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

1.1制定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1.2确保操作人员规范操作,减少操作失误。

2.0范围

2.1适用于研究院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的标准操作。

3.0基础/定义

3.1不适用。

4.0责任人

4.1研究院二所分析室负责SOP的起草、修订与审核,复印件的日常应用管理。

4.2研究院设备部负责SOP的复核与统一提交QA,并做执行情况监管。

4.3研究院QA负责SOP的审批与签发。

5.0必读文件

5.1DP-EQ-Y0115F1氨基酸分析仪使用记录。

5.2氨基酸分析仪自检记录。

5.3温度、相对湿度记录。

6.0安全注意事项

6.1不适用。

7.0规程

7.1工作环境

7.1.1氨基酸分析仪应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避免阳光直射;

环境应整洁干净,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

7.1.2氨基酸分析仪工作条件:温度15~25℃,相对湿度范围45%~80%,电源电压220±20V。

7.2准备

7.2.1将钢瓶的氮气调节成0.5MPa并送到仪器中。

7.2.2打开总电源,稳定后,开电脑主机电源,指示灯亮,同时打开计算机。

7.2.3将所有的缓冲液置于主机上部。

7.2.4确保茚三酮的量足够或是更换一瓶新的茚三酮(茚三酮配制:由Ultrosolve plus1.75L和

Ultra Ninhydrin 250ml组成,可混合配制,共2L,也可按比例配制。取Ultrosolve plus 倒入

茚三酮瓶中,氮气鼓泡10分钟;倒入Ultra Ninhydrin,再用氮气鼓泡10分钟)。

7.2.5检查清洗阀门活塞的溶液瓶(PISTON WASH H2O)和清洗反应线圈的溶液瓶(50/50

IPA/H2O)内的清洗液是否足够用量。

7.2.6检查废液瓶是否位于低位以及是否有空间。

7.2.7打开氨基酸分析仪主机电源、自动进样器电源。

7.3使用方法

7.3.1双击桌面图标,打开自动进样器软件。

7.3.1.1运行手动清洗,控制软件上选择【Wash Control】下的【start】键,直到注射器中没有空

气,一般需要4-5次。使用20%的异丙醇。自动进样器开盖后左前方白色塑料瓶中。如用

完请及时添加。

7.3.1.2勾选【Temp On】,点击【Apply】键。

7.3.2双击桌面,打开控制软件。

7.3.2.1勾选【Reaction coil】,让反应单元及柱温箱升温。

7.3.2.2如果3天及以上不开机请执行步骤A-E,15天以上不开机执行A-G操作:

