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车北车资料(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前世今生 2011年07月25日 18:08 南方周末作为主营铁路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的两大巨头,中国南车(4.46,0.07,1.59%)和中国北车(4.72,0.07,1.51%)在201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9.09亿元和621.8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9.91%和53.48%。
“7.23”事故动车由中国南车下属公司制造7月23日动车追尾事故后,两辆动车的相关设备和系统提供商与施工企业备受关注。
据悉,发生事故的车型为庞巴迪-南车四方CRH1B型动车组,以及南车四方CRH2A型动车组,分别由中国南车下属的合营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生产。
CRH1的生产方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与中国南车所属青岛四方的合资企业BSPCRH2的生产方是中国南车所属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等组成的财团提供技术)CRH3的生产者为中国北车所属的唐山机车车辆厂(与德国西门子合作)CRH5由中国北车所属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制造。
——摘自《南方都市报》2007年报道据《证券时报》7月25日报道,对于追尾车辆未收到碰撞警告是因为高速下信号系统失效的说法,中国南车董秘邵仁强予以坚决否认,表示高速绝不是事故原因。
作为动车组的另一生产商,中国北车的动车组产品未直接涉及此次事故,7月24日中国北车方面表示不便对此次重大事故作出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数据显示,在中国高铁产业链部分相关上市公司中,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是国内主营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生产的两家大型公司。
高铁两大巨头:中国南车、北车据其官网介绍,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车”)是“三家城轨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拥有”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品技术“。
最全的CRH知识(铁路人必看)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CRH380A,CRH380B,CRH6。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 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CRH1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的合资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生产。
原型车以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aina C2008为基础。
CRH1B为16节大编组动车组。
CRH1E为16节车厢的大编组卧铺动车组。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2009年9月28日,BST公司在北京与铁道部签订了80列时速350~380公里动车组订单,其中16辆编组的EMU动车组60列,8辆编组的EMU 动车组20列CRH2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1000型动车组为基础,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CRH2-B 为16节长大编组动车组,在CRH2A基础上扩编至16节。
CRH2E 为16节长大编组的卧铺电力动车组,CRH2C(300公里级别)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
标称时速300公里,最高营运时速为350公里。
CRH3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西门子ICE3(Velaro)为基础。
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50KM/h,最高速度394KM/h)。
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且京津城际列车大多数为CRH3型列车。
CRH3D以CRH3C为基础的16节车厢的大编组座车动车组。
CRH5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法国阿尔斯通,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法国阿尔斯通的Pendolino宽体摆式列车为基础,但取消了装设的摆式功能,而车体以法国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动车组为原型。
中国南车和北车集团一、中国北车集团旗下分、子公司1、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是以铁路货车新造、修理、铁路起重机造修、铁路车辆配件制造四大单元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2、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具备铁路货车制造、货车检修两大系列为主的铁路车辆修造体系,是我国特种长大货车和工矿车辆的主导设计和定点生产企业。
3、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客车修理和配件加工为主营业务、以工模具修造和货物运输为辅的生产经营系统的基本格局。
4、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5、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新造铁路货车和检修铁路货车、内燃机车为主,修、造并举的机车车辆工业大型骨干企业。
6、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主要制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及各种机车车辆配件产品。
7、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铝合金、碳钢材质为主导的2条车体生产线。
铝合金生产线正在从事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生产,碳钢车生产线以25型客车为主。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由高速动车组、城轨车、中低速普通客车、特种车4个系列构成的产品体系。
公司“两线四系”的工艺布局和产品体系,搭建起以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为标志的一流轨道装备制造技术平台。
目前,公司具备年产400辆高速动车组、200辆城轨车及500辆碳钢客车的生产能力。
