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电力机车的电气线路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和三大部分。2.有级调速电力机车如SS1型机车,它有个调压级和有级消磁。

3.为了保证电力机车正常运行,机车上设有辅助电路和辅助机械装置。

4.6K型机车采用牵引电动机,当机车运行于高速区域时,通过控制

的办法来达到规定的磁场削弱系数。

5.斩波器主要由组合而成。

6.电源电流谐波与等因素有关系,且不同斩波器情况也不一样。7.利用二点式逆变器,只能把中间直流回路的接到电动机上去。

8.东风4型内燃机车励磁电路的调整就是保证在不同主手柄下牵引发电机励磁电流随负载电流的变化而按相应的形曲线变化。

9.对于城市电车或地铁动车,一般由直流的接触网供电。10.为了机车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设置可靠的保护系统,以便在出现各种不利的

能及时地采取防护措施。

11.单闭环调节系统对于都有抑制作用,因为一切扰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被调量上来,都可以通过测出被调量的偏差而进行调节。

12.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叫做。

13.SS1型机车设有两个两位置开关,即开关和。

14.6G型机车为六轴机车,六台牵引电动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台牵引电动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四象限脉冲整流器:

2.恒压运行:

3.调速性能指标:

4.斩波器:

5、交-直流传动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串激牵引电机有哪些优缺点?

2.电阻制动有哪些优缺点?

3.电力机车上可能发生的过电压有哪几种?4.移相电路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5采用异步电机作牵引电机有哪些优点?

四、叙述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细述SS1型电力机车司机控制器的转换手柄与调速手柄之间的机械联锁作用。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

1.电力机车的电气线路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三大部分。

2.有级调速电力机车如SS1型机车,它有33 个调压级和三级有级消磁。

3.为了保证电力机车正常运行,机车上设有三相交流辅助电路和辅助机械装置。

4.6K型机车采用复励牵引电动机,当机车运行于高速区域时,通过控制励磁整流器而改变它励绕组电流IF 的办法来达到规定的磁场削弱系数。

5.斩波器主要由晶闸管元件和使之关断的换相电路组合而成。

6.电源电流谐波与斩波频率、电流脉动幅值等因素有关系,且不同斩波器情况也不一样。7.利用二点式逆变器,只能把中间直流回路的正极电位或负极电位接到电动机上去。8.东风4型内燃机车励磁电路的调整就是保证在不同主手柄下牵引发电机励磁电流随负载电流的变化而按相应的“马鞍”形曲线变化。

9.对于城市电车或地铁动车,一般由直流600v、750v、1500v 的接触网供电。

10.为了机车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设置可靠的保护系统,以便在出现各种不利的工作环境和故障时能及时地采取防护措施。

11.单闭环调节系统对于被包在反馈环内的一切扰动量都有抑制作用,因为一切扰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被调量上来,都可以通过测出被调量的偏差而进行调节。

12.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叫做数学模型。

13.SS1型机车设有两个两位置开关,即主变压器次边绕组正反串接开关和牵引、制动工况转换开关。

14.6G型机车为六轴机车,六台牵引电动机按前后转向架分成两组,每组三台牵引电动机并联运行。

二、名词解释

1.四象限脉冲整流器:为了改善机车的功率因数和减少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干扰,在交-直-交机车上除电机侧有逆变器以外,电源侧还设有四象脉冲整流器。从本质上讲,四象限脉冲蒸馏器是按斩波方式工作的整流器。所以,它也常被称为脉冲整流器。

2.恒压运行:将电流手柄置于较高给定,使电流环不参与调节,操作电压手柄,则电机端压不断上升,机车加速,当电压手柄停留在某一级位上,则机车保持在这一恒定电压下运行。3.调速性能指标:就是对调速系统技术性能的定量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系统需要满足静态(稳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要求。

4.斩波器:就是将负载与电源接通继而又断开的一种通/断开关,它能从固定输入的电源电压产生出经过斩波的负载电压。

5、交-直流传动方式:就是采用交流牵引发电机,通过大功率硅整流器使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再供给数台直流牵引电动机。

三、简答题

1串激牵引电机有哪些优缺点?答:交直型电力机车普遍采用串激牵引电机,串激电机具有牛马特性,即起动牵引力大,随着机车速度增加,牵引力相应地减小,基本上具有恒功特性,所以十分适合于机车牵引的需要。它的最大缺点是软特性和防空转能力差,容易超速。

2电阻制动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2、减少了闸瓦和轮缘磨耗。

3、提高了列车下坡运行速度。

4、节约了能量。

5、易于实现制动力自动控制。

缺点:低速时,制动力直线下降。改缺点目前有下列几种克服方法:1、采用加馈电阻制动。2、将制动电阻分成两级。

3电力机车上可能发生的过电压有哪几种?