A、将【Override】前面勾上。

B、打开【Bubble trap bleeding taps】,下面接一个小烧杯。

C、点击【Biosys Manual】软件中【Buffer】,选择【1】→【Enter】,打开缓冲液

【1】,使用氮气驱动缓冲液1流动,排去气泡,持续1min;同样操作排去【2】、

【3】、【4】、【5】、【6】管路的气泡。之后选择【Buffer】,输入【0】→

【Enter】。停泵。

D、打开【Bubble trap bleeding taps】,下面接一个小烧杯,持续10分钟。

E、选择【Buffer】→【1】→【Enter】。将【Buffer pump bleed valve】逆时针旋开90

度,持续5min,排去泵后管路气泡。之后将【Buffer pump bleed valve】旋转回原位。

F、将【Ninhydrin pump bleed valve】逆时针旋开90度,持续5min,排去茚三酮管路里的

气泡,旋回原位。

7.3.2.3勾去【Override】前面的勾。继续下面操作。

7.3.2.4点击【view】→【program control】,点击【insert】,跳出【Sample Details】界面,点击

【program filename】,选择【Lithium Physiological High Performance Regen.prg】,点击

【open】→【OK】。

7.3.2.5点击【insert】,跳出【Sample Details】界面,点击【program filename】,选择【Lithium

Physiological High Performance.prg】,点击【open】→【OK】。在【Sample ld】一栏随便

输入一个数字,在【No of samples】输入要进样的针数,在【Vial No(s)】输入样品的进

样位置(备注:如果勾选【Auto Increment】,就表示样品的进样位置在原先的基础上自

动加1)。点击【Volume】,依据实际情况输入样品的进样体积(1-100微升)→

【Enter】。如果需要满量程进样200微升,点击【Details】,跳出【Autosampler

Details】界面,在【Injection Mode】项下点击【Flushed Loop Injection】→【OK】。返回

【Sample Details】界面,点击【OK】。

7.3.2.6返回【Biosys Programmer】界面,点击【Run】,开始运行程序(备注:如果对软件不熟

可等到下面软件设置完后再点击【Run】)。

7.3.3双击桌面快捷图标,打开数据采集软件。

7.3.3.1点击【登录】→【确定】,出现【登录对话框】,在【输入用户名】中输入操作者姓名,

在【选择工程】项下选择【新工程】,也可以选择已有文件夹。

7.3.3.2出现【Instrument 1】界面,点击【文件】→【打开方法】,在新打开的窗口中进入

【Clarity】文件夹,选择【生理体液.MET】→【确定】。

7.3.3.3在【Instrument 1】界面,点击快捷图标,出现【Instrument 1-序列】界面。在序列

编辑栏中,勾选运行。在【SV】列,按照顺序依次输入数字1、2、3等等。在【I/V】

列,输入样品的进样针数。在【样品ID】列,输入样品位置。在【样品】列,输入样品

名称。在【进样体积】列,输入样品的进样体积。在【文件名】列,点击要输入数字的单

元格,出现图标,点击图标→【固定数字空间】。

7.3.3.4在运行列下方的框内选勾,可以继续填写下一针运行的样品信息,注意样品信息要与前面

的【Biosys manual】软件中设置的样品信息保持一致。

7.3.3.5样品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运行序列)。

7.3.4数据处理

7.3.4.1在【Instrument 1

】界面,点击(色谱图窗口),点击【文件】→【打开色谱图】,

选择需要处理的色谱图,点击【确定】。

7.3.4.2

在色谱图界面,可选择(峰起点)、(峰终点)、(添加正峰)、(强制

峰命名)和(删除峰)等按钮进行手动积分。也可以选用设置一些积分参数进行自动积分。

7.3.4.3570nm 和440nm 两个波长下的色谱图分别处理完毕后,点击(保存色谱图)。

7.3.5打印图谱报告

7.3.5.1在色谱图界面,点击【显示】→【属性】,出现【图属性】界面。可分别在【时间轴】和

【信号轴】中设置相应的数值信息,点击【确定】。

7.3.5.2在色谱图界面,点击【文件】→【报告设置】,选择需要在色谱图中体现的信息,点击

【确定】。

7.3.5.3在色谱图界面,选择要打印的色谱图,点击【文件】→【打印】。

7.3.6仪器使用完毕,退出【Biochrom Alias Manager】自动进样器软件、【BioSys Manual】控制

软件和Clarity数据采集软件,关闭仪器电源,关闭计算机,按要求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7.3.7实验完毕,清洁仪器内外,保持环境整洁。

7.4注意事项

7.4.1注意软件的正常交流,以防止染上计算机病毒。

7.4.2本规程适用于供试品的常规测试,其他非常规的测试,如自动定量计算及数据处理,参阅仪

器的使用说明书及在线帮助,按照具体情况设定操作参数。

8.0附录

8.1不适用。

9.0参考资料

9.1Biochrom 30+ 氨基酸分析仪仪器使用说明书。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使用标准程序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使用标准程序(SOP) 【目的】 指导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正确使用,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本SOP使用范围】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使用。 【标准操作】 (1)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步骤: 1、仪器出现“待机”屏幕时,选择样本类型:动脉血、静脉血、末梢血或 者其他。 2、充分混合样本,去掉针头,弃去第一滴血。 3、待进样针抬起后将进样针插入针筒,接近底部,不要接触到活塞。 4、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OK”键,开始吸入样本。 5、仪器蜂鸣四声,当听到第三声立即移开针筒。 6、输入自设定的病人资料和样本号,等待样本分析结果。 7、仪器进行定标,屏幕出现“占用”提示,定标结束后进入“待机”屏幕, 即可进行下一个标本分析。 (2)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操作过程中如需输入密码,均为“1234”。 2、抗凝剂的配制:1支125000U/2ml肝素钠+250ml生理盐水,可根据具体 情况稀释,肝素浓度最小不低于251U/ml。 3、抽取样本时,请先用配好的抗凝剂湿润注射器管壁(多余抗凝剂全部排 出),抽好样本后立即充分混匀。严密隔绝空气。使用5ml针管抽血时, 务必保证采血量达到2ml。 4、抽取好样本后立即送检,若不能即刻送检,可将样本保存于4度环境中 2小时。 5、不得随意按“分析包”下的“卸载分析包”,此操作会造成试剂包的报废。 6、机器可断电1小时,在有样本检测的情况下断电不可超过20分钟。

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简易标准操作规程

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一. 目的 为规范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的基本操作、维护保养、异常处理程序,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确保氨基酸分析仪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三.责任 1. 本程序的实施者为氨基酸分析仪操作者,各实验室负责人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监 督。 2. 日常运行及维护、定期维护、定期点检及保养由氨基酸分析仪操作者负责。 四. 内容 1.联机 (1)打开电脑。 (2)打开L-8900主机电源。 (3)双击桌面的图标,进入1-1画面,双击图标,进入程序。 1-1 (4)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和,出现1-2画面,单击

联机。大约两分钟,初始化完毕。中Uninitialized 变成Idle,图1-2变成了图1-3,各个组件可以进行控制了。初始化完毕后,分离柱的温度逐渐上升,分离柱的温度会升到50℃。如果打开反应柱的柱温控制,则温度大约20分钟升到135℃。 1-2

1-3 2、手动各组件控制操作 (1)泵1和泵2 点击,出现2-1的画面。设置泵1,流量0.1ml/分钟,B6 100%。点击打开泵1。泵打开后,泵的背景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

2-1 点击,出现2-2的画面,设置泵2,流量0.1ml/分钟,R3 100%。点击打开泵2。泵打开后,泵的背景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 2-2 (2)自动进样器 点击,出现2-3的画面,设置Sampler Wash不少于3次。

2-3 (3)分离柱柱温箱 点击,出现2-4画面,设置柱温50℃,设置ON,打开柱温箱。柱温箱打开后,背景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 2-4 (4)反应柱柱温箱 点击,出现2-5画面,设置柱温135℃,设置ON,打开柱温箱。柱温箱打开后,背景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 2-5

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工作坏境 仪器工作环境的要求:仪器应在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没有振动、没有剧烈温度变化的环境中工作。适宜的工作温度为15-30摄氏度,湿度在O-85%(不凝固)之间。 二、标本要求 1、正确的标本处理是上机前一定要充分混均,标本在离体15分钟内上机分析,不提倡将标本放入冰箱内,如果将标本长时间放入冰箱内会使P02结果偏高。 2、抗凝剂:建议用肝素锂或者肝素钠抗凝。禁用EDTA,柠檬酸钠,草酸盐,氟化钠抗凝。抗凝剂的浓度必须是20IU 至100IU,这样才是合格的,如果Na过量就会使标本中的钠离子的浓度升高。过量的肝素溶液可能导致PH,P02,PC02等结果错误。 3、样本用量(u1) 微量模式:45 全血模式:70 三、操作 1、启动电源 打开电源后,仪器会自动检测工作状态,当仪器检测通过并且完成定标后,在显示器左上角显示己准备。 2、功能键 1)状态灯:在仪器的前面板上有两个灯指示仪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如下:

