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采访学笔记

新闻采访学笔记

新闻采访学笔记
新闻采访学笔记

新闻采访学

一章

一、采访任务与对象

新闻采访学: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这一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并确定实施这一活动应有的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新闻采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1、作为采伐活动主体存在的采访者。2、做为客体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3、作为连接采访活动主体与客体的采访关系。

采访学的研究对象:“主体——采访关系——客体”三位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新闻采访的沿革

国外的新闻教育以新闻研究始于19世纪初,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败涂地部新闻史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

1895年,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科赫在海德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研究所。人们把德国视为理论新闻学研究的摇篮。

美国是应用新闻研究的开船者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组织。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教育,始于1939年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的新闻系。

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历程,经过了:一、表层研究阶段、二、里层研究阶段。三、立体研究阶段。立体表现在(1)在研究的基点上,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变封闭研究为开放研究。(3)在研究角度上,变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总之,新闻采访学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三、新闻采访学的方法论原则

1、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要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同一、具体与抽象统一、批评与建构统一、事实论证于价值评价统一。

2、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引进系统科学方法,从整体上、立体上进行研究。

3、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

四、新闻采访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横向综合、纵向深化、新闻采访的理论构建

二章新闻采访活动史略

新闻采访学植根于人类早期的传播活动。奴隶社会之前,已有了原始意义的“采访”活动,但不是新闻采访。原因是?

国外的新闻采访活动始于公元16世纪。

梁发,最早的记者。

交通、电讯事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874年《申报》首先刊登了英国内阁改组的“伦顿电”,是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条新闻电讯。

三章、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属性

新闻采访一项什么样的活动?这是新闻采访学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反对唯心主义哲学观,真正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新闻采伐活动,仍然当前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新闻采访活动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新闻采访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在这活动之中,事实是第一性,起决定作用的,它规定着、制约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记者又以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与把握,反作用于于事实。一、新闻采访

定义: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2、新闻采访对欣慰写作来说,是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1)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来,事实第一性,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质,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2)从新闻报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看,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要求准备的反映客观事实。

3、从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来看,有七个步骤,四个属采访的范畴。3、新闻采访是锻炼、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四章、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

新闻采访的内在特征:

1公众性、要求: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是受众普遍关注的,又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物;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质、生动性、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要如实地收集、反映所报道事实的多方面的材料,以给受众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2、公开性;活动结果是公开的、范围是公开的。

3、事新性:两层意思:新闻采访要同事实打交道,抓取事实;新闻采访要同新鲜的事实打教导,要抓新事。

4、快速性。尽快采集报道,时机要恰当。要遵守党的纪律。

新闻采访的外在特征:1广泛性;交往活动接触面广,交往对象十分复杂。“两头广泛、复杂:。2、对等性。3、自由性。新闻记者要掌握被采伐者的心理。

新闻采访特征的体现,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会物质生产技术的水平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访活动特征的体现。

2、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访活动特征的体现。

3、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伐活动特征的体现。

五章、新闻采伐活动的路线

一、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核心是求真

(1)采访活动中要真诚;

(2)自觉同各种各样的干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观念斗争。

2、实事求是认识路线是对“客观主义“的扬弃

客观主义的定义:源于美国,新闻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新闻的报道必须排除任何偏见,忠实地记录事实,做到超阶级,否则,新闻不可能是真实的。

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要求,记者的采访既要遵守客观、尊重事实。3、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贯彻在于科学的认知方法论

记者在采伐活动中坚持的基本原则:(1)实证原则;要求记者要客观地、如实地认识和把握事实;求实的原则,规定着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有一中的强烈的求实意识,积极探寻事实存在的本来面目;规定着有一种强烈的求证意识,一定要探询事实的真相。

(2)程序原则;要求记者在认识的程序上一顶要坚持先感性后理性,由感性到理性。

(3)动态原则:要求记者坚持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一方面,记者树立相对意识,一方面树立发展变化意识。(4)网络原则。用联系、系统的眼光去认识和保卫客观事物。首先规定记者必须用“两点论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

二、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

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1、要在党的领导下,紧密依靠各级党委

(1)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要主动与自己分工采访范围的党委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党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图。

(3)在具体的采伐活动中,要尊重和依靠基层单位。

(4)同某级党委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2、采访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如何深入:

(1)积极主动的“沉”到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去。

(2)要求记者与群众广交友,深交情

(3)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

六章

一、记者的定义:

1、狭义:专指从事新闻采写的专业人员,也叫外勤记者。

2、广义:范指一切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

二、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是由其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其中新闻事业的性质是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新闻事业的概念: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方式,以反映和影响舆论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四、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责: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

