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XX专业X级(X班)《XXXXX》

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题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评卷人

[名词解释] [判断

题]

[ 单项选择

] [多项选择

] [简答

题]

[论述

题]

[案例分

析题] [本章试题

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文化环境因素

2.差异战略

3.文化维模

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

二、判断题

1.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为消费者需求动向、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和服务满意度管理。

2.一种文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常常是牢固而不易更改的,这就是所说的企业文化惯性。

3.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设计。

4.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常常发端于企业家的个

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并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保障实施,最成落实成为员工的

行为习惯。

5.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且还是一个

科学系统的项目工程,需要按照计划、诊断、实施和调整四个阶段进行管理。

三、单项选择题(从中选出一项标准答案)

1、“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是用来形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A.蒙牛

B.联想

C.海尔

D.科龙

2、以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A.企业家

B.制度

C.员工 D 价值观

3 、无总称谓是联想推出的( )文化。 A.执行文

化 B.亲情文化 C.客户文化 D.创新文化

4 、(

)在1990年的《企业文化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建立企业

文化的关键在 于公司建立作为一个可信任的雇主

的名声。

A.克雷普斯

B.钱珀

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5 .美国著名的麦当劳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公司( )创始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A.克雷普斯 B.钱珀

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6 ."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是( )

公司的企业文化口号。

A.索尼

B.松下

C.三

D.LG 7 .真正的成本领先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企业群 ,只能是( )。 A.企业集

团 B.合资企业 C.独资企业 D.一个企业

8 .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 )的相关因素。 A.需求满意度 B.消费满意度 C.心理满意

度 D.服务满意度

9 .服务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的感受过程。 A.客观经

验 B.亲身体验 C.社会体验 D.主观经验

10.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

大的( )作用。

A.限制

B.约束

C.制约

D.促进和制

11.企业文化建设实质是打破

旧有( ),建立新文化的过程。

A.文化惯

性 B.习惯 C.习俗 D.传统惯性

12.企业家勾画了企业文化建

设的( )。

A.发展方

向 B.发展蓝图 C.战略发展 D.市场前景

13.以下

(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体阻力。

A.狭隘的利己主义

B. 结构惯性

C.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

D.薄弱的工作耐力

14.以下(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阻力。

A. 狭隘的利己主义

B.陈旧的价值观念

C.矛盾的领导言行

D.模糊的理论指导

15.以下(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理念阻力。

A.结构惯性

B.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C.薄弱的工作耐力

D.模糊的理论指导

16.企业文化是由所有成员的( )累积而成的。

A. 观察

B.学习

C.能力

D.习惯

四、多项选择题(从中选

2项或

2

项以上标准答

案)

1、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包括

()因素。

A.经济环

境 B.社会环境C.政治法律环

D.科学技术

环境

2、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通用战略主要有

()战略。

A.成本优

势 B.差异战略 C.集中一点 D.全面占领

3、影响服务预期满意度的因素

包括()。

A.服务传

播 B.企业形象 C.需求水平 D.广告制作

4、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

素包括()。

A.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

B.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

C.服务满意度

D.产品质量

5、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包括()。

A.科技的高速发展

B.创新的机会增多

C.研究与开发的预算

D.关于技术变革的法规增多

6、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包括()。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

素 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7、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

素包括()。

A.管制企业的立法增

多 B.政府机构执法更严

C.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力

量增强 D.国家干预企业行为更多

8、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来源于()。

A.行为

B.个人

C.组织

D.理念

9、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阻力包括()。

A.文化的惰性

B.陈旧的价值观

念 C.文化维模

D.模糊的理论

指导

10、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包括

()。

A.企业家

B.员工

C.制度

D.习惯

11、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包括()。

A.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手册

B.内部报刊或信息简报

C.企业局域网

D.企业橱窗宣传栏、广告牌

12、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包括()。

A.文化专题活动

B.临时不确定的活动安排

C.书面调查或访谈

D.新员工入职,轮岗、晋升培训

13、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包括()。

A.调查分析阶段

B.总体规划阶段

C.实验实施与传播阶段

D.评估调整阶段

14、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所遵循的原则包括()。

A.针对性

B.灵活性

C.适当性

D.多元性

15、企业文化实验、实施与传播阶段步骤包括()。

A.建立计划和组织保障体系

B.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投入

.进行企业文化系统传播 D.领导和制度作用双管齐下

16、对一个企业进行文化诊断的人员主要渠道包括()。

A.本企业中的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资历较深的管理人员;

B.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关部门人员;

C.外聘的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D.企业工会部门

五、简答题

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面临哪些环境因素?