1))稳定绿灯:所有的空气检测器和电极定标已通过,仪器处于已准备状态。 绿灯闪:所有的空气检测器和电极定标已通过,但是仪器正在分析,接收数据等;当仪器不忙的时候可以进行样本分析或其它操作。 2))稳定黄灯:表示一个或多个空气检测器未定标。 黄灯闪:表示一个或多个空气检测器未定标,仪器仍处于繁忙状态。 2)键盘:可利用键盘输入信息到仪器的系统中。包括12个数字键,上、下、左、右键和确认键。左右键盘可以用来选择不同的屏幕,也可以在READY状态下调节屏幕亮度。 3)分析键:有两个可以用作分析的图标,一个注射器进样方式,按下此键采样针30度角伸出取样;另一个是毛细管方式进样,采样针水平伸出取样。 3、定标 仪器通过两点定标来测定PH,PC02,P02,S02的斜率。 1)两点两点定标:仪器的两点定标间隔6小时自动运行定标。自动运行两点定标时,仪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测定食物中的胱氨酸使用过甲酸氧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色氨酸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氨基酸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1.原理 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一份水解液可同时测定天冬,苏,丝,谷,脯,甘,丙,缬,蛋,异亮,亮,酪,苯丙,组,赖和精氨酸等16种氨基酸,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2.适用范围 GB/T14965-1994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本法适用于食物中的16种氨基酸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本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测定 3.仪器和设备 3.1真空泵 3.2恒温干燥箱 3.3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3.4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 3.5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4.试剂 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浓盐酸:优级纯 4.26mol/L盐酸:浓盐酸与水1:1混合而成。 4.3苯酚:需重蒸馏。 4.4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mol/L 4.5缓冲液: 4.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4.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至3.3。 4.5.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4.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4.6茚三酮溶液 4.6.1 pH 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2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5.2。 4.6.2茚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砜(C2H6OS)和乙酸锂溶液(2.6.1)50ml加入4g 水合茚三酮(C9H4O3.H2O)和0.12g还原茚三酮(C18H10O6.2H2O)搅拌至完全溶解。 4.7高纯氮气:纯度99.99%。 4.8 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样品采集后用匀浆机打成匀浆(或者将样品尽量粉碎)于低温冰箱中冷冻保存,分析用时将其解冻后使用。 5.2称样: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精确到0.0001g。均匀性好的样品如奶粉等,使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0~20mg范围内;均匀性差的样品如鲜肉等,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大称样量,测定前再稀释。将称好的样品防于水解管中。 5.3水解:在水解管内加6mol/L盐酸10~15ml(视样品蛋白质含量而定),含水量高的样品(如牛奶)可加入等体积的浓盐酸,加入新蒸馏的苯酚3~4滴,再将水解管放入冷冻剂中,冷冻3~5min,再接到真空泵的抽气管上,抽真空(接近0psi),然后充入高纯氮气;再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后,在充氮气状态下封口或拧紧螺丝盖将已封口的水解管放在110±1℃的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2h后,取出冷却。 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水解管,将水解液全部转移到50ml 容量瓶内,用去离子水定容。吸取滤液1ml于5ml容量瓶内,用真空干燥器在40~50℃干燥,残留物用1~2ml水溶解,再干燥,反复进行两次,最后蒸干,用1mlpH2.2的缓冲液溶解,供仪器测定用。 5.4测定:准确吸取0.200ml混合氨基酸标准,用pH2.2的缓冲液稀释到5ml,此标准稀释浓度为5.00nmol/50μL,作为上机测定用的氨基酸标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外标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1.实验目的 ①了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分析原理; ②掌握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操作技巧。 2.实验原理 测定原理是利用样品各种氨基酸组分的结构不同、酸碱性、极性及分子大小不同,在阳离子交换柱上将它们分离,采用不同pH值离子浓度的缓冲液将各氨基酸组分依次洗脱下来,再逐个以另一流路的茚酮试剂混合,然后共同流至螺旋反应管中,于一定温度下(通常为115~120℃)进行显色反应,形成在570nm有最大吸收的蓝紫色产物。其中的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其最大吸收在440nm。这些有色产物对570nm、440nm光的吸收强度与洗脱出来的各氨基酸的浓度(或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比耳定律,可与标准氨基酸比较作定性和定量测定。 3.实验仪器与耗材 实验仪器: 耗材: 4.实验步骤 ①样品处理: 测定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可以除去脂肪杂质后,直接上柱进行分析。 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时样品必须经酸水解,使蛋白质完全变成氨基酸后才上柱进行分析。 ②样品分析:经过处理后的样品上柱进行分析。上柱的样品量根据所用自动分析仪的灵 敏度来确定。一般为每种氨基酸0.1μmol 左右(水解样品干重为0.3mg 左右)。测定必须在pH5~5.5、100℃下进行,反应进行时间为10~15min,生成的紫色物质在570nm 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而生成的黄色化合物在440nm 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做一个氨基酸全分析

一般只需1h 左右,同时可将几十个样品一起装入仪器,自动按序分析,最后自动计算给出精确的数据。仪器精确度在±1~3%。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及测定氨基酸所的如下图 自动分析仪氨基酸分离图谱 5.结果计算 带有数据处理机的仪器,各种氨基酸的定量结果能自动打印出来,否则,可用尺子测量峰高或用峰高乘以半峰宽确定峰面积进而计算出氨基酸的精确含量。另外,根据峰出现的时间可以确定氨基酸的种类。 6.说明 ①显色反应用的茚三酮试剂,随着时间推移发色率会降低,故在较长时间测样过程中应随时采用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上柱测定以检验其变化情况。 ②近年出现的采用反相色谱原理制造的氨基酸分析仪,可使蛋白质水解出的17 种氨基酸在12min 内完成分离,且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可达1pmol)、重现性好以及一机多用等优点。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男性,50岁,入院诊断“复合外伤、多发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现遵医嘱给予急查血气分析。 病例二: 患者XXX,女性,入院诊断“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以血气分析检查。 [操作步骤]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已采集血标本)

(续表)

