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中文名:安藤忠雄外文名: Tadao Ando国籍:日本出生地:日本大阪出生日期: 1941年9月13日职业:建筑师代表作品:《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等建筑理念与成就东西方的融合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安藤忠雄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日本、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
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
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
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
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
住吉的长屋的原型,即是安藤对当时生活方式所作的反省与抗议。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的抬头使精神渐趋没落必须加以抗拒,并希望在生活中保有传统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超越,进而能创造新的文化。
封闭—开放的都市观安藤忠雄早期对都市一直是采取一种封闭的态度,安藤实际上是”城市游击战”的拥护者,他主张不必注重社会和城市的立场。
安藤的作品中,让人开始意识到都市公共空间的个性,应该于1984年京都高濑川边的复合性商业设施Time’s。
安藤除了发挥他惯用的动线回游的手法之外,更将建筑物朝向河边开放,塑造出多种层次的空间,面对自然加以敞开,为桥边过往人们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
浅析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瑞士画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
他丰富多变作品和充满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追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 ? 1? ?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哥特建筑艺术进行过挽歌式的吟诵--他不无悲观地预言建筑艺术将会消失,他担心轻薄的纸张印刷术将诋毁厚重的石头史书的建筑。
但他预言将会出现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来改变这一切。
1887年在瑞士的拉肖德芳市出生的查斯-爱德华·让那亥被认为正是其人。
他更为人熟知的姓名勒·柯布西耶作为被雨果预言到的伟大人物,在其诞生一百年后的1987年,联合国以他的名义将这一年定为国际住房年,以表彰他对现代建筑卓越贡献。
? ? 这一年,柯布已去了二十二年。
这一年,在他定居的法国,文化部长在他的追悼会上不但承认了法国对他屡次的误解并且写下这样的悼词:? ? 他曾是一位画家、一位雕塑家,并且不为人所知的是,他还是一位诗人。
他既没为绘画奋斗,也没为雕塑奋斗过,甚至也没为他的诗奋斗过,他之奋斗终身的只是他的建筑。
柯布西耶正是高迪所向往的那种最佳建筑师人选--作为建筑师同时应是画家或雕塑家,而他有着米开朗基罗同样的禀赋,身肩三种才华。
他以让那亥的名字与奥赞芳一道开创了绘画史的"纯粹主义",以展开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批判;他利用建筑物巨大的场地所展开的杰出雕塑群使它们可以媲美于雅典卫城--他甚至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那嘹亮的《走向新建筑》不但被喻为上一世纪对建筑影响最大的书籍,也直接改变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与城市? ? 如果雨果曾以纸张印刷的《巴黎圣母院》让我们对古老的哥特建筑有了重新认识,那么柯布西耶则同样以纸张印刷的五十本书完全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环境甚至我们的思想;并且他以他悲剧性的矛盾式所建造的五十七幢建筑不但启示也同样激怒了几代人。
从理查德迈耶作品分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张国伟【摘要】通过阅读有关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及其作品和理论的文章、访谈录,以及关于迈耶创作理念和实践方法的论文,总结了他在建筑创作中,实践其立体主义和纯粹主义的方法,重点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的高度统一角度,尝试总结一些可以利用的共性特征,提出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一些思考方向.【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8(044)001【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建筑;空间;材料;设计理念;立体主义;纯粹主义【作者】张国伟【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在1984年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颁奖典礼上,评委会对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做出如是评价:“在追寻纯粹的建筑和尝试光与空间和谐平衡的实验方面,他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充满活力而新颖独特的建筑[1]。
” 迈耶是举世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他在自己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用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实践了自己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在建筑创作思潮日益蓬勃的今天,通过他的作品总结和分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创作理念建筑设计的审美是有一定的时代性可循的,迈耶设计理念传承自二十世纪中叶的现代主义思潮,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显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对他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
