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0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

1 绪论

1. 1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作用

干红葡萄酒的含糖量低于4g/L,其营养价值很高、构成非常复杂,约有二百五十多种成份,其数据和比例根据葡萄品种和栽培地区、降雨量及光照等不同而各异,这些成分构成了葡萄酒的芳香。

早在1857年巴斯德通过对葡萄酒酿造的研究就认为:葡萄酒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主要理由如下:

(1)干红葡萄酒有利于蛋白质的同化:这是由于葡萄酒中的酸易于电解溶于水及渗透压低的原因;同时,出于葡萄酒中的酸味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在食前饮用能增进食欲具有开胃作用。葡萄酒中含有山梨醇,还利于胆汁和胰腺的分泌,可助消化。

(2)干红葡萄酒因富含营养和维生素B12,对贫血治疗有特效。

(3)干红葡萄酒具有降低冠心病病人发病率及死亡的功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证明有节制地饮用葡萄酒可减少冠心病人的死亡危险性。

(4)干红葡萄酒可以杀菌

干红葡萄酒的消毒性能早就被人们所公认,人们常用葡萄酒刺可能引起霍乱的不洁水进行杀菌,还用葡萄酒来检验93类、蔬菜和水果是否有污染,也用葡萄酒对食物进行预防和杀菌。其杀菌能力不仅是由于酒中含有酒精的原因,而凡是困酒中还有多种酸类、多酚类物质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美国一份报告中提到:每天喝一杯葡萄酒对疲劳、失眠和老年体弱是一种补药。《福利加拿大》的斯皮尔斯等人已证明葡萄酒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剂。·

(5)干红葡萄酒对流行性感冒也有预防作用。

(6)干红葡萄酒中一些成分的医疗效果:

碘能防止动脉老化,控制血压;硫能提高肝脏机能;能软化脑血管及防老化、水肿和利尿等功能;能使血液保持低碱性;能加速血液中胆固醇的净化,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可保持脑细胞活跃,防止老化;对肝硬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目前,我国葡萄酒工业已进入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论是从产品总量与质量,还是原料基地建设以及酿酒工艺与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葡萄酒工业总体趋势良好,生产和销售稳定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市场培育与开发工作得到加强,葡萄酒消费热情高涨,市场容量保持稳中有升,市场交易呈现繁荣景象。

我国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10年来,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唯独中国市场异军突起,葡萄酒销量不断攀升。这让全球葡萄酒厂商趋之若鹜。曾有法国报刊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的需求增长速度。

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与世界人均6L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趋势是发展高端葡萄酒,打造葡萄酒消费文化。

太谷县的优势

①太谷县自然环境优越

太谷地区属温带大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2500—2600小时,年降雨量毫米,无霜期天。年平均气温℃,10℃以上积温3675℃,昼夜温差大于15℃,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积累。非常适宜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浆果的成熟,所产的葡萄含糖量高,酸度适中,色泽鲜艳,香气浓郁,综合品质好。是全国八个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区域之一。

②技术优势

太谷县具有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是我县发展酿酒葡萄基地的基石。我县境内驻有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农业科技人才优势明显。特别是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是我县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技术支撑。同时太谷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果农具有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生产的果品品质优良,在现有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中,无盲目追求产量的现象,果农多能做到合理肥水、合理布局、合理负荷、适时采收。5年生以上酿酒葡萄产量控制在

700-800kg/亩,葡萄浆果含糖量19%以上,含酸量。种植业户能生产出优质葡萄,为企业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③组织优势

适应市场需求,在政府的引导下,依托我县独特的环境优势,本着因地适种,实现葡萄品种与气候、土壤的协调统一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葡萄品种的引种、示范、推广工作,着力将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将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太谷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无论是自然条件、品质、技术力量还是组织措施都具有明显优势,必将给投资方和农户带来高效益,并进一步促进太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设计的要求、目的和意义

要求:确定葡萄酒产品方案及其生产工艺路线。在物料计算基础上,进行设备选型,并进行生产车间合理布置。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制年产1000吨葡萄酒厂的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主要设备的安装图及工艺管道流程图。最后进行环保评估及经济核算。

目的: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有经济效益的、相对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太谷葡萄酒品牌,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量,增加经济效益。

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题目是年产1000 t 干红葡萄酒的工艺设计,是在结合中国葡萄酒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葡萄酒行业的成熟经验,制订出的一套更科学、更合理的有利于太谷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有利于太谷经济的发展的工艺体系。

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培育葡萄生产基地,达到无公害认证标准,控制葡萄产量,提升葡萄品质,从而达到产业增效、葡农增收的目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加快葡萄产业化进程;通过葡萄酒庄的建设,既可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又能为附近的居民带来上1000多个就业岗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设计依据及原则

1.5.1 设计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2008年修订,国家药品监督局颁发)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2006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协会)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6年版,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

《厂房设计规范》GBJ 50073-2001

1.5.2 设计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设计,车间内工艺[10]布局合理,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严格分开,避免人流、物流有交叉与返流现象。

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设备,减少操作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遵循国家经济建设方针,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符合实用、安全、经济的要求,合理利用厂区的水、电、汽等公用设施,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贯彻现行有关消防、环境与劳动保护法规,采取各种切实可靠、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

2工艺路线的确定

工艺路线选择的依据及原则

选择工艺路线就是选择生产方法。对于同一产品往往可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去生产,这就要求对列出的几种工艺流程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对比,从中选取最佳方案,作为设计采取的工艺路线。在葡萄酒生产中,工艺路线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原料状况。

(1)工艺流程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①产品的品种及其产量;

②原料的品种及其质量;

③主要设备的投资状况。

(2)工艺流程制定的主要原则是:

①尽量采取理想工艺,将优良原料的优良特点最大限度地体现在葡萄酒

产品中;

②尽量采用复合式生产线,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设备投资;并使生

产作业线最径直和捷短,减少运输,节约能源;缩小占地面积,节约厂房投资。

③对产品的更新和发展要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2 干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

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总的来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原酒的发酵工段、储藏管理工段、灌装生产工段。

(1)原酒的发酵工段

红葡萄发酵的主要特点是浸渍发酵。即在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作用和固体物质的浸渍作用同时存在,前者将糖转化为酒精,后者将固体物质中的丹宁、色素等酚类物质溶解在葡萄酒中。

①选取优质赤霞珠除梗破碎:葡萄-振动筛选台除掉杂质和粒-移动提升架-除梗破碎机除去果梗并破碎-集汁槽及果浆泵将破碎后果浆搜集输送到发酵罐。果梗集中处理并且加H2SO3调节流量之后准备入罐。

②装罐:在葡萄破碎除梗后泵入发酵罐时立即进行,并且边装罐加SO2,装罐完后进行一次倒灌,使SO2与发酵基质均匀混合。添加量视葡萄的卫生状况而定,一般50-80mg/L。

③添加酵母:将干酵母按1:10~20的比例投放于36~38℃的温水中复水15~20分钟,或在2~4%的糖水复水活化30~90分钟制成酵母乳液,即可添加到醅料中进行发酵。酵母添加后要进行一次打循环,以使酵母和发酵罐混合均匀。

④发酵过程:对发酵温度进行监控,控制发酵温度在25-30℃,每隔4-6h测定比重,连同温度记入葡萄酒原酒发酵记录表。进行倒灌及喷淋。倒灌的次数决定于很多因素,如葡萄酒的种类、原料质量以及浸渍时间等,一般每天倒灌1-2次,每次约1/3。这一过程一般持续约1周左右的时间。

⑤皮渣分离及压榨:测定葡萄酒的比重降至1000及以下时,开始皮渣分离。在分离后,为了保证酒精发酵的进行,应将自流酒的温度控制在18-20℃,满罐。

⑥苹果酸—乳酸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是提高干红葡萄酒质量的必须工序。只有在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并进行恰当的SO2处理后,干红葡萄酒才具有生物稳定性。而且是葡萄酒变的更加的柔和圆润。这一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满罐、密封。结束后添加SO2至50mg/L。

(2)储藏管理工段

转罐以及澄清处理:将澄清的葡萄酒倒入2年树龄所制橡木桶中储藏,此过程对红葡萄酒的酿制很重要,几乎所有高品质的葡萄酒都经橡木桶的储藏,因为橡木桶不仅补充了酒的香味,同时提供适度的氧气使酒圆润和谐。储藏时间的长短依据酒的结构、橡木桶的大小新旧而定,通常不会超过2年。红葡萄酒储藏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稳定性,使酒成熟,口味重,要达到这个要求,和谐乳酸发酵、换桶、短暂透气等都是不可少的程序,葡萄酒的澄清可分为自然澄清和人工澄清;葡萄酒在储藏和陈酿过程中,一些物质可逐渐沉淀于容器的基部。可用转罐的方式,将沉淀物除去,为了防止氧化和变质,还应经常添罐。

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在橡木桶中会发生适度的氧化作用并汲取橡木桶的香味。此过程对葡萄酒的酿制极为重要。

(3)灌装生产工段

⑧过滤:红葡萄酒是否清澈跟酒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是因为细菌感染使酒浑浊。但为了美观,或使酒结构更稳定,通常还是会进行澄清的程序。酿酒师可依需要选择适当的过滤法。

⑩勾兑:上述过程后进行勾兑即可装瓶,为了保证葡萄酒瓶内稳定性,除应保证酒瓶具有良好的闭封性外,还必须进行稳定性试验,直至试验证明葡萄酒稳定后,才能装瓶。

葡萄酒的装瓶与包装,是葡萄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红葡萄酒装瓶前,首先检验装瓶酒的质量。经过理化分析,微生物检验和感官品尝,各项指标都合格,才能进入装瓶过程。为了延长瓶装红葡萄酒的稳定期,防止棕色破败病,红葡萄酒装瓶以前,要加入30mg~50mg/L的Vc。对于装瓶后立即投入市场,短时间里就能消费的红葡萄酒,可采用防盗盖封口,这样成本低。国内外大多数红葡萄

酒,都是采用软木塞封口,软木塞封口比较严密,可以延长瓶装红葡萄酒的保存期限。

所谓葡萄酒的包装,就是对装瓶压塞的葡萄酒,进行包装装璜,使其成为对顾客有吸引力的商品。葡萄酒的包装装璜,主要是加热缩帽,贴大标,贴背标,装盒,装箱等。

3 物料衡算

本设计的产品为干红葡萄酒,要求年产量达到1000吨。年生产天数为280天,日工作小时24小时,生产班次要求3个班次,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生产为连续生产。

按工艺要求,葡萄酒的原料为100 %新鲜的优质葡萄,葡萄酒产量为1000吨。其糖度为196 g/L,按正常工艺操作,酿成的酒的酒精度为%voL~%voL,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前酵期5~7 d,后酵期为20~30 d,储酒期~2年,年生产能力1000 t。

物料衡算是指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平衡计算,包括原料、辅料、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副产品、成品及包装材料的用量或数量组成关系的计算。物料衡算的理论根据是物质不灭定律,其计算准则:凡进入某一工序进行生产的物料重量,应该等于通过该工序后所得到的产品重量与物料损失之和,即ΣG入=ΣG产品+G损失。对于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来讲,投入的原料重量,应该等于所得到的产品重量与物料损失之和,即ΣG原料=ΣG产品+G损失。