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坚持谬论,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六、社会地位:社会活动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官倒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七、记者的工作特点:

1、活动引人入胜,社会影响大;

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化无穷。

3、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

八、我国记者的工作任务:

1、采写新闻(衡量好坏的主要标准)

2、反映情况;不能公开的,但有价值的,写成内参形;向编辑部汇报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

3、做群众工作

八、记者的修养

1、“识”的修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识,是建立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之上的。

2、“学”的修养

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是一个专家。

3、才的修养。了解和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新闻业

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七章

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

定义:是指事实所在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价值构成因素:

1、新鲜性,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及其所含的新闻信息量。时间近,信息新。

2、重要性。事实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普遍程度,或于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密切程度。重要性是决定新闻价值大小和有无关系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别资产阶级新闻的主要特点。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标准是:影响性;显著性;反常性;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性、职业的接近、性别的接近、年龄的接近、心理的接近)、趣味性(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趣味性特征:和思想性密切相关系。融于知识性当中;讲究人情味。

二、新闻敏感

定义:记者敏锐得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能力。

表现在:1、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2、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3、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能“落叶知秋。,对某

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做出科学的预见。

来源:1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2、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3、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三、如何把握新闻价值去识欣慰事实,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事实的变动度。

1、事实变动的范围于规模

2、变动的顺序与次数

3、变动的过程与速度

八章

一、采访选题: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涉及到采伐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二、采访选题的原则:

1、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

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辩证统一

3、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

三、采访选题确定的先决条件: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含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时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特点:1简略、概括,2、不可靠、3、属于直观感觉的东西。

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1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2、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3、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4、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5、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6、从广告及天气预报中来。

7、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三、选题确定的关键:记者要善于驾驭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驾驭思维的要求和方法是:

1、从微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宏观思维的作用表现在:可以使记者铺捉到重大题材,对大的时间、全局的情况做综合的分析和宏观的鸟瞰;可以使记者对具体个人和事件的审视中,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将其置身于大的时空背景下,展示其据以存在的整个社会系统;可以使记者在纵横比较、发展追踪中对事物做趋势性的分析、把握和预测。

2、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

(1)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

(2)单向—多向(多种指向、多种起点、多种因果联系、多种评价标准、多种思维结果

(3)静态——动态

3、从直接经验型到理性思维

直觉经验型思维,就是单纯借助直觉和已有的经验所进行的思维。

理性思维是用科学的眼光注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探求的方式。其特征是“:

(1)不受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不为事物的表现迷惑。

(2)不盲目遵从权威和教条,对时代的呼唤极为敏感。(3)不服从旧理论,从社会发展党员饿高度来进行价值评价。

4、从保守趋同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求异性质、认同性、发散性、逆向性。

四、采访选题确定的运作方法

1、从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2、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

4、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新奇性、社会性和受众性、精致性。

九章、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其方法

一、报道思想

定义:新闻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或者阶段内,为着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订的新闻报道工作的设想、意图。它包括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等。

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1、从政治上、政策上为采访工作做导航。2、指导新闻素材料的获取、3、指导新闻主题的提炼。

如何明确报道思想:要求记者一方面学习编辑部提供的报道原则和报道提示,领会其中的意图和实质,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实际,认真钻研党的有关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客观实际情况,从中不短深化自己的认识,深刻地理解、把握报道思想。

二、采访准备的意义和方法:

采访准备定义是指记者为采集新闻材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采访准备的意义:1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2、有助于记者缩短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3、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采访准备分为两种,一平时准备,一临时准备。

如何做好准备:1、平时重视积累(理论政策上,知识上,业务技能上、情况准备);临时要认真准备(要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伐有关的政策;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5、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三、采集新闻材料的要求

1尽量掌握一手材料

2、注重对材料进行认识上的加工。(核实真实性、鉴别材料的全面性、判定深刻性。

四、采访新闻材料的方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文献法

五、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采访中思考新闻报道写作,主要是两个方面:

六、对写作体裁要求的思考。如何实施

1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来考虑采访的计划和步骤。

2、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有意识的去捕捉、挖掘有关材料

3、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检验初步采访的成效,以确定

修正或强化进一步采访的方向。

七、对新闻主题的思考

新闻主题: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生命和灵魂。

如何实施:

1、结合报道思想来思考新闻主题。

2、根据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来提炼。

十章

一、新闻策划

定义: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做出的事情先谋划或筹划的。

特点:1采访策划的对象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

2、策划的目的是要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3、内容安排上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4、行为带有明显的群体性。

二、新闻采访策划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力。

2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多出新闻精品,

3、有利于新闻传煤更好的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三、新闻采访策划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坚持策划“创意”的科学性2、坚持策划报道“导向”的正确性;3、坚持策划报道“火侯”的把握性