8、唐山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的检修、改造及相关配件的制造、修理,是我国机车车辆检修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9、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产品已形成增压器、调速器、制动机、缓冲器、弹簧、活塞环、电机、滤油器、减振器等九大系列。
10、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大连机辆公司、同车公司、株洲电力共同生产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11、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齿轮机械传动系统、压缩机风源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三大产品研发制造基地,产品涵盖轨道交通机械和石油机械两大领域。
案例名称:中国南车北车寡头合并对财务绩效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适用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选用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编写目的:本案例旨在引导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同一行业内企业的对等合并;通过案例的研究与学习进一步思考此类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方式与方法;进一步探索此类同行业内合并对企业各类财务指标以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可以进一步关注在两寡头合并对所属行业的短期影响。
知识点:吸收合并、寡头合并、换股合并方式关键字: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国际影响案例摘要:2015年,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合并组成中国中车集团,合并方式是以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在A股市场以及H股市场发行新股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中车集团在成功组合上市总价值高达3300亿元,并引发一系列市场连锁效应,尚有许多问题都值得关注。
因此,本案例侧重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此类同行业内寡头合并对其企业自身以及整个行业市场的财务绩效以及投资价值的影响。
提供单位:华东交通大学MPACC中心案例作者:黎毅: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郑志辉: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会计专硕学生编写时间:2015年7月1日,2015年8月31日中国南车北车寡头合并对财务绩效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2015年,原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重组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截至2014年9月末,中国南车总资产为1509.12亿元,中国北车总资产为1529.31亿元,即合并后总资产将超过3300亿元。
随着中国中车在中国A股股价持续攀升,一度被誉有“中国神车”的美名并带动同行业板块的一波利好增长,深受投资者青睐。
本次合并对于中国中车企业自身以及整个高铁行业内的竞争又有哪些实质性的重大影响呢?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一、合并案例介绍1.南车北车企业简介1.1南北车企业简介1.1.1中国南车中国南车全名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前身是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经国务院批准。
CRH介绍(2009-05-27 07:05:45)转载标签:crh介绍娱乐CRH1、2、5均为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其中CRH2和CRH5具备提速至300KM/H的条件.CRH3为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30KM/h,最高速度380KM/h)。
CRH1,庞巴迪-四方-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ina。
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动力配置:2(2M+1T)+(1M+1T)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合造车定员(人):670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00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500~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5500编组重量及长度:213.5m,420.4t车体型式:不锈钢气密性:没有头车车辆长度(mm):26950中间车辆长度(mm):26600车辆宽度(mm):3328车辆高度(mm):4040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6转向架轮径(mm):915/835转向架固定轴距(mm):27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265kW启动加速度(m/s2):0.6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2000辅助供电志士:三相AC380V 50Hz DC100VCRH2,南车四方(联合曰本财团)生产,原型曰本新干线E2-1000。
编组形式为,4M+4T,8节编组,基本上是Mc+T+Mc+Tp+M+Tp+M+Tc。
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动力配置:4M+4T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合造车定员(人):610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00(具备提速到300km/h的条件)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4800编组重量及长度:204.9m,345t车体型式:大型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气密性:车内压力从4kPa降到1kPa时间大于50s头车车辆长度(mm):25700中间车辆长度(mm):25000车辆宽度(mm):3380车辆高度(mm):3700空调系统:准集中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DT206/TR7004B无摇枕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4转向架轮径(mm):860/790转向架固定轴距(mm):25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300kW启动加速度(m/s2):0.406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1800辅助供电志士:DC100V,三相AC100V AC220V、AC400V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ICE3。