原料用量的计算

物料衡算目的是(1)确定各种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数量变化以及原料、半成品的库存量;(2)为确定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台数提供依据;为劳动力定员及包装材料等的需求量提供计算依据。

以1000kg葡萄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葡萄经除梗破碎后,得到含有皮、籽的葡萄浆,经测定,葡萄的果梗重约占整个果穗重的5%,则葡萄汁的重量为:1000×%=950kg,体积为:950÷=878(升)。葡萄汁前发酵结束后,经分离皮渣后得前发酵酒,前发酵酒经后发酵后得到葡萄原酒。实际生产中测得皮渣的量约占整个发酵总量的15%,在压榨过程中取管道及压榨损失为1%,则前发酵酒的重量为798kg,此时,酒液的相对密度为,则前酵酒的体积为:798/=(升)。发酵结束后,其总重量大体未变,但此时相对密度降到,则葡萄酒的体积为:798/=(升)。发酵后得到的葡萄原酒,经过贮存陈酿,在此过程中经过多次倒罐操作,分离酒脚,然后经过下胶澄清、冷冻处理以及过滤、包装等工艺过程,最终得到干红葡萄酒的成品量。各生产阶段,酒的损失情况如下:

①酒脚量经测定一般在l0%左右。

②贮存期损失:按贮存期年平均温度为摄氏度,年平均损失为%,取贮存损失为2%(两年)。

③下胶澄清过滤的损失为1%左右。

④冷冻处理及后期过滤的损失为l%左右。

⑤包装过程的损失为2%左右。

则红葡萄酒的最终商品量为:

798×(1一10%一2%一1%一1%一2%)=,

其体积为:÷=673(升)。

由此物料衡算得知:1000kg葡萄产酒,则其出酒率为:÷1000×l00%=%。

由此可知,生产1000吨红葡萄酒所需的原料量为:1000×(1+67%)=1493吨,由物料衡算可知,1493吨葡萄可满足年产1000干吨红葡萄酒工厂的需求。其中酵母用量:、SO2用量:、果胶酶用量:2kg

4 设备设计及选型

发酵罐的设计

发酵罐示意图:

4.1.1 发酵罐数量的确定

每年葡萄酒的发酵都集中在葡萄收获期间进行,每年需葡萄l500吨,除梗后得到的浆量为1425吨,其体积为:1425÷=1317m3

根据实践经验发酵罐体积以25立方米为宜,取容器的装填系数为83%,则每罐实际发酵体积为:25×83%=,为既提高设备利用率,又尽量缩短总发酵时间,每年的发酵轮次取为4次,则需要的发酵罐个数为:1317÷÷4=(个),取为16个罐。

4.1.2 发酵罐尺寸的确定

发酵罐设计为园柱剁底园锥盖罐,材质选用不锈钢板,型号为304,厚度为3mm,每吨不锈钢板重775吨,取罐的径高比为l:,即H=,取h1=0.1D。

由V=π/4·D2·H(本设计中上盖容积不计入体积),

则:25=π/4·D2·(2.3D),D3=25÷l8055=13.85,

得:D= 、H=、h1= 、r=

取罐底斜度为5°,则罐底斜高为h2=×t=。

冷却面积的设计

(1) 热负荷Q:以主发酵放热量最多时计算,主发酵每小时糖度降低1度所生成的热量Q l减去辐射损失热Q2和CO2气带走及蒸发损失的热Q3,即为热负荷Q。a.Q1的计算:

每一分子葡萄糖发酵放出的热为:25/180×1000=139(千卡),则Q1=G·S×139 G:每罐发酵醪量(kg) G=2075××1000=22452kQ

s:糖度降低百分值(%) S=即1%

Q:每kg糖发酵放出的热量(千卡)

Q1=22452××139=312083(千卡/小时)。

b.辐射损失热Q2

Q2=acF(t-t)

式中:ac:对流辐射联合系数(千卡/m2·hr·℃);

t:发酵罐表面温度,表温可达30℃:

t:取发酵期间平均气温为20℃。

当壁温为30℃时,空气作自然对流,ac可用近似公式ac=8+ t,

取t=30℃,则ac=8+×30=(千卡/m2·hr·℃)。

因发酵罐采用罐外夹套冷却方式,冷却带长暂取为1 2米,罐底为平放在混凝土斜面上,故罐底散热取为零,则发酵罐的散热面积为:F= 37.17(m2)

则:Q2=9.5×37.17×(30--20)=3531(千卡/小时)。

c.C02气带走及蒸发损失的热Q3

根据经验Q3为发酵生成热的5%,则Q3=Q l×5%=312083×=15604千卡/小时

热负荷Q=Q1-Q2-Q3=(千卡/小时)。

(2)对数平均温度差△t。的计算

主发酵期控制发酵温度tF为30℃,控制冷剂进出温度为t=l0℃,t=20℃,

30℃→30℃

10℃→20℃

20 l0

t—t=10 △tm=(20—10)÷In2=14.43℃

(3)传热系数k值的确定

因采用夹套冷却,故传热系数k据经验取200千卡/. ℃

(4)冷却面积和主要尺寸的确定

冷却面积:F=Q÷K△tm=261 17÷(200×=

冷卸央套高度为:F÷πD=÷(3 14×=。

4、发酵罐运转重量的确定

(1)发酵罐体总重量

F = m2,罐体用钢板重量为:×× =l1804(吨)。

冷却夹套采用发酵罐相同材质,设置在罐的中上部,央套内做螺旋板,其宽度为5cm,商径为25m,夹套的外壁重量为:

3 14×25×12××=吨。

取附加系数为,则罐体的总重为:+×=(吨)。

(2)央套内冷剂重量:冷剂采用酒精,其密度为,则央套内冷剂重量为:××××=

(吨)。

发酵罐设备运转总重量为+++=吨。

5、发酵罐的附件

(1)下人孔选用椭圆孔450×330,重10kg,上孔选用圆形水封Φ500。

(2)压板的制作:选用筛孔为Φ8的不锈钢板作为皮盖压板,筛板底部做一不锈钢托架,筛板上部处,在罐的四周做卡口

6、发酵罐的安装与投资

发酵罐平放存与罐底相同斜度的混凝土基础上,地下基础,深度钢筋底座。

每罐用不锈钢1.61吨,每吨价万元,加工费取材料费的50%,其他零件取O.15万元,则每个罐的投资为××(1++=万。

贮酒罐的设计

4.2.1贮酒容量的确定

贮存期的酒是相对稳定的,且考虑到贮酒的要求及实际生产情况,选择贮酒罐的容积不宜过小或过大,本设计选择贮罐的容积为40m3(不合罐上顶盖容积)。贮酒罐平放在混凝土地面上,罐底斜度取为50°。

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要求贮存期存2年以上,本设计按两年计,共需存酒2000吨,每年葡萄酒发酵完成后发酵罐可作贮酒罐,其共贮酒量为:25×16=400吨,则尚需贮酒罐为:÷40=40(个)。

贮罐的个数不考虑酒体积与重量的差别,为尽量减少投资,贮罐个数的确定按满负荷计。

2、贮酒罐尺寸的确定

贮酒罐设计为同柱剁底圆锥盖罐,材质选用不锈钢板,型号为304,厚度

为3mm,罐底厚度为4mm。

取直径罐高比为1:,即D:H=1:,取园锥盖的高度h=

则40= D2×(2.32D),D3=40÷1 812=

得:D= 、H=、r=、h1=

罐底斜度高:h2=×t5=

3、贮酒罐重量的确定

罐体的面积为:

F= m2,罐体用钢板重为:×××775=(吨)。

取附加系数为,则罐体重为:×=(吨)。

40m3的葡萄酒总重量为:40×=3984(吨),

则设备的运转总重为:++=(吨)。

4、贮酒罐的附件

(1)下L-fL选用椭圆形人孔450×330,上人孔选用圆形Φ500,各重10kg。

(2)隋性气体接管及压力表。

5、贮酒罐的安装及投资

由于贮酒罐容量大,负重大,为便于酒脚排放,故采用斜底罐,放置在与罐底倾斜度一致的混凝土基础上,地下基础,深度钢筋底座。每个贮酒罐需用不锈钢板重为吨,每吨价格为l 8万,加工费按材料造价的50%计,其他零件取为万元,则每个贮酒罐的设备造价为:×× 15+=(万元)。

冷冻罐的设计

1、罐尺寸的确定

选用圆柱圆锥底罐,考虑到冷却要迅速和包装车问的产量,取每次冷处理酒为6吨,取冷冻罐的容积为立方米,考虑到冷却盘管及搅拌所占体积,故罐锥底体积不计,取H=,由V=0.25πH D2,得=πD2×,D3=5.825,D=、r=、H=

为使结晶酒石便于清洗,取锥底角为120°,锥顶角为150°,

则下锥底高:hi =,取h01=110mm,锥底高为570mm。

上锥顶高:h2= ,取h02=55mm,上锥顶高为270mm。

2、冷却面积的计算

每次冷冻处理6吨葡萄酒,要求将酒从20℃降至-5℃,按每小时降5℃,则每小时酒放出的热量为:QA=CM△t。

C为葡萄酒的比热,C=1(千卡/公斤·度).△t=5℃

QA=6000×1×5=30000千卡/时。

根据热传递方程:QA=QB=KF△t,则冷耗量QB=30000千卡/小时,控制冷剂的进入温度为-9℃,出口温度为-6℃。

△t=(26—4)÷In6.5=22÷=℃

根据经验取K为416千卡/m2.hr·℃。传热面积F=Q÷KAt=30000÷(416×=6.14m2采用罐内安装冷却盘管方式进行热交换,冷却管选用中51×3mm,材质选用不锈钢,管长计算如F:L=F/π÷÷=。设置蛇管每圈间距为120mm,每圈的弯曲直径为,共需用12圈。

3、保温层的制作

采用聚胺酯现场发泡制作保温层,其厚度为5cm,保温层外壳采用不锈钢板,型号为304—2B,厚度为1mm。

4、搅拌功率的计算

搅拌器选用一档,选用螺旋浆搅拌器,叶数为3叶,螺距等于搅拌器直径,即d=D /5=/5=,取其转速n=196转/分=转/秒。酒的密度p=996/=102,酒的粘度取u=厘泊=1 75××10 =×104公斤秒/m2.

雷诺准数&=(nd2 p)÷(u)=××102)÷×10)=×105

查《发酵工程与设备》6-40,功率准数Np=,

搅拌功率Po=Npd5n3p=×5(3.27)3×996=94瓦=(干瓦)。P理<1千瓦,取功率系数为10,电机效率为,则:P电= 10)÷=(千瓦)。考虑减速机及电机的效率,取电机功率为千瓦。

5、搅拌轴的计算

由于轴只受扭转应力作用,不受弯曲作用,所以只考虑扭转,按扭转强度计算时,轴径为d≥A(N/n)。A一随许用扭转应力而变化的系数,与材料及载荷性质有关,查[47]表8-5得,A=13,n一轴的转速为196转/分。N~轴的输入功率为:2.2x 82.5%=千瓦则:d≥(cm)。按扭转刚度计算,则轴径为:d=(cm)。

考虑到轴上设置键槽,将直径增加20%。则d=×(1+20%)=,取轴径为40mm。浆叶直径360mm,轴径40mm,材质选用不锈钢304。减速机选用型号为BLD3— 7,轴转速为196转/分。配用电机:22千瓦,型号J02.32.6