十一

一、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

1、选择好访问对象(理想的访问对象是“有情况”的对象、整体上合

乎要求的、)2、创造融洽的访问气氛(善于寻找把双方从感情上联系起来的“桥梁;尽快引得对象的信任和好感;精心考虑访问场所和时机的选择

二、问:指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通过向访问对象提出问题,以了解有关的新闻事实及其材料和观点。

善问的要求:1问的自然、2、问的合适、3、问的关键、4、问的有策略5、问的简明

提问的方式方法:1、根据对象访问的适应性来决定提问的方式。(正问法、迂回、激将法、设问、)2、根据采访任务和记者的选择性来决定所提问题的形式。(原初性问题和从属问题;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中性问题和诱导性)

三、访问记录

定义:记者对新闻访问活动中采集的各种材料的记载。

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内容上的要求

1、耳闻要注意记要点

2、眼见要注意记特色

3、记事不忘记“识”

(二)对形式上的要求

1、记多记少,记详记略

2、手记和心记结合运用

3、笔记和画记

4、既要记的好,又要记得快。

(三)对整理上(弄成采访日记)

四、新闻采访中记者如何实施对访问对象的心理“控制”

1、注意控制的针对性(访问对象乐意接受访问而又善于同记者交流;愿意,不善于,不愿意)

2、要善于运用心理控制手段(示范、强化、说服、激励)

3、要把控制贯穿与访问的过程(准备时,对其心理分析、初次见面、访问交谈时

五、记者访问心理消极因素的表现:1动机的不稳定、2、情绪的两级性、3、感知的错觉,4、首因效应;5、光圈效果。6、性格的内倾性。

十二章

一、新闻观察活动

定义:记者依据一定的采访任务,通过眼睛等各种感官和大脑对客观事情的外部现象与联系的综合反映来进行新闻采访的一种社会活动。新闻观察方法:1参与性观察、2、隐匿性、3、非参与性

新闻观察的作用

1、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2、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3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新闻观察可以成为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器。

新闻观察的的内容:

1现场观察(对事情现场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等要观察清楚: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学会透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2、人物观察(外貌、有个性的特征的动作和语言;内心世界

记者观察力的内涵:一种综合的观察力、“孩童般的眼光和聪明长者的眼光的统一

二、提高记者贯彻力的途径和方法:

1、要自觉养成对客观世界的强烈:关注力;

2、积极训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专注力、3感知世界的思考力。十三、

专业类新闻采访:根据采访领域所属专业(门类)分类别的各种新闻采访样式。

一、政治类新闻采访

定义:是指对有国家、政党、社团以级人民群众日常政治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有强烈的政治色彩、2讲究时机,注重宣传效果。3采访的面十分宽范,但“重点“又很明确。

政治类新闻采访的内容及特殊要求

1、有关重大事件的采访。记者要求(1)高度的政治敏感,密切关注政治形式,使事情尚在预料中。(2)站在党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严守党的宣传纪律。

2、重大政治节日的采访。(1)要抓好纪念、庆祝活动本身的采访报道。(2)要有计划地抓好与节日有关的成就式采访报道。

3、党代会、人代会议、政协会议的采访(1)推陈出新,不落俗套。(2)要切实把握“三会”的性质和特点。(3)要做好记者招待会的采访报道。(4)要会上会下,会内会外相结合,大报小花絮相配合。

4、党的建设的采访

(1)抓好党风建设的采访报道。

(2)围绕党建工作重点的不同阶段,有步骤、系统地惊醒采访报道

(3)要住好不同历史时期,富有时代特点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采访报道

5、少数民族的采访

(1)要认真学习、领会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善于运用这些观点、政策去解释和反映各种现象。

(2)有一定的民族知识,

(4)吃苦耐劳,跑去采访一手资料,

(5)以正面报道为主

(6)对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奇特风气,要热情科学的看待。6、外事报道的采访:在中国或外国发生的关于中外关系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1)熟悉我国的外交史,懂我国外交政策。

(2)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3)采访要注意礼貌、得体。

(4)严守外事纪律

7、法制报道: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1)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高度的法律意识。

(2)熟悉法制工作的程序、特点和原则。

(3)多倾听多方面的意见,注意采访报道的确切性、客观性。(4)要注意保护有关人员的秘密,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8、军事新闻:对与武装力量或战争直接有关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1)即突出军事特色,又要服从政治目的。

(2)讲究时效、注意保密

(3)壮“军威”,颂军魂

(4)立足军队,面向民众

(5)搞好军事领导机关的采访,深入军旅。

二、经济类新闻采访

定义:对有国民经济、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以级人民群众日常经济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在采访报道的指导思想上,涉及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繁杂多样,其内在关系有错综复杂。