2、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分哪几种类型?都有哪些表现形式?

3、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如何理解企业制度应该适当软化?

4、为什么习惯的养成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论述题

在中国,一说联想就会想到柳传志,一说海尔就会想到张瑞敏,一说华为就会想到任正非,请你结合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评述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建设?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

乙公司在决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后,成立了由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部、

市场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开始独立自主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首先在全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问卷调查,并派出了多批人员参加各类企业文化培训和论坛。在经过了半年的工作后,小组向公司高层提交了企业文化体系草案。

公司高层都很认真的研究了草案,书记、总经理等八位公司班子成员提出了

非常具体的修改建议。拿到这些建议,党群部部长开始头痛了,意见都提得很具

体,特别是书记和总经理在一些关键理念上理解还不一致,很难统一。

第一次修改历经了三个月,修改稿提交后,有五位班子成员向党群部要自己上

次的修改意见来对照,总经理还专门找党群部部长谈了一次,最后汇集的意见不

但没有减少,反而矛盾更加尖

锐,部长向书记建议,是否班子开会时研究一下,书记当即表示:“意见没有统一,怎么研究”。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三稿还是没有出来,企业文化小组已经不再开会了

分析问题:请你设计该公司的企业建设过程。

八、本章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围绕企业,并对企业经营运作产生影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

2.也称独树一帜或别具一格战略,是企业在客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在本产业中独

树一帜,或者说挑选出许多客户普遍重视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把自己置于别出心裁的地位上

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获得溢价的报偿。

3.文化维模是指某种文化圈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如果文化或异己文化对原有企业文化有破坏作用时,维模功能就会起到“守门人”的作用,拒绝外来文化的侵入。

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它是针对企业文化调查结果的一种系统设计,同时也是战略导向性的建设方向。

二、判断题

1.正确2.正

确3.

错误

4.

正确

5.

错误

三、单项选择

1.A

2.

A 3.

B

4.

A

5.

D

6.

B

7.

D

8.D

9.D 10.

D 11.

A

12.

B

13.

A

14.

C

15.

D

16.D

四、多项选择

1.ABCD

2.AB

C 3.AB

C

4.AB

C

5.ABC

D

6.ABC

D

7.ABC

8.BCD

9.ABCD 10.AC

D 11.ABC

D

12.ABC

D

13.ABC

D

14.ABCD

15.ABCD 16.A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因素有:

(1)企业文化建设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①成本优势战略;②差异战略;③集中一点战略。

(2)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服务对象—社会消费大众,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包括①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②影响消费者需求

动向的因素;③服务满意度管理。

(3)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

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包括①管制企业的立法增多;②政府机构执

法更严;③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

力量增强。

(4)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包括①科技的高速发展;②创新的机会增多;

③研究与开发的预算;④关于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

2、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可以从个体、组织、理念三方面来分析。

(1)个人阻力。企业文化建设中个体的阻力来源于人的特性,个体形成企

业文化建设阻力的原因有五个,包括①个人习惯;②狭隘的利己主义;③对变化

缺乏适应能力;④对风险的疑虑;⑤选择性信息加工。

(2)组织阻力。组织并不是个体简单的集合,企业文化建设所面临的

更多地组织阻力,

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包括①结构惯性;②对已有权力

关系和资源分配的

威胁;③急于求成;④领导言行不一。

(3)文化理念阻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还面临文化理念的阻力,文化惰性、

陈旧价值观念、文化为模以及文化理论的缺失等因素都是阻力的构成因素,包括

①文化的惰性;②价值观念的稳定性;③文化的自我保护。

3、从管理的角度说,如果建立了制度的压力结构,仍有

那就只好增加压不服从的现象,

力。这样,势必带来又一轮恶性循环。因此,要对制度建设进行适应软化。

所谓适度软化:一是要避免单纯强调惩罚。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完不

成定额,就会有某种形式的处罚;如果在考核评价中处于落后状态,就会

影响到未来的晋升与工资水平等等。应该有一个过渡或缓冲,再给予一次

机会。

二是制度倡导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式,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如海尔OEC管