(续表) [图示流程]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血气分析仪是用语检测血液中的O2、CO2等气体的含量和血液酸碱度及相关指标的医学设备。 记录 在治疗单上打钩、记录时间、 签全名 3 2 如系危重患者,在危重症护理 记录单上按要求记录 4 2 效果评价 正确查对无误 1 3 无菌观念强 2 3 操作规范熟练,安全有效 3 3 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 4 2 建议时间6分钟 5 1

(二)目的 检测动脉血液、静脉血液、毛细血管血液及体液中的PH、PCO2、PO2、Hcl、K+、Na+、Ca2+、BE等指标。 (三)注意事项 1、触摸屏右上方有绿黄红三种指示灯:绿色表示可进行样本分析:黄色表示分析仪目前可以进行样本分析,但即将发生一种或多种情况导致分析仪将无法进行样本分析;红灯表示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近期无法进行样本分析。当黄灯亮起来时,需检查屏幕左上角的测试卡及试剂包的剩余,以及时更换或订购。 2、采血后要不断用手指搓捻采集器,使血液与采血针内的肝素钠充分接触,以免血液凝集。 3、吸样完毕后,应用干棉签或纱布轻轻将吸样针的血迹擦拭干净,避免吸样针的血迹因重力原因流入排液孔,导致使用后的测试液排出不畅,也可造成机器及周边污染。 4、一周应进行一次去蛋白液冲洗泵管,以免堵塞。 5、仪器应设定一定的定标时间,间隔1~4h/次。 6、为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气情况,在做血气分析前应认真评估病情,例如吸氧情况(包括吸氧浓度、吸氧时间等),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一定要明确标注呼吸机的条件。 7、采血后须尽快进行检测,以免时间过长,导致结果的偏差。 8、当打印纸边上出现粉红色条形记号时,提醒及时更换打印纸。如果在打印过程中,打印纸不够,重新安装打印之后,按“查询”键可重新打印。 9、怀疑测试结果存在误差应重新定标,重新测试。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校准仪器。 (四)常见报警原因 1、仪器自动提示需换试剂包或测试卡,按照更换流程进行更换。 2、若仪器提示定标液体中有气体,轻弹泵管,并按“定标”键,重新定标。 3、吸样后显示吸血样不够(提示机器自动抽吸血样不足),原因一,标本少、吸样针顶到

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 此操作规程适用于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和维护。 3职责 3.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使用登记。 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科室负责人负责该仪器的综合管理。 4测定参数 4.1测量参数 4.1.1K钾离子参考值:3.50— 5.50mmol/L 4.1.2Na钠离子参考值:13 5.00—145.00mmol/L 4.1.3Cl氯离子参考值:96.00—108.00mmol/L 4.1.4nCa钙离子参考值:1.10—1.30mmol/L 4.1.5PH氢离子浓度负对数参考值:7.350—7.450 4.1.6PCO2二氧化碳分压参考值:3 5.00—45.00mmHg 4.1.7PO2氧分压参考值:80.00—100.00mmoHg 4.1.8GLu匍萄糖参考值:3.85—6.11mmol/L 4.1.9Lac乳酸参考值:0.50—2.00mmol/L 4.1.10O2SAT氧饱和度参考值:80.00—100.00 4.2计算参数 4.2.1HCO3碳酸氢根参考值:21.00—27.00mmol/L 4.2.2STHCO3标准碳酸氢根参考值:22.00—26.00mmol/L 4.2.3BE乘余碱参考值:-3.00—3.00mmol/L 4.2.4BECEF标准乘余碱参考值:-2.00—2.00mmol/L 5测定原理 5.1血pH测定 5.1.1结构 用于测定血液pH的仪器是由玻璃电极、参比电极和电极内充缓冲液组成 5.1.2方法 使用玻璃电极选择性测定pH值 5.1.3原理 电位法测定氢离子浓度,实际上是测量H+的有效浓度。血样中的H+离子与玻璃电极膜

POCT管理规定2018

宛龙院字〔2018〕114号 南阳卧龙医院 床边检验(POCT)管理规定 院属各科室: 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目前我院POCT设备有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血气分析仪等。为加强我院相应设备的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根据《执业医师法》、《GBT29790-2013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制定本规定。本规定自发布即日起实施。 一、组织领导: 1、POCT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组建 (1)医院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质量管理工作由检验科具体执行。 (2)POCT委员会人员名单 主任: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李文才副院长 委员: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李文才副院长 柴红质控科主任护师 张新龙医务科科长 赵丰娟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 崔磊院感办主任主管护师 宋治国主治医师 龙远照主治医师 赵靖主管护师 胡晓慧检验师 黄冉检验师 张丽平主管检验师

张跃飞设备科科长 二、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POCT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各相关部门(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检验科、内科、手术室、急诊科等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代表组成,院领导为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代表应在POCT 技术培训和日常质量管理方面起骨干作用。 委员会职责: 1、负责受理本单位开展POCT的申请,按照下列原则审批: ⑴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和伦理;⑵符合循证医学原则;⑶应用层次和范围与本单位临床实验室不相互重叠。 2、对开展的POCT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做好详细登记。 3、负责定期培训和考核POCT操作人员,保证其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4、监督各部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并保留必要记录。定期组织POCT项目的比对,保证同一医疗机构内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5、受理有关POCT的投诉和意见,持续改进工作。 具体分工: 1.医务科:审核各科室POCT设备需求,负责质量控制及操作人员的资质管理(授权),制定培训及考核计划。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 此操作规程适用于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操作和维护。 3 职责 3.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使用登记。 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科室负责人负责该仪器的综合管理。 4 测定参数 4.1 测量参数 4.1.1 K 钾离子参考值:3.50— 5.50 mmol/L 4.1.2 Na 钠离子参考值:13 5.00—145.00 mmol/L 4.1.3 Cl 氯离子参考值:96.00—108.00 mmol/L 4.1.4 nCa 钙离子参考值:1.10—1.30 mmol/L 4.1.5 PH 氢离子浓度负对数参考值:7.350—7.450 4.1.6 PCO2 二氧化碳分压参考值:3 5.00—45.00 mmHg 4.1.7 PO2 氧分压参考值:80.00—100.00 mmoHg 4.1.8 GLu 匍萄糖参考值:3.85—6.11 mmol/L 4.1.9 Lac 乳酸参考值:0.50—2.00 mmol/L 4.1.10 O2SAT 氧饱和度参考值:80.00—100.00 4.2 计算参数 4.2.1 HCO3 碳酸氢根参考值:21.00—27.00 mmol/L 4.2.2 STHCO3标准碳酸氢根参考值:22.00—26.00 mmol/L 4.2.3 BE 乘余碱参考值:-3.00—3.00 mmol/L 4.2.4 BECEF 标准乘余碱参考值:-2.00—2.00 mmol/L 5 测定原理 5.1 血pH测定 5.1.1 结构 用于测定血液pH的仪器是由玻璃电极、参比电极和电极内充缓冲液组成 5.1.2 方法 使用玻璃电极选择性测定pH值 5.1.3 原理 电位法测定氢离子浓度,实际上是测量H+的有效浓度。血样中的H+离子与玻璃电极膜