2、采访对象上,涉及到具体业务工作,活动等往往呈程序性、重复性。

3、采访的内容上,设计到具体数字多,数量性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类新闻采访报道的运作方法:、

1、新闻价值的取向,由指令传递型—信息传导型

2、采访报道的范围,生产封闭型——市场开放型

3、采访报道时态,报道滞后型—报道即时型

4、采访报道的事实选择,焦点透视型——散点透视型

三、文化类新闻采访

定义:范指报道有关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内容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选题有较强的可受性。2、对象文化层次高3、内容有较强的专业性。

文化新闻采访的范围与运做要求:、

1、文艺新闻采访

文艺新闻采访指文学和艺术领域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注意

(1)正确处理好“文艺性”和“政治性”的关系。

(3)坚持正确的文艺鉴赏原则,不断提高文艺鉴赏水准。(4)正确的对待文艺名人

2、教育新闻采访

教育新闻采访是指教育领域里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注意:

(1)采访报道的指导思想和选题要立足教育价,面向社会。

(2)内容求新中有深

(3)手法:善于精选角度和事例,力求使新闻活起来。

3、卫生新闻的采访

卫生新闻:对医药卫生领域以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新鲜事实的报道。注意

(1)坚持谨慎原则。

(2)坚持大众化原则

4、科技新闻采访

科技新闻:对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注意

(1)讲究科学性。

(2)讲究通俗性

(3)讲究适宜性

5、体育新闻的采访

体育新闻:体育活动领域内具有新闻价值和人和事的报道。注意(1)强烈的时间意识

(2)敏于观察,善于捕捉瞬间。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报道写作通论背诵版笔记

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原理 (一)新闻报道要真实: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 1、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 ①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②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③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必须真实。⑤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 2、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 ⑴有意制造虚假新闻报道。①政治运动的需要;②名利的诱惑;③认为新闻可以虚构。 ⑵无意采写出的失实新闻报道。 这种失实被称为“软性假新闻”。“软性假新闻”是指那些有一定的新闻事实,五个W中有三至四个符合事实,有一两个存在问题的假新闻。①业务不熟悉;②采访不深入;③材料处理不当;④看问题较片面;⑤偏听偏信,先入为主。 (二)新闻报道要讲时效: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 1、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 ①转变观念和作风;②分工不宜过细,审稿不宜过繁;③改进终结式的报道模式。 2、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 网络传播更新了我们的新闻时效观。①网络新闻的最大特性:即时滚动。即可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更新新闻报道文本,其反映事实的速度十分快捷。②即时滚动式报道引发了新的一轮新闻“快速”战。 (三)新闻报道写作要关注受众兴趣: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 1、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 ⑴真实的新闻信息。真实的新闻信息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受众对真实的新闻信息的兴趣还体现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要求新闻信息实在、有用。 ⑵新鲜的新闻信息。必须注意三点:①寻求新鲜事物和富有个性的事实;②寻求罕见、奇异的事实;③寻求事物新鲜的角度。 ⑶益智的新闻信息。益智的新闻信息就是能使受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的新闻信息。主要有两类内容:知识性的和情趣性的。 ⑷有情感的新闻信息。 ⑸有审美作用的新闻信息。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内容美;②自然美;③形式美。 ⑹多样化的新闻信息。主要是指:①多样化的内容;②多层次的内容;③多样的形式。 2、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 对受众的兴趣的处理方式主要由两个:满足和引导。 ⑴极大地满足受众兴趣。 策略:①关注受众兴趣的系统性;②关注受众兴趣的集中性;③关注受众兴趣的层次性;④关注受众兴趣的运动性。 ⑵积极地引导受众兴趣。 途径:①树立样板;②设置议题;③因势利导 (四)新闻报道与记者的倾向性:用事实说话的内容,用事实说话的方式 1、用事实说话的内容 ①对政治事件和现象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②对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这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新闻的指导性。 ③赞许美好心灵,斥责丑恶现象。④对受众的情趣进行引导。 2、用事实说话的方式 记者在新闻中是通过选择事实和事实的不同侧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趣的。 ①选择事实。选取这个事实而不选取那个事实就体现了记者想说特定的话。②选取事实中有利于自己的侧面。③解释和评价事实。 ④采用联系对比方式。有时候单个事实无“话”可“说”,这时可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将另一个事实拿来与新闻事实进行联系对比,就可以达到“说话”的目的。 二、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程式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构件:消息头的作用;导语的作用和类型;主体的类型和写作要求;结尾的形式;背景材料的作用和类型。 1、消息头的作用 ①消息头首先标明了一种文体;②表明消息的来源及方式,增加时效感和真实上的权威性;③表明身份区别,让读者选择和评价; ④表明稿件的重要性。 2、导语的作用和类型 作用:①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②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③引起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读完全篇报道。 类型:按是否直接交代主要新闻事实来分,可分为直接导语和延缓式导语。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丁柏铨 绪论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则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5采访的认识路线: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危害:武断、无知失方向;投机取巧找捷径;为求深度搞臆想。 第二章记者的修养 2.1作风修养:①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是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2道德修养:新闻职业道德,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国最早提及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当数宋代对民间小报的指控。率先明确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责之一的是徐宝璜先生,而最早将“品性”认定为“记者资格”第一要素的则属邵飘萍先生。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①坚持真理,忠于事实;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③深入实际,体察民情;④互敬互学,积极竞争;⑤摆正位置,不谋私利;⑥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①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记者为了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集分析新闻事实性材料的职业性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 求实性;2 时效性;3 独立性;4 突变性;5 艰险性;6 广泛性;7 连续性; 8 公布性; 三新闻采访的难点:1 采访要快、同时要准;2 采访要快,同时要深;3 材料的挖掘要生动,同时要真实。 四新闻采访中的三大矛盾(对应于采访的三大难点):时效性与真实性的矛盾;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矛盾 第二章新闻记者 一记者职业是随着近代报纸的产生分离出来的。 二记者职业的性质: 1 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2 记者是真理的捍卫者; 3 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 三记者的类型: 1 专业记者:指专门采访或侧重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个领域的记者。(如政治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 专业记者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他们熟悉某个领域的情形,便于结交朋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2 常驻记者:又称地点记者,以新闻机构所在地为采访范畴的,称为本埠记者。地点记者称为外埠记者。常驻记者有利于了解所在地点的情形,便于报道。 3 机动记者:不常驻在一个地点,没有固定采访范畴,随时预备同意编辑部调遣,完成重大突发事件采访的记者。 4 特派记者:指因专门的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 5 特约记者:指应编辑部的约请,完成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人员。 6 驻外记者 四记者的工作任务: 1 采写新闻; 2 反映情形; 3 群众(通联)工作(包括联系组织通讯员、处理读者来信来访、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 五记者的采访路线:包括记者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一、总论 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 (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 (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 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 新闻学的发展