答:两种,一种是来自大气的雷击过电压,简称大气过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又称外部过电压,通过接触网导线或直接侵入车顶高压部分。

另一种是来自机车内部的电器设备,如硅整流元件的整流换相;电器开关如主断路器的分合等,称为操作过电压货内部过电压。

4移相电路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答:移相电路可分为四种:阻容移相,单结晶体管移相、交流与直流叠加移相和锯齿波与直流叠加移相。前两种一般用于功率不大的整流装置,触发系统不经脉冲变压器隔离,直接与主电路晶闸管门级相连接。后两种用于大功率电力机车整流装置,移相电路输出,中间经脉冲信号形成电路(例如单稳电路)和隔离脉冲变压器,再送到晶闸管的门极。

5采用异步电机作牵引电机有哪些优点?

答:1、由于转速可达4000r/min以上,功率比较大;

2、通过选择最佳传动比,减少电动机质量,而不会影响其性能;

3、由于利用了换向器所占的空间,每单位体积发出的力矩更大;

4、由于定子绕组沿圆周均匀分布,散热条件好,电动机的热利用最佳。

四、叙述题

细述SS1型电力机车司机控制器的转换手柄与调速手柄之间的机械联锁作用。

答:1。当调速手柄在“0”位时,转换手柄可以从其“0”位取出、插入或从“0”位扳倒“后”、“前”或“制”位。

2.转换手柄在“0”位或取出后,调速手柄被锁在其“0”位不能扳动。

3.转换手柄扳倒“前”或“后”位时,调速手柄可以在牵引各位(“0”-“快”)间任意扳动。

4.调速手柄离开“0”位时,转换手柄不能从“后”、“制”或“前”位扳回“0”位。

5.调速手柄在“降、固1、固2、升”各位时,转换手柄可以在“前、Ⅰ、ⅡШ”各位来回扳动;同样转换手柄在“前、Ⅰ、ⅡШ”各位时,调速手柄可以在“降、固1、固2、升”任意扳动;

6.转换手柄在“制”位时,调速手柄可由“0”位扳倒“制”位,当继续推动调速手柄时便带动电位器转动,通过半控整流桥平滑调节牵引电机励磁电流的大小。

6作为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主要应完成哪些任务?

1.当机车运行在需要柴油机发出满功率时,应使机车在规定的运行速度范围内保证柴油机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既不过载也不欠载;

2.当机车仅需柴油机以部分负荷运行时,应使机车在规定的运行速度范围内保证柴油机能按其经济特性运行;

3.机车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

这三项任务主要依靠调节牵引发电机的外特性来得到。

7电力牵引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根据司机给定量和检测到的被调量的反馈值进行比较,形成偏差信号E,然后按偏差经调节控制器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即控制牵引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达到控制被调量的目的。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A卷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定义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电流调节器采用PI 调节器,其作用是什么?其输出限幅值应如何整定? 3、典型I 型系统和典型Ⅱ型系统在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上有什么区别? 4、双闭环系统的起动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一定会出现转速超调? 5、在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实现无环流的原理是什么? 6、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机械特性的特征是什么? 7、交流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具有哪些性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8、关于变压与弱磁配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变压调速,属于恒转矩性质调速。 B 当电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变压调速,属于恒功率性质调速。 C 当电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弱磁调速,属于恒转矩性质调速。 D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弱磁调速,属于恒功率性质调速。 9、在晶闸管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中,βα=配合控制可以消除( )。 A 直流平均环流 B 静态环流 C 瞬时脉动环流 D 动态环流 10、在三相桥式反并联可逆调速电路和三相零式反并联可逆调速电路中,为了限制环流,需要配置环流电抗器的数量分别是( )。 A 1个和2个 B 2个和1个 C 2个和4个 D 4个和2个 11、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调压调速,从高速变到低速,其转差功率( )。 A 不变 B 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了 C 大部分回馈到电网中 12、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中,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 )。 A 随调速范围的增大而增大 B 随调速范围的增大而减小 C 与调速范围无关 D 与调速范围有关,但关系不确定 13、在恒压频比控制(即1ωs U =常数)的变频调速系统中,在基频以下变频调速时进行定子电压补偿,其目的是( )。 A 维持转速恒定 B 维持定子全磁通恒定 C 维持气隙磁通恒定 D 维持转子全磁通恒定 三、计算题(共40分) 14(20分)、某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20;电动机参数为:U N =220V 、I N =68.6A 、R a =0.23Ω、n N =1500 r/min 、GD 2 =10 N ·m 2;电枢回路总电阻R Σ=0.5Ω(包括R a ), 电枢回路总电感L ∑=30 mH ;晶闸管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试求: (1)满足静差率S ≤5%的调速范围有多大? (2)电动机带额定负载运行的最低速是多少? (3)画出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4)判断该系统动态是否稳定。 15(20分)、单闭环负反馈系统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1005.0)(1045.0)(16.0(20 ) (+++s s s s W obj 试用PI 调节器将其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统,写出调节器传递函数。画出调节器电路图,计算调节器RC 元件参数。若在设计过程中对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进行了近似处理,说明是何种近似。 ( 要求:阻尼比 ξ=0.707, 调节器输入电阻R 0=40K Ω) 2008 ——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考试试卷( 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有 ①转速降N n n n -=?0 ②调速范围m in m in m ax n n n n D N == ③静差率0 n n s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s n s n D N -?= 2、(6分)答:电流调节器(ACR )的作用:1)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2)起动时保证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dm I ;3)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给定电压*i U 变化;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限幅值:s dm e s d0cm K R I n C K U U N += = 3、(6分)答:稳态误差:对于典型I 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下,稳态时是无差的;但在斜坡输入下则有恒值稳态误差,且与K 值成反比;在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对于典型II 型系统,在阶跃和斜坡输入下,稳态时均无差;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与开环增益K 成反比。 动态性能:典型 I 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扰性能稍差;典型Ⅱ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能却比较好。 4、(6分)解:(1) 特点:1)饱和非线性控制 2) 转速超调(退饱和超调)3)准时间最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 . … 目录 1. 概述 (1) 1.1 电力牵引的特点 (1) 2. 电力机车的传动方式 (2) 2.1 直-直流传动 (2) 2.2 交-直流传动 (3) 2.3 直-交流传动 (3) 2.4 交-直-交流传动 (3) 3.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4) 3.1 交-直传动技术的发展 (4) 3.2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5) 4. 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的现状 (6) 5.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网侧原理图 (8)