氨基酸分析仪实验指导

氨基酸分析仪实验 测试中心吕雪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氨基酸分析仪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氨基酸分析的过程,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 氨基酸分析仪的分析原理是基于各种a一氨基酸的酸碱性、极性及分子大小的差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柱上进行层析分离,用几种不同pH值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依次将它们洗脱,从柱子上分离和洗脱下来的各种氨基酸在反应柱中与茚三酮进行加热反应,反应产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信号的大小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氨基酸和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二、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1缓冲液和茚三酮溶液的配制及正确放置 1.2氮气压力调整 1.2.1打开氮气钢瓶阀,调节其压力至50-100KPa(0.5-1.0Kgf/cm2)。 1.2.2顺时针轻轻旋转氮气调节器,使压力读数为34-40KPa(0.35-0.4Kgf /cm2)。 1.2.3脱气瓶中液体的更换 1.3放置自动进样器清洗瓶,向清洗瓶(C-1,1L)中盛上蒸馏水,放置于指定的位置并拧上盖子。 2.开稳压器 3.启动L-8800ASM应用程序 3.1系统初始化,OK 3.2打开Module Operation界面

3.3泵1流速设定----缓冲液的清洗,打开泵1的排液阀;清洗完毕,关闭泵1; 3.4泵2流速设定—一缓冲液的清洗,打开泵2的排液阀;清洗完毕关闭泵2; 3.5自动进样器流路和针头清洗,除气泡,重复此过程三次。 3.6泵的压力归零 4.分析程序 4.1选择应用程序 4.2选择分析方法 4.3输入待测样品的信息,编辑样品表,保存; 4.4打开数据采集监控画面 4.5选择样品表 4.6打开泵1和泵2 4.7按样品表顺序放置样品。 4.8单击监控屏幕下方的Start Series按钮,开始样品测试。 4.9开始结束后,关闭采集监控画面 4.10关闭L-8800ASM应用程序 4.11关电源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原理及分析条件; 2.实验结果。

床边血气分析仪使用方法

床边血气分析仪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评估 1、评估患者体温,身体状况及吸氧情况或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3、评估 Allen 试验及尺动脉供血情况。 二、使用要点 (一)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置:床边动脉血气分析仪,血气分析仪试纸,治疗盘内放置:活力碘,无菌棉签,弯盘。 (二)操作规程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检查血气分析仪是否运转正常。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手腕带,初步选定拟进行动脉穿刺的血管(以桡动脉穿刺为例),确认 Allen 试验阴性,尺动脉供血良好,确认无禁忌,为患者测体温。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暴露采血部位,将一次性治疗巾垫于穿刺部位下。 5、消毒皮肤直径至少 8 厘米。 6、打开注射器外包装,抽取肝素盐水润滑内壁,戴手套。 8、取下针帽,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动脉博动,右手持针在搏动最强部位垂直或 45 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停住,动脉血会自动流入或稍用力回抽即可。

9、取所需血量后持棉签按住穿刺点,右手拔针,另一护士协助正确按压 5-10分钟。 10、立即将针套回套,搓动标本使之与抗凝剂混匀,脱手套。 11、打开床边血气分析仪,调试“2”,屏幕显示插试纸箭头,打开试纸包装,持试纸四周,取下针头,将注射器乳头插入注血孔 缓慢推入血液至蓝色箭头指示处,盖上封盖。 12、将试纸插入血气分析仪,先后输入操作者工号及患者住院 号各两次,等待两分钟出结果,屏幕显示结果以后,按打印键打印,结果及时告知医生。 13、处理用物,洗手,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采血后立即检测。 2、血样注入试纸卡片时取下针头。 四、注意事项 1 、机器显示“INSERT CARTRIDGE ”插入试纸,显示“ REMOVE CARTR IDGE”时方可拔除试纸。 2、保持测试纸片的清洁。 3、试纸保持温度 2—8℃。 4、从冰箱内取出的试纸不可放回冰箱内,在 18-30℃中有效期两周。 5、刚从冰箱取出的试纸需复温 5 分钟左右再检测。 6、手持试纸片边缘,不能挤压试纸片中央,以免损坏定标液