中国北车:智造时代先行者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它是如何适应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多样化、高品质的要求,步入国际领先行列的文/本刊记者 周路菡再过不到一年,世界杯足球赛就要在巴西举行了。
而如果你2014年去看世界杯,除了能到处看到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 一只头部带有蓝色甲壳,背部和尾部亦为蓝色,脸部和四肢为黄色的犰狳,你还有机会坐上疾驰在里约热内卢的轻轨畅游这座巴西第二大城市。
而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列车就是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北车)生产的。
中国北车的发展与变迁,也映射着中国百年崛起的历程。
2012年,是中国北车的又一个丰收年。
这一年,中国北车以146.9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业内第一,继2011年后蝉联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之冠。
而根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SCI Verkehr咨询公司统计,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中国北车的电力机车、地铁车辆和铁路货车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占据全球28%、21%和12%,均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预测,排名前五位的轨道交通巨头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且市场份额还有上升空间。
也就是说,中国北车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可能继续提高。
那么,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中国北车是如何在轨道交通产品制造领域,适应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多样化、高品质的要求,步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呢?创新引领企业未来中国北车的发展史代表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时成立的 铁道部厂务局,后来改为铁道工业局。
不过,北车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则历史更早。
始建于1881年的唐车,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以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而闻名于世。
1881年,时称胥各庄修车厂的唐车,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粒种子,在“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伴随着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而萌生,开启了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先河。
130多年来,唐车致力于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等工作,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的无数个第一。
中国火车头系列大全(三)CRH2GCRH3ACRH3cCRH380A型动车组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全称“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又名“CRH2-380型”是由中国南车旗下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团队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
CRH380A系列,持续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
它是中国动车组的里程碑基础,以此为基础,可以向上拓展更高时速列车,向下拓展城际列车等。
CRH380B型动车组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是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CRH3C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也是“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并将以此为基础研制时速400公里的CIT400B检测车。
CR400型动车组动车组新命名规则是2016年11月底由铁总党组会议确定的,未来的中国动车组都会采用类似命名,包括CR200、CR300、CR400三个子系列,分别对应100-200公里、200-300公里、300-400公里的时速等级。
这就意味着,四方CR400AF、长客CR400BF都可以跑到400公里时速。
复兴号,目前仅在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部分高铁线路上运营,但只有京沪高铁的“复兴号”跑得最快,时速350km/h。
CR400AF,外号:海豚CR400BF,外号:凤凰解放1型——1952年7月,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出厂,命名为解放型,现用代号JF。
机车全长21906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236千牛,轴式1—4—1。
四方、大连、齐齐哈尔等机车厂先后批量生产,1960年停止生产,共制造455台。
解放2型——1924年满铁从美国机车公司(ALCO)购入5台,1925年开始由满铁沙河口工厂、日本川崎、日本汽车等厂制造41台。
JF2型2525号机车系1929年日本制造。
机车及煤水车总重178.8吨,车长22 340毫米,动轮直径1 370毫米,车轴排列为1-4-1式。
对一个行业好坏的判断,该听证券分析师的呢,还是听行业从业人员的呢?我个人倾向于后者,至于为什么?曾在新浪微博看到某某券商的某机械行业著名研究员对着一幅到访香港冒浓烟的美国里根号航母的照片说:“那么大烟?!看来本国军工产业水平亟待提升啊!”。
下面军事迷们的口诛笔伐加嘲笑我就无需赘言了。
那么好,关于南北车,你是愿意去听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唱衰中国铁路的所谓站在民众一边的媒体评论人呢,还是听听南北车员工的看法呢?是的,别上啥和讯网,研究铁路机车就得上《长江铁路网论坛》,下面转摘的就是署名为“长客-RAY”的北车员工亲自对比南北车的文章:浅谈中国轨道车辆实力分析南车VS北车中国四大主机厂北车长客、唐车南车四方、铺镇,北车的主要机车生产单位是大连厂和大同厂,南车的是株洲厂和戚墅堰厂,而且北车大连厂的主要产品为内燃机车、大同厂为电力机车,南车株洲厂的主要产品是电力机车、戚厂为内燃机车,随着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南车北车两大寡头也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以下是我对中国铁路轨道车辆近几年发展做的比较(多为新车型)。