1.概述 1.1电力牵引的特点 电力机车属非自带能源式机车,电力牵引具有一系列燃牵引所不及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力机车的功率大 燃机车功率受到柴油机本身容量、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故机车功率不能过大。而电力机车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机车功率(或单位重量功率)要大得多,目前轴功率已达1000kW(若交流牵引电动机可达1600kW)。一台电力机车的牵引能力相当于1.5台(或更多一些)燃机车的牵引能力。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起动快、允许速度高,所以能够多拉快跑,极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电力机车的效率高 由于电力牵引所需的电能是由发电厂(或电站)集中产生,因此燃料的利用率要比燃牵引高得多。由火电厂供电的电力牵引的效率高达35%,由水电站供电的电力牵引则更高,可达60%以上。而燃牵引的效率约为25%左右,而且柴油价格较贵,有燃烧排放污染。 3、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强 机车在起动列车或牵引列车通过限制坡道时,其过载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不会受到能源供给的限制,而牵引电动机的短时过载能力总是比较大。因此,电力机车所需的起动加速时间一般约为燃机车的1/2,从而能够提高列车速度。 4、电力机车的运营费用较低

国内外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交通设备1003班叶文斌宋文强卢志文康杨 摘要: 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交流电传动技术已经从晶闸管技术发展到GTO技术。交流电传动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其真正成为所有新机车动车的标准。在最近几年中实现了IGBT取代GTO晶闸管的重要技术转型。作为最新进步,该技术转型现在还涵盖了大功率应用范围。德国铁路公司新型的BR189 四电流制电力机车最早将该项革新技术应用于极限功率范围。我国电力牵引技术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自主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电力牵引传动晶闸管 GTO技术 IGBT技术 IGCT技术直直传动交 直传动交直交传动 Abstract: Starting at beginning of the seven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three-phase ac drive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from Thyristor Technology to GTO technology .With its high maturity three-phase ac drive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for practically all new vehicles .During the last years the replacement of GTO-Thyristors by IGBTs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was carried out as another important technology change. Now as the last step this technology change also covers the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The new class 189 four-systems locomotive of German Rail (DB AG) forms the leading application for this innovation in the high power range. Electric trac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continue to introduce and absorb advanced foreign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ave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Key words:Electric traction drive thyristor GTO technology IGBT technology IGCT technology DC-DC drive technology AC-DC drive technology AC-DC-AC drive technology 引言 铁道牵引电传动技术是牵引动力设备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一直是致力于改善机车牵引和电制动性能,提高运用可靠性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满足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1台干线电力机车问世至今,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随着电力电子和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历了从第1代SS 1型电力机车的低压侧调压开关调幅式的有级调压调速技术,到第2代的SS3型电力机车调压开关分级与级间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相结合的调压调速技术,再到第3代的SS4~SS9型电力机车的多段桥晶闸管相控无级平滑调压调速技术,直到全新一代的“和谐”型交流传动机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电传动技术与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紧密相关。一代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一代牵引设备。只有在GTO、IGBT等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先进的控制技术出现后,才真正确立了现代交流传动技术的优势,使机车电传动技术发生了根本变革,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变。 国外技术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不断问世为交流传动奠定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1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1 15. 主电路设计时要考虑()五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电机连接与激磁方式、电机的供电方式、整流线路、调速方式、电气制动方式16. 机车牵引特性是指()与()关系曲线 参考答案: 机车牵引力、机车速度 17. 要改变电机励磁绕组电流实现磁场削弱调速主要有()、()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电阻分路法、晶闸管分路法 18. 机车制动特性是指()与()关系曲线 参考答案: 制动力、速度 19. 机车牵引限制包括()、()、()、() 参考答案: 最大速度限制、电机的安全换向限制、粘着限制、电机最大电枢电流限制 20. 机车制动限制包括()、()、()、()、() 参考答案: 最大速度限制、电机的安全换向限制、粘着限制、电机最大制动电流限制、最大励磁电流限制 21. 电阻制动在低速时,制动力直线下降。为提高制动力,可采用()、()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加馈电阻制动、分级电阻制动 22. 机车主电路保护主要有()、()、()和()保护 参考答案: 短路、过载、接地、过压 23. 机车辅助电路主要分()辅助电路和()辅助电路两大类 参考答案:直流、交流 24. 主电路设计时要考虑那几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 五个方面的考虑 ①电机连接与激磁方式; ②电机的供电方式; ③整流线路; ④调速方式; ⑤电气制动方式 25. 交直型电力机车采用最是那种励磁方式?串联还是并联? 参考答案: 交直机车多采用串励励磁方式,也有机车采用复励励磁方式。 与并励电机相比,串励电机起动力矩大、恒功性能好,但是其防空转较差; 电机多采用并联方式,只有8K机车采用电机串联方式。 电机并联与串联相比有更好的防空转能力,且一个电机故障时对牵引力影响较小,但是其电器线路设备较为复杂,且因轮径差和性能差引起的负载分配不均匀较大。

