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开采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消耗和需求的增大,对采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煤炭采掘过程中,放顶煤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在提高煤炭回收率、保护地面建筑和环境、降低采煤安全事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有哪些呢?一、顶板支护技术顶板支护技术在放顶煤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其作用是为采煤机工作面提供保护,防止盖岩、地裂等顶板事故的发生。
这种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油压支架、钢拱架和钢筋网等,其中油压支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在实际操作中,顶板支护技术需要结合不同地质结构、顶板条件、采煤工艺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对于较坚硬的顶板,可以采用油压支架和钢拱架加强支护;对于较软的顶板,则需要采用钢筋网等加固措施来保障采煤面的安全稳定。
二、顶板注浆技术顶板注浆技术指的是利用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材料对采煤后的顶板进行胶结加固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采空区域坍塌、下沉和裂缝等事故的发生。
在实施顶板注浆技术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和浆液比例,以及合理的注浆厚度和注浆点距离等参数。
同时,注浆前应首先清理顶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注浆区域,并严格控制注浆进度和饱和度,以确保注浆质量和效果。
三、采煤机工作面布置放顶煤开采中,采煤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煤机工作面的布置应根据煤层厚度、倾角、顶板稳定程度等建立科学合理的采煤工艺方案,降低煤矸石产生率和能耗,提高煤炭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采煤机工作面布置时需要考虑主攻方向、煤柱残留厚度、支护密度等因素,合理选取布置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利用采煤机的工作效能,同时避开顶板破坏的区域,保障采煤安全和效率。
四、压力管法技术压力管法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采煤方法,其采煤工艺是先预留好顶板间隔,然后在采煤面上方的顶板处打孔,将水泥浆从孔口注入,使其通过孔洞流向采煤面,在顶板和煤层之间形成一条自承式支承体。
这种方法可以保障顶板的稳定和盖岩不落,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是指矿井采取先放弃井下中部和下部煤炭,后采取顶部煤炭的开采方式。
为了保障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矿井设计与布置:根据放顶煤开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矿井布置和通风系统,确保合理的通风流动和气氛控制,以减少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2. 放顶煤开采工艺:制定规范的放顶煤开采工艺,包括井下开采机械设备的选型和使用、煤炭的输送和支护等,确保煤炭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3. 顶板管理:制定规范的顶板管理措施,包括顶板支护和防治顶板冒落的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4. 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制定规范的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确保瓦斯的有效抽采和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5. 煤尘控制:制定规范的煤尘控制措施,包括煤尘的喷水降尘、湿法除尘和煤尘防爆等,以减少煤尘爆炸的风险。
6. 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规范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确保矿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 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瓦斯、煤尘、地质等方面的监测设备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8. 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等,确保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
上述仅为建议内容,具体的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规进行制定。
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办法煤矿放顶煤开采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对矿层上覆顶板的一种措施。
放顶煤开采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然而,放顶煤开采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具体包括矿层顶板的不稳定,顶板控制不当导致的事故等。
为此,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一、放顶煤开采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放顶煤开采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井下矿层进行科学评估和安全评估,确定矿层的稳定性和放顶煤开采的可行性。
其次,要编制详细的方案,并进行安全论证。
方案中应包括放顶煤开采的具体步骤、所需设备和工具、安全措施等内容。