1.内燃机机车大连(HXN3)VS戚墅堰(HXN5)这两种机车都是来自两家美国公司的技术,是美国产品在中国的比拼,由于N5出厂时间早于N3,熟知程度也要高于N3,机车功率、最大速度也相同,但N5只能不允许倒开,可能是大车们对它不满的地方。
大连厂的DF4与戚厂的DF11相比,也落在下风。
总体来讲内燃机车方面南车优于北车。
2.电力机车大连(HXD3)+大同(HXD2)VS 株洲(HXD1)大连厂是东芝的技术、大同是阿尔斯通的技术、而株洲厂西门子的技术,市场占有率上北车应高于南车,2+3的实力也要大于1,因此电力机车上北车强于南车。
3.进口电动车组长客(CRH5+380B/C)+唐车(380B/C)VS 四方(CRH2+380A)+BSP(CRH1+380D)整体说是阿尔斯通+西门子VS 川崎重工+庞巴迪中国的和谐号动车组囊括了地球上最NB的四家机车制造企业的技术,CRH1/2/5是200公里以上动车组、CRH380A/B/C/D是3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本人认为200公里级的从舒适性角度说CRH5是最差的,但它也是引进后改动最多,初期在线运营机破次数最多的,但也是唯一的高寒动车组,如今已趋于稳定,奔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
南北车合并“正当时”文/仁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战略事业部一、南北本是“同根生”如今“南车”和“北车”是我们所熟知的两大机车工业集团,殊不知二者皆出脱胎自“一母”——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
自建国以来,中国铁路机车工业一直都归铁路系统管理(1953至1958年除外,其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管辖),其主管部门为铁路部工业局。
1978年1月1日起,铁道部工业局改组为工业总局,成为全面管理机车车辆生产的行政单位,其下辖全国多家机车专业研究所和车辆厂。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第一次全面阐释了国企改革及其配套的改革任务。
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铁道部工业总局,成立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
在铁道部的领导下,该公司对4个机车车辆专业研究所和34个机车车辆、机械、电机工厂实行统一领导与全面管理。
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对铁道部承担经济责任,但不再具有行政部门职能。
1989年,铁道部依据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三定”方案,将“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更名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
1993年,中共十四大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全面贯彻中共十四大的精神,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开始了大面积试点。
为此,1994年,铁道部制定了《关于加快机车车辆工业改革的意见》,开始对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于同年将其改组为控股公司。
1998年,又开始了一轮更为激烈的国企改革,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要脱钩。
同时,在国家退出竞争性行业、非竞争性行业也要逐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原则下,电信、电力、航空制造等领域纷纷掀起了一股拆分浪潮,行业内的单寡头公司多被拆分为两个甚至多个公司。
2000年,铁道部根据“构建竞争主体,避免重复建设”的中央精神,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从铁道部剥离出去,并被拆分为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北车”)和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南车”),且由国资委直接管理。
“国家要将南车、北车合并,主要是因为两家公司在海外搞恶性竞争,一家公司已经在国外200万美元中标,另一家公司跑过去说我出140万美元,这是亏本价,搞得人家放弃中国产品。
南车、北车整合以后,有利于高铁‘走出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
财新记者近日从多个独立渠道获悉,国资委目前正在力推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
据接近交易人士称,合并一事由国务院主导,已基本定调,但目前还在初步阶段,双方尚未接触和谈判,主要障碍是铁总反对,企业方面对于合并也并不积极。
这一消息得到了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国资委、中国南车(601766.SH)、中国北车(601299.SH)内部多位消息人士的证实。
一位权威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南北车合并一事目前正在国资委改革局内部讨论,方案还在制定之中,两家企业怎么合,员工和领导怎么安排都还没定。
但国资委对于整合态度明确,就是为了要在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避免南北车恶性竞争。
据财新记者获悉,目前,南车与北车都上报了各自方案供国资委参考。
南车的方案是,北车退市,南车通过增发的方式吸收合并北车,北车资产并入南车;而北车报给发改委的方案是,南北车成立一个由国资委管理的新集团,下辖两个上市公司。
鉴于中国南车整体实力优于中国北车,国资委目前倾向于南车给出的吸收式合并方案,他告诉财新记者,可以理解为“北车撤销,并入南车”。
财新记者就合并及具体方案向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总部求证,两家公司总部负责宣传人士均表示不清楚相关事宜。
不过,财新记者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内部相关人士处获悉,合并一事主要取决于国家意志,目前虽然两家企业内部对合并都没什么兴趣,一些中层以上的领导还颇为抵触,但合并进展迅速。
在他们看来,“合并已经不取决于南北车了,主要看国资委和中铁总公司的意志,看国家的意志。
”国资委相关人士则表示,南北车合并并不容易,比较敏感,不仅要处理好相关企业人员的利益再分配问题,南北车在国内的主要客户也是此次合并的一道坎。
目录一、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概况 (2)1、中国南车 (2)1.1中国南车简介 (2)1.2主营业务与优势 (3)1.3 生产情况及经营情况 (4)2、中国北车 (5)2.1中国北车简介 (5)2.2主营业务与优势 (6)2.3 生产情况及经营情况 (7)3、广东南车生产基地的基本情况 (8)二、动车主要部件 (9)1、牵引电机 (9)2、牵引逆变器 (9)3、辅助逆变器 (10)4、我国现有的列车控制系统CTCS概述 (10)5、列车信号系统 (10)6、转向架 (11)三、西门子动车主要部件生产与列车信号系统的优势 (12)1、采用相同的平台,相同子系统和零部件 (12)2、行业内遥遥领先的电制动性能 (12)3、全冗余MVB总线技术 (13)4、采用6个辅助逆变器的分布式辅助系统并网供电,并在两个三节车单元之间的中压母线上配置一个转换接触器 (13)5、无速度传感器牵引控制技术 (14)6、部件的轻量化设计 (14)7、无应急蓄电池的辅助逆变器低电平紧急启动 (14)8、高超的项目执行和风险控制能力 (15)19、丰富的接口管理经验 (15)一、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概况1、中国南车1.1中国南车简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南车”,英文简称缩写CSR)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联合北京铁工经贸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2008年8月实现A+H股上市,现有17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员工近9万人。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18.4亿元。