电力机车与牵引传动试题

电力机车与牵引传动整体认知 一、填空题 1、目前世界各国电气化铁道大部分已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接触网供电电压______千伏。 2、我国已形成了 4、6、8 轴的______系列的电力机车型谱,仅株州电力机车厂 一家生产总台量到2001年底已达2893台。 3、交流电机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防空转性能、______特性和制动特性。 4、从整台机车来说,电力机车的轮周功率最高已达______KW以上,内燃机车最 高功率为4800KW(柴油机功率,若折算到机车轮周,则还要降低20%~30%)。 5、客运电力机车运行速度已可达到 250KM/H,货运电力机车也可达到______ KM/H,随着新型电力机车的不断出现,机车运行速度将进一步提高。 6、蒸汽机车的平均热效率为 8~10%,内燃机车的平均效率为 25%左右。电力 机车本身的效率是很高的,但考虑到整个电力牵引系统,其平均效率则______, 它与供电系统的电能来源有关,在由水力发电站供电的情况下,电力牵引的效率 可达到60.70%。 7、自给式机车的过载能力要受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受机车发动机过载能力的 限制,另一方面又受机车所带的能量装置过载能力的限制。对于______电力机车,其能量是来自较强大的供电系统,因而机车的过载能力是较高的。 8、由于______整备作业少,宜于长交路行驶,这样就可以减少机务段的数目, 如我国宝成铁路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时,全线共有四个机务段,电气化后仅设有两 个机务段,而且乘务人员和使用的机车台数也相应减少,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9、电力牵引的能源可以来自多方面,因而实行电力牵引可以合理的利用能源, 特别是可以利用丰富而廉价的______和天然气资源,即使由火力发电站供电,发 电站也可以使用质量较差的煤作燃料,蒸汽机车则要消耗______。 10、发展电力牵引是整个国民经济电气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城乡及其它部门的 电气化,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村电气化程度较低,使用电力牵引后,就使沿线农村可以方便地修建电网,促进了城乡的______。 二、选择题 1、客货两用电力机车:用来牵引旅客或货物列车。其牵引力和速度()。 A、牵引力不大,运行速度高 B、牵引力大,速度不高 C、速度和牵引力均较低 D、介于客、货电力机车之间 2、据 1996 年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已有电气化铁路万( )KM,在经济发达 国家, 电气化铁路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一般都已达到 35%~60%以上,承担 的铁路运量所占比重已超过60%~90%以上,所以铁道电气化为许多国家作为

西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1答案

西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A.PID B.PI C.P D.PD 正确答案:B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静差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 )。 A.降电压调速 B.串级调速 C.变极调速 D.变压变频调速 正确答案:D 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 )。 A.比例控制 B.积分控制 C.微分控制 D.比例微分控制 正确答案:B 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 )。 A.抗扰性 B.稳定性 C.快速性 D.准确性 正确答案:B 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 )。 A.算术平均值滤波 B.中值滤波 C.中值平 D.均滤波几何平均值滤波 正确答案:D 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 A.ACR B.AVR C.ASR D.ATR 正确答案:A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正确答案:D 10.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 A.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B.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C.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D.ACR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正确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 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目录 1. 概述 (1) 1.1 电力牵引的特点 (1) 2. 电力机车的传动方式 (2) 2.1 直-直流传动 (2) 2.2 交-直流传动 (3) 2.3 直-交流传动 (3) 2.4 交-直-交流传动 (4) 3.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4) 3.1 交-直传动技术的发展 (4) 3.2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5) 4. 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的现状 (6) 5.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网侧原理图 (8)