6、冷冻罐运转重量的计算

(1) 罐体重量:罐体材料选用不锈钢,罐体与上封头厚度为,

下封头厚为3mm,罐半径为,罐体总高为2605mm。

罐体与上封头重为:吨,下封头重为吨。

罐体重为:+0.0665=(吨)。

(2)保温层外壳重:其直径为19m,半径,高为

其表面积为:,则保温外壳重为:××=(吨)

(3)查《新编实用五金手册》,Φ51 x 3ram管的理论重为/m,则蛇管重为:38.4×3 55=136.32(kg)=O.136吨。取附加系数为0.15,则罐体总重为:++×1.1 5=吨。

(4)下入孔选用椭圆入孔450×330。人孔选用圆形Φ500,各重10kg。

(5)支座的选取:取冷冻罐的负加零件重约吨,

则设备运转重为:6+++=(吨)。

选用4个支座,每个支承载荷为:÷4=吨。

选用支承式支座JBI 166—73,B40,材质A3F。

7、冷冻罐的价格估算

不锈钢板价格为万元/吨,不锈钢管价格为万元/吨,加工费取材料费的50%,减速机系列价格为万元,其他零件价格为万元,保温材料费为万元,则每个罐的设备价格为:+×× 5×+ 36××2.8×1.5+0.3+0 2+=++=万元。

葡萄除梗破碎机的选型

l、葡萄除梗破碎生产能力的确定

每年葡萄的收获期较短,一般在10天以内。故葡萄的破碎工作也应在lO天内完成。种植葡萄的产量每年在1500吨左右,葡萄破碎时三班生产,按生产一周计。则每小时需破碎的葡萄量为:1500÷7+24=吨,考虑设备利用率为90%,则需生产能力为:÷90%=10吨/小时。

2、葡萄除梗破碎机的选型

根据需要的生产能力,选用新乡轻工机械厂生产的JGYl0型葡萄除梗破碎机台。

其主要性能为生产能力:8~12吨小时:电机功率:。外型尺寸:

2600×820×1800mm。

葡萄酒压榨机的选型

l、葡萄酒压榨机生产能力的确定

葡萄汁经发酵后,皮渣中含有部分发酵酒,需经压榨机进行皮酒分离,一般需压榨分离的发酵醪液占总发酵醪液的30%左右,即需要压榨的量为:1425×30%=吨,压榨时每天只生产一个班,葡萄酒的主发酵时问为20天,则需要的压榨能力为:÷8=27吨/小时。

2、压榨机的选型

根据需要的压榨生产能力选用新乡轻工机械厂生产的葡萄连续压榨机STm型,其主要的技术参数为:生产能力5吨/小时;电机功率10kw:外型尺寸

3500×1000×1481mm;黎机甄量:2200kg。

制冷机的选型

出耗冷量计算可知,最大耗冷量为274033千焦/小时,即65464千卡/小

时,冷冻机的安全运转系数为,则冷冻机的操作能力为:65464/=93520

千卡/小时

选用制冷能力为10万千卡/小时的螺杆制冷机,型号为KF212.5,主电机型号为Y200Ll一2,功率为65kw(1台),油泵电机型号为,功率为(1台),外型尺寸:3294×1685×1630mm。

葡萄酒过滤机的选型

1、硅藻土过滤机的选型

葡萄酒的下胶过滤和冷冻过滤选用板框式硅藻土过滤机,型号为GLL400—20,主要性能参数为:过滤面积20m2,板框数40个;流量10m3/小时,配用酒泵为自吸式饮料泵,型号为50BYZl2.,流量为/小时,配用电机为4kw,外型尺寸:1660×620×1640mm,2台。

2、纸板过滤机的选型

选用意大利产卧式纸板过滤机做为酒的精滤,其主要性能参数为:纸板类型为

2—2型(k5型),纸格规格为40×40cm,过滤面积:m2,生产能力:8吨/小时,外形尺寸1560×660×820mm,1台。

3、除菌过滤机选型

选用意大利产立式膜过滤机作为酒的除菌过滤,其丰要性能参数为:纸

板型号:甲-3型,过滤能力4吨/小时,外形尺寸Φ400×1080mm,l台。

葡萄酒所用泵的选型

l、发酵醪泵的选型

选用不锈钢耐腐蚀,型号为50FB-7,其流量为20m3/小时,扬程为40m,出口压力为,配用电机型号为YBl32S1—2,功率,3台。

2、输酒泵选型

选用自吸式饮料泵,型号为60BYZ25一18,其流量为25m3/小时,扬程为25米。配用电机型号为YBl00L.2,功率3kw,4台。

3、输水泵的选型

选用离心式清水泵,型号为JL×20—36—G,其流量为20m3/小时,扬程为36m,配用电机型号为Y132Sl一2,功率,4台。

包装流水线的选型

本设计的包装流水线为意大利设备:包括葡萄酒灌装机、打塞机、胶帽

封口机、贴标机、封箱机、输瓶机、纸板过滤机、膜过滤机等,其生产能力

为1200瓶/小时,价值万美元,合人民币万元。

另配套设备为:喷码机一台,型号为LZH×4200,价格2万元;冲瓶机两台,型号为CP一32,价格万元。包装流水线的总价格为+2+=70力元。其电机总功率为20kw,灌装机外形尺寸为:中1800×2000mm。

