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不溶性多糖的分离 A. 用水或有机溶剂除去杂质。例用碱液处理木材纤维 素除去半纤维素。 B. 用离子交换吸附柱分离多糖。此步蛋白质也被吸附。 pH=6, 阴离子交换柱吸附酸性多糖。pH>7, 阴离子交换柱 吸附中性多糖。分子大小不同的多糖用不同型号的葡聚糖 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电泳法也能分离。 C. 除去蛋白质。用酶法、有机溶剂变性法等方法除去。 例:利用蛋白酶水解,然后用渗析法、吸附法或用乙醇沉 淀法分离所生成氨基酸或肽。
方法2:用水溶解后,加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吡啶), 使多糖沉淀,也可用冷冻干燥法分离出来。 方法3:用分步结晶方法。例与铜盐形成不溶络合物,与 季铵盐生成不溶的盐。季铵盐可与多糖形成沉淀,改变盐 浓度和pH值,不同的酸性多糖可分别沉淀出来。中性多糖 可先与H3BO3形成络合物,再被季铵盐沉淀。 常用季铵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氯化十六烷基 吡啶铵
单、二、三、四聚糖可用活性炭 :硅藻土 (1:1) 混合柱分 离,水解液中和后上柱,水洗脱,先得单糖,再用乙醇水 溶液洗脱,并逐步提高乙醇浓度 (40% , 60~65%) ,二、 三、四聚糖相继被洗脱,分离开来。再用纸层析,薄板层 析检测。 根据低聚糖的结构可以了解多糖分子中糖苷键的种类和 构型——此法称为“键分析”。但部分水解的键分析方法 不能确定多糖分子中支叉的数量或不同糖苷键的比例,结 合甲基化法才行。
多糖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1.溶解度 多糖溶于水是其发挥生物活性的首要条件,如从茯苓中
提取的多糖组分中,不溶于水的组分不具有生物学活性,
水溶性组分则具有突出的抗肿瘤活性。降低分子质量是提
高多糖水溶性,从而增加其活性的重要手段。经试验证明,
引入支链或对支链进行适当修饰,均可提高多糖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