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及其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920.00 KB
- 文档页数:95
第1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3——11第一节一般概念介绍第二节城市社会学家们对的一些概念的解释第三节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第三节新城市社会学理论第2章世界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1——13 第一节早期城市第二节中世纪的城市第三节近代城市第四节现代城市第3章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3——23 第一节夏商时期的城市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城市第三节隋唐两宋时期的城市第四节明清时期的城市第五节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前的近代城市第六节建国以后的城市发展第4章城市生态系统23——30第一节城市生态与生态系统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三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四节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第五节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第5章城市人口30——37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人口发展理论第三节人口迁移第6章城市规划37——42第一节城市规划第二节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第三节中国城市规划第6章城市社区42——46第一节城市社区的概念第二节社区的功能与比较维度第三节中国城市社区第7章城市文化47——51 第一节城市文化第二节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标志第三节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第8章城市社会问题51——55第一节社会学与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的意义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第9章城市管理55——62第一节城市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第二节城市管理的体制、法制和政策第三节城市人口管理第四节城市安全管理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第六节城市教育管理第七节城市医疗管理第八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第九节城市卫生体育管理第十节城市生态环境第10章城市的未来62——65第一节早期思想家对未来城市的设计第二节影响未来城市发展的因素第三节未来城市的类型第四节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第1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第一节一般概念介绍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
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城市社会学复习第一章城市社会学概述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城市社会问题;(2)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或者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3)城市中的个人、城市中的文化、城市的社会体系。
综合观点:我们把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城市环境;(3)城市的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7)城市问题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的研究程序:选题—研究问题明确化—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2)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①访谈法;②问卷法;③社会观察法;④社会实验法;⑤社会调查方法;⑥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⑦资料分析方法第二章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1、不同学科对城市的界定2、城市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有三个:①空间上人口等的密集型(空间聚集性):根本属性之一;②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经济特性;③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或流动性):社会属性3、我国城市的界定(1)“城镇”是指在中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上,经该规定划分的区域。
城镇又包括“城区”和“镇区”;(2)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
4、城市起源的主要学说书P3(1)防御说(军事城堡说):韦伯;(2)社会分工说(柴尔德的农业剩余产品说):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3)集市说:雅各布斯威尼斯;(4)地利说;(5)大型灌溉设施说:卡尔·魏特夫;(6)宗教中心说:斯乔伯格5、城市产生的因素(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生的基础;2、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神条件;3、人口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6、早期城市的产生(几个早期城市的位置和时间)(1)两河流域——苏美尔城市的出现,距今约6000年;(2)埃及尼罗河流域城市:公元前3000 年左右,白城、底比斯、阿克顿;(3)印度河流域城市:公元前2500年,哈拉帕古城;(4)长江、黄河流域城市:澧县的城头山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堡遗址、平粮台城址、内蒙古中南部;(5)中美洲文明---墨西哥湾:①蒙特阿尔万城:距今2500年;②特奥蒂瓦坎文化:公元前1 世纪—公元8 世纪第二节欧洲城市的发展1、城市化城市化(urbanization) 是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社会学♦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一些概念一、城市(Urban)的特征R.E.帕克(Robert Ezra Park 1864——1944)生于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
主要从事对城市现象和种族关系的研究,首创了参与观察法,是一位经验社会学学派的领袖。
帕克认为: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
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
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具有以下的特征:(1)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2)它运用自身的优势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匿名性;(3)它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体,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等的中心;(4)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的社会组织,人们的活动趋于专业化,居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乡村居民高;(5)城市的社会契约基础是法律、法规。
(6)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时间观念强,相互间竞争激烈。
二、城市化(Urbanization)(1)地理及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向四周影响及扩展。
(2)农村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中城市特征的出现。
(3)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一个过程。
(4)社会学家较为倾向于下面这种解释:人口集中的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率的增加。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相互关联作用的三个方面:其一,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其二,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其三,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
四、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第七篇城市社会学第一章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第一节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一、社会学“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社会”和希腊文“言论、学说”的结合,是关于“社会”的科学。
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年代,一般认为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特研究方式。
社会学重视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控的研究它具有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功能(社会将怎样)和规范的功能(社会应该怎样),这些功能也是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二、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1、早期城市社会学早期的城市社会学研究阶段是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代表人物:腾尼斯、涂尔干、西美尔和韦伯等欧洲社会学家。
他们把城市纳入社会学研究范畴,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进行考察,提出了一些城市社会学思想,强调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的本质。
2、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
以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把人类对城市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学科化的水平。
经过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理论的发展,城市社会学完成了创立阶段。
后来,城市社会学又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等。
第二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讲,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就研究内容而言,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城市生态学、城市社区、城市社会问题、城市政策、城市规划和城市化等都是城市社会学的传统研究领域。
第三节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p388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载体有共同性,都是城市,这样势必导致一些城市现象和问题成为两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七篇城市社会学第一章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城市社会学的对象与任务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
具体地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按照研究的理论层次.可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分为普通社会学(又称理论社会学)与分科社会学(又称分支社会学)。
普通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过程及其规律性两个方面。
分科社会学则是运用普通社会学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对某一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专门的社会学研究,它的最基本特点是将某一类社会现象放在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
城市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和城市程套的应用胜学制,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城市社会学是关于城市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城市的历史、包括它的起源与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②城市的位置、即在空间的分布状态;③城市的区位结构与社会组织.包括城市本身在内的构造形状与人口组合、社会阶层,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种类与相互关系,这些属于城市静态方面的研究;④城市的动态过程,包括城市内部的变化或区位过程,以及城市化过程;⑤城市的社会心理,包括城市人格、集体行为、大众传播及社会控制等;城市社会问题,如贫穷、犯罪及疾病等;⑦城市的导进,包括社会行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及城市社区发展等。
也有人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方面,即:人类生态学、城市社区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和城市化3城市的社会学概念城市又称都市,是城市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研究者有相当的差异。
11《城市社会学》网上考试题库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会学》网上考试试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城市文化系统C.城市经济系统D.城市政治系统【答案】:A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A.城市流动人口问题B.城市效益问题C.世界城市问题D.城市中心作用问题【答案】:C3.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建立在经验和()的基础上。
A.历史B.事实C.数据D.经验【答案】:B4.公认的城市社会学创始人是()。
A.韦伯和沃思B.齐美尔和帕克C.迪尔凯姆和韦伯D.帕克和沃思【答案】:D5.社会学收集资料的四种方法,以下何种正确?()A.问卷法、推理法、观察法、访谈法B.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C.访谈法、推理法、文件法、考证法D.访谈法、观察法、推理法、考证法【答案】:B6.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A.分析法B.演绎法C.问卷法D.比较法【答案】:C7.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城市与城市社会B.城市居民C.城市人口D.城市发展【答案】:A8.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答案】:A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的有()。
A.城市流动人口问题B.城市现代化问题C.城市环境问题D.城乡关系问题E.城市管理问题【答案】:A、B、C、D、E2.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A.问卷法B.景观分析方法C.城市填图方法D.观察法E.网络法【答案】:A、D3.城市社会学有哪些研究意义?()A.把握城市发展规律B.解决城市社会问题C.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D.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E.推动城市小型化发展【答案】:A、B、C、D4.下面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殊领域之中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D.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社会学就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E.社会学主要研究人本身【答案】:C、D4.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