最后,还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二、放顶煤开采中的安全措施1. 矿层的支护和加固放顶煤开采过程中,为了预防顶板塌方事故,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和加固。
常用的方法有锚杆支护、锚索支护、钢梁支护等。
具体的支护和加固方式要根据矿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放顶煤开采后,矿层顶板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顶板。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顶板的稳定性,及时清理顶板上的杂物,修复破损的支护设施等。
3. 安全管理放顶煤开采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机制等。
三、应急预案即使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放顶煤开采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事故报警程序、事故抢险措施、员工疏散逃生等内容。
此外,还要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而有序地进行救援。
总之,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办法是确保放顶煤开采安全的重要工具。
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该办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提高安全水平。
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煤矿放顶煤开采的顺利进行,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煤矿开采方法,其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矿顶板管理:包括采取稳定的顶板支护措施,如钢架支架、锚杆支护等,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2. 工作面通风管理:要保证工作面的通风系统畅通有效,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维护,确保工作面的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有效控制。
3. 瓦斯抽放与防治:放顶煤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必须采取有效的抽放措施,如安装瓦斯抽放管道,确保瓦斯的及时排放和处理,防止瓦斯积聚引发矿难。
4. 环境监测:对煤矿周边的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参与放顶煤开采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和应对紧急情况。
6. 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制定完善的煤矿应急预案,并保证逃生通道畅通和标识清晰,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撤离和救援。
7. 监控与管理:使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煤矿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以上是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有效降低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放顶煤技术放顶煤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将顶板上的煤炭沿着煤层顶板滚落到工作面上进行回采的一种采煤方法。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煤层薄、煤柱稳定的条件下,能够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减少煤矸石的产生,同时降低了煤矿开采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放顶煤技术的实施需要先进行顶板支护工作。
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稳定性对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提高煤炭回收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顶板支护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支护材料和方法,对顶板进行加固和支撑,防止顶板垮落和坍塌。
常用的顶板支护材料有钢支架、木支架、锚杆等。
支护材料的选择要根据煤层厚度、岩性以及矿井地质条件来确定,以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在顶板支护完成后,可以进行放顶煤的作业。
放顶煤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顶板上的煤炭清理干净,去除杂物和顶煤层;然后,采用特殊的工具或机械设备,将顶板上的煤炭推到工作面上;最后,将推到工作面上的煤炭进行装载和运输。
放顶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煤炭的损失情况,尽量减少煤炭的破碎和粉化。
放顶煤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传统的采煤方法中,煤炭往往会残留在顶板上无法回收,而放顶煤技术可以将顶板上的煤炭回采到工作面上,减少了煤炭的浪费。
其次,能够减少矿井开采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采用放顶煤技术可以减少地面沉陷和煤矸石堆放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外,放顶煤技术还能够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通过加固和支护顶板,可以防止顶板的垮落和坍塌,保障矿工的安全。
当然,放顶煤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放顶煤对顶板支护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各种支护材料和方法来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这需要矿山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