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 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②他提出了着名的5W专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着名观点。主要着作:《人民的选择》1944 (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③他提出了着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4)卡尔-霍夫兰(心理学家):①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些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主要着作:《大众传播实验》1949 《传播与说服》1953 (5)施拉姆:①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

新闻采访学(全)

1、新闻学领域包括四大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新闻事业管理。 2、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1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为研究对象的科学○2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像的科学○3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于1923年出版,标志着新闻采访这门学科已开始形成,邵著特别重视以下问题:○1记者地位○2记者资格○3记者访问○4新闻价值○5社会新闻 4、1938年出版的王文彬著的《采访讲话》是我国第一部专业采访报道著作 5、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把学到的关于新闻采访的系统知识用以指导我们的新闻采访实践,搞好新闻报道,做好记者工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6、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方法:○1要重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2要重视新闻采访实践○3要重视总结自己的采访工作经验○4要重视研究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新问题,关注新闻采访工作的新发展○5要重视比较对照的学习方法 7、我国新闻采访学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有哪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答:一、五四时期○1学术研究空气空前活跃,1918年在校长蔡元培的倡导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研究会○2徐宝璜《新闻学》和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当时在新闻实务方面的研究,新闻采访的研究已走在前面,他们许多观点渊源于西方但他们力求结合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来阐述新闻学的一些问题,并注意注入自己的新闻工作经验二、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出版王文彬著的《采访讲话》是我国第一部专业采访报道著作,抗日战争时期论述新闻工作的文字有一个鲜明特点,服从抗战需要,为抗战服务。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论述,陆定一同志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等党的报刊发表的有关新闻工作问题的社论,不仅是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有力思想武器,而且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研究新闻现象,研究新闻媒体,研究新闻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新闻的理论和实务,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是新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8、展望21世纪我国新闻采访学将怎样发展?答: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肯定要继续向前发展,而发展的大趋势将是广、专、深、高,即研究的领域将更加宽广;研究的问题将更加专门化,更具深度,著作水平也将更高,但这种局面不会自动到来,它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尤其需要我们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威力,不断开拓创新 记者篇 1、记者的主要职责是采集、处理、传播新闻信息,是为当前社会的需要服务。 2、为什么要联系报纸的产生和历史条件来考察记者的起源?答:记者是因为新闻传播的需要、伴随着报纸的产生而出现的,欲弄清记者的起源,要同报纸的产生联系起来考察,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3、最早记载邸报的是唐代孙可之《读开元杂报》,“进奏院状”便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了 4、1815年8月5日创刊于马来亚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近代第一家中文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 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 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八、、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 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 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体的报道a 细小的揣测新闻背景,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 b 注意了解新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 c 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实核心 d 预测新闻发展方向,追踪进行补充报道(新闻是主体的角度) e 交换角度,突出未被人重视的新闻事实⑦社会公共空间⑧公开征集⑨查询急救电话 3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获得新闻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和核心内容就是判断新闻价