重症医学科科室床位使用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科室床位使用管理制度 一、科室床位使用制度 1、按照重症医学科减少与管理指南规定,加强治疗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 2、床位的使用率少于85%或至少保留一张空床。 3、如果床位使用率大于85%, 及时汇报给医务处或行政总值班,便于合理安排。 4、如果重症病房没有空床或呼吸机,应立即报给医务处、行政总值班或分管院领导,由相关领导协助患者的收治工作。 二、科室床位管理制度 1、由主班护士及住院总负责病床的调配。 2、住院证由哪位医生开尽量将患者安排给此医生所管床位,如本医生无正式床位,由主班护士根据病房情况进行协调。 3、科室建立有预约登记本,医生不能私自预约床位(如有特殊情况请予主班护士及住院总协商)。 4、普通病房有空床首先应考虑移重病室的患者。 5、单间及双人间由主班护士按预约的先后顺序入住(如有特殊情况请予主班护士协商)。 6、重病室床位主要为收治重病人,故重病室必须是特护患者,如患者一旦病情好转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动员其移至普通病房。 7、如不配合者,主班护士有权不给其所管病房加床。 8、为新患者能及时入住及防止差错发生,出院患者当天不能输液。

三、科室床位基本设备 1、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科室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2、科室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4、重症医学科科室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总计不少于16台。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5、每床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4台以上,科室总数不少于64台。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6、其他必备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并且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ABL5血气分析仪中文操作规程

ABL5血气分析仪中文操作规程 一、开机 本仪器为24小时待机状态,平时不用关机,如果遇到不慎碰落电源线,或者临时停电的情况,请关闭电源开关几分钟后等电压稳定再开机,然后进入主菜单→第三大项(应用程序)→第二小项(设置) →检查第3小项大气压和第9小项气体比例有没有丢失,如果正常,则仪器会自动进行定标,如果数据丢失,则依照标准大气压值760和气瓶上所说明的气体比例输入,如果定标能通过,仪器自动进入准备状态. 二、操作 1、样本测量:混匀血样→排出注射器末端的血样→打开进样口→按吸样键→听到短鸣声→移去注射器,关闭进样口→输入病人数据(病人体温,吸氧量及血色素),等待结果. 2、试剂更换程序。在绿灯状态下,移去空试剂瓶,再把满的试剂瓶安装上去即可。 3、倒废液瓶程序。在准备状态情况下(绿灯亮时)抬起进样针,移去已满的废液瓶,倒去废液后清洗废液瓶。将清洗完的废液瓶 放回原处。放下进样针,仪器冲洗之后就会进入准备状态。 4、更换气体。仪器在准备状态下(绿灯亮时),先关闭气瓶主阀,

打开减压阀,取下已用完的气体瓶,将新的气体放到位置,关紧 减压阀,打开主阀即可。 5、休眠:晚上等空闲时间仪器可以进入休眠状态,步骤:主菜 单→应用程序→休眠 三、日保养程序(每天执行一次) 清洁程序,用来去除测量室内的沉积物,使用专用的S5332清洁液。(1)用专用注射器吸S5332清洁液至少150ul。 (2)进入主菜单→维护程序→按2键选定二小项清洁。 (3)打开进样针,将进样针插入注射器,按吸样键,直到指示黄 灯亮和短鸣声。 (4)移去注射器,关闭进样针。等待准备状态。 四、周保养程序(每周执行一次) 去蛋白程序,用来去除测量室内的蛋白沉积物,使用专用的S5362 去蛋白液。 (1)用专用注射器吸S5362去蛋白液至少150ul。 (2)进入主菜单→维护程序→按3键选定第三小项去除蛋白→等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特选参考)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一、监护病房的建筑设计要求 1.监护病房的选址 (1)选择监护病房的原则是要方便抢救,如病房内的监护病房由于50%以上是收治手术后恢复病人,故宜靠近手术室和麻醉科;急诊科的监护病房则应贴近急诊科抢救室,以便病人直接转入。 (2)方便抢救的中心问题是要做到“接近”,例如心脏外科的ICU要求七个“接近”: ①接近手术室,便于很快进行抢救性心包填塞减压; ②接近心导管和心血管检查造影室,以保证在心导管检查时,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便 于抢救,例如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梗塞或穿破等并发症时,可迅速作紧急手术; ③接近心脏外科,便于心脏外科医师呼唤; ④接近血库; ⑤接近心内科,便于会诊和转送病人; ⑥接近中心监护病室; ⑦接近化验室。 若无法实现上述七个“接近”时,应尽量争取靠近电梯。 2.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 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主要是两种形式: (1)圆形结构,以护理站为中心,周围一圈均为监护病间,每间30平方米左右, 每间可收治2位病人; (2)扇形结构,也以护理站为中心,其对面呈扇形排列的监护病间,病间大小不等,除收治1人或2人的以外,可有收治6~8人的统仓式,床与床之间隔以屏布。其他辅助设施(包括医师值班室、护士长室、储藏室、餐具室、清洁间、污物间、小化验室、病人 、家属接待室等)的布局,有的设计在监护病房外,有的则在监护病房内,但总的要求是便于抢救和减少污染。 3.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 对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病房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 (1)对地面和墙体的要求,适用液体清洁消毒;

(2)对房顶的要求,安装可拆卸天花板,并装有天轨,以自由移动输液吊钩和围帐 (屏布); (3)对照明光源的要求,要有一定强度的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夜间照明灯的光线亮度应可以调节; (4)对通风采光要求,要求通风良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故应有空调设备,病室的色调、色彩应柔和,每个病室必须有一个与外面相通的大窗户,可见自然光,但应有窗帘以调节光线强度; (5)对出入通道的要求,监护病房的病人进出通道应与工作人员进出通道分开,以免带来污染,引起感染; (6)对病床空间的要求,每床的理想面积为10~15平方米,因为每张病床周围均被很多电子仪器和装置所包围,为了保证医护人员从病人的四面八方均能对其进行操作和检查,要求床头留有0.6米的空隙,每个病室以设置2~4张床为宜; (7)对电源系统的要求,要求备有多套电源系统,并保证不停电; (8)对管道和传呼装置的要求,要有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管道和传呼器装置; (9)对卫生排污的要求,监护病房要设置更衣室、盥洗室、消毒室、洗涤室和污物 室等相当辅助部门; (10)对病床功能要求,病床配有脚轮和制动装置,可调节病床高度和倾斜度,两侧装有可调动的栏杆以防跌床,病床上配有防止褥疮发生的带波纹的或多孔的塑料垫褥; (11)其他要求 ①要尽可能建有室外花园; ②要在室内挂有日历和时钟,时钟要有秒针,以便让病人能自己观察时间的变化; ③儿童监护病房还要有各种适合儿童心理的挂在墙上或床上的装饰、儿童画和玩具 等。 二、监护病房的基本医疗器械设备要求 监护病房除要装备普通病房所需要的诊疗器械外,还应配备以下仪器: 1.基本固定设备,每床都有中心供氧和高低压两种中心吸引装置,输液瓶悬吊装置, 微量输液泵及电源点; 2.心血管系统监测方面,包括心电记录监测仪、血压监测仪、心输出量测定仪、心 室颤动除颤器、体外起搏器、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多道血流动力学监测器,