迈耶从史密斯住宅之后,几乎一直坚持柯布西耶所提出的现代建筑的五点精神,即:1)采用支承构件;2)屋顶花园;3)底层平面的自由布局;4)水平横窗;5)自由地设计立面。
其基本思想与第一代大师们是一脉相承的[2]。
2 对于空间的理解和追求“白色派”是迈耶作品的标签和一贯的风格体现,他认为白色是所有色彩中最奇妙的颜色,是表现光影关系、虚实对比最好的媒介,是表现黑白灰等多层次的形体最好的载体,他的作品从内而外均为白色,实现了他一以贯之的颜色的纯粹性。
浅析柯布西耶对日本近现代建筑师的影响作者:王健李玉鹏张晶玉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4期摘要: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柯布西耶提出反对单纯的装饰,他更看重的是建筑本身功能与形式的相互结合,近而建立新的机械美学。
在当时,预制和装配等方法是可以快速大量建成大规模建筑的主要方法,对日本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来更好的探索研究勒·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设计师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勒·柯布西耶;现代设计;丹下健三;建筑设计理念中图分类号:TU-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4-0229-02近百年来,日本建筑师逐渐把现代建筑发展的焦点集中到了柯布西耶,不断对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和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分析。
在日本,像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等这些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成长发展都受到柯布西耶的影响。
1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1.1 柯布西耶简介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他的設计理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萨伏伊别墅——一个完美的功能美学作品为代表,表达了一种秩序之美。
后一阶段以朗香教堂为代表,是柯布西耶里程碑式的作品。
1.2 柯布西耶主要的建筑设计理念1.2.1 建筑学新观点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房屋底层采用独立立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和自由立面。
以萨伏伊别墅为典型,结合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有力的冲击了传统的学院派建筑。
柯布提出的板柱承重体系、标准化构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承重墙结构,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1.2.2 强调机械美成为机械美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
”把数学计算和几何学作为出发点,运用到设计中,使表达的作品更具有高的理性和几何性,加深了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2 柯布西耶对日本的建筑家的影响在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还没建成,还不能被称为建筑巨匠的时候,日本建筑师已经对他抱有狂热的兴趣,其一是柯布西耶作品的有很好的艺术水准,并积极地宣传自己的建筑主张,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更重要的是柯布西耶彻底提倡合理主义并且一次为原则进行不断实践,欧洲建筑界以合理主义为基础产生了新的建筑样式,把合理当成最重要的主题,日本建筑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12日/第D05版艺术真美,这是钢筋混凝土罗敏1965年,安藤忠雄拎着小箱子,揣着破旧的勒・柯布西耶作品集踏上旅途。
在经历了五个月的艰苦旅行后,他终于到达巴黎,不料造化弄人,柯布西耶已撒手人寰。
这位曾获得普利策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回忆说:“对于当时的我,勒・柯布西耶是一种超脱于纯粹憧憬的存在。
”多年后,中国建筑师江宁追随到了柯布西耶位于法国尼斯地中海马丁岬的休闲小屋。
42年前的8月27日,安藤忠雄追寻而来的前夕,柯布西耶在离这间小屋不远的地方因海浴心脏病发作离世。
“柯布西耶在这里构建的是最有限的居住空间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目前担任迈思(亚洲)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建筑设计师的江宁心目中,柯布西耶创造的建筑形式,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
1927年,英国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埃切尔斯为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英文版写序,此时的他很明白,如果遵循柯布西耶的意志,英国那些长满青苔的瓦顶、尖尖的山墙头,“都要像玩具一样扔掉,作为替代品应许给我们的是……坚硬而干净的混凝土房子……到处都是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
”人类准备好了吗?即便到目前为止,住在格局统一、线条明晰的城市住宅中,我们也未必完全接受柯布西耶。
然而,相比较其生前饱受攻击、建筑计划经常夭折的状况,柯布西耶的理念,已构成了今日城市的一部分。
大师亡故后,建筑与城市文化上的现代主义,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蔓延开来。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宗师,而现代建筑已主导全球,因此说当今设计师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影响,并不为过。
”成都市家琨设计工作室主持刘家琨表示。
正如建筑评论家基迪恩所言,是历史,“将勒・柯布西耶从众人中凸显出来”。
宫殿的倒塌1887年10月6日,柯布西耶出生于距离法国边境几公里处的一个瑞士小城拉绍德封。
在这座海拔一千米左右、气候恶劣的小城中,柯布西耶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最初兴趣。
汝拉山脉的森林和牧场,是他早年从事钟表装饰行业的灵感源泉。