1.概述 1.1电力牵引的特点 电力机车属非自带能源式机车,电力牵引具有一系列内燃牵引所不及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力机车的功率大 内燃机车功率受到柴油机本身容量、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故机车功率不能过大。而电力机车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机车功率(或单位重量功率)要大得多,目前轴功率已达1000kW(若交流牵引电动机可达1600kW)。一台电力机车的牵引能力相当于1.5台(或更多一些)内燃机车的牵引能力。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起动快、允许速度高,所以能够多拉快跑,极大地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电力机车的效率高 由于电力牵引所需的电能是由发电厂(或电站)集中产生,因此燃料的利用率要比内燃牵引高得多。由火电厂供电的电力牵引的效率高达35%,由水电站供电的电力牵引则更高,可达60%以上。而内燃牵引的效率约为25%左右,而且柴油价格较贵,有燃烧排放污染。 3、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强 机车在起动列车或牵引列车通过限制坡道时,其过载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不会受到能源供给的限制,而牵引电动机的短时过载能力总是比较大。因此,电力机车所需的起动加速时间一般约为内燃机车的1/2,从而能够提高列车速度。 4、电力机车的运营费用较低 (1)功率大、起动快、运行速度高、过载能力强、可以多拉快跑; (2)整备距离长、适合于长交路,提高了机车的利用率; (3)检修周期长、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量也小。 一般情况下,电力牵引的运营费用比内燃牵引要低15%左右。 此外,由于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对于大型铁路枢纽站及隧道长

牵引供电期末复习题

《牵引供电系统》复习题(本科) 一、填空题 1、内燃机车是以柴油为燃料,利用柴油发电机-电动机组牵引列车,效率比蒸汽机车高。 2、电力系统是指发电 , 送电 , 变电 , 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3、电力网简称电网。由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变电所组成。 4、输电线路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其特点是电压较高、线路较长。 5、配电线路的作用是分配电能,其特点是电压较低、线路较短。 6、变电所分为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用户变电所三种。 7、变电所除具有变换电压的作用外,还具有集中电能,分配电能和控制电能以及调整电压的作用。 8、牵引供电是指拖动车辆运输所需电能的供电形式。 9、工频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牵引网两部分组成。 10、机车的额定电压为 25kv ,最高工作电压为 29kv ,最低工作电压为 20kv 。 11、工频单相交流电力机车是功率很大的单相负荷,会影响到三相电力系统的对称性。 12、根据所采用的变压器的类型不同,牵引变电所通常又分为单相牵引变电所、三相变电所、三相-两相变电所三种。 13、为减小操作过电压对变压器绕组绝缘的威协,在变压器送电和停电的瞬间必须合上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 14、为了经济合理地选择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分确定计算容量、确定校核容量、安装容量三个步骤进行。 15、牵引网的电阻主要包括接触网的电阻、钢轨的电阻、大地回路的电阻。 16、牵引网阻抗是供电臂的电压损失、电能损失、短路计算的基本参数。 17、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安全可靠地向电力机车供电。 18、牵引供电系统由于阻抗及负荷而导致供电电压降低,其降低的数值称为电压损失。 19、牵引负荷引起的电压损失主要由牵引网的电压损失、牵引变电所的电压损失两部分组成。

电力拖动试题库带答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及复习习题库 版本:中国电力出版社 主编:程建龙 定价:29.80元 适用班级:13电大二 代课人:田芳于长超 出题人:田芳于长超 制定时间:2014年 审核人:

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维护、型号命名、选择、安装。掌握手动、点动、连续等常规电路的原理、分析方法。 重难点:低压电器的范围及应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常用低压配电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电路原理分析。 第二章直流、同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控制线路设计方法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重难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删除: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第三章常用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 了解:常用控制线路电路分析、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维护及检修方法。重难点: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动机的自动调速及其调试与维修概述(删除)

电力拖动试题库 重点部分 绪论 一、填空 1、电源分交流电源和()。 二、名词解释 2、电力拖动 三、简答 3、电力拖动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4、电力拖动装置中电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5、按电动机的组合数量来分,电力拖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一、填空 6、低压断路器类型品种很多,常用的有()、框架式、()、漏电保护式。 7、低压熔断器广泛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作()保护。 8、低压熔断器在使用时()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9、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0、负荷开关一般在照明电路和功率小于() KW的电动控制线路中。 11、低压断路器又称()。 13、低压控制电器依靠人力操作的控制电器称为 ( ) 。 14、低压控制电器根据信号能自动完成动作的称为 ( ) 。 15、断路器的文字符号是 ( ) 。 17、熔断器文字符号是()。 18、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9、开启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0、封闭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1、组合开关文字符号是()。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 主观题知识分享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主 观题

