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67.20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篇:基本概念篇一.管理信息系统(1)定义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等,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使用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内涵1. 信息化解决方案2. 交叉学科3. 全服务层次4. 综合信息管理5. 功能不断完善(3)发展二.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它也就是属于社会系统,因为它有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系统。
三.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概念结构:(1)从概念看,信息管理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使用者,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2 )根据各部件的联系分为1•开环结构:无反馈结构(eg.批处理系统)2. 闭环结构:在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送给决策者,不断调整政策(实时处理系统)( 3 )根据处理的内容和决策的层级:金字塔式结构纵向综合,横向综合,纵横综合四.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 1 )信息理论1. 信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他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 信息性质: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本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3. 信息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要求: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获得:得到信息的阶段(收集,传输,转换成合用的形式)服务: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退出:信息老化。
失去价值,把它更新或销毁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2)系统理论1. 系统定义:系统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2. 系统分类:按复杂程度物理类:框架,钟表,控制机械生物类:细胞、植物、动物高级群体:人类、社会、宇宙五,系统评价与系统集成(1)判断系统好坏的观察点: 1.系统明确 2.结构合理 3.接口清楚4.能观能控(2)系统集成概念: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控制层管理B.作业层管理C.战术级管理D.战略级管理2.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
A.组织机构B.网络结构C.管理/职能结构D.功能结构3.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也称为()。
A.概念结构B.业务功能结构C.管理职能结构D.层次结构4.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D.瀑布模型5.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是什么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7.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D.瀑布模型8.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B.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C.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9.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
A.SA B.OOA C.OOD D.OOP10.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B.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11.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A.系统分析说明书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D.系统测试方案12.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
A.系统的模块划分B.系统“怎么干”C.系统测试方案D.系统分析说明13.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
A.现行系统分析B.系统详细调查C.绘制数据流图D.绘制模块结构图14.系统分析的目的是()。
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在国内外知识经济、社会西悉尼化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信息管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教育共同成为信息社会战略上需要优先发展的行业。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是在1961年由美国经营管理协会及其事业部的J.D.Gallagher提出。
1985年,戴维斯在其经典著作《管理信息系统》一书中,对管理信息系统做了如下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一机’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和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in,MIS)是一门综合了经济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技术、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系统方法论的边缘科学。
MIS是面向管理决策的、拥有大型数据库集中管理数据和综合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机复合系统。
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MIS的结构是横向和纵向划分的矩阵结构。
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横向则从组织职能上概括了MIS的主要功能部件。
横向和纵向的结合描述了MIS在各个阶段的构成特点。
2.1 MIS的纵向结构按照R.N.Anthonyr提出的3级管理模型的思想,任一组织或企业的管理功能都可分为3个层次: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作业管理层,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层、中层和基层。
高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或改变组织的总目标,确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获取、使用和分配这些资源的政策;中层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上述总目标及所拥有的资源,制订资源分配计划及进度,并组织基层部门去实现这个总目标;基层管理的任务则是按照上述计划去执行日常的具体管理工作。
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建设3.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一词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Kennevan)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管理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
这个定义是初始性的,是出自管理的,而不是出自计算机。
这个定义强调用信息支持决策,没有强调一定要运用计算机,没有强调应用模型。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高登·戴维斯(Gordon B.Davis)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劳登【44】认为“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挑战的组织和管理的解答。
”它说明一切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问题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的集合都是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9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描述也有了一些变化。
薛华成【2】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管理、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这个定义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管理系统、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要点一、部分基本知识1、管理信息系统按其所能处理的管理数据和提供决策服务程度可分为三类: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支撑。
3、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4、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对不同的管理层提供不同的信息,在结构上可以分为:执行控制层、管理控制层、战略决策层。
5、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
6、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信息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真伪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殖性、转换性.7、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8、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系统包括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类活动系统三种类型.9、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10、系统的特性: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组织性、相似性。
11、按照优化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联通集成、共享集成、最优集成。
12、按照涉及范围的系统集成分类: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形象集成。
13、按照具体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14、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包括三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
15、系统规划任务的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
16、用于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7、开发计划主要是制定系统开发的工作计划、投资计划、进度计划、资源利用计划.18、系统开发策略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接受式开发策略、直线式开发策略、迭代式的开发策略、实验式的开发策略.19、一个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五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变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管理、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人机结合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分性:1一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照多种形式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可完成一系列特定任务2子系统根据需要还可以细分成若干个下级子系统3子系统由若干个具体功能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面向管理决策2.综合性3.人机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又覆盖了管理业务的各个层面,其结构是一个包含各种子系统的广泛结构。
从广义概念上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1、基于管理职能的结构2、基于管理层次的结构(销售与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财务和会计子系统、人事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是两种分类的综合。