其次,放顶煤过程中的煤炭损失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放顶煤技术会导致煤炭的破碎和粉化,从而影响煤炭的市场价值。
因此,需要矿山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煤炭的损失。
此外,放顶煤技术还需要解决煤炭运输和装载的问题,确保煤炭的顺利运输和储存。
放顶煤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煤矸石产生、降低煤矿开采对地表环境影响的采煤方法。
放顶煤开采技术及适用条件分析摘要:厚煤层主要采用常规的分层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复杂、分层多、巷道掘进率高,采掘关系紧张,造成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差采区资源回收率低,使得厚煤层开采根本不能发挥天然资源优势,严重制约煤炭企业的生产发展。
顶煤开采技术以其高产、高效和安全的综合优势,本文分析了放顶煤开采的主要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放顶煤开采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厚煤层;开采技术;合理选择;1.引言放顶煤开采实质就是在厚煤层中采用常规方法先采煤层底部厚度为2~3m的一个分层,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状体,依靠重力通过支架放煤口回收顶煤。
因此,放顶煤开采,顶煤的可放性是开采的关键问题,常见的放顶煤开采方法有综采放顶煤(简称综放)、π型钢梁放顶煤(简称π放)、滑移支架放顶煤(简称滑放)等等。
2. 放顶煤开采的主要优点及存在问题2.1 放顶煤开采的主要优点(1)产量高。
由于放顶煤开采实现了采、放平行作业,工作面前后有两个出煤点,一个工作面相当于多个工作面,因此工作面单产和工效可大幅度提高。
(2)掘进率低。
一个放顶煤工作面的采放比均大于1,完全实现了煤层的整层开采,减少了分层开采时的回采巷道,缓解了采掘失调局面。
(3)实用范围广;放顶煤工作面都是沿煤层底板开采的,不受煤层厚度变化影响,同时,顶煤代替了单一煤层的伪顶或直接顶,有利于工作面机道上方空顶的维护。
(4)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一个放顶煤工作面开采相当于2~3个分层开采工作面同时开采,大大减少了工作面的搬家频率。
(5)节省材料;对于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垮落和放出均靠地压和自重完成,无须外加动力,所以与分层机采相比,吨煤开采成本大大降低。
(6)有利于顶板管理。
特别是在顶板较破碎的煤层中开采,减少了冒顶事故。
除此之外,放顶煤开采还有效益高、安全性好、工人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2.2 放顶煤开采存在的问题(1)煤尘大。
这是放顶煤开采面临的重大安全和健康问题。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顶煤开采是一种常见的煤矿采矿方式,但由于其特殊的工艺流程和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提高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安全规程和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示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顶煤开采作业,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顶煤开采作业,包括传统顶煤开采和综放顶煤开采。
第三条顶煤开采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四条顶煤开采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顶煤开采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第六条顶煤开采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生产条件。
第七条顶煤开采单位应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组织定期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顶煤开采单位应建立事故报告和记录制度,及时报告和记录事故情况。
第二章顶煤开采工程设计及布置第九条顶煤开采工程设计应满足安全、合理、可行的原则,确保矿井稳定和矿工的安全。
第十条顶煤开采工程应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确保矿井空气流通和矿工的呼吸安全。
第十一条顶煤开采工程布置应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道,保证矿工的疏散和逃生通道。
第十二条顶煤开采工程应设置灭火系统和瓦斯抽放系统,处理瓦斯和煤尘等有害气体。
第三章顶煤开采作业安全防护第十三条顶煤开采作业区域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进入作业区域。
第十四条顶煤开采作业区域应设立合理的隔离防护设施,避免非作业人员进入。
第十五条顶煤开采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等。
第十六条顶煤开采作业人员应规范操作,禁止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作业。
第十七条顶煤开采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和适应作业要求。
第十八条顶煤开采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工具和设备,保证安全使用和维护。
第四章顶煤开采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九条顶煤开采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控制措施。
放顶煤开采工艺及相关技术问题提纲:●放顶煤开采技术概述●放顶煤开采技术特点●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工艺●放顶煤工作面的巷道布置1.放顶煤开采技术概述1.1 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实质放顶煤采煤法是一种开采缓倾斜特厚煤层和急倾斜特厚煤层的一种采煤方法。