电力牵引控制系统1 15. 主电路设计时要考虑(电机连接与激磁方式、电机的供电方式、整流线路、调速方式、电气制动方式)五方面的因素 16. 机车牵引特性是指(机车牵引力)与(机车速度)关系曲线 17. 要改变电机励磁绕组电流实现磁场削弱调速主要有(电阻分路法)、(晶闸管分路法)两种方法 18. 机车制动特性是指(制动力)与(速度)关系曲线 19. 机车牵引限制包括最大速度限制、电机的安全换向限制、粘着限制、电机最大电枢电流限制 20. 机车制动限制包括最大速度限制、电机的安全换向限制、粘着限制、电机最大制动电流限制、最大励磁电流限制 21. 电阻制动在低速时,制动力直线下降。为提高制动力,可采用(加馈电阻制动)、(分级电阻制动)两种方法 22. 机车主电路保护主要有短路、过载、接地、过压保护 23. 机车辅助电路主要分直流辅助电路和交流辅助电路两大类 24. 主电路设计时要考虑那几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 五个方面的考虑 ①电机连接与激磁方式; ②电机的供电方式; ③整流线路;

④调速方式; ⑤电气制动方式 25. 交直型电力机车采用最是那种励磁方式?串联还是并联? 参考答案: 交直机车多采用串励励磁方式,也有机车采用复励励磁方式。 与并励电机相比,串励电机起动力矩大、恒功性能好,但是其防空转较差;电机多采用并联方式,只有8K机车采用电机串联方式。 电机并联与串联相比有更好的防空转能力,且一个电机故障时对牵引力影响较小,但是其电器线路设备较为复杂,且因轮径差和性能差引起的负载分配不均匀较大。 26. 交直型机车的调速过程是先调压弱磁,为何要先弱磁? 参考答案: 交直机车先进行调压调节器速,到额电压时,保持电压不变,再进行弱磁调速。 机车牵引时,一方面要速度控制,同时也要牵引力。 电机的转矩为: 如果先开始弱磁,意味着在大要得到同样的牵引力,要更大的电枢电流,这是不经济的。所以要满磁场工作,在调压到额定电压之后,电枢电流没有达到额定值前采用弱磁调速方式。 27. 什么是空转?其危害是什么?如何检测和防护? 参考答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复习模拟试题(全)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A.PID B.PI C.P D.PD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静差率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 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 A.降电压调速B.串级调速C.变极调速D.变压变频调速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 A.比例控制B.积分控制C.微分控制D.比例微分控制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 A.抗扰性B.稳定性C.快速性D.准确性 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 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 A.算术平均值滤波B.中值滤波 C.中值平均滤波D.几何平均值滤波 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A.ACR B.AVR C.ASR D.ATR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A.饱和非线性控制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D.饱和线性控制 12.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 A.降电压调速B.变极对数调速 C.变压变频调速D.转子串电阻调速 13.SPWM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 A.正弦波B.方波C.等腰三角波D.锯齿波 14.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 A.高阶B.低阶C.非线性D.强耦合 15.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中断级别最高的是 A.故障保护B.PWM生成C.电流调节D.转速调节 16.比例微分的英文缩写是 A.PI B.PD C.VR D.PID 17.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何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A.平均速度B.最高速C.最低速D.任意速度20.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 A.M法B.T法C.M/T法D.F法 2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A.ACR B.AVR C.ASR D.ATR 22.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电力牵引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第一章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概述 一、系统组成与功用 1.①内燃机车电力传动与控制系统组成 ②电力机车电力传动与控制系统组成 2.机车理想牵引特性曲线 图1.2 牛马特性 理想特性要求:机车在运行时能经常利用其动力装置的额定功率.即:F·V=3.6η·N=const.

3.电传动装置的功用? 图1.3 柴油机功率特性和扭矩特性 ①充分利用和发挥机车动力装置的功率; ②扩大机车牵引力F与速度V的调节范围; ③提高机车过载能力,解决列车起动问题; ④改善机车牵引控制性能。 Why要电传动:柴油机通过机械直接传动不能适应机车起动、过载、恒功等要求 二、系统分类 1.直-直电力传动系统 内燃或电力机车采用直流牵引发电机或直流电网直接向数台直流牵引电动机供电的传动方式。 特点: ①调速性能优良,系统简洁。 ②直流牵引电机造价较高,但可靠性、维护性相对较差。 ③受直流电机换向条件和机车限界、轴重等限制,主发电机单机功率受到限制。一般在2200KW以下。 ④车型:早期DF,DF2,DF3,ND1,ND2等

