C )。
A、残存的木栓层内有棕色物质B、皮层内有分枝状石细胞C、韧皮部外侧散有众多黄色小油室D、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E、弯曲的射线2、以下能作为区分川黄柏与关黄柏的依据是(A )。
A、川黄柏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而关黄柏外表面绿黄色B、川黄柏皮孔横生,关黄柏皮孔痕小而少见C、川黄柏嚼之有黏性,关黄柏嚼之有粉性D、川黄柏常呈板片状,关黄柏常呈浅槽状E、川黄柏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关黄柏内表面黄褐色3、黄柏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最主要、含量最多的一类生物碱是(D )。
A、吐根碱B、可待因C、士的宁D、小檗碱E、黄柏碱4、黄柏的入药部位是(D )。
A、根及根皮B、果实C、叶子D、树皮E、心材5、粉末中既可见分枝状石细胞。
又可见晶鞘纤维的是(A )。
A、黄柏B、苍术C、甘草D、肉桂E、厚朴6、黄柏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D)荧光。
A、蓝色B、亮淡绿色C、亮蓝紫色D、亮黄色E、棕黄色7、取黄柏粉末约1g,加乙醇10ml,乙醇提取液蒸去乙醇,加硫酸1ml,沿管壁加氯气饱和的水溶液(临时配制)1ml,在两液交界面显(B )环。
A、蓝色B、红色C、蓝紫色D、亮黄色E、棕黄色8、黄柏的体轻,质硬,断面特征为(E)。
A、较平坦,粉性B、外部颗粒性,内部纤维性C、不平坦,中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D、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E、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9、黄柏来源于(E )。
A、小檗科B、木犀科C、萝藦科D、五加科E、芸香科10、黄柏横切面显微特征中可见(E )。
A、油细胞B、油室C、油管D、熟知道E、黏液细胞11、味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的药材为(B)。
A、黄芩B、黄柏C、黄芪D、牛黄E、黄连12、主要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D )。
A、杜仲B、牡丹皮C、香加皮D、黄柏E、厚朴13、黄柏药材粉末水合氯醛透化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应没有(C)。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又名:元柏、黄檗、檗木。
习称“川黄柏”。
原植物黄皮树又名灰皮柏、灰皮树、华黄柏、小黄连树,分布于安徽、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时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本品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中医临床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抗真菌,抗心律失常,兴奋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抗溃疡,抗滴虫,抗肝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咳,祛痰,解热,抑制胃液分泌,抑制细胞免疫,降血糖,降压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等。
其它药用部位:黄波罗果,为黄檗的果实。
功能止咳祛痰,中医临床用于慢性气管炎。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又名关柏、东黄柏。
原植物黄檗又名黄波罗、黄波椤、黄伯栗,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浙江有栽培,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寛不一,厚2~4mm。
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粉末遇水即带黏性,并使水染成黄色。
本品药性功效同黄柏。
黄柏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檗木。
谓“味苦,寒。
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本草图经》曰:“檗木,黄檗也。
1.生药:指未经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具有预防、医疗和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
2.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调解人体机能的药物。
3.道地药材:*一地域主产,传统经历认为品质优的生药。
4.性状鉴定:通过人体的感官看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依据对照生药的性状特征〔形状,大小,色泽,外表,质地,断面,气味等〕对生药进展真实性鉴别的一种方法。
5.发汗:指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枯燥。
6.走油:指有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外表,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外表泛出油性的物质。
7.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的异性维管束。
8.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类圆形复合维管束。
9.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
10.晶鞘纤维:指纤维束与其周围含草酸钙方晶的薄壁细胞的复合体。
11.芦头:根类药材顶端带有的盘节状短根茎。
12.芦碗:人参根茎上的凹窝状茎痕。
13.艼:参类药材短小根茎上的不定根。
14.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
15.朱砂点:苍术断面黄白色,间有棕红色油腺在,形如朱砂颗粒状,俗称朱砂点。
16.起霜: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晶体,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起霜。
17.佛焰苞:天南星科植物特有的佛焰花序中,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的总苞片包裹,此苞片称为佛焰苞。
18.怀中抱月:川贝的一种松贝的形状,外有鳞瓣两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局部呈新月状,俗称怀中抱月。
19.观音合掌: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新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的残茎。
20.虎皮斑:炉贝的外表具有未去净的黄棕色斑块,称为虎皮纹。
21.菊花心:黄芪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并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22.鹦哥嘴:天麻的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的芽或残留茎基。
