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变交流

直流变交流

直流变交流
直流变交流

逆变器的功能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逆变器按激励方式可分为自激式振荡逆变和他激式振荡逆变。主要功能是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通过全桥电路,一般采用SPWM处理器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额定电压等相匹配的正弦交流电供系统终端用户使用。有了逆变器,就可使用直流蓄电池为电器提供交流电。

2.逆变器的类型

(一)按应用范围分类:

(1)普通型逆变器

直流12V或24V输入,交流220V、50Hz输出,功率从75W到5000W,有些型号具有交、直流转换即UPS功能。

(2)逆变/充电一体机

在此类逆变器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电源为交流负载供电:有交流电时,通过逆变器使用交流电为负载供电,或为蓄电池充电;无交流电时,用蓄电池为交流负载供电。它可与各种电源结合使用:如蓄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等。

(3)邮电通信专用逆变器

为邮电、通信提供高品质的48V逆变器,其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模块式(模块为1KW)逆变器,并具有N+1冗余功能、可扩充(功率从2KW到20KW)。

(4)航空、军队专用逆变器

此类逆变器为28Vdc输入,可提供下列交流输出:26Vac、115Vac、230V ac,其输出频率可为:50Hz、60Hz及400Hz,输出功率从30V A到3500V A不等。还有供航空专用的DC-DC 转换器及变频器。

(二)按输出波形分类:

(1)方波逆变器

方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方波。此类逆变器所使用的逆变线路也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线路比较简单,使用的功率开关管数量很少。设计功率一般在百瓦至千瓦之间。方波逆变器的优点是:线路简单、价格便宜、维修方便。缺点是由于方波电压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在带有铁心电感或变压器的负载用电器中将产生附加损耗,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有干扰。此外,这类逆变器还有调压范围不够宽,保护功能不够完善,噪声比较大等缺点。

(2)阶梯波逆变器

此类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阶梯波,逆变器实现阶梯波输出也有多种不同线路,输出波形的阶梯数目差别很大。阶梯波逆变器的优点是,输出波形比方波有明显改善,高次谐波含量减少,当阶梯达到17个以上时输出波形可实现准正弦波。当采用无变压器输出时,整机效率很高。缺点是,阶梯波叠加线路使用的功率开关管较多,其中有些线路形式还要求有多组直流电源输入。这给太阳电池方阵的分组与接线和蓄电池的均衡充电均带来麻烦。此外,阶梯波电压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仍有一些高频干扰。

(3)正弦波逆变器

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正弦波。正弦波逆变器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失真度很低,对收音机及通讯设备干扰小,噪声低。此外,保护功能齐全,整机效率高。缺点是:线路相对复杂,对维修技术要求高,价格较贵。

上述三种类型逆变器的分类,有利于光伏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人员和用户对逆变器进行识别和选型。实际上,波形相同的逆变器在线路原理,使用器件及控制方法等等方面仍

有很大区别。

3.主要性能参数

描述逆变器性能的参量和技术条件很多,这里仅就评价逆变器时常用的技术参数做一扼要说明。

a.使用环境条件

逆变器正常使用条件: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空气温度0~+40℃。

b.直流输入电源条件

输入直流电压波动范围:蓄电池组额定电压值的±15%。

c.额定输出电压

在规定的输入电源条件下,输出额定电流时,逆变器应输出的额定电压值。

电压波动范围:单相220V±5%,三相380±5%。

d.额定输出电流

在规定的输出频率和负载功率因数下,逆变器应输出的额定电流值。

e.额定输出频率

在规定的条件下,固定频率逆变器的额定输出频率为50Hz:

频率波动范围:50Hz±2%。

f.最大谐波含量

正弦波逆变器,在阻性负载下,输出电压的最大谐波含量应≤10%。

g.过载能力

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逆变器输出超过额定电流值的能力。逆变器的过载能力应在规定的负载功率因数下,满足一定的要求。

h.效率

在额定输出电压、输出,乜流和规定的负载功率因数下,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或直流功率)之比。

i.负载功率因数

逆变器负载功率因数的允许变化范围,推荐值0.7―1.0。

j.负载的非对称性

在10%的非对称负载下,固定频率的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非对称性应≤10%。

k.输出电压的不对称度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各相负载对称,输出电压的不对称度应≤5%。

l.起动特性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逆变器在满载负载和空载运行条件下,应能连续5次正常起动。

m.保护功能

逆变器应设置: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及缺相保护。

n.干扰与抗干扰

逆变器应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能承受一般环境下的电磁干扰。逆变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电磁兼容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o.噪声

不经常操作、监视和维护的逆变器,应≤95db;