新闻采访笔记整理

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人孙处玄“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一句。 另一说出自于南朝宋泰始三年左右朱昭之撰写的《难顾道士夷夏论》 两种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表达新闻的形式)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新闻的实质) “采访”始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中。 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有名《新闻采集法》。 名考在前,实考在后 实考:1、70万年前北京人——群居活动部落首长巫师 2、3000年前周朝时期——采诗官 3、春秋时期——史官 4、唐代时期——邸报 5、宋代时期——民闻小报 6、明、清朝——民间自设报房(太平天国1851~1864,鸦片战争1840~1842, 1856~1860)大大促进中国新闻采集的发展。 实考:(一)记者的前身官方记者:封建王朝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草根记者:中国的邸报始于唐朝,宋朝还出现了一种民间小 报,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 在这种小报之中,有专门从事新闻采集的人。 (二)近代职业记者的诞生:从15世纪起,“手抄新闻”就在威尼斯盛行不衰, 早期记者由此诞生。 (三)现代职业记者的发展与演变: ●1815年由外国人创办的《察世俗每日统计传》中梁发是中国近代最 早的记者之一,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胡政之等著名记者。 ●胡政之本人就是《大公报》第一个去国外采访的记者,同时也是当 年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 ●1925年前后,名报社有了内外勤之分,外出采访记者初称为“外勤 记者” 记者的职责:即职业的责任,是从事某项社会职业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记者的职责包括:采集新闻信息(有意采集和无意采集两种) 筛选新闻事实 解释新闻事件 制作新闻作品 积极反映情况 做好群众工作 记者的使命:坚持真实、坚持真理、引导舆论、讴歌光明、伸张正义、鞭挞丑恶、 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新闻职业道德:1、坚持真理,忠于事实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 5、摆正位置,不谋私利 6、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新闻采访定义的总结: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夏琼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采访学 课程英文名称:News Gathering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其中包括18个学时的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新闻记者认识、把握客观事物、采掘新闻素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与采访技能为目的。本课程内容以采访为重点,主要讲授新闻选择、采访程序、采访策划、访问方法、观察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如采访实习、模拟记者招待会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实地采访能力,使学生不仅熟悉新闻采访的理论知识,更能掌握实地采访的方法与技巧,为媒体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本课程教材《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的内容,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将划分为十章内容,共计16讲54个课时(其中包括36个课堂教学课时,18个课时的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 知识点与课时设计表

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课时设计(18课时) 第一章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研究新闻采访学的意义 (一)对新闻实践的指导意义 1.理论对实践的作用 2.当前新闻实践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3.新闻采访学学习之实用目的,掌握采访活动规律,规范采访行为,指导实践 (二)对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 1.学科建设的规范与要求 2.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进程:表层研究→里层研究→立体研究 3.新闻采访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三)对我国新闻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世界新闻业发展概况 2.我国新闻业发展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 3.学习新闻采访学与我国新闻业发展的关系 二、新闻采访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1.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考察 2.从新闻采访学的个性层次上考察