23.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鉴识方法性状鉴识(1)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略曲折,长宽不一,厚1-7mm.表面面黄绿或淡黄棕色,光滑,残留栓皮呈发棕色或灰白色,稍有弹性 .内表面暗黄色或浅黄棕色,有精密的纵行纹理 .体轻,质硬脆,断面绿黄色或淡黄色, 皮层部位颗粒状 ,韧皮部纤维状 ,呈裂片状分层 .气微 ,味极苦 ,嚼之有粘性.(2)川黄柏树皮呈浅槽状或板片状,略曲折,长宽不一,厚1-6mm,表面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展,具纵沟纹,残余栓皮厚约0.2mm,灰褐色,无弹性,有唇形横生皮孔,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精密的纵棱纹 .体轻, 质硬,断面皮层部位略呈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 . 气微 ,味极苦 ,嚼之有粘性 .均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识树皮横切面 :(1) 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 ,栓内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 .皮层狭小 ,不及皮厚的 1/5,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 ,多呈不规则类多角形 ,有的分枝状 ,细胞壁极厚 ,孔沟可见 ,层纹显然 ,胞腔小 ,纤维群较少 ,散在 .韧皮部射线宽 2-4 列细胞 ,稍曲折;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摆列成层带, 纤维黄色,壁极厚,四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黏液细胞众多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2)川黄柏 (黄皮树 )树皮横切面结构同关黄柏,差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 余列 ,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 ;皮层占皮厚的1/5-1/3,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 .粉末特点(1)川黄柏粉末金黄色 .①纤维及晶纤维许多,呈鲜黄色 ,成束或单个散在 ,多碎断 ,纤维边沿微波状 ,直径18-32m,壁极厚 ,有的较薄 ,纤维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②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 ,多为不规则分技状 ,较大 ,长至 200m,也有类多角形或短梭形,壁极厚,层纹精密,少量较薄 .③草酸钙方晶许多,呈类双锥形、多面体或方形、长方形 ,直径 8-25m.④黏液细胞类圆形 .⑤淀粉粒单粒呈球形 ,直径 3-8m,复粒稀罕 ,由 2-4 分粒构成 .⑥筛管分子端壁斜 ,有复筛板,往常由 6-7 个筛域构成 .⑦木栓细胞有时残余 ,壁稍波状曲折 .(2)关黄柏粉末呈绿黄色或黄色.特点同川黄柏 ,但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纺锤形或略作不规则分枝状,长约至170m,壁极厚 ,层纹极精密 ,少量分枝状石细胞壁较薄.理化鉴识(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 10ml,水浴温热数分钟 ,放冷 ,滤过 ,取滤液 1ml,加稀盐酸 lml 与漂白粉少许 ,显樱红色 .(检查小檗碱 )(2)取本品粉末少许 ,置载玻片上 ,加乙醇 2-3 滴,加稀盐酸或 30%硝酸1-2 滴,加盖玻片 ,片晌后镜检 ,见黄色针晶簇 .(检查小檗碱 )(3)取本品粉末 1g,加乙醚 10ml,冷浸 ,浸出液蒸去乙醚 ,残渣以 lml 冰醋酸溶解 ,加硫酸 1 滴,搁置 ,溶液显紫棕色 .(检查黄柏酮 )(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 5ml,密塞 ,振摇 30min,滤过 ,滤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g 的溶液作比较品溶液 .汲取二溶液分别点样子同一桂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 -水(7:1:2)睁开 ,拿出 ,晾干 ,紫外灯 (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在与比较品色谱的相应地点上,显同样的黄色荧光斑点。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别(1)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7mm.外表面黄绿或淡黄棕色,平滑,残留栓皮呈发棕色或灰白色,稍有弹性.内表面暗黄色或浅黄棕色,有细密的纵行纹理.体轻,质硬脆,断面绿黄色或淡黄色,皮层部位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2)川黄柏树皮呈浅槽状或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具纵沟纹,残存栓皮厚约0.2mm,灰褐色,无弹性,有唇形横生皮孔,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皮层部位略呈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均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1)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皮层狭窄,不及皮厚的1/5,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不规则类多角形,有的分枝状,细胞壁极厚,孔沟可见,层纹明显,胞腔小,纤维群较少,散在.韧皮部射线宽2-4列细胞,稍弯曲;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排列成层带,纤维黄色,壁极厚,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众多.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2)川黄柏(黄皮树)树皮横切面构造同关黄柏,区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余列,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皮层占皮厚的1/5-1/3,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粉末特征(1)川黄柏粉末金黄色.①纤维及晶纤维较多,呈鲜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碎断,纤维边缘微波状,直径18-32m,壁极厚,有的较薄,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②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为不规则分技状,较大,长至200m,也有类多角形或短梭形,壁极厚,层纹细密,少数较薄.③草酸钙方晶较多,呈类双锥形、多面体或方形、长方形,直径8-25m.④粘液细胞类圆形.⑤淀粉粒单粒呈球形,直径3-8m,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⑥筛管分子端壁斜,有复筛板,通常由6-7个筛域组成.⑦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壁稍波状弯曲.(2)关黄柏粉末呈绿黄色或黄色.特征同川黄柏,但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纺锤形或略作不规则分枝状,长约至170m,壁极厚,层纹极细密,少数分枝状石细胞壁较薄.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水浴温热数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盐酸lml与漂白粉少量,显樱红色.(检查小檗碱)(2)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乙醇2-3滴,加稀盐酸或30%硝酸1-2滴,加盖玻片,片刻后镜检,见黄色针晶簇.(检查小檗碱)(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浸出液蒸去乙醚,残渣以lml 冰醋酸溶解,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检查黄柏酮)(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别点样子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开,取出,晾干,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