理法,把班组当天最差的“现身说法”改为当天最好的“现身说法”就体现了这一

原则。

三是企业制度建设需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企业制度的推

行,必然会受到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制度设计之初就需

要在企业中创造规范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减少将来制度执行中可能遇到的

阻力,避免制度扭曲。

四是,正确认识制度建设对于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凡事皆有利弊,制度化的过程同时

也是企业文化固化的过程,随着对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认同,人们在接受制度

文化的同时,又会反对与制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面容易让企业拘泥于制度文化,

而忽略企业的其他文化;

另一方面又会让企业抵制外来文化,抑制吐旧纳新的过程。制度化过程能

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

4、第一、习惯利于把企业家的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并得到员工的普遍心理认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地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

翁地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员工积极工作,将自

己的劳动融化到集体事业中去,共同创造,分享企业的荣誉和成果,本身

又会得到自我实现及其其他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从中受到激励。

第二、减少制度成本,习惯形成将决定制度的成本。当企业的制度形

成了员工习惯,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反之,制度要求和员工行为“两张皮”

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这是由

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未成为习惯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可

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习惯形成以后,人们自觉的从事工作,

制度成本大为降低。

第三、习惯使员工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原来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员工对众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大家再较好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

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

第四、习惯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它虽然不是明文规定的硬性要求,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即非正式规则体系)以后,某种违背企业文化的言行一经出现,就会受到群体舆论和感情压力的无形约束,同时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约束。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一)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3.企业家控制企业文化建设

4.企业家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二)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家必须善于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企业家要身体力行,忠实地严守企业的价值观。

3.“企业家”要敢于扬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三)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者

2.制度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3.从制度到习惯标志者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

七、案例分析题要点:

成立了由公司多个部门和基层单位,老、中、青年三代中层、基层干部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董事长(书记)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一个副总经理负责具体工作,经过调研,企业聘请了一位对行业比较了解的企业文化业内专家担任小组顾问。

首先顾问对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和主要领导、主要部门单独进行了交流访谈,协助小组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根据顾问建议,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实行分散工作、集中封闭讨论的工作方式,由顾问主持先后两次集中,制定完成了企业文化体系初稿。并根据新的理念,逐一从企业中挖掘出相应的案例故事,用以支持说明。

小组成员根据初稿在公司各二级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顾问主持了部分基层和公司总部及高层的座谈会。座谈会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目前公司文化表现,新文化导向等几个方面,综合介绍了小组前期工作和成果。由于有案例配合,讨论会都开的很热烈,与会人员参与性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小组成员在汇集意见后,迅速采取封闭方式拿出了二稿。并根据一稿讨论记录,邀请发言踊跃的部分人员召开了二稿小范围座谈会。座谈会后,小组将会议总结和二稿一起向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了集体汇报,听取了高层意见。

在二稿基础上,由专家执笔,完成了三稿,确定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小组成员历经了企业文化理念调研、提炼、讨论的全过程,对新文化的理解都已非常深刻。以这些成员作为基础,经过专家培训后,他们做为

企业文化宣讲员,对所有二级单位进行了企业文化培训,新文化得到了员

工的广泛认同,迅速成为公司上下的关注焦点。

随后,在专家主持下,公司各口全员行动,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广泛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员工普遍加深了对文化理念的理解。

至此,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成为公司发展的精神动。

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难免感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

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

有朋友问我,怎样写出滋润心灵的文字?是要查字典,引用名言,还是有什么规律?我笑着回,随心随

意,不为难自己。你为难自己,就要刻意去效仿,你不随心随意就要被名利世俗困

扰,自然心态会有偏差,文字也染上了俗气。

现实生活中,不乏完美主义者,终日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中活着,虚拟不切合实际。如此,唯有活在

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笺言。常常想,不想活在过去的人,是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

落,不想被束缚在心灵蜗居里的人,是失去的太多,一番大彻大悟后,对视的眼神定会愈发清澈,坦然笑对人生的雨雪冰霜。

对于随波逐流的人们,难免要被世俗困扰,不问过去,不畏将来又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纠葛,无从知晓。

不得不说,人是活在矛盾中的。既要简单,又难淡然,挣扎在名利世俗中,一切身不由己,又有那样的

生活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呢?