安藤忠雄(Tadao Ando)安藤忠雄(Tadao Ando)简介: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
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艺术中国网/]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
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
将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安藤没有任何建筑学学位,甚至没有得到过任何建筑大师的培训指导,他的个人发展完全是靠他在量的阅读和多次到欧洲美国旅行学习其历史建筑。
至今他还保留着旅行中的详细记录图,且仍然坚持这样做。
[艺术中国网/]1993年安藤获日本艺术学会奖,1992年第二次在丹麦荣获长尔斯堡建筑奖,1989年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1985年获阿尔瓦阿尔多金牌,1986年获日本教育省奖,该奖专用于鼓励艺术界新秀,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学会、英国建筑师协会和美国艺术文学研究院、研究学会的名誉会员。
安藤忠雄(Tadao Ando)获奖:1979 作品“住吉的长屋”(1976年)获1979年度日本建筑学会奖1985 芬兰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奖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1989 1989年度法国建筑学院建筑金奖1991 美国艺术和文学科学院布鲁诺纪念奖1992 丹麦第一届卡尔斯伯格建筑奖1993 日本艺术院奖1995 1995年度普立兹克建筑奖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96 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第一届国际教会建筑奖1997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金奖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98 作品“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获第六届公共建筑奖2002 2002年度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罗马大学名誉博士同济大学名誉教授京都奖2003 文化贡献者2004 传播文化奖2005 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奖安藤忠雄(Tadao Ando)名誉会员:1991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名誉会员1993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名誉会员1997 德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1998 法国建筑学院名誉会员英国皇家苏格兰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2000 中国台湾建筑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名誉会员2001 美国艺术和文学科学院名誉会员2002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会员安藤忠雄(Tadao Ando)作品选:Suntory Museum, Osaka, JapanJapan Pavillion, Expo '92, Sevilla, Spain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interior,Kagawa, JapanRokko Housing I and II, an aerial viewHyogo, Japan在生活的片段中了解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的诗人?被学生狂热膜拜、重重包围苦等签名的建筑大师?在某个夏日的清晨坐在我对面,语速缓缓、眼光炯炯的花甲老人?“强迫”住吉长屋的主人雨天要撑伞才能到达洗手间的完美理想家?还是那个在长沙机场惊奇于中国整容电视广告如此铺天盖地而话语俏皮的“年轻人”?2006年伊始,安藤为了他的首次中国个展又来到了上海。
Vol.40/No.20/Westleather 为自由而建筑,为建筑而自由----安藤忠雄的建筑人生莫雨鑫,高赫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了解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建筑思想以及其自身的转变。
当时日本在经济上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以至于各行各业发展缓慢,安藤忠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通过对安藤钟雄的成长时间线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个人简介;重点对他的建筑风格、他的材料种类的选择和他的代表作品进行探究。
安藤忠雄是在丹下健三之后的日本杰出的第二代设计师,其自身在建筑领域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力求让建筑与环境相适应,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境界,也为建筑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安藤忠雄;自由;光;建筑师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21背景日本不断吸收欧美各国的优秀元素,并且与自身的民族元素相融合,以至于在60年代日本的平面设计、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都逐步有了起色,一大批设计师也逐渐崛起;其中,以前川国男为师的建筑师丹下健三以及当时日本的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等一大批人又曾发起了新陈代谢运动,认为设计就如同人的新陈代谢一样,“好的设计”应该代替“坏的设计”,只有这样快速而持续的更新才能使得设计不断发展。
虽然该运动持续时间较短,但是他对日本建筑设计师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当时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安藤认为建筑更应该是为自由而存在。
2安藤忠雄简介安藤忠雄在1941年生于大坂的一处普通的民房,民房是一栋低矮的两层长屋。