那么,什么叫放顶煤采煤法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前人对放顶煤采煤法尚没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说明它。
我们可否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放顶煤采煤法,就是沿缓倾斜特厚煤层的底板或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某一阶段高度的底部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而工作面顶部的煤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或辅以人工松动的方法,在工作面后部垮落并通过放煤口放入输送机运出的采煤方法。
1.2 综放开采之起源放顶煤采煤法是一种古老的采煤方法,俗称“高落法”。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于1964年首先在法国中南煤田的布郎齐矿试验成功。
1986年以后,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进入推广、完善、提高阶段,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先后在辽源矿务局,乌鲁木齐矿务局,平庄矿务局推广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在平顶山、阳泉、潞安、晋城、郑州、兖州等矿务局推广了缓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采煤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001年“600万t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技术研究”,在兖州兴隆庄矿试验成功。
该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装备并辅以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和技术,首次在综放工作面采用电液阀程序控制放顶煤液压支架,在300m长的工作面上,实现了平均日产2万t以上,最高月产64万t,年产640万t,该项目的试验成功,使我国的综放开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2年兖州东滩矿综放工作面年产607万t。
25年的实践证明,综放开采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提高,为我国厚煤层的开采方法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也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不少矿井的扭亏增盈、增加经济效益,保持国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综放开采和传统的厚煤层分层开采方法相比,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综放开采实现了缓倾斜特厚煤层的一次采全厚开采和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水平分段开采,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分层综采和单一煤层综采更强。
放顶煤采煤法:具有掘进率低、效率高、适应性强及易于实现高产等明显优势,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过程如下: 在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的综采工作面中, 采煤机割煤后, 液压支架及时支护并移到新的位置。
推移工作面前部输送机至煤帮。
此后, 操作后部输送机专用千斤顶, 将后部输送机相应前移。
这样, 采过1~3刀后, 按规定的放煤工艺要求, 打开放煤窗口, 放出已破碎的煤炭, 待放出煤炭中的矸石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后, 及时关闭放煤口, 完成上述采放全部工序为一个采煤工艺循环。
1、放顶煤采煤法的几种分类方法:按采面工艺:炮采放顶煤开采普采放顶煤开采综采放顶煤开采按液压支架结构类型及输送机数目:单输送机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双输送机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按放煤口及其位置: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开采)按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特点:沿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 一次采出煤层的全部厚度。
适用条件: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厚度6~12m的缓倾斜厚煤层, 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
缓倾斜特厚煤层预采顶分层放顶煤开采特点:首先将煤层顶板布置一个普通长壁工作面(顶层开采), 而后沿底板布置放顶煤工作面, 将两个工作面之间的顶煤放出。
适用条件:这样方法一般适用于厚度大于12m, 直接顶板坚硬或煤层瓦斯含量高需要预先排放瓦斯的缓倾斜煤层。
某些矿区由于已形成的开采条件, 需在顶分层已开采的条件下进行放顶煤层开采, 如兖州鲍店矿、徐州三河尖矿等已成功地进行了下分层放顶煤开采,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缓倾斜特厚煤层预采中分层放顶煤开采特点:中分层采面只采中分层, 上顶煤冒落不放, 堆积于采空区。
下分层采面:采底层煤, 放顶煤问题: 煤松易发火适用条件: 厚度为8~12m的煤层缓倾斜特厚煤层倾斜分段放顶煤开采特点:当煤层厚度超过15m~20m以上时, 可自煤层顶板至底板将煤层分为8~10m的分段, 依次进行放顶煤开采适用条件: 厚度大于15m的缓倾斜煤层。
放顶煤开采技术
摘要放顶煤开采方法历史悠久。
法国、前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应用,80年代后期应用范围开始萎缩,我国的技术则开始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讲述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顶煤破碎机理、放顶煤适用条件及放顶煤采煤工艺。