人前,你笑脸相迎,带着伪装的面具,不敢轻易得罪人;人后,黯然伤怀,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人生

的不如意;常常仰望别人的幸福,而忽视了自己,却不知你与他所想要的幸福,都

只得一二,十之八九只有在希冀中追求,不是吗?

人活一辈子,心怀梦想,苍凉追梦,难能可贵的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最惧怕瞻前顾后,退缩不前。

一生短暂如光影交错,有几个人能放下牵绊,有几个人能不难为自己,活的精彩呢!

我们的一生,是匆忙的行走,谁的人生,不是时刻在被命运捉弄中前行。我想,我是无法和命运抗衡的,却又时刻想做真实的自己。眼下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对照着卑微的自己,心有万

千光芒,无法放弃的却总是太多太多。

中年,人生的分水岭,不再有小女孩的浪漫情怀,撒娇卖萌,穿着也越发简单,舒适即可。年轻时可以

穿紧身裙,牛仔裤,甚至小一码的高跟鞋,不惜磨破了脚板,夹痛了脚趾,依旧笑

魇如花,人前卖弄。年少时,青春做砝码,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心头飘飘然,走在马路上,陌生男子的回头率,成了青春的资本,忘乎所以。

年龄越大,对身边的一切似乎没了热情,争吵,攀比,打扮,都没了兴趣。有人说,女人要爱自己,打

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行,而我却恰恰相反,正如有一天涂了口红出门,儿子吓了一跳,

一句太庸俗,再昂贵品牌的口红你都不适合,让我哑然失笑。原来,他宁愿喜欢素面朝天的妈妈,也不想要矫揉造作的中年妇女,我必须保持最初的简洁,亦或简单。

居家女人虽平庸,却总想活出真我。不喜欢的东西,学会舍弃,生活趋于安静。每天打理家务,照顾子女,空闲的时间看看书,散散步,陪婆婆去买菜,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平常心,

生活便达到了想要的简单。

人过中年天过午,流逝的时间不会等我的。不想为难自己了,几十年光阴里,不停做着事与愿违的选择,极力说服自己,多替别人想想,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却忽视了委屈的自己。

我承认,给自己负担,就是难为自己。不愿意放下,就是心态使然。其实,你大可不必为了别人改变自

己,为自己活着,才是真理。从今天起,不愿意迎合的人,选择放手;卑鄙下流,

虚情假意的损友,拒绝交往,只要随心随意,什么都不是难题。要明白,他们走近你的世界,只想利用你,却从不顾及你的感受,既保持若即若离,又想无偿索求,时刻为难着你,美其名曰

这是一份难得的缘

一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难免感

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

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

有朋友问我,怎样写出滋润心灵的文字?是要查字典,引用名言,还是有什么规律?我笑着回,随心随意,不为难自己。你为难自己,就要刻意去效仿,你不随心随意就要被名利世俗困

扰,自然心态会有偏差,文字也染上了俗气。

现实生活中,不乏完美主义者,终日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中活着,虚拟不切合实际。如此,唯有活在

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笺言。常常想,不想活在过去的人,是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

落,不想被束缚在心灵蜗居里的人,是失去的太多,一番大彻大悟后,对视的眼神定会愈发清澈,坦然笑

对人生的雨雪冰霜。

对于随波逐流的人们,难免要被世俗困扰,不问过去,不畏将来又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纠葛,无从知晓。

不得不说,人是活在矛盾中的。既要简单,又难淡然,挣扎在名利世俗中,一切身不由己,又有那样的

生活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呢?

人前,你笑脸相迎,带着伪装的面具,不敢轻易得罪人;人后,黯然伤怀,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人生

的不如意;常常仰望别人的幸福,而忽视了自己,却不知你与他所想要的幸福,都

只得一二,十之八九只有在希冀中追求,不是吗?