附:设备一览表

流程图号名称台数材质规格

01 葡萄粉碎机 1 不锈钢2600×820×1800

02 发酵罐16 304 Φ2500×6170

03 发酵醪泵 1 不锈钢50FB-7

04 压榨机 1 不锈钢3500×1000×1481

05 发酵醪泵 1 不锈钢50FB-7

06 贮酒罐40 304 Φ2800×7120

07 输酒泵 1 不锈钢60BYZ25-18

08 冷冻机 1 --------- 3294×1685×1630

09 冷冻罐 5 304-2B Φ1902×4201

10 硅藻土过滤机 2 不锈钢1660×620×1640

11 成品酒贮罐 2 304 Φ2000×3900

12 输酒泵 1 不锈钢60BYZ25-18

13 纸板过滤机 1 不锈钢1560×660×820

14 膜过滤机 1 不锈钢Φ400×1080

15 灌装机 1 不锈钢Φ1800×2000

封装设备的选择

封装设备包括洗瓶机、灌装机、打塞机、套帽机、贴标机等。这些设备互相匹配,并用输送带连接构成了灌装线[11]。

灌装线的生产能力应与葡萄酒厂年产量相匹配,最低限度应保证将全年生产的酒灌装完。灌装线的生产能力也就是灌装机的灌装能力。

其他主要设备的选择

其他主要设备,如过滤设备、化验分析设备等,国内基本可以满足。对于某些大型企业或投资力量较强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进口部分先进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率。

5 其他耗能计算

用水量计算

在干红葡萄酒的生产中,因所用原料为纯葡萄,故用水量全部为洗涤用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洗涤用水量如下。

1、葡萄破碎时的用水量

葡萄破碎时要求破碎机的生产能力为10吨/时左右,采用三班生产,共生产天数为:1 500÷10÷24=(天),生产班次为:×3=1875(次),考虑到生产效率等情况,葡萄破碎时间控制在10天以内,生产班次为30次。每班洗涤破碎机及冲洗地面用水量取为4吨,则葡萄破碎期问用水量为:30×4=120吨。

2、发酵阶段的用水量

(1)前发酵时的洗涤用水量

因原料总量为1500吨,破碎后的重量为:1500×%)=1425吨,发酵总体积为:1425÷=1317(立方米)。

每个发酵罐体积取为25m3,取满罐系数为83%,则每发酵罐所盛葡萄汁体积为:25×83%= m3,共需发酵罐次为:1317÷=64(次)。

取每发酵罐的洗涤用水为4吨,则发酵洗涤用水量为:64×4=256(吨)。

地面冲洗用水取为每班两吨,前发酵时问约为:4×5=20天,则地面冲洗用水量为:20×2×3=120吨。

(2)压榨用水量

取压榨机的工作能力为5吨/小时,每罐需压榨量为30%,所需总压榨时间为:1425×30%÷5=86小时。

因为压榨工作随主发酵进行,不是连续操作,故取与发酵时问相同,每天一班,共:20×1=20(班次),每班冲洗压榨机及地面用水量为4吨,则共需洗涤水为:20×4=80吨。