他与他的外祖母居住在一起,由于房屋的狭小,导致空气流通较差,光线也无法直接照射进室内,但也正是这个狭小的空间,让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的安藤忠雄经常去观察家具的材料选择和制作过程,14岁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建造了一个23平米的小屋。
他深信,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练就一身本事。
第1篇摘要:本文以杰出的建筑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建筑艺术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以及杰出建筑师在推动建筑艺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建筑师,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观,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探讨杰出建筑师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二、杰出建筑师的特点1. 独特的审美观:杰出的建筑师具备独特的审美观,能够敏锐地捕捉时代精神,将其融入建筑创作中。
他们善于从传统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汲取营养,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2. 创新的设计理念:杰出的建筑师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
他们在建筑设计中不断探索新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和材料运用,为建筑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3.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杰出的建筑师关注社会需求,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
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等因素,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4. 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的建筑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包括建筑、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
这使得他们在建筑设计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展现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杰出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及其影响1.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代表作品:巴黎公寓(Apartment in Paris)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现代建筑之父。
他的巴黎公寓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采用简化的几何形状,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该作品对后世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2. 路易斯·康(Louis Kahn)代表作品:费城美术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路易斯·康是美国著名建筑师,他的设计风格独特,注重空间感和光影效果。
71【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11月刘宇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建筑科学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建筑学科研中所要用到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等。
在建筑科学研究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进行建筑学相关科研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关注建筑师寻找探索自己的建筑设计之路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两者的互动决定了建筑学这一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文章以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建筑实践为例,通过调查法和实验法来分析他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的科学研究思维。
关键词:安藤忠雄;建筑科学;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11-0071-01建筑科学研究方法——以安藤忠雄建筑实践为例1 安藤忠雄的建筑实践安藤忠雄,当今世界建筑界首屈一指的建筑大师。
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出于对建筑的热爱,走上自学建筑的道路,并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
在近50年的建筑创作期间,他设计了200多项世界闻名的建筑作品并开创了超越时代的建筑风格,用清水混凝土材料和简洁的几何美学,创造了质朴而又富于内涵的建筑空间,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2 实验法、调查法在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上的运用2.1 实验法(1)对自然的实验。
建筑与自然是内外联系的,安藤认为只有将自然延伸进建筑当中并发生一定的关系,这样的建筑才有存在的意义。
他的作品,即使在最小的住宅中都有庭院,庭院将光、风、水这些自然元素简化、抽象并赋予表现力。
①对光的运用。
建筑因为有了光影而生动形象,安藤对于光的理解更是上升到精神性的哲学角度,光是空间的指引者和精神领袖,他的很多作品都在诠释如何用光来做设计。
光之教堂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进入一个超越的、让人能专注祈祷的空间,而通过光的变化来设计引导室内的空间序列很好地营造了静谧、神圣的氛围,而最前方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空隙,给人以震撼之感。