新闻采访学简答题

新闻采访学简答题 1、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是什么关系? 答: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新闻采访写作来说,采访是了解事实,写作是反映事实,两者都是第二性的。然而在具体过程中,采访决定写作。这是因为:第一,新闻采访先于新闻写作。只有通过新闻采访才能获得新闻材料,也只有掌握了新闻村料才会有新闻写作。第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新闻写作,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合理想象”,把没有采访到的东西写进新闻作品之中,而应如实地将采访到的事实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出来。第三,从采访到写作,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记者采访时要考虑到写作,这不仅可以使采访更有目的地深入进行,而具也能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写作是采访中调查研究的继续,是采访的深化和最后完成阶段。所以,任何“重写不重采”或“重采不重写”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只有正确地看待采访和写作的关系,记者才有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2、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是什么?采访过程是怎样的? 答:新采访活动的性质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认识角度讲,它是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特的一种活动。从具体的工作业务角度讲,它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完成了从实际中来,并为到实际中去作好准备的工作过程。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的调查研究。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采集重要的新闻材料。采访活动的这种性质,对采访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并使采访活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实践看,新闻采访活动的一般过程是:记者依据一定的新闻线索,有所准备地深入实际和群众,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使用某种手段,从现实中发现新闻材料、挖掘新闻的意义,并迅速、及时地加以搜集和核实,从材料、观点、角度先进方面,为从事某种新闻体裁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的过程。由于采访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宣传报道的任务和写作体裁要求不同,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会相应地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和表现。 3、新闻线索从何而来? 答:新闻线索的来路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来自上面的,二是来自下面的,三是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和挖掘的。第一条来路是指有关领导机关或编辑部送给记者的新闻线索。这类线索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为它从客观实际中来,又经过有关领导机关或编辑部初步衡量与审核。记者应当认真对待这种新闻经索但不能把这种线索当作固定不变的框框。记者应当主动与有关领导机关和编辑部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可供采访的新闻线索,不能当“老等”,否则工作就会陷于被动局面。*第二条来路是依靠广大通讯员和读者提供新闻线索。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来路。首先,记者从上头得到的线索总是不多的;其次,一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有限,记者的活动面和时间、精力有限,全靠记者自己去发现新闻线索,就可能有不少“新鲜的活鱼”漏网。为此,记者应当设法使这条来路畅通,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广交朋友,建立通讯网,使自己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情报的中心,新闻线索会源源而来。*第三条来路是记者通过种渠道去挖掘新闻线索。挖掘新闻线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领导人的讲话和编辑部的报道计划,明确采访方向和报道意图。二

新闻采访学新论 笔记 罗以澄著

《新闻采访学新论》复习资料总结 1、新闻事实 定义:新闻事实是一般事实中具有特殊素质的一种事实,即指的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只有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普遍关注的新鲜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事实。新闻事实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闻价值。 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或发现的事实信息。客观事实只有具备了新闻价值,才值得记者去采访报道;新闻价值越大的事实,就越可能成为大新闻,就越要引起记者的注意,记者要做好重点采访的准备。总之,新闻事实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闻价值。 识别新闻事实的运作方法:把握新闻价值去识别新闻事实,不是简单的着眼于事实本身的变动,而应该是着眼于事实的变动与人们、社会的关系的涉及程度,也就是说,要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具体地说,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握事实的变动度,进而识别判定新闻事实。 ①事实变动的范围与规模。这里指的就是事实变动的空间,亦即事实变动所可能涉及的社会影响面而言的。事实的新闻价值是与其变动的空间与规模大小成正比例的关系的。注意一点的就是,判定事实变动的社会影响面的依据,是以记者所服务的新闻传播媒体的社会覆盖面作为其参照系的。 ②变动的顺序与次数。就是事实变动出现的时间顺序与频率而言的。 ③变动的过程与速度。这是就事实变动的内在关系而言的。 如何确保新闻事实。 ①加强政府对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管理和监督。 ②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 A、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耳目”“喉舌”,是专职调查人员;调查研究是新闻报道的基础,贯穿于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调查研究史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衡量其素质的重要标志,是名记者的成功之路。 B、方法:解剖麻雀、专项调查、日常调查、自我调查、隐形调查 2、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色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事实是第一性的,起决定性的作用,它规定着、制约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记者又以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与把握,反作用于事实。这便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新闻采访活动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 书上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通讯员在内的新闻采访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新闻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②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来说,是第一位的、起决定性作用的。 ③新闻采访是锻炼、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3、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王中 4、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由资产阶级新闻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定义:新闻价值就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这一定义告诉我们的是: ①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之中,所以我们要尊重事实,注意研究事实。 ②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与受众的关系中,所以我们要尊重受众,了解受众的需求。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记者的类型【圣才出品】

第二章记者的类型 2.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1.专业记者的含义、历史、特点、形式 (1)含义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专门采访报道农业领域的记者,称农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工业领域的记者,称工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文教领域的记者,称文教记者,等等。 (2)历史 ①党的新闻媒体开始设专业记者大约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我国的专业记者主要是农