(3)后发酵用水量

后发酵的用水量也是清洗罐用水和地面用水,取与前发酵用水量相同。整个发酵阶段的用水量为:256+120+80+256+120=832吨。

3、葡萄酒在贮存时的用水量

(1) 葡萄酒在贮存时,每次倒罐前要将贮存罐清洗干净,每罐洗涤用水量取为5吨,每批酒在贮存时倒酒5次,则洗涤用水量为:×5×5=625吨。

(2)在贮存阶段,定期冲洗地面,每周冲洗一次,每次用水按4吨计,总用水量为:4×52×2=416吨(贮存两年)。

毕设任务书_车间设计

2014届应用化学制药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人: 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是把选定的实验室的的小试工艺放大到规模化大生产的相应条件,在选择中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出物料和能量衡算;根据产品的档次,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估算生产成本,最终使该制药企业得以按预定的设计期望顺利投入生产。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等。 设计内容: 1.处方设计 (1)查阅文献,详细列出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天然药物罗列指标性成分的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天然药物提取物还需列药物浸膏的性状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选择剂型的指导意义。 药物的理化性质信息至少包括:溶解度和pKa、粒径(天然药物浸膏的过筛目数)、晶型、吸湿性、脂水分配系数(天然药物浸膏列指标性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pH-稳定性关系。 稳定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对光、湿、热的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列出选定处方的处方全部组成及各原辅料的用量。处方组成应包括: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 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固定的供应商。 说明处方筛选过程,并结合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辅料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信息,说明所选定处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处方优化的过程及理由。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的原则:根据临床用途及给药途径慎重选择,尽量优化处方,做到处方与生产工艺为最佳匹配、有利于设备选型与生产工艺验证。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8) 1.1产品介绍 (8) 1.2、生产工艺 (8) 1.2.1一步法工艺 (11) 1.2.2二步法工艺 (11) 1.3、主要原材料 (12) 第2章初步工艺流程设计 (12) 2.1 工艺流程框图: (13) 2.2工艺流程: (14) 第3章物料衡算 (14) 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5) 3.2 原料用量计算: (15) 3.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16) 3.3.1 一次反应: (16) 3.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18) 4.3.4 环氧树脂收集: (19) 第4章热量衡算 (19) 4.1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对反应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冷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反应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回流脱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脱苯所需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它设备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溶解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计算封头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校核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夹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7搅拌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反应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可编辑)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00t/d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拟设计一条日产2500t干法白水泥生产线,设计部分重点是生料粉磨配套系统工艺设计。在设计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大型水泥厂,用了很多理论上的经验数据。其中主要设计内容有:1.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储库计算;2.全厂主机及辅机的选型;3.全厂工艺布置;4.窑磨配套系统工艺布置;5.计算机CAD绘图;6.撰写设计说明书。 白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白水泥中铁含量只有普通水泥的十分之一左右。设计采用石灰石与叶腊石两种原料。物料平衡计算时考虑到需控制铁含量,按照经验公式(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计算并参考其他白水泥厂,得出恰当的率值为:KH0.9、IM3.85、SM18。全厂布局由水泥生产的流程决定。设计中采用立磨粉磨系统。立磨设备工艺性能优越,单机产量大,操作简便,能粉磨料粒度大、水分高的原料,对成品质量控制快捷,可实行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设计采用窑尾废气烘干物料,节约能源。总之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符合环保要求,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 关键词:白水泥;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立磨 2500t / d special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and supporting system for kiln grinding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Designing a 2500 t/d white cem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was focused on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aw material grinding design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design, many more advanced large-scale cement home and abroad are referenced.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were: 1. burden calculation,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servoir; 2. The whole plant selection of main and auxiliary machinery; 3. the entire plant process layout; 4. the system grinding process kiln Arrangement; 5. computer CAD drawing; 6.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of white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s the content of white cement in the iron was only one-tenth of the ordinary cement. Controlling the iron content was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ed material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ormula KH, IM, SM and refer to other white cement plant, drawn the appropriate ratio value: KH 0.9, IM 3.85, SM 18. The layout of the entire plant was up to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Vertical roller mill grinding system was used in key plant design. Vertical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ity, single output, easy to operate, grinding people particle size, moisture and high raw materials,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fast and it can tak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mated control.In principle, the aim of the design is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reduce heat consumption, be accord wit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o,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hould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docx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 月15 日 一.选题背景 1.1题目来源 冶金行业经过了近8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的钢材产能已经达到近6亿吨/年。已有和在建的中厚板生产线近70条,中厚板生产能力达到接近7000万吨/年。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的调整,钢铁产品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冶金企业如何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转型成了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各中厚板生产厂纷纷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特点、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客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全力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其他企业无法生产或难于生产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高档次产品开发离不开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控制的新技术不仅提高钢板的性能,还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 1.2项目概述: 经过对国内外中厚板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前景预测,综合对当地各种物料供应、能源等其它资源的分析,我们选择区域与资源优势居一体的唐山曹妃甸地区作为建厂厂址,设计一座年产量150万吨4300热轧中厚板车间,并且能够生产规格齐全、性能优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1.3中厚板简介 中厚钢板: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其中,厚度4.0-20.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厚度20.0-6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0mm的为特厚板。 中厚板的用途: 中厚板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等行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其需求量非常之大,范围也十分广。 (1)造船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内河船舶船体。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2)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 (3)锅炉钢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 (4)压力容器用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气体储运的压力容器或其

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专业:应用化学 姓名:傅宇德 班级:0905 学生学院:理工院 日期:2013年5月 指导教师:林贝

诚信申明 本人申明: 本人所递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四年专业知识和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用所学过的课程,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创新处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已经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对本课题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 年月日

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的制备 傅宇德 应用化学专业应化0905班学号090105126 指导教师林贝 摘要 本工段设计所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在反应罐内投入氯仿及氯化钙-甲醇溶液1/3量搅拌下投入17α-羟基黄体酮(8-13),待全溶后加入氧化钙,搅拌冷至0℃。将碘溶于其余2/3量氯化钙-甲醇液中,慢慢滴入反应罐,保待T=0±2℃,滴毕,继续保温搅拌1.5h。加入预冷至-10℃的氯化铵溶液,静置,分出氯仿层,减压回收氯仿到结晶析出,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干,即为17α-羟基-21-碘代黄体酮。加入DMF总量的3/4,使其溶解降温到10℃左右加入新配制好的乙酸钾溶液(将碳酸钾溶于余下的 1/4DMF中,搅拌下加入乙酸和乙酸酐,升温到90℃反应0.5h,再冷却备用)。逐步升温反应到90℃ ,再保温反应0.5h,冷却到-10℃,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化合物S,熔点226℃,收率95%。 以17ɑ—羟基黄体酮为原料,经过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再经过碘化反应和置换反应,通过静置分层、减压浓缩、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成品。设计要求通过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选择合适的设备、车间布置及管道设计。查阅英文并翻译、绘制相应的工艺图。 关键词: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加成

车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胶囊剂工厂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制药工程设计 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2010年12月

制药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硬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时间:2010.11.22-2010.12.10 指导老师: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 铝塑包装)。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 3.工艺管道流程图

目录 第1章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生产制度、规模及包装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生产制度、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包装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生产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生产设备选型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生产设备选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制药设备GMP设计通则的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车间(设备)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车间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车间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车间布置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车间产尘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车间排热、排湿及臭味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参观走廊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安全门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设备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采暖通风与空调公用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洁净室换气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洁净室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正压风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噪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通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诚信申明 本人申明: 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四年专业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全面的总结。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创新处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已经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对本课题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年月日

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环合、精制工段 商鹤群 应用化学专业应化0702班学号070105040 指导教师周莉莉讲师 摘要 安定,又名地西泮。英文名为diazepam;Valium。属于苯二氮卓类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镇静催眠药。有镇静、催眠、中枢性肌肉松驰及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本次设计为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环合精制工段。本设计工艺采用的工艺路线为以对硝基氯苯和苯乙腈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异噁唑,再经过甲化、还原、酰化三步反应得到中间体甲基酰化物,最后经过环合、回收、精制等工段,得到了安定成品。其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六段,即缩合、甲化、还原、酰化、环合、精制工段。本文主要设计环合、精制两个工段。经过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的选型及管道设计,设计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安定生产的环合、精制生产车间。设计所得成功主要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其中图纸包括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装备图。 关键词:安定环合精制工艺设计