2.交-直电力传动系统 内燃或电力机车采用交流牵引发电机或单相交流网及变压器,通过整流器向数台直流牵引电动机供电的传动方式。 特点: ①采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造价较低。 ②适用于大功率机车。 ③车型:DF4,DF5,DF7,DF11,ND4,ND5,SS3-SS9等。 3.交-直-交电力传动系统 内燃或电力机车采用交流牵引发电机或单相交流电网及变压器,经整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成频率和幅值按列车运行控制要求变化的交流电,向数台交流牵引电动机供电的传动方式。 特点: ①采用交流牵引电机,彻底克服了直-直系统的不足,重量轻,造价低,可靠性及维修性好 ②良好的粘着性能 ③适用于大功率 ④控制系统复杂 ⑤车型:DF4DAC,NJ1; DJ,DJ2,DJJ1,DJ4; HX、CRH系列等 三、发展历史与现状 1.大功率(内然)机车电力传动与液力传动两种主要传动方式的演变与发展 主要趋势:电力传动 2.电力传动形式的发展:直-直→交-直→交-直-交 发展趋势:大功率、电力牵引、交流传动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试卷带答案模板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 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旋转变流机组(G-M系统)、静止可控整流器(V-M统)、直流斩波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PWM)。 2.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特点是饱和非线性控制、准时间最优控制和转速超调。 3.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恒磁通控制、恒功率控制和恒电流控制三种。 4. 变频器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交交变频、交直交变频两类,从变频电源性质看,可分为电流型、电压型两类。 5. 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6.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7. 常见的调速系统中,在基速以下按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速以上按恒功率调速方式。 8.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调速范围和静差率。 9.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10. VVVF控制是指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控制 1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当中,两个调节器采用串级联接,其中转速反馈极性为负反馈、电流反馈极性为负反馈。12、直流斩波器的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①T不变,变ton——

脉冲宽度调制(PWM);②ton不变,变 T——脉冲频率调制(PFM);③ton和T都可调,改变占空比——混合型。13、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PI调节器,稳态运行时,转速n取决于给定电压、ASR的输出量取决于负载电流。 14. 各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都是经过控制电动机转速来工作的。 15. V-M系统中,采用三相整流电路,为抑制电流脉动,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平波电抗器。 16、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为了限制全压启动和堵转电流过大,一般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 17、在α=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存在的是直流平均环流,可用串接环流电抗器抑制。 18、采用PI调节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启动时,转速调节器经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种状态。 二、选择题 1.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A ) A、零; B、大于零的定值 C、小于零的定值; D、保持原先的值不变 2.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PI调节器中P部份的作用是( D ) A、消除稳态误差; 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 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旋转变流机组(G-M系统)、静止可控整流器(V-M 统)、直流斩波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PWM)。 2.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特点是饱和非线性控制、准时间最优控制 和转速超调。 3.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恒磁通控制、恒功率控制和恒电流控 制三种。 4. 变频器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交交变频、交直交变频两类,从变频电源性质看,可分为 电流型、电压型两类。 5. 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6.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7. 常见的调速系统中,在基速以下按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速以上按恒功率调速方 式。 8.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调速范围和静差率。 9.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10. VVVF控制是指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控制 1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当中,两个调节器采用串级联接,其中转速反馈极性为负 反馈、电流反馈极性为负反馈。 12、直流斩波器的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①T不变,变ton——脉冲宽度调制(PWM); ②ton不变,变T——脉冲频率调制(PFM);③ton和T 都可调,改变占空比——混合型。 13、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PI调节器,稳态运行时,转速n取决于给定电压、 ASR的输出量取决于负载电流。 14. 各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都是通过控制电动机转速来工作的。 15. V-M系统中,采用三相整流电路,为抑制电流脉动,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平波电 抗器。 16、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为了限制全压启动和堵转电流过大,通常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 17、在α=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存在的是直流平均环流,可用串接环 流电抗器抑制。 18、采用PI调节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启动时,转速调节器经历不饱和、饱和、退 饱和三种状态。 二、选择题 1.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A ) A、零; B、大于零的定值 C、小于零的定值; D、保持原先的值不变 2.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PI调节器中P部份的作用是(D )