人活一辈子,心怀梦想,苍凉追梦,难能可贵的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最惧怕瞻前顾后,退缩不前。

一生短暂如光影交错,有几个人能放下牵绊,有几个人能不难为自己,活的精彩呢!

我们的一生,是匆忙的行走,谁的人生,不是时刻在被命运捉弄中前行。我想,我是无法和命运抗衡的,却又时刻想做真实的自己。眼下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对照着卑微的自己,心有万

千光芒,无法放弃的却总是太多太多。

中年,人生的分水岭,不再有小女孩的浪漫情怀,撒娇卖萌,穿着也越发简单,舒适即可。年轻时可以

穿紧身裙,牛仔裤,甚至小一码的高跟鞋,不惜磨破了脚板,夹痛了脚趾,依旧笑

魇如花,人前卖弄。年少时,青春做砝码,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心头飘飘然,走在马路上,陌生男子的回头率,成了青春的资本,忘乎所以。

年龄越大,对身边的一切似乎没了热情,争吵,攀比,打扮,都没了兴趣。有人说,女人要爱自己,打

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行,而我却恰恰相反,正如有一天涂了口红出门,儿子吓了一跳,

一句太庸俗,再昂贵品牌的口红你都不适合,让我哑然失笑。原来,他宁愿喜欢素面朝天的妈妈,也不想

要矫揉造作的中年妇女,我必须保持最初的简洁,亦或简单。

居家女人虽平庸,却总想活出真我。不喜欢的东西,学会舍弃,生活趋于安静。每天打理家务,照顾子女,空闲的时间看看书,散散步,陪婆婆去买菜,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平常心,

生活便达到了想要的简单。

人过中年天过午,流逝的时间不会等我的。不想为难自己了,几十年光阴里,不停做着事与愿违的选择,极力说服自己,多替别人想想,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却忽视了委屈的自己。

我承认,给自己负担,就是难为自己。不愿意放下,就是心态使然。其实,你大可不必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为自己活着,才是真理。从今天起,不愿意迎合的人,选择放手;卑鄙下流,

虚情假意的损友,拒绝交往,只要随心随意,什么都不是难题。要明白,他们走近你的世界,只想利用你,却从不顾及你的感受,既保持若即若离,又想无偿索求,时刻为难着你,美其名曰

