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3.2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参考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为什么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2.结合个人实际, 谈谈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3.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4.大学生为什么要及时确立新的目标?怎样才能确立和实现新的目标?5.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6、谈谈你进入大学以来遇到过哪些人际交往问题, 又是如何处理的?7、“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8、结合个人与社会实际, 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10、大学四年如何塑造自己?11. 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12.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2、理想,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3.人的理想确立于()。
A.中年B.童年C.老年D.青年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信念。
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5、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 为基础, 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 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 B.错误认识 C.根本认识 D.系统了解二、多项选择题:1、理想的层次包括()。
A.个人理想B.生活理想C.集体理想D.道德理想E、人类理想2、立志高远的正确含义是()。
A.立志当高远B.立志要谨慎C.立志做大事D.立志应变化E、立志须躬行3、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篇一:第七章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爱情与人生(一)爱情的本质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爱情的三要素:性爱、理想、责任。
教育家苏霍拇林斯基这样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
(二)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圣经》中,神对男人和女人说:你们要共进早餐,但不要在同一碗中分享;你们共享欢乐,但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像一半琴上的两根铉,你们是分开的也是分不开的;像一座神殿的两根柱子,你们是独立的也是不能独立的。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
上帝没有这样安排。
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简爱》)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绝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
(三)大学生的恋爱讨论:1、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伴侣?(1)女生喜欢男生的形象:有才华,有风度,善于社交,有责任心,诚实、豁达、聪明、幽默,有上进心,有领导才能等。
在服饰方面,注意整洁,穿着可以随便,但是不要邋遢,不要畏畏缩缩,缺乏朝气。
(2)男生喜欢女生的形象:漂亮、大方、温柔、细心,爱整洁、善良、自尊等。
在服饰方面,纯洁清新、自然大方的形象最好,平时不要化浓妆,最好少穿高跟鞋。
以下请绕行:误把友谊当爱情——情感定位不清晰;错臵爱情的地位——人生目标不明确;功利化对待恋爱——恋爱动机不正确;只重过程不顾后果——恋爱态度不严肃。
考 生 答 卷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历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含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阅卷一、简答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正确答案: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2、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正确答案: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3、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正确答案:第一,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第二,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第三,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4、简述影响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
正确答案:依民法规定,影响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年龄,即: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是精神健康状况,即: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5、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正确答案: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一、婚姻与家庭
恋爱是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和家庭则是恋爱的结果。
婚姻和家庭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一)婚姻与家庭的概念及其区别
婚姻和家庭是两个既密切相关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二)婚姻家庭关系的二重性
1、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具体表现为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固有的本能,从而构成男女结合的生理基础和家庭成员关系在生物学上的特征。
2、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婚姻家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并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三)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意义
婚姻是家庭形成的必要条件,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婚姻家庭的演变及其价值,不能仅仅局限在婚姻家庭生活的狭小范围内,而应当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中来把握。
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因此,注重把握婚姻家庭演变的规律和现实状况,妥善协调婚姻家庭关系,既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又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家庭美德
链接案例:成都19岁女大学生割肝救活生命垂危母亲
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刚刚十八岁的钟颖冒着生命危险捐肝救母?她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家庭美德的涵义
所谓家庭美德,指的是调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家庭美德的特点
1、家庭美德有浓厚而强烈的人情味。
感情是家庭的基础,包括人世间最强烈、最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和最真挚、最稳定的亲情。
因此,家庭美德是为建设和巩固温馨家庭服务的。
2、家庭美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其内容的。
家庭既有经济基础的内涵又有上层建筑的内涵,例如:从封建社会的“女儿经”、“女子无才便是德”,到今天要求“男女平等”、从“多子多女多福寿”到“只生一个好”。
(三)、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三、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婚姻法》
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来维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一)结婚
1、结婚的条件
(1)结婚的必备条件
第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这是婚姻自由原则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婚姻自主权。
第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第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当事人只有各自在未婚、离婚或丧偶的情况下才能结婚,一方或双方有配偶者再结婚构成重婚罪,要承担法律责任。
(2)结婚的禁止条件
第一,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二,是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
2、结婚的程序
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对结婚的程序做了一些修改:
(1)将办理结婚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婚姻状况证明改为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及与对方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签字声明;取消了结婚介绍信。
(2)将内地居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改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3)对婚前医学检查未做强制性规定,婚检证明不作为婚姻登记的必要条件。
第四、增加补办结婚登记、无效婚姻、可撤消婚姻、补发结婚登记证的规定。
3、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婚姻是无效婚姻。
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婚姻无效的四种情形: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
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沿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
(2)可撤销婚姻:指男女双方或一方缺乏结合的合意,因受他方或第三者胁迫而结合的违法婚姻。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强迫婚姻。
撤销婚姻实行不告不理制,由被胁迫方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
(3)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的子女应为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
(二)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婚姻,产生了家庭,形成了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成员关系。
1、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指由合法婚姻而产生的男女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是家庭的基础和核心。
从法律上讲,夫妻关系包括夫妻人身关系和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间的人身关系
夫妻人身关系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身份、地位、人格等方面是平等的。
(2)夫妻财产关系
夫妻财产关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夫妻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夫妻一方的财产所有权和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所有权;夫妻间相互扶养的义务;夫妻间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采取了法定夫妻财产制和约定夫妻财产制相结合的模式。
2、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也称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血亲形成的性质,可分为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
(1)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3)父母和子女又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有抚养或赡养的义务。
(2)兄弟姐妹之间有抚养义务。
(三)离婚
婚姻法既保障离婚自由,又反对轻率离婚,保护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女方和子女的利益。
1、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离婚在方式上可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1)协议离婚就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离婚。
(2)诉讼离婚中有两项特殊保护制度:
第一,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二,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2、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是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表现在夫妻关系解除,但离婚对父母子女的关系并无影响。
(1)离婚时的财产分割
离婚时,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在保护女方和子女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不得损害财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原则下进行处理。
(2)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
赔偿:
第一,重婚的;
第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第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第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