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2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多种型号的三相交流电力机车、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和高速电动车组分别在德国、法国、日本、中国等众多国家的铁路线上运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铁路发达国家已不再生产交直传动电力机车和直流传动内燃机车,,而是全部采用交流传动技术。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具有如下优势[(2l0 (1)良好的牵引性能:合理的利用系统的调压、调频特性,可以实现宽范围 的平滑调速,另外调节调频特性能使机车和动车组启动时发出较大启动转矩。 (2)电网功率因数高、谐波干扰小:在交直交电力机车和动车组上,其电源 侧变流器可以采用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它通过PWM控制方法,可以调节电网输入电流的相位,使所取电流接近正弦波形,并能在广泛的负载范围内使机车和动车组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这在减少对通信信号的谐波干扰方面和充分利用电网的传输功率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另外,四象限脉冲整流器能很方便的实现牵引和再生之间的能量转换,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3)牵引系统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由于异步牵引电动机转 速可达4000 r /min,利用了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所占的空间,所以交流电动机能够做到功率大、重量轻,与带换向器的直流(脉流)电动机相比,其单位质量功率(kW/棺)是直流电动机的3倍。在列车车体提供的空间范围内,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可以达到1400^-2000 kW。另外,交流电动机没有换向器和电刷装置,机车和动车组主电路系统又可以省去许多带触点电器,故障率低易于维护,进一步提高了机车和动车组运行中的可靠性。 (4)良好的牵引特性:由于交流异步电动机有较硬的机械特性,有自然防空 转的性能。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对瞬时过压和过流不敏感,不存在换向器和火花问题,在启动时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发出更大的转矩。特别是牵引电机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大范围平滑调速,适合当代动车组高速牵引、机车重载牵引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已开始进行电力半导体变流技术和三相交流传动的研究,容量从几千瓦逐渐扩大。与此同时,铁道科学研究院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也在进行交流传动机车的研制,到1996年研制成功单轴功率1000 kW的AC4000型交流传动原型机车,这是我国牵引传动由交直传动转变为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中长距离,大运量、安全、低耗、环保、快捷的运输形式已成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适用班级:出题人: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0分)1、低压断路器只能起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作用,不能起保护作用。 ( ) 2、倒顺开关外壳上的接地螺钉应可靠接地。() 3、按钮的触头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10A. 4、主令控制不使用时,手柄应停在零位。() 5、接触器除用来通断大电流电路外,还具有欠电压和过电压保护功能。() 6、交流接触器中主要的发热部件是铁心。() 7、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般做成细而长的圆筒形,以增强铁心的散热效果。() 8、、按下复合按钮时,其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同时动作。() 9、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线圈过热,甚至烧毁。() 10、直流接触器铁心端面不需要嵌装短路环。() 11、为了使直流接触器线圈散热良好,常常将线圈作成长又薄的圆筒形。() 12、在用样电气参数下,熄灭直流电弧比熄灭交流电弧要困难。

() 13、运行中的交流接触器,其铁心端面不允许涂油防锈。() 14、继电器和零压继电器在线路正常工作时铁心和衔铁是不吸合的。() 15、JZ7-4A型中间继电器有4对常开触头、4对常闭触头。() 16、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故障时,过电流继电器的触头即动作。() 17、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欠电流继电器的衔铁与铁心始终是吸合的。() 18、欠压继电器和零压继电器在线路正常工作时铁心和衔铁是不吸合的。() 19、JS7-A系列断电延时型和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组成元件是通用的。() 20、时间继电器金属底板上的接地螺钉必须与接地线可靠连接。()21、热继电器都带断相保护装置。() 22、熔断器和热继电器都是保护电器,两者可以互相代用。() 23、带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只能对电动机作断相保护,不能做过载保护。() 24、热继电器动作不准确时,可轻轻弯折热元件以调节动作值。() 25、流过主电流和辅助电路中的电流相等。() 26、电路图中一般主电路垂直画出时辅助电路要水平画出。() 27、布置图中各电器的文字符号,必须与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标注一致。() 28、安装控制线路时,对导线的颜色没有具体要求。() 29、按元件的明细表选配的电器元件可直接安装,不用检验。()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的发展状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 的发展状况 交通设备与信息工程1001班 陈群 1104101014 李涛 1104100903 赵龙飞 1104101003 何富军 1104100412

1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陈群李涛赵龙飞何富军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综述了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揭示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传动技术的密切关系,重点阐述了我国新型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第一、二、三代电力机车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Driv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Locomotive CHEN qun LI tao ZHAO long-fei HE fu-jun (School of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 Abstract: It was summariz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for locomotive each development stag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is revealed. It was especially illustrate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new style locomotive AC driv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electric locomo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electric locomotive, AC drive,control technology 0 引言 铁道牵引电传动技术是牵引动力设备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一直是致力于改善机车牵引和电制动性能,提高运用可靠性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满足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1台干线电力机车问世至今,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随着电力电子和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历了从第1代SS1型电力机车的低压侧调压开关调幅式的有级调压调速技术,到第2代的SS3型电力机车调压开关分级与级间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相结合的调压调速技术,再到第3代的SS4~SS9型电力机车的多段桥晶闸管相控无级平滑调压调速技术,直到全新一代的“和谐”型交流传动机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近20年来,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上从事电力机车制造业的各大公司纷纷加大对电力机车控制技术的投入, 作者简介:陈群(1991~),男,大学本科,从事于交通设备控制工程机车车辆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