这是一份难得的缘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新闻学概论期末试题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 新闻学概论试题 注意: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满分100分; 请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新闻价值: 3、出版自由: 4、言论自由: 5、新闻事业管理: 二.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4、阐释新闻法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5、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做具体解说。 三.论述题: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2、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我国将优化服务推进二孩“生得出生得好” 2017年01月27日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宾)全面两孩政策迄今已落地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如何才能让二孩“生得出、生得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将继续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2016年,中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加,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出生人口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峰。 产科床位够不够?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母婴安全怎样保障?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据了解,我国共有8.8亿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第六章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思考题答案 1.矩阵位移法和典型方程位移法有何异同? 答:两者基本思路和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位移为未知量,通过“一拆一合”进行求解。所谓“一拆”是指将结构设法拆成具有已知“位移-力关系”的单元,便于各单元在发生位移和所给定荷载时的受力分析——单元分析。所谓“一合”是指将经单元分析的各单元重新组装成结构,在满足位移协调和结点平衡的条件下消除与原结构间的差别,获得求解位移未知量的位移法方程——整体分析。求得位移以后,利用已知的单元“位移-力关系”解决结构受力等计算问题。 不同点在于,矩阵位移法分析过程以矩阵方程形式来书写和讨论,分析过程统一简洁、便于编制程序用计算机求解大量未知数。从编写程序等方面考虑,一般考虑轴向变形。(典型方程)位移法是一种手算方法,未知量多了手算很困难,因此一般不考虑轴向变形。 2.何谓单元刚度矩阵e k ,其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单元产生单元杆端位移e δ时,将单元杆端位移e δ和所需施加的单元杆端力e F 联系起来的联系矩阵称为单元刚度矩阵e k 。其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仅当产生单元j δ=1杆端位移时,在i 处所需施加的单元杆端力i F =ij k 。 3.为什么要进行坐标转换?什么时候可以不进行坐标转换? 答:一般来说组成结构的各单元方位可能不全相同,单元刚度方程是针对固接于单元的局部坐标建立的,因此为了组装成整体,需要将杆端位移和杆端力转换到统一的整体坐标内,以便建立位移协调和结点平衡的条件。正因如此,所以凡组成结构的单元方位均相同时,就不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了。 4.何谓定位向量?试述如何将单元刚度元素和等效结点荷载按定位向量进行组装? 答:在结构离散化时,将结点位移进行统一编码,在此条件下,由单元两端结点号确定其相应位移编码,按局部坐标下杆端顺序将位移编码排列而成的向量,称为定位向量。 按定位向量进行组装的规则如下:整体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元素ij k ,假设单元局部位移码 i ,j 所对应的定位向量元素分别为 r ,s (设定位向量第 i 个元素为 r ,第j 个元素为s )则将ij k 送整体刚度矩阵的rs K 元素位置进行累加。将整体坐标单元等效结点荷载元素i F E ,送综合等效结点荷载矩阵r P 位置进行累加。如果将被约束(无位移)的位移码编为零,当定位向量对应元素为零时,相应元素不参加集装,这就是先处理定位向量集装方法。 5.如何求单元等效结点荷载?等效的含义是什么? 答:与位移法一样,在单元杆端无位移的情况下根据所作用的荷载由载常数确定固端内力,然后将固端内力反向即可得到单元局部坐标下的等效结点荷载,再根据单元的方位将局部坐标下的量向整体坐标上投影,即可得到整体坐标下的等效结点荷载。 所谓等效是指在此荷载下引起的结点位移,与原荷载作用下的结点位移相同。 6.当结构具有弹性支撑或已知支座位移时应如何处理? 答:设结点整体位移编码 r 所对应的“方向”有弹性支座,其对应的(广义)刚度为r k ,则只需将r k 送整体刚度矩阵rr K 位置进行累加即可。 设结点整体位移编码r 所对应的“方向”有已知支座位移0 r δ,当采用乘大数法进行边界条件处理时,将整体刚度矩阵元素rr K 乘以大数N ,将综合等效结点荷载矩阵元素r P 换

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6.1 最小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满足这些要求?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最小拍控制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个采样周期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最小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小拍无差系统或最小拍随动系统。显然这种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性能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因此,事实上最小拍控制就是一类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要求调节时间最短。 最少拍控制的定义: 所谓最少拍控制,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且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形式 式中N 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这一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 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输出保持不变,从而意味着系统在N 拍之内达到稳态。 最少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若系统广义被控对象G(z)无延迟且在z 平面单位圆上及单位圆外无零极点,要求选择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使系统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经最少采样周期后能使输出序列在各采样时刻的稳态误差为零,达到完全跟踪的目的,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的确定: 由上图可知,误差E(z)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典型输入函数 对应的z 变换 B(z)是不包含(1-z -1)因子的关于z -1的多项式。 根据z 变换的终值定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由于B(z)没有(1-z -1)因子,因此要使稳态误差e(∞)为零,Φe (z) 必须含有(1-z -1)因子,且其幂次数不能低于q ,即 Фe (z)=1-Ф(z)=(1-z -1)Q F(z) →Ф(z)=1-Фe (z)=1-(1-z -1)Q F(z) 式中,Q ≥q ,F(z)是关于z -1的待定系数多项式。为了使Ф(z)能够实现, F(z)中的首项应取为1,即 1212()N N z z z z φφφ---Φ=+++ ()()()()1()()() e E z R z Y z z z R z R z -Φ===-Φ(z) R(z) E(z)e Φ=1 1()(1)! q r t t q -=-1()()(1)q B z R z z -=-1111111()lim(1)()lim(1)()()()lim(1)()(1)e z z e q z e z E z z R z z B z z z z --→→--→∞=-=-Φ=-Φ-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6.微观第六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六章思考题详解 一、思考题A 单项选择题 1.1B, 1.2C, 1.3A, 1.4A , 1.5C, 1.6B, 1.7C, 1.8C, 1.9A, 1.10B, 二、思考题B 多项选择题 2.11ABC, 2.12BD, 2.13ABC, 2.14ABCD, 2.15CDE , 判断题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2.23√, 问答题 2.24一个市场堪称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无数的买者与卖者 如果市场上有无数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那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购买份额和销售份额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决策和供给决策都不会对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影响。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 (2)产品同质 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无差别的。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哪一家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一个企业提价,那么它的商品