关键词放顶煤;开采技术
中图分类号q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
52-0122-02
我国厚煤层储量占到我国煤炭储量的44%左右。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试验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
目前,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已经成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
我国放顶煤开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 放顶煤采煤概述
1.1 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类型
放顶煤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m~3m的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
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
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类型包括:1)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一般适用于厚度6m~12m的煤层。
其优点为掘进量小,设备少,系统简单,
生产集中;缺点为煤质软时,两巷维护困难;2)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其优点为由于顶层铺设金属网,可以减少放煤的含矸量;缺点为开采顶分层后一般矿山压力减弱,不利于顶煤的破碎,常有大块煤需要人工预裂。
一般适用于12m以上、直接顶坚硬、瓦斯大的煤层;3)倾斜分层放顶煤开采:当煤层超过15m~20m以上时,可将煤层自顶板至底板分成8m~12m的分段,然后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顶煤开采。
一般适用于15m以上的缓斜煤层[1]。
1.2 顶煤放出规律
1)椭球体放矿理论
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放煤椭球体表面上的颗粒将大体同时到达放煤口。
2)松动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理论认为:放煤时,放出椭球体周围的煤岩也将向放煤口移动,充填放煤留下的空间,此空间体与放出椭球体相似,称松动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参数:松动椭球体高度为h,h=(2.2~2.6)h。
3)放出椭球体参数
h-放顶煤高度,短轴为2b1,设长轴2a=h。
生产实践及实验表明:
2b1=(0.25~0.3)h
b1=(0.25~0.3)h/2
(4)放煤口间距放煤口间距l大小影响放煤效果;当l>2b1(a)时,脊背煤损失大;l越大,损失越大;当l3要采取措施;顶板岩性最理想的条件是基本顶i、ii级,直接顶有一定厚度,采空区不悬顶,冒落后松散体基本充满采空区;断层切割块段,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阶段煤柱等无法应用分层长壁采煤法时,可放顶煤。
4 放顶煤采煤工艺
4.1 放顶煤综采主要工艺过程
放顶煤综采主要工艺过程为:采煤机割煤(破煤和装煤)→(移架)维护端面稳定用前探梁及时支护,后移架→推移前部输送机(推移时保证输送机弯曲长度大于15m)→移后输送机(把后输送机移到规定位置)→放顶煤(打开放煤口放顶煤)。
目前主要采取从工作面向顶煤打眼放炮的方法。
若由工作面无法破碎顶煤或在高瓦斯矿井中,则应考虑布置工艺巷进行专门的爆破作业。
另外,一些矿井采用高压注水软化顶煤,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4.2 初采和末采放煤工艺
1)初采
多数工作面从开切眼处放煤,推出开切眼后即做到了及时放煤。
根据采煤工作面顶板的结构和顶煤的性质,为减小初次放顶煤步
距,提高初采回收率,常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和切顶巷技术。
目前在大多数综放工作面,推出开切眼后及时放煤,根据采煤工作面顶板的结构和顶煤的性质,为减小初次放顶煤步距,提高初采回收率,常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和切顶巷技术。
2)末采
一般可提前10m左右停止放顶煤并铺顶网,但应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合理的停采线位置,使撤架空间处于稳定的顶板条件之下;二是有效地防止后方矸石窜入工作面,即矸石应能够压住金属网。
如不铺网,应在综放设备允许的坡度范围内加大爬坡度,减少放煤量,在到停采线时,使支架基本贴近顶板,将易燃的碎煤变为底板上的实体煤。
4.3 放煤步距
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放煤过程中不能保证既不混矸又不丢煤,只是控制采出率和混矸率在一定范围内。
放煤步距l=n×移架步距b,经验:l=(0.15~0.21)h。
4.4 放煤方式
放煤可分为连续放煤和不连续放煤两种,其中低位放顶煤支架为连续放煤,中、高位放顶煤支架为不连续放煤。
放煤方式按放煤轮次不同,可分为单轮放煤和多轮放煤。
单轮放煤:打开放煤口,一次将能放出的顶煤全部放完;多轮放煤:每架支架的放煤口需打开若干次才能将顶煤放完的称。
放煤方式按放煤顺序不同,可分为
顺序放煤和间隔放煤。
顺序放煤是指按支架排列顺序(1、2、3、…)依次打开放煤口的方式;间隔放煤是指按支架排列顺序每隔1架或几架(如1、3、5、…或1、4、7、…)依次打开放煤口。
无论是顺序放煤还是间隔放煤都可以采用单轮或多轮放煤。
4.5 端头放煤
随着工作面输送机和支架的不断改进,使端头设备布置也不断更新。
目前解决端头放煤的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加大巷道断面尺寸,机头机尾置于巷道中,取消过渡支架;使用短机头和短机尾工作面输送机或侧卸式工作面输送机;采用带有高位放煤口的端头支架,实现端头及两巷放顶煤。
参考文献
[1]鲁建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j].煤炭技术,2008(10):61-63.
[2]张居仁,魏国山,陈海江.浅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及提高回采率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7):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