的旅程。
朗香教堂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脱离朗香教堂的建筑和设计者简介】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
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出生于瑞士的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设计作品显示了同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到建筑的概念转换,在其努力变革并逃离历史风格束缚的过程中,建筑和其他视觉艺术共享了进入抽象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朗香教堂的布局、结构和体系】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
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朗香教堂的构思与设计过程】勒氏生前曾说了不少和写了不少关于朗香教堂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材料,可是还不够。
应该承认,有时候创作者本人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创作过程讲得十分清楚。
“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
”最高荣誉获得者1995年,安藤忠雄在卢浮宫前接受了象征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日本建筑师。
但与其前两位同胞丹下建三和黑川纪章不同,安藤忠雄不是正统建筑教育背景出身,完全属于自学成才。
他的“自我提问并寻求解答”的追寻建筑梦想的方式,格外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
以至于大奖组委会的评述中也这样说:“安藤忠雄属于那种罕见的,能以一种仅依靠个体方式将艺术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的建筑师。
他以这种方式创作的建筑,无论规模大小,都既有适用性,又富于情感。
安藤具有很高的洞察力,他摒弃了那些也许是正确的学派,运动或风格。
从而用与特定生活方式相关联的形态与构成创作出他自己的建筑。
”传奇式的自学之路事实上,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在他未成名前几乎是个迷,近些年才慢慢被世人所了解: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童年时代大部分在运动场和大街上渡过。
十几岁的时候,他迷上了船模和航模的制作,也到绘画学校学习过一段素描,并曾一度向往学习木工手艺。
15岁时,他帮助木匠师傅扩建了自家住房,第一次接触了建筑。
中学毕业后,他曾学习过机械专业,并在学过一段拳击后正式开始了自学建筑生涯。
他曾经坦承:“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总是喜欢在课堂之外学东西。
”因此,习惯于应手式学习方式的安藤很自然地从18岁起,带着关于“日本人应该如何学习建筑”的思考,开始了他的考察建筑之旅。
他先到京都和奈良等文化古城考察庙宇、神殿、茶室等古建筑,在庭园中感受到了希望的净土所展现的空白之美。
随后又开始游历欧美,遍访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并在旅途中绘制了大量速写草图。
这些经历使他逐渐发现绘图桌上与现场真实建造的建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并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正是后者。
也正是这些早年游历中对建筑的深入思考,决定了他日后的从业经历----“从建筑实践的现场起步”。
从勒柯布西耶到安藤忠雄
——现代建筑设计的感悟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没有读过大学,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瑞士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美国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和著名日裔美籍艺术家、雕塑家伊萨姆诺古奇分别对安藤忠雄的求学方式、信念和创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曾经深受大师们影响的安藤忠雄已过耳顺之年,如今也迈入了国际建筑大师的行列。
回想起半个世纪间的从业经历,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菲利普约翰逊和艺术家伊萨姆诺古奇这些名字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之路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跟柯布西耶在旅行中寻找灵感24岁时,安藤忠雄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环游世界旅行,因为他开始对欧洲充满好奇,他认为西欧的建筑中蕴藏着“强进的力量”这趟旅行中,安藤走访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比如萨瓦别墅(又译萨沃伊别墅、萨伏伊别墅)、朗香礼拜堂等经典代表作,照片中的萨瓦别墅像一架优雅简洁的白色钢琴伫立在翠绿的草坪上,具有一种惊人的美;而朗香礼拜堂则像一个敦厚稚拙的软体动物趴在蓝天与草地之间。
很难想象这两件作品同属一位建筑师之作。
“对于想通过自学进入建筑领域的我而言,对于同样自学成才并最终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就不单单只是一种仰慕。
”从模仿草图开始,安藤逐渐阅读了大量有关勒柯布西耶的书籍,从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
他说:“柯布西耶从20多岁时便开始了长途旅行,在旅行中探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根源。
他的著作叙述了自己如何从旅行中进行学习的经历。
受其影响,旅行也从此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自学方式。
”
直到今天,有关柯布西耶的论著仍然占据了安藤家中书架上的重要位置。
从1962年至1969年的7年间,安藤忠雄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旅行并自学建筑,这为他日后创立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建筑。