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单个企业总是可以按照由整个市场决定的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很小的销售份额。 (3)资源完全流动性 即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都是完全自由的,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个行业之间自由流动。企业总是可以及时地进入有利可图的行业,及时退出亏损的行业。 (4)市场信息完全 即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他们可以根据这些完全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优购买量和最优生产量,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上述几个市场特征或条件决定了企业没有必要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因为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它能按市场价格卖出任何数量的产品。 而本题中,各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目的在于说明产品的特征,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或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等,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影响和诱导消费者去购买其产品,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市场份额。所以,家电行业不能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 计算题 2.25(1)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为P=MC,其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 2 =-+ MC Q Q 0.3630 把边际成本、市场价格带入均衡条件可以得到: 2 -+ Q Q 0.3630=120 Q=30。 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 利润 32 p=-=???=。 12030(0.13033020)2680 PQ STC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模拟电路第六章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6-1在图P6-1所示的的各放大电路中,试说明存在哪些反馈支路,并判断哪些是负反馈,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直流反馈,哪些是交流反馈。如为交流反馈,试分析反馈的组态。假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习题6-3 在图P6-1所示的各电路中,试说明哪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够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够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 (a)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也引入第一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e3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和C F引入级间(整体)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故总体来说不能稳定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b)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e3引入第三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

各级静态工作点。 (c)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d)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e)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F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f) 本电路是在射极输出器的基础上,再从VT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3引导回一个交流电压并联正反馈。射极输出器本身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的作用。但若不接电容C3,其输入电阻因受基极偏置电阻的影响,其值只能接近于Ri=Rb+(R1//R2)。现由C3引回一个电压并联正反馈,由于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即VT发射极和基极的交流电位接近相等,则电阻R b两端的交流压降很小,故流过Rb的交流电流也很小,因而大大提高了电路的输入电阻。这种将输出电压通过电容引回到输入回路以提高输入电阻的措施为“自举”。 此二题属于基本概念题,意图是判断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类型和作用。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6第六章-思考题

1、如图6-9所示,一根弹簧吊着一个接地的不带电金属球。如果在金属球的下方放置一点电荷为q ,则金属球会怎样移动?移动的方向与点电荷的正负有关吗? 【答案:向下移动;无关】 详解:由于金属球的下端会感应出与q 异号的电荷,在q 的电场力的作用下,金属球将向下移动。 不论q 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金属球都会向下移动,即金属球移动的方向与点电荷q 的正负无关。 2、如图6-10所示,在一块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M 附近放置一块与它平行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N 。已知M 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则在导体板N 的两个表面A 和B 上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别为多少? 【答案:2 σ σ- =A ;2 σ σ= B 】 详解:由电荷守恒定律得 0=+B A σσ 由于在导体板N 内的任一场强等于零,因此 02220 00=+-εσ εσεσB A 通过以上两式解得 2 σ σ- =A 2 σ σ= B 3、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两个带电金属球相距很远,如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起来,在忽略导线影响的情况下,两个金属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等于多少? 【答案:a b :】 详解:对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金属球,设无限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其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为,则其电势为 q 图6-9 图6-10 M N A B +σ