雷杜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ABL 80 FLEX 血气分析仪简单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操作ABL 80 FLEX 血气分析仪,并能使所有检验人员能根据和按照该指导书就能正规操作该仪器。 范围: 检验科人员及经过培训合格并授权能操作该仪器的进修实习人员。 方法原理: 标本要求: ABL 80 FLEX分析仪要求使用未稀释、抗凝处理的人体动脉、静脉和毛细血液全血,ABL 80 FLEX分析仪要求的最小样本量为70ul。 试剂: SC-80测试卡及SP-80试剂包。 操作步骤: 1、进行血液分析时,先打开血气分析仪,如果仪器正处于休眠状态时,需将仪器退出休眠状态,以确定分析仪可进行样本分析: ①主菜单左上角显示有“准备”字样 ②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或黄色 2、选择菜单“分析” ①点击“分析”进入“分析样本界面”,点“吸入样本”。 3、样本吸入界面中其他选项功能: ①样本类型——可选择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混合静脉及其他。 ②充分混匀血液标本,这一步对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值的准确性特别关键。 ③手动混合标本时,在吸入标本前,应该上下颠倒注射器几下,然后在手掌中来回搓滚注射器至少15s。 ④如果储存的毛细血管标本中存有气泡,不应该再检测PH和血气参数。 ⑤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测试卡的可是测量舱观察血液标本,如果发现气泡,请忽视结果重新进行测试。 4、a)注射器样本: ①应该抬起进样针柄到45°角,引导进样针插入血标本,确保进样针头全部浸入标本。 ②不要把进样探针接触到针筒的活塞,这样会产生密封作用,阻止样本的吸入。 ③待样本吸入完毕后,拿下注射器,将吸样针擦拭干净,压下吸样针等待测试。 b)毛细管样本: ①抬起进样针炳到水平角度。 ②插入ABL 80 FLEX毛细血管适配器到进样针直到顶端,确保血液标本充满了毛细管,直到导管末端。 ③把毛细管插入到适配器。直到可以看到血液进入到适配器。这表明探针已进入到毛细导管,在往前推动到毛细导管,挤出一点血液,确保无气泡连接。、 ④待样本吸入完毕后,拿下毛细导管,将吸样针擦拭干净,压下吸样针等待测试。 5、标本准备就绪之后,点“吸入”进行样本分析,吸入样本分析仪会发出两声嘟嘟声,屏幕 会显示提示去除变笨和复位进样针。 6、①分析仪会自动显示激活的输入字段。可使用所提供的控制键查看这些字段和输入任何 需要的信息。 ②输入病人的ID号,例如:“201402141001”——“下一个”;输入病人姓名,例如:“lisan”——“下一个”;输入病人体温,例如:“37.2℃”,所有信息输入完毕,按OK。 ③屏幕会显示出进度显示条直到分析结束。屏幕上会显示最终的检验结果并可以打印出来。

各种类型氨基酸分析仪性能比较一览表

各种类型氨基酸分析仪性能比较一览表 常规氨基酸分析是指20种蛋白水解氨基酸和40余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氨基酸分析仪自1958年问世以来,不断借助现代化的硬件和软件更新换代,现已发展成为现代食品、饲料、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和生命科学等行业氨基酸分析必不可少的自动化常规检测设备。 氨基酸分析仪按其分离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基于阳离子交换柱分离、柱后茚三酮衍生光度法测定的经典方法(IEC)。此类方法于1972年获诺贝尔奖,是当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仲裁和涉外的方法。第二类是所有基于反相色谱分离、柱前衍生、荧光或紫外检测的高效液相法(HPLC)以及阴离子交换分离直接安培法检测的离子色谱法(IC)。两类方法的特性比较见表1。 表1: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性比较表[1]

说明:IEC离子交换色谱;PITC异硫氰酸苯酯;OPA邻苯二甲醛;FMOC 9-芴基甲氧羰酰氯;AQC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贝酰亚胺-氨基甲酸酯;DABS-Cl 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酰氯 由表1可见,IEC标准方法优于HPLC非标准方法,且此类仪器为专用型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器。 国外氨基酸分析仪器中,基于I EC标准方法原理并按照国家计量法规规定迄今业已正式通过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型式认证的,有日立公司的L-8800,安玛西亚公司的30系列和安米诺西斯公司的A200型三种氨基酸分析仪。尚待通过计量认证的有Sykam和Jeol。而提供HPLC型氨基酸分析仪器的外国厂家有沃特斯、安捷伦、岛津和戴安等。但此类仪器用做氨基酸分析仪器时,还须首先通过氨基酸分析的计量认证。上述三家IEC型仪器的性能和技术参数见表2。 表2:三种IEC型氨基酸分析仪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对比一览表[2]