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南车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租赁,和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延伸产业,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进出口等业务。
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划分,属于机械制造业中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
中国南车具备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相关零部件自主开发、规模制造、规范服务的完整体系。
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制造基地,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行业领先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及柴油机研发制造基地,国内高档客车研制的领先企业,全球领先的铁路货车研发制造基地,三家城轨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
同时,南车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积极开发并成功扩展延伸产品市场,包括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汽车配件、船用曲轴和柴油机、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工程机械等。
中国南车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创新型企业”,拥有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动车组总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与实验机构、6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个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实验中心、6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在英国成立了功率半导体研发中心。
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主要产品向着“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目标不断迈进,不仅满足中国轨道交通运输的需要,而且实现批量出口。
目前,中国南车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2产权的高性能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综合实力跨入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
1.2主营业务与优势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中国南车致力于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打造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技术领先优势,构建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技术体系。
1、高速动车组: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全面掌握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研发和制造成套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加快高速动车组产品的系列化研究。
2、城际动车组和客车:以“和谐号”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研究适用于我国各大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旅客运输工具,电力驱动形式,满足不同速度等级需求,形成区域旅客运输新型轨道交通产品。
研究适应城际旅客运输站间距短、载客量随时间波动大、快速起停等技术特性的城际动车组。
3、电力机车:开发可以承担客运专线及干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轴重21t 的C0-C0六轴客运电力机车,并具备DC600V列车供电功能。
构建自主集成的客运电力机车设计平台,并在此设计平台基础上完善时速200公里等级的B0-B0四轴和八轴客运电力机车。
4、内燃机车:完善6000马力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产品平台,开发4000马力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产品平台,进行30t轴重大功率交流传动重载货运内燃机车研究。
5、铁路货车:研制既有通用线路用载重80t、轴重27t、商业运行速度120km/h的敞、棚、平车、罐车等通用货车和专用货车;研制既有运煤专线用轴重27t以上、构造速度100km/h的专用敞车和漏斗车;研制新建货运通道用30t以上轴重、构造速度100km/h的专用敞车和漏斗车;研制新型双层集装箱车;完善160km/h快捷集装箱平车、行包快运棚车等产品,实现快运货车技术新突破;研制新型独立式及关节式商品汽车运输专用车;研究160km/h及以上速度等级快运货车。
6、城轨车辆:持续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城轨车辆平台,研制时速范围在80km/h~120k m/h、不同材质的A型、B型和C型城轨车辆。
研制城市低地板轻轨车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和储能式轨道交通车辆。
7、工程机械:开展轨道交通线路工程施工、维护保养、检修、救援等工程机械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系列化开发,巩固和发展捣固车、焊轨车、钢轨打磨车、接触网检测车、扫雪除冰车、轨道检测车等,为高速客运专线、电气化线路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施工、维护、检34测、保养设备。
开展地铁、隧道用盾构机、隧道掘进机的国产化和系列化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形成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轨道工程机械技术创新体系。
