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2、3、5的乘法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4页、25页, 5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本课实在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乘法口诀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没有像2、 3、4的口诀那样给出连加算式,也没有一句一句的完整呈现口诀,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逐步归纳出5的乘法口诀。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深入的参与学习活动,扩大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加法计算出结果,写出乘法算式,总结口诀”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乘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五星红旗每颗星有5个角的典型事例,经历学习、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旗、福娃、数字诗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角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诀小达人”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4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掌握的最熟练,谁就是我们的“口诀小达人”!(教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抢答口诀)1×4 2×3 1×2 4×33×3 3×1 1×1 4×42.“画小手”师: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现在我们来帮自己的小手画个像吧!(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手的轮廓,学生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一只手有几根手指?生:5根手指。
师:一只手有5根手指,也就是1个5,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生:1×5=5或者5×1=5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画一只小手,看一共有几根手指头,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画图、列式计算)【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画图等形式进行复习,学生积极性很高。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5的乘法口诀儿童教育从小就开始,学好乘法口诀是一项重要基础课程,孩子们只要记住乘法口诀便能够轻松熟记乘法公式,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因此,2—5的乘法口诀是孩子们一定要学会的。
2的乘法口诀是:2乘任何数,等于那个数本身。
口诀表达:2×1=1,2×2=4,2×3=6,2×4=8,2×5=10。
3的乘法口诀是:3乘任何一个数,等于它们之和。
口诀表达:3×1=3,3×2=6,3×3=9,3×4=12,3×5=15。
4的乘法口诀是:4乘任何数,等于右边的数乘2。
口诀表达:4×1=4,4×2=8,4×3=12,4×4=16,4×5=20。
5的乘法口诀是:5乘任何数,等于右边数加5。
口诀表达:5×1=5,5×2=10,5×3=15,5×4=20,5×5=25。
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采用特别的方式,使孩子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以减缓孩子心理上的负担。
比如,可以通过家中比较多的物品,进行分组,然后以此来计算每一组物品个数。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孩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关乘法口诀的数学原理。
此外,还可以利用绘画、唱歌、竞赛等活动,增加孩子们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也能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做一首歌,歌词里穿插2—5的乘法口诀,让孩子们记住它,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演唱。
2—5的乘法口诀非常重要,但是不能过分强调书本的学习,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借助多样化的活动,让数学学习更有乐趣。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正确地掌握2—5的乘法口诀,而且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起到调节孩子心理情绪的作用。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发现每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的能力,并能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节数松果(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重点: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课件(教材情境图)。
师:松树林里的松果成熟了,瞧,勤劳的小松鼠正在松树林里采松果呢,你能帮他们数一数一共采了多少个吗?(板书课题:数松果)设计意图:给教学内容设定童话般的意境,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我看到2只小松鼠在数松果。
生2:我看到小松鼠们将松果分成很多份,每份有5个松果。
生3:5个5个地数,能数得更快。
师: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可是松果实在是太多了,松鼠弟弟实在难以数得清楚,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把你的数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生1:5个一堆5个一堆地数,看总共有几堆。
生2:5、10、15、20……生3:连续加5的方法算出得数。
5+5=10,10+5=15,15+5=20,……师:在这些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数法?预设:生1:5个5个地数不容易出错而且很省力。
生2:我也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数方便快捷。
2.数一数,填一填。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边数边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
(可以借助学具盒里的小棒摆一摆)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情境图中的数数方法,再利用学具摆一摆,独立完成表格,让学生反复经历数数的过程,为推导出乘法算式做铺垫。
2-5的乘法口诀一、5的乘法口诀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
例如:四五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4.要点提示:根据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2的乘法口诀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3.要点提示:应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都是双数。
三、3的乘法口诀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四、4的乘法口诀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3.要点提示: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也都是双数。
五、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六、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要点提示:数学问题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数╳乘数=乘数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2~5的乘法口诀一、5的乘法口诀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
例如:四五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4.要点提示:根据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2的乘法口诀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3.要点提示:应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都是双数。
三、3的乘法口诀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四、4的乘法口诀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3.要点提示: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也都是双数。
五、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六、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要点提示:数学问题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这节课也曾听过一些公开课,有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但大体是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这三块内容。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一、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课时教案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可爱的小青蛙
教学目标:
1、巩固
2、
3、5的乘法口诀;
2、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可爱的小青蛙”这一主题,进行保护有益动手的教育;
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口诀(5分钟)
一、情景创设
师: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每天它可以吃掉许多害虫。
今天着急的青蛙妈妈正找它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帮助青蛙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
好吗?
二、问题探究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2、汇报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集体反馈。
三、体验感悟
连一连:
组织学生说图意、连线、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2、汇报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集体反馈。
“比一比”
1、出示图画,这里将要举行一场跳跃大赛,看哪只青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穿过
荷叶又准又稳地到达对岸。
2、同桌之间互相比赛,优胜者将得到一枚小红星。
3、汇报结果,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算一算”
每只吃9只害虫,3只吃几只害虫?
学生试做,集体交流。
师: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书上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做家务
2×6 3×3
2×7 4×3
8×3 9×2
5×2 3×2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学生对的口诀还是背得不太熟,特别是二(3)班的同学,大部分学生都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