村记者和随军记者。 ②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出现了采访工业的工厂记者。 ③1949年1月,新华总社提出设立经济记者和编辑,专门从事经济新闻的采写和研究。 ④1950年12月,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上又提出记者专业化的问题。 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专业化、行业化报纸的发展,专业记者不但人数增多,而且更趋多样化。 (3)形式 专业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后一种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2.机动记者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 机动记者不像专业记者那样只报道某专业领域的事情,也不像地方记者那样常驻一个地方,他们有点类似特派记者,甚至有时外出采访就是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他们的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去哪里,称得上是“满天飞”。机动灵活,随时出击,是机动记者活动的特点。他们除了完成一些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外,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往往落在他们肩上。 (2)要求 机动记者要胜任自己的工作,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素质都应有较高的要求,政治水平要高,新闻敏感性要强,知识面要广,工作经验要丰富,写作要快,身体要好,否则很难适应机动记者工作的特点。 二、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北印新传专硕笔记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 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 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 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 (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2)、开座谈会(大、中型报道题材),就某个采访主题,邀请有关人员座谈。好处:可在较短时间内搜集更多素材,被采访对象们容易打开话匣子,同时根据多人的谈话也容易辨别个别人发言的真伪。 (3)、现场观察(越来越被提倡的采访形式),“用眼睛采访”,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捕捉那些瞬息万变且能感染受众的情节。 (4)、参加会议,会议新闻的主要采访形式。 (5)、蹲点(适用于时间性不太紧但报道量大、涉及面较广的新闻题材),即深入一个点,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A、准备要充分。B、提问要凝练。C、记录要及时。 (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A、直接转载信息。B、组织网络调查。C、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交

《新闻采访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新闻采访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1.1 1.【单选题】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运用各种新闻采访方法对新闻人物和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信息的()。 答案:大众传播 A、大众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跨国传播 1.2 1.【单选题】 在报社中,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开始于哪个工作环节? 答案:采访 A、编辑

C、采访 D、印刷 2.【单选题】 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活动一般开始于()。答案:发现新闻线索 A、实地采访 B、写作成稿 C、发现新闻线索 D、采访策划 1.3 1.【判断题】 新闻采访的时效性要求并不强。答案:× 2.【判断题】 保证新闻真实性首要环节在于新闻写作。

3.【判断题】 在整个新闻流程中是新闻采访决定了新闻的写作。 答案:√ 4.【判断题】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是采访对象。 答案:× 5.【简答题】 新闻采访活动具备哪些特点?答案:(1)新闻采访搜集和获取的是新闻信息(2)采访活动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3)新闻采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4)新闻采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2.1 1.【单选题】 在新闻记者的知识架构中,居于最核心地位的是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 答案:和采访任务相关的知识

A、外语知识 B、和采访任务相关的知识 C、法律法规知识 D、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百科常识 2.【填空题】 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作一个()。 答案:杂家 3.【判断题】 新闻工作者在了解到传染病疫情的新闻线索后应该立刻采访报道。 答案:× 4.【判断题】 新闻工作者的采前准备主要是了解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答案:× 2.2 1.【单选题】

新闻采访学试题含答案

2010年10月高自考新闻采访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最早报道秦始皇兵马俑的蔺安稳是【】 A. 人民日报记者 B. 新华社记者 C. 解放日报记者 D. 中央电视台记者 2. 强调采访人员“必须通晓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的文件是1950年发表的【】 A.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B.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 C.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 D. 《纪念九一记者节》 3. 首先在新闻学教材中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务之一的是【】 A. 邵飘萍 B. 徐宝璜 C. 邹韬奋 D. 郑观应 4. 作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信息”一词面世是在【】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5. “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扎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出自【】 A. 《中国的西北角》 B. 《一个驻美记者的见闻》 C. 《记者工作随想》 D. 《永恒的春日》 6. 提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每日都能干预运动”命题的是【】 A. 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7. 在《学会写视角新闻》一文中对视角新闻进行了概念诠释的是【】 A. 范长江 B. 范敬宜 C. 邹韬奋 D. 俞权城 8. 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 A. 范长江 B. 范敬宜 C. 刘白羽 D. 穆青 9. 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的方式是【】 A. 异地采访 B. 易地采访 C. 机动采访 D. 满天飞采访 10. 关于如何对待新事物的幼芽,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缜密地研究新的幼芽,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它们成长,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说话者是【】 A. 列宁 B. 毛泽东 C. 恩格斯 D. 马克思 11. 我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学者是【】 A. 戈公振 B. 徐宝璜 C. 方汉奇 D. 蓝鸿文 12. 逆向思维是一种【】 A. 求同思维 B. 求异思维 C. 超前思维 D. 纵向思维 13. 我们所选择的访问对象无非两类,一类是唱“主角”的,一类是唱【】 A. “旦角” B. “配角” C. “小生” D. “丑角” 14. 观察要抓要害是指【】 A. 抓特点 B. 要准确 C. 要独特 D. 抓主要矛盾 15. 瞿秋白曾经写的旅途通讯有【】 A. 《饿乡纪程》 B. 《中国的西北角》 C. 《少年中国说》 D. 《莫斯科游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