经常操作、监视和维护的逆变器,应≤80db。

p.显示

逆变器应设有交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等参数的数据显示,并有输入带电、通电和故障状态的信号显示。

确定逆变器技术条件:

在光伏/风力互补系统选用逆变器时,首要的是确定逆变器如下几个最主要的技术参数:输入直流电压范围,如DC24V、48V、110V、220V等;

额定输出电压,如三相380V,还是单相220V;

输出电压波形,如正弦波、梯形波或方波。

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有两种方式:

一、直接整流:彩色电视机的的开关电源前级的整流部分就是。交流电经过电感和电容电路(主要是净化电源,防止电视机以外辐射)直接加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就是直流电,约300伏。整流得到的约300伏干流电压,再经过开关管、开关变压器、和整流元件根据需要整流出各种直流电压。

二、经过变压器整流:一些常见的小功率电源适配器如电子琴、收音机、录音机等由交流供电的电源、电子管扩音机的整流电源等都属于这一种。

目前,较流行的是第二种。但也有向第一种发展的趋势。

桥堆整流是?工作原理

整流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是全桥?什么是半桥?

整流桥就是将整流管封在一个壳内了.分全桥和半桥.全桥是将连接好的桥式整流电路的四个二极管封在一起.半桥是将两个二极管桥式整流的一半封在一起,用两个半桥可组成一个桥式整流电路,一个半桥也可以组成变压器带中心抽头的全波整流电路,

(一)整流桥堆

整流桥堆一般用在全波整流电路中,它又分为全桥与半桥。

1.全桥全桥是由4只整流二极管按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形式连接并封装为一体构成的,图4-65是其电路图形符号与内部电路,图4-66是其外形。

全桥的正向电流有0.5A、1A、1.5A、2A、2.5A、3A、5A、10A、20A等多种规格,耐压值(最高反向电压)有25V、50V、100V、200V、300V、400V、500V、600V、800V、1000V 等多种规格。

常用的国产全桥有QL系列,进口全桥有RB系列、RS系列等。

是一种整流整流桥堆, 这个是KBPC系列芯片

摩托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器部件,它为整车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这就是整流稳压器,即我们俗称的“硅整流”。整流就是将交流电压变为直流电压,稳压就是将发电机输出的不稳定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实现这两个功能的器件我们就称之为整流稳压器。摩托车整流稳压器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但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摩托车仍使用技术上存在缺陷的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新元器件的出现,改进整流稳压器的性能有了可能,因此新一代的开关型整流稳压器已研制成功并面世,人们已开始认识并使用它,相信不久它就能全面替代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了。

在未发明二极管前,摩托车只能采用复杂的激磁直流发电机,使用机械调压, 就是用继电器调节激磁电流的大小,是一种简单的开关调压电路。二极管发明后,人们试着采用简单一点的激磁交流发电机,同时用机械调压,后来慢慢用电子调压替代了它。这就是现在汽车上用的调压方式。为什么早期摩托车要用结构复杂的激磁交流发电机而不用结构简单小巧、故障率极低的永磁交流发电机呢?因为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磁场与线圈是固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成正比变化,范围极宽,无法象激磁交流发电机一样用调整激磁电流大小的方法从内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只能发出电压后再予以稳压,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实现。但后来因小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结构简单,故障率少,还是被广泛用到了摩托车上。最早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用整流稳压器是不带稳压功能的,只有四个二极管,即全波整流,它全靠电瓶稳压(如XF250 )。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桥式整流直接给电瓶充电,充电电压就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转速变化很大,电压跟电流都远远超过电瓶正常的充电电压和电流,由于电瓶特有的稳压性能,所以电压能够稳定在合适的范围,但这是以电瓶的寿命为代价的(一般一年就损坏了,而电瓶的设计寿命为三年)。发动机运转当中,如果电瓶突然断开,所有用电设备便会即刻烧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瓶稳压性能逐渐失去,电压逐渐升高,很容易烧毁用电设备。