8、新能源产业:建立全学科的风电设备自主研发能力,独立开发具有核心技术的特色风机,研制2.5MW 、3MW 、5MW 及以上功率风机,形成批量化制造能力;加快研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整机设备。
以大型荒漠太阳能电站和大中型光伏建筑发电应用为主要目标,基于平台化战略,开发系列化的具有实时诊断和远程监测功能的光伏变流系统。
9、新材料产业:加强新材料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开发,以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减振降噪技术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发橡胶减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降噪阻尼材料、聚氨酯树脂材料、绝缘材料和特种涂料、复合材料、膜分离材料等新材料及其应用。
10、新能源汽车产业:完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及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平台,突破纯电动乘用车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研究电动客车整车轻量化技术、整车集成优化技术,逐步形成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等动力系统及电动客车系列化产品,形成电动乘用车、电动客车用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系列化产品。
1.3 生产情况及经营情况2、中国北车2.1中国北车简介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83亿元。
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相关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服务业务;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及设备租赁业务;进出口业务,与以上业务相关的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信息咨询业务。
中国北车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它学科技术人才,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
在首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中,承担了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所有自主研发项目。
“机车战略超越,客车再创辉煌,货车持续领跑”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拥有国际领先的三个产品系列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和谐2型、和谐3型电力机车大批量投入运营,占和谐型电力机车总量的70%以上,担当了大秦、京沪、京广等重要线路的牵引任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首台国产化和谐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成功下线;两个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养路机械项目也落户北车。
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5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相关多元化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现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建立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输出。
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
目前,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370台、内燃机车460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2300辆、城市轨道车辆1100辆、各型货车26000辆,年修理电力机车260台、内燃机车600台、客车2500辆、各型货车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
2.2主营业务与优势1、高速动车组产品国际领先。
中国北车制造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在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中华第一速,时速394.2公里的两车重联情况下世界高速铁路最高速度后,2011年1月9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B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再次将中国高铁试验时速提高到487.3公里。
中国北车高速动车组产品在我国基本形成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中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是京津城际和武广高铁的主型装备,并将于京沪客运专线中担当主力车型。
时速400公里高速试验列车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成果展中得到普遍认可。
2、机车产品实现战略跨越。
以HXD2型系列电力机车、HXD3型系列电力机车产品的开发为标志,中国北车实现了国际领先的机车产品从技术引进合作开发到完全自主开发的转变。
同HXN3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一道,中国北车形成了在中国铁路大功率机车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产品技术水平、经济性、节能排放、环境保护指标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HXD3型六轴7200 kW大功率电力机车是目前中国铁路签单量最多,生产量最多,投入运用最多的交流传动机车,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中国机车产品发展历史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HXD2型八轴大功率电力机车与中国北车研制的重载货车一道,为大秦铁路创造年运量4亿吨的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奇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持续引领中国铁路货车技术发展方向。
主导中国铁路货车载重由60吨级向70~80吨级、时速由70~80公里向120公里的第三次升级换代。
研制的80吨级系列新型重载货车,满足了开行2万吨重载载运输列车的运输需要,支撑中国跨入铁路重载运输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北车作为“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