业务流程重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BSP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订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一、填空题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
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
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
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前三个选项都对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A、完备性检验B、准确性检验C、一致性检验D、无冗余性检验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数据项B、记录C、文件D、数据库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B.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数据库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10.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A、数据关系图B、数据流程图C、数据结构图D、功能结构图11.VFP语言属于第( )代计算机语言。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一、填空题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
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
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1。
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前三个选项都对3。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A、完备性检验B、准确性检验C、一致性检验D、无冗余性检验4。
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数据项B、记录C、文件D、数据库5。
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6.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7。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数据库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10.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A、数据关系图B、数据流程图C、数据结构图D、功能结构图11。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2)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构成.(3)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四个阶段.(4)管理、信息和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5)目前常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资源规划、准时制生产、最优化生产技术和敏捷制造等方法。
(6)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三个层次。
(7)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8)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数据的组织、数据运算、数据存储和数据输出.(9)数据处理经历了简单应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10)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为非线性结构。
(11)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不同阶段。
(1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3)B 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它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 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1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
通常将它们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CASE开发方法等几大类.(15)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MIS可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16)面向对象方法具有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和动态链接性四个特点。
(17)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包括可以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几种。
(18)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19)管理业务调查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等。
(20)管理业务流程调查可以用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来描述。
广东省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0881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要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C)A、计算机系统B、自然系统C、人机系统D、人工系统2、按企业所处的层次,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底层是(A)A、操作层子系统B、管理控制子系统C、战略信息管理子系统D、信息处理子系统3、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用于支持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控制、决策和行政活动的子系统是(C)A、操作层子系统B、信息处理子系统C、管理控制子系统D、运算器和输入输出接口4、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A)A、控制器和运算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C、CPU和控制器D、战略信息管理子系统5、程序不仅应在正常情况下正确地工作,而且在意外情况下也便于处理,这是程序的(B)A、可维护性B、可靠性C、可理解性D、效率6、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A)A、结构化问题B、非结构化问题C、半结构化问题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7、作为两个部分之一,和开发策略一起构成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是(B)A、分析策略B、管理策略C、运行策略D、维护策略8、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A)A、系统规划B、系统设计C、系统分析D、系统实施9、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D)A、尽量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B、正确评价当前系统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D、弄清楚用户要求10、校验输入月份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D)A、视觉校验B、数据类型校验C、逻辑校验D、界限校验11、输出设计应由(B)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C、程序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12、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应在(A)A、系统分析阶段进行B、系统设计阶段进行C、系统实施阶段进行D、系统评价阶段进行13、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是在本地工作站上进行的,数据输出可以打印,也可以保存在软盘上,这属于(A)A、集中式数据处理B、分布式数据处理C、协作式数据处理D、综合式数据处理14、信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是(A)A、人员管理B、客户管理C、软件管理D、硬件管理15、程序能执行预定功能而又不浪费机器资源的程度,说明系统具有(C)A、可理解性B、可修改性C、效率性D、可使用性16、程序可以从一个计算环境转移到一个新的计算环境并且运作良好,说明系统具有(C)A、可测试性B、可维护性C、可移植性D、可修改性17、下列关于办公自动化发展阶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第一阶段以个人计算机和办公套件为主要特征B、第一阶段系统自适应能力差C、第二阶段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D、第三阶段以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为核心18、在对市场数据挖掘过程中,在某一段时间内,顾客购买商品A,接着购买商品B,而后购买商品C,则得出A→B →C出现的频率较高的结论,这属于(B)A、关联分析B、序列模式分析C、分类分析D、聚类分析19、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类的开发方法的侧重点是(A)A、强调开发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控制B、强调开发方法的驱动对象C、强调某种方法论的技术D、系统开发需要在一定的开发环境下运用开发工具来完成20、证券公司网络下单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是(B)A、B2BB、B2CC、C2CD、G2G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信息系统是指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网络等多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和协调工作,以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影响着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并探讨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硬件硬件是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处理和运行各种软件程序,并通过与其他硬件设备的联结,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存储。
服务器是用来提供服务和存储数据的中央计算机,它可以支持多个客户端的访问和操作。
网络设备负责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硬盘、光盘、磁带等。
二、软件软件是信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运行的核心软件,它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实现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等功能。
应用软件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而开发的程序,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金融软件等。
三、数据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的基本单元,是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和结果。
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它们经过采集、处理和存储,最终被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信息系统的运作和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数据是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营的重要任务。
四、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连接不同硬件设备和用户的桥梁,它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通信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在信息系统中,通信网络负责传送数据和信息,保障用户间的通讯和交流。
通过网络,用户可以远程访问和操作系统、共享数据和资源。
同时,网络也提供了保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