因全波充电容易过充,就出现了半波充电,即只有一个二极管的整流器。因半波充电晚上电力不足,所以大灯只能由发电机交流直接供电,如早期的铃木A100 、本田CG125 等。半波充电也存在着问题:白天行驶时,电瓶仍然过充,于是就在照明线上接有泄流电阻,将电流通过电阻发热泄放掉,以免电瓶早期损坏(但也不能用密封电瓶,否则极易充坏);晚上,低速时大灯昏暗,而且灯光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照明效果不理想,眼睁睁看着电能浪费,而灯光依然暗淡。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整流稳压器。这种整流稳压器采用并联方式稳压,也就是削波短路稳压。如12V 车型,当输出电压高过15V 时,可控硅导通,输入电流通过可控硅下地,输出电压不再升高,仍保持15V ;当负载用电导致输出电压下降,低于15V 时,可控硅截止,输入电流供给负载,如此反复,使电压保持15V 。这种方式使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稳压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摩托车性能有一个质的提高,不论是电瓶寿命,还是灯光亮度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电子整流稳压器分为全波和半波稳压。全波整流稳压器同时对正负半波进行削波稳压,将输出的正半波和负半波都利用来给整车及电瓶供电,能量充足,故可使用像汽车一样的直流照明(如FXD125 、QJ125 、铃木王等)。半波整流稳压器对负半波进行削波达到稳压的目的,而将输出的正半波用来给电瓶充电,此

稳压整流器供电能力较差,不能使用直流照明,只能使用灯光亮度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交流照明方式(如豪迈125 、嘉陵70 、AX100 ),但电瓶耐用。我们顺便提一下,摩托车不管是交流供电还是直流供电,使用的发电机功率基本一样,只是接线方式和使用的整流器不同而已。如要将交流供电改为直流供电,只需换个整流器并改一下线路即可(小功率发电机除外)。很多车发电量大,使用改进后的开关稳压半波整流器,怠速灯光也很亮,就没有必要改直流了。

这里还特别要谈一下全波整流稳压器上检测线的作用。大家知道,这根检测线是接到电门锁出线上,用来检测线路上的电压值的。当晚上开灯时,由于线路上有损耗,电瓶电压与线路电压有差别,线路电压低于15V 时,整流稳压器自动提高稳压数值,使线路电压始终维持15V 。从设计角度来看考虑很周全,但实际中许多电瓶因线路压降太大造成检测失误致使充电电压过高而损坏。这是很多修理人员所忽视的问题。

故障分析:此故障一般带有其它的元件损坏一起出现,如IGBT、整流桥堆也一起击穿等,换上新的保险管后,不要马上上电试机,否则可能会再次引起烧保险管。如美的MC-PSD /A/B机芯,

检查步骤:

①用万能表检查IGBT,整流桥堆是否击穿,把损坏元件拆下来,换上同型号的元器件。再用万能表去检查电阻R310、R311,测量这两个元器件时必须拆下来才能进行准确性的测量,把已损坏的元器件更换。(以下的步骤中不能接上线圈盘)

②在这一步中,需要准备下以下的物料:细线径导线一条,5.1K电阻一个。将主IC的2 4脚与IC3—LM339的9脚接通,用5.1K电阻把IC3—LM339的8脚与负极接通,把R9拆下来。完成以上步骤后,在不接线圈盘的情况下上电开机,用万用表测量IC5—TA8316 AS的7脚电压,如果测量到的电压为1.07V,就表示同步,振荡,驱动电路已能正常工作。断开电源把5.1K电阻,细线径导线拆下来,把R9装上去,再参考——电流检测电路进行检查。完成以上的步骤后,接上线圈盘上电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③如果测量到IC5第7脚的电压不正常,那我们再测量IC5的1脚电压是否为0.73V,如果电压正常,就表示IC5—TA8316AS已经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如果IC5的1脚电压不正常,请对同步电路进行检查,具体请参考——同步电路故障检修流程。如果同步电路没有问题,那我们就要到振荡电路进行检查,先检查R11、R12、R5、R15、R13、R14、D4、D1、D3、D2、C6是否有损坏,把损坏的元器件更换。(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在电磁炉能正常工作时,绝不能万用表对振荡电路进行电压测量。因为万用表本身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很容易对振荡电路产生干扰,从而会使IGBT在不同步的情况下工作而烧毁)。在完成以上的工作后,再测量IC3的5脚电压是否为12V,如果电压仍不正常,请检查IGBT高压保护电路,具体的检查请参考——IGBT高压保护故障检修流程。完成以上步骤后,再按照第上述的方法去检查IC5的7脚电压,如果电压正常,表示故障已排除。

电磁炉烧坏的原因多数是散热不良引起的,清洗散热孔和风扇,加高脚架这么高难度的问题,答不上来。我对电磁炉也感兴趣,前面买了二本电磁炉维修书。下面是根据书中内容整理的一些东西,参考一下吧。呵呵,,

86.怎样确定电磁炉真的存在故障?