A Technology Design For 80 Tons Dizepam Produced Per Year ——Cyclization, refined section Abstract Stability, also known as diazepam. English called diazepam; Valium. Belongs to benzodiazepine class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s a sedative hypnotic. With sedative, hypnotic,central muscle relaxant and anticonvulsant, antiepileptic effect. The design for the annual output of 80 tons of stability and plant process design - refined stage of cyclization. The design process is the process route used to nitrochlorobenzene acetonitrile and benzene as raw materials by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isoxazole, and then through a technology, acylation rea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three-step acylation of methyl objects finally, after cyclization, recycling, refining processes, has been stable finished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Liuduan, namely condensation, a technology, reduction, acylation, cyclization, refining stage.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cyclization, refined in two stages. Through the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pipeline design, design stability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cyclization production, refining workshop. Mainly by the success of the design from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drawings, including drawings, including workshop equipment, floor plan, flow chart, the main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plans. Key words: Diazepam Cyclization Refined Process Design

年产530万吨生铁的高炉炼铁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530万吨生铁的高炉炼铁车间工艺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1 高炉配料计算 (2) 1.1原始资料 (2) 1.1.1 矿石的选配 (4) 1.2原始资料的整理 (4) 1.3冶炼条件的确定 (4) 1.4物料平衡 (11) 1.4.1 根据碳平衡计算风量 (11) 1.4.2 煤气的成分和数量计算 (13) 1.4.3物料平衡表的编制 (15) 1.5热平衡 (16) 1.5.1 计算热量收入项 (16) 1.5.2 计算热量支出项 (18) 1.5.3 列出热量平衡表 (21) 1.5.4 高炉热工指标的分析 (22) 2 高炉本体设计 (23) 2.1高炉内型相关计算 (23) 2.2高炉内衬设计 (26) 2.2.1炉底 (26) 2.2.2炉缸 (27) 2.2.3炉腹 (27) 2.2.4炉腰 (28) 2.2.5炉身 (28) 2.3高炉炉壳和高炉基础 (32) 2.4炉体设备 (35) 2.4.1 炉体冷却设备 (35)

2.4.3 铁口套 (36) 2.4.4炉喉钢砖 (36) 2.4.5 炉顶保护板 (36) 3 料运系统计算及装料布料设备 (37) 3.1贮矿槽 (37) 3.1.1 平面布置 (37) 3.1.2 槽上运输方式 (37) 3.1.3 储矿槽工艺参数 (37) 3.1.4 槽下供料 (37) 3.2料坑设备 (38) 3.3碎焦运送设施 (39) 3.4上料设备 (39) 4 高炉鼓风机的选择 (40) 4.1高炉鼓风量及鼓风压力的确定 (40) 4.1.1 高炉入炉风量 (40) 4.1.2 鼓风机出口风量 (40) 4.1.3 高炉鼓风压力 (41) 4.2高炉鼓风机能力的确定 (41) 4.2.1 大气状况对高炉鼓风的影响 (41) 4.2.2 鼓风机工况的计算 (42) 4.3高炉鼓风机的工艺过程 (43) 5 热风炉 (44) 5.1计算的原始数据 (44) 5.2燃烧计算 (45) 5.2.1 煤气成分换算 (45) 5.2.2 煤气发热值计算 (45) 5.2.3 燃烧1标米3煤气的空气需要量 (46) 5.2.4燃烧1标米3煤气生成的烟气量百分组成 (46) 5.2.5理论燃烧温度和实际燃烧温度计算 (47) 5.3热平衡计算 (50) 5.3.1 计算鼓风从80℃提高到1200℃所增加的热含量 (50)

烘干车间工艺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 学号: 水泥工业热工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0.00t/h烘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学院 系别:系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X 年月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烘干机的设计计算,烘干物质是矿渣,以顺流的烘干方式进行计算。该烘干系统包含的主要设备有:回转烘干机、旋风收尘器、袋收尘器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如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排风机、鼓风机、螺旋输送机、料仓等。设计的主要计算为热平衡的计算和物料平衡计算。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烘干机车间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原始资料及实际条件,主要进行了回转烘干机产量和水分蒸发量计算,烘干机的热效率;在燃烧室热平衡计算中,计算了空气量、烟气量、烟气组成以及收入热量和支出热量,因热量收支平衡从而计算出混合用冷空气量;燃烧室设计计算,计算了燃烧室的耗煤量及炉膛容积,喷嘴直径;除尘系统中说明了除尘分管的直径计算和废气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计算,通过废气的排放量、温度和含尘浓度进行除尘系统及排风机实务选型以达到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通过对主要数据的计算,选择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型号,达到节能环保的国际要求,同时又能够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烘干机车间;烘干机;燃烧室;输送机;收尘器

目录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原始数据及设计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技术条件、技术参数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回转烘干机产量和水分蒸发量 . (3) 2.1回转烘干机产量 (3) 2.2烘干机的水分蒸发量 (3) 2.3 回转烘干机的操作方式 (3) 2.4烘干机功率 (4) 2.5物料在烘干机内的停留时间 (4) 第三章燃烧室热平衡计算 (5) 3.1干燥无灰基转化为收到基的计算 (5) 3.2空气量、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5) 3.3热平衡计算 (6) 3.3.1收到热量 (6) 3.3.2支出热量 (6) 第四章烘干机热平衡计算 (8) 4.1收入热量 (8) 4.2支出热量 (9) 4.3烘干机的热耗和热效率 (10) 第五章燃烧室设计计算 (11) 5.1耗煤量计算 (11) 5.2 燃烧室炉膛容积计算 (11) 5.3喷煤嘴直径计算 (11) 5.3.1空气用量 (12) 5.3.2 一次风用量及风速 (12) 5.3.3喷煤嘴直径 (12) 5.4燃烧室鼓风机选型 (12) 5.4.1 要求鼓风量 (12) 5.4.2 鼓风机压力 (12)

日产5000t新型干法水泥厂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