020π4π4π4εσεσεR R R R Q U = ==

在本题中,将两个带电金属球用一根细长导线连接起来,当达到静电平衡时它们的电势相等,即 εσεσb a b a = 因此两个金属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a b b a =σσ 4、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壳内有一个点电荷+q ,它与球壳内壁不接触。如果将该球壳与地面接触一下后,再将点电荷+q 取走,则球壳带的电荷为多少?电场分布在什么范围? 【答案:-q ;球壳外的整个空间】 详解:将导体球壳与地面接触一下后,导体球壳的电势为零。设球壳表面均匀带有电荷 Q ,由电势叠加原理得球壳表面的电势为 0π4π400=+R Q R q εε 即球壳表面带有的电荷Q =-q ,即使将点电荷+q 取走,球壳带的电荷也不会改变。 将点电荷+q 取走后,球壳表面的电荷-q 产生的电场分布在球壳外的整个空间,球壳内的场强等于零。 5、如图6-11所示,两块很大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导体平板平行放置,面积都是S ,带电荷分别为q 和Q 。在不考虑边缘效应的情况下,则a 、b 、c 、d 四个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多少? 【答案:S Q q a 2+= σ;S Q q b 2-=σ;S q Q c 2-=σ;S Q q d 2+=σ】 详解:设四个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a 、 b 、 c 、 d , 对两块导体平板分别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得 q S S b a =+σσ Q S S d c =+σσ 当两块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它们内部任一点的场强等于零。即 022220 000=---εσεσεσεσd c b a q Q a c 图6-11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新闻学概论思考题解题思路

绪论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学?什么是新闻理论?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学的涵。)广义的新闻学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理论是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的在逻辑和脉络。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实务,包括新闻采访学、写作学、编辑学、评论学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等,着重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的具体运作规律和操作方法。(除了对这个概念的记忆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新闻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学科体系构成和基本研究对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一共包括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的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是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的积极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二是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四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五是坚持实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六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七是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八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九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 十是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第六章 酸碱滴定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6章 思考题与习题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 2O ,H 2C 2O 4,H 2PO 4-,HCO 3-,C 6H 5OH ,C 6H 5NH 3+,HS -。 答:H 2O 的共轭碱为OH - ;; H 2C 2O 4的共轭碱为HC 2O 4-; H 2PO 4-的共轭碱为HPO 42-; HCO 3-的共轭碱为CO 32-;; C 6H 5OH 的共轭碱为C 6H 5O -; C 6H 5NH 3+的共轭碱为C 6H 5NH 3; HS -的共轭碱为S 2-;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 2O,NO 3-,HSO 4-,S 2-,C 6H 5O -。 答:H 2O 的共轭酸为H + ; NO 3-的共轭酸为HNO 3; HSO 4-的共轭酸为H 2SO 4; S 2的共轭酸为HS -; C 6H 5O -的共轭酸为C 2H 5OH 3.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用强酸或强碱作滴定剂时,其滴定反应为: H + +OH -=H 2O K c = ] ][[1- + OH H = W K 1=1.0×1014 (25℃) 此类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K t 相当大,反应进行的十分完全。但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太浓时,滴定终点时过量的体积一定,因而误差增大;若太稀,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故滴定的体积也会增大,致使误差增大。故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均不宜太浓或太稀。 4.HCl 与HAc 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 ),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 NaOH 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 ?此时有多少HAc 参与了反应? 解:C 1=0.10mol ?L -1 , K a2=1.8×10-5 ,所以 (1)不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准确滴定HCl (2)因为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所以 当pH=4.0时为变色转折点 pH=pKa+lg HA A - 4.0=4.74+lg % 1.0% x x - x%=15%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家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越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显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揭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读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思考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新闻学概论习题集(1)

绪论 一、选择题 1、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最早产生于(). 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2、当今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 A国有性质,统一调配 B私有性质,企业管理 C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D事业性质,宏观调控 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 A 1908 B1909 C1918 D1919 4、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 A南方报业集团 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D《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5、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 A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B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C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D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6、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A《新闻学》,徐宝璜著B《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C《新闻学》,王韬著D《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 7、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是()

A《论新闻学》B《新闻纸略论》 C《论报刊》 D 《报刊史学论》 8、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在() A1840年代B1930年代 C1940年代D1950年代 9、世界第一个现代新闻学院在()成立 A密苏里大学B伯明翰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斯坦福大学10、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 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B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C上海圣约翰大学研究会D复旦大学研究会 二、填空题 1、新闻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2、中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是___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在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国出现。 5、徐宝璜的_____________、邵飘萍的_____________和戈公振的_____________可以视为中国新闻学的三部奠基著作。 6、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是:虚假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良广告。 三、判断正误 1、1940年代的新闻改革是由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发起()。 2、1978年以来的新闻改革,我国新闻界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标准之一()。 3、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 4、新闻学是以我国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新闻学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