在旅行中寻找日本战后现代建筑的出路――这不仅是柯布西耶对安藤忠雄的最重要的启示,也是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在做的事。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观:
1、新建筑是新时代的建筑。
2、工业化的建造方法。
3、设计方法:由内而外,平面是设计的发动机,功能合适。
运用基本
形式和有比例的几何体,超脱个人情感,反对装饰。
4、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
自由立面。
5、城市集中主义者,大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城市的四大功能:居
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观
安藤忠雄的建筑便是这种文化内质的极致发挥:
1、质朴的材料、单纯的几何结构——不过分依赖物质而在居住和生活上达到精神的满足——他的建筑词汇苛刻地限制在极少的如混泥土、玻璃板、木材等几种材料中。
2、所有建筑表面只经过清水模处理,毫无装饰,很多项目以近乎成本的低造价完成;建前也充分考虑了最大限度降低在日后维护和使用上的持续投入。
3、建筑观关注东方独特的环境心理,并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的非整体性构造上,自然光线因此进入室内,随着一天或四季的变迁而光影流连。
4、随着居住人的行动实现移步换景——这是东方传统的造园手法。
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语所说:“他在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上把现代主义和日本美学传统结合。
他正在恢复住宅与自然之间统一性的使命。
5、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用光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微观世界。
”
安藤忠雄对柯布西耶的传承从安藤忠雄自己写的文章里面,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柯布西耶对他的影响。
比如他在做中学生时就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主要是因为看了《柯布西耶全集》和他的其他书籍。
而他去法国旅游,也是想去柯布西耶的事务所拜访。
“传承是肯定的,因为安藤从柯布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方说安藤作品中的光和影的关系,就是受柯布作品的启发。
他并没直接模仿柯布,
但从柯布对光影处理的一些方法中,他感受到了很多东西,这种借鉴是蛮明显的。
”
除了光和影,柯布西耶在其他方面对安藤忠雄的影响也很多。
“因为柯布是一个伟大的人。
现在有一种很有的意思的现象:如果你问100个建筑师,可能有99个人会说喜欢柯布西耶,可提到其他现代建筑学的一些巨匠,如密斯、赖特等,喜欢的就参差不齐了。
”
柯布西耶就像是现代建筑的源头,跟他同年代或者相距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不同的人们,都从他这个源头里面,获取了许多想要的东西。
安藤忠雄就曾描画了很多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图形,研究了柯布西耶的作品,并从中找出了适合自己的建筑之路。
非学院派最好的老师安藤忠雄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也没有在建筑系读过书,也就是说,他没有受过现代建筑学院派价值观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管在中国还是日本,每个学校都会针对学生们有一套对现代建筑价值观的教育。
当然我不反对这种价值观,因为我正是通过这种价值体系确立了自己的建筑观。
可安藤没有受过这一套训练,他完全是通过从他的旅游,或者是看了很多柯布的东西来学习的。
这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代建筑的学院派是从包豪斯、格罗皮乌斯到哈佛,如密斯这条主线构建起来的。
柯布则是另外一条线。
柯布很多对现代建筑的想法和理念,在当时的欧洲,并不是在风口浪尖上的,或者说并不占据主流。
他的作品在欧洲的也确实很少,发表过的也绝大部分是方案和草图。
他当初在法国的时候,并不被所谓正统的学院派认可,这个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这却是一个事实。
“回过头来看安藤,他本身就没有直接接受过现代建筑学院派对他价值观的灌输,因为他没进过学校。
他是通过旅游和其他一些途径来了解和学习建筑的,从这方面来看,柯布应该是他最好的老师。
”
根本的不同安藤忠雄从柯布西耶那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但他们又是不一样的。
柯布西耶是很复杂的,他的建筑理念和建筑观念,随着年龄的不同,在不断地变化着,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而安藤忠雄则是一位建筑实践天才。
柯布西耶是对现代建筑学有巨大贡献的三位大师之一,其他两位是密斯和赖特。
“从建筑历史学的角度来评价,柯布对现代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提出的多米诺住宅是近代建筑原型;他提出的现代建筑五大原则,也对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初期那种先进的、革命的理念,则更是原理上和精神上的财富。
所以说,柯布就像一个源头一样,每个学习柯布的人,都会获得不同的体验。
”而安藤忠雄则不同。
“存在两类建筑家。
一类是对现代建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比如伊东丰雄等;另一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现代建筑的实践,我觉得安藤就是后面这一类人。
“安藤,还有墨西哥的巴拉干、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这些人都是建筑实践的天才。
在他们设计的空间里,你会获得很多感受,会被他们所打动。
他们采用的一些建筑技法或者是更高一层的所谓建筑理念,其实都没有什么更深刻的东西,但他们的建筑作品却没有人可以取代,会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
一个民族传统建筑的可识别性最直观的表现是特色构件,或称“建筑符号”。
狭义的“建筑符号”指建筑形态上最直观的特征,而广义的“建筑符号”也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各种建筑处理手法。
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之中,符号系统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常常会逐渐减弱。
尤其到了当代,文化之间普遍而频繁的交流,使各民族的建筑在符号上的可识别性趋于淡化甚至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