血气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规范操作GEM Premier 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并使所有人员能根据和按照该指导书就能正规操作该仪器。 2 范围: 适用于经仪器厂家培训合格,授权可操作该仪器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3 权责: 3.1 操作人员负责样本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实施和处理、仪器日常维护和保养。 3.2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更换试剂包、仪器运行及标本检测的监督、每月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存档管理。 4 定义: 无 5 工作程序: 5.1 检测原理及方法 5.1.1 仪器的检测原理 GEM Premier 3000分析包的主要组分是一块传感器卡,它有一个体积小且不透气的腔,供传感器接触标本。pH,pCO2,pO2,Na+,K+,Ca++,葡萄糖,乳酸,和压积的传感器,以及参比电极,都在腔内,上面覆有化学敏感薄膜。当分析包插入仪器,这个腔恰被安置在一个37±0.3℃的恒温模块上,以保持标本的温度;同时各传感器被接通电路。 分析包内有A、B两种试剂,用于校正和/或内部的过程控制。A、B试剂供除压积外所有参数的高、低浓度校正,而压积只通过B试剂作单浓度校正。校正前,A和B被作为未知溶液检测,数据记录于数据库。校正时,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随时间可能产生的斜率波动和漂移。另有第三种试剂C,既用于低浓度氧校正;又用作葡萄糖和乳酸传感器的保养液;以及用来消除微量凝集、清洁标本通道。每种试剂都存放于一个不透气的密封袋。试剂在生产时经气压计测量达到合适的气体水平后,通过灌注去除剩余的气体空间。没有气泡的试剂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大气压力范围内保存和使用,而溶解其中的气体浓度不变。此外,分析包还组合有一种参比溶液、分配阀、泵管、进样器和废液袋。通向废液袋的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以阻止废液倒灌。 5.1.2 检测方法 5.1.2.1 电流法检测项目 pO2, Glucose, Lactate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氨基酸分析仪是进行氨基酸分离、衍生和检测的自动化分析系统,广泛用于制药、食品、饲料、农业、育种、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地质考察等领域。 仪器类别:仪器仪表 /成份分析仪器 /氨基酸分析仪 指标信息:分辨率:THR-Ser Ile-leu ≥98% 保留时间重现性:RSD≤0.5% (水解,所有峰) 峰面积重现性:RSD≤1% (水解,所有峰) 1.原理 测定原理是利用样品各种氨基酸组分的结构不同、酸碱性、极性及分子大小不同,在阳离子交换柱上将它们分离,采用不同pH值离子浓度的缓冲液将各氨基酸组分依次洗脱下来,再逐个以另一流路的茚酮试剂混合,然后共同流至螺旋反应管中,于一定温度下(通常为115~120℃)进行显色反应,形成在570nm 有最大吸收的蓝紫色产物。其中的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其最大吸收在440nm。这些有色产物对570nm、440nm光的吸收强度与洗脱出来的各氨基酸的浓度(或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比耳定律,可与标准氨基酸比较作定性和定量测定。

2.操作方法 ①样品处理: 测定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可以除去脂肪杂质后,直接上柱进行分析。 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时样品必须经酸水解,使蛋白质完全变成氨基酸后才上柱进行分析。 ②样品分析:经过处理后的样品上柱进行分析。上柱的样品量根据所用自动分析仪的灵 敏度来确定。一般为每种氨基酸0.1μmol 左右(水解样品干重为0.3mg 左右)。测定必须 在pH5~5.5、100℃下进行,反应进行时间为10~15min,生成的紫色物质在570nm 波长下 进行比色测定。而生成的黄色化合物在440nm 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做一个氨基酸全分析 一般只需1h 左右,同时可将几十个样品一起装入仪器,自动按序分析,最后自动计算给出精确的数据。仪器精确度在±1~3%。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及测定氨基酸所的如下图 自动分析仪氨基酸分离图谱 3.结果计算 带有数据处理机的仪器,各种氨基酸的定量结果能自动打印出来,否则,可用尺子测量 峰高或用峰高乘以半峰宽确定峰面积进而计算出氨基酸的精确含量。另外,根据峰出现的时间可以确定氨基酸的种类。 4.说明 ①显色反应用的茚三酮试剂,随着时间推移发色率会降低,故在较长时间测样过程中应随时采用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上柱测定以检验其变化情况。 ②近年出现的采用反相色谱原理制造的氨基酸分析仪,可使蛋白质水解出的17 种氨基酸在12min 内完成分离,且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可达1pmol)、重现性好以及一机多用等优点。 5.应用举例

ICU医生工作制度

ICU医生工作制度 查房 1.组织方式有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三级医师临床业务查房是查房活动中心,由各诊疗单元主任医师负责实施。上级医师查房大体分为准备、查房、讨论处理三阶段。此外还有护理、医疗行政等查房活动。 2.查房时限对查房规定必要的时限,使医师医疗活动按规律进行是查房质量的基本保证。住院医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接触病人,每天至少两次查房即晨间查房及下班前巡视。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采取定期重点查房与临时查房相结合,通常每周2~3次。主任医师负责病房诊疗单元的查房业务指导,每周1~2次典型查房。 3.查房效果评定三级医师查房效果的考核,不仅有利于提高查房质量促进各级医师重视这一基础实践活动,而且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查房效果评定内容: (1)查房责任是否清楚。 (2)查房指示是否及时落实。

查房效果评定方法:建立三级医师查房登记册,查阅查房活动内容;检查病案核实查房质量;实地考察医师对病人病情、诊疗情况的了解、掌握程度;参加主任医师查房活动,评价总体效果;调查病人对查房的意见。综合各项结果评分,并将信息反馈诊疗小组。 会诊 1.会诊形式按会诊涉及学科范围分有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多科系会诊、院际间会诊;按病情缓急程度,会诊时间要求有急、重危病例的急会诊,慢性病例、疑难病症的择期会诊;为教学需要或临床经验交流而设的定期会诊。 2.会诊资格科内会诊由主治医师参加,科间会诊一般由中级以上职称者担任,疑难病例由高级职称者前往。 病例讨论 1.病例讨论由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提出并主持,与全院医疗活动相关的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提出报院里批准。按不同目的确定参加病例讨论人员范围。 2.隐患病例讨论存在医疗缺陷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通过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范意识; 3.死亡病例讨论为总结经验提高抢救、诊疗水平所进行的常规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