电磁炉的主要功能就是加热,但在许多情况下电磁炉不能加热时,不一定就是电磁炉出现异常或故障引起的,因为在电磁炉电路中设计有大量的保护电路,一般会有七八种甚至更多,而这些保护电路就是防止电网、温度等各种外部自然因素变化以及机器内部各种突发异常现象导致电磁炉出现故障而设置的。在检修电磁炉前,应仔细分析电磁炉是真故障还是假故障。

一、外部自然因素条件保护:

1、电网电压保护:电压高或电压低于电磁炉的工作电压范围时,出现保护。保护性质是强制待机。并显示故障代码(如有显示功能时)。

2、电磁炉内部过热保护:保护触发温度多在90到95度,解除温度在60到70度。保护性质为暂停性停机,并显示故障代码。如果监测到温度达到110度时,保护电路强制关机。(过热保护时,容易被误认为是“间断加热”故障。)

3、浪涌保护:浪涌是电网中电压在瞬时升高或降低时产生的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尖峰脉冲,过大的浪涌一般都会被压敏电阻泄放掉,只有一些较小的浪涌会触发浪涌保护电路动作。保护性质为短时暂停。如果电网陈旧,并且有接触不良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不定时的暂停现象。(这类保护一般不易察觉,或误认为电磁炉出现功率变小。)

4、锅具超温保护:又称“防干烧保护”,触发温度为280到300度,解除温度为70到80度,保护性质为强制关机。

二、电磁炉内部因素条件保护。

、温度传感器开路、短路保护:这类保护会强制关闭工作中的电磁炉,并使电磁炉在没有排除故障前都处于关闭状态,任何键不起作用,并显示故障代码。

、IGBT管超压保护:当某种原因导致IGBT集电极电压升高并达到保护触发条件时,超压保护动作,迫使电磁炉降低输出功率,IGBT集电极电压随即降低。此类保护电路动作时会出现“间断加热”、“输出功率降低”等现象。

3、IGBT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强制减小输出功率或直接暂停工作,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此类保护动作时会出现“有规律地间断加热”现象。

96.怎样正确分析电磁炉的故障原因?

电磁炉的故障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电磁炉上电无反应(不通电)。

引起这类故障的原因通常存在于以下几个电路单元:高压主回路、低压供电回路以及单片机电路。

二、电磁炉无法开机。

出现这类故障时,首先应排除使用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例如电网电压,环境温度等。当确定电磁炉存在故障时,重点检查保护电路。锅具温度检测电路、IGBT温度检测电路、电网电压检测电路,按键电路。

三、电磁炉可以开机,有报警信号,但不加热。

在试机时,不管锅具放置与否,整机电流都为“零”。出现这类故障时,说明电磁炉的振荡控制部分已经国为某种原因停止工作,故障点一般都存在于同步振荡电路、IGBT驱动电路、

浪涌保护电路、IGBT使能控制电路、单片机电路。

四、电磁炉可以开机,但是出现间断加热。

在试机时,可以观察到整机电流由小增大到一定数值后,突然又变回“零”值,随后整机电流再次增大,如此反复。出现这类故障时,可以判断电磁炉的大部分电路都可正常工作,只是工作过程中有某种条件因素不符合要求而被迫停止。所以应对以下电路重点检查:同步振荡电路、IGBT驱动、IGBT C极高压保护电路、电流检测电路、PWM调制电路、单片机电路。

电磁炉烧IGBT的原因:

一、IGBT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三极管导通不良时,激励不足,引发IGBT过耗损坏;G 极泄放电阻开路时,会引起上电即烧IGBT和关机后IGBT自行击穿的现象。限幅稳压二极管漏电后对驱动信号有影响,引发IGBT过耗损坏。

二、305V供电回答。若整流桥或滤波电容异常导致305V电压低时,可以引起IGBT导通角增大,LC频率升高等异常现象,会引起IGBT过流过压损坏。

三、18V供电回答。当18V电压偏低时,会导致激励不足的过耗损坏。18V电压偏高时一般不会危及IGBT安全。

四、LC谐振回路。谐振电容变小后,谐振频率上升,IGBT截止时间缩短内耗增回而损坏。谐振电容开路后,IGBT因没有LC振荡的阻尼作用导致过流损坏。

五、IGBT高压保护。锅具材质不同,LC产生的谐振电压峰值也不同,有些会高于IGBT 耐压值,这种情况下需要对IGBT进行保护。当保护电路失效时,LC谐振电压过高时损坏IGBT.

六、代换IGBT不匹配。电磁炉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元件参数指标,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到电磁炉的热效率。参数值高的IGBT也不一定能代换。(整机振荡控制电路是非常精密的。)电磁炉检修注意事项:

1.电磁炉无论有什么故障,在更换元件后,一定不要急于接上线盘试机,否则会引起烧坏IGBT 和保险管,甚至整流桥。应该在不接线盘的情况下,通电测试各点电压,比如5V、12V、20 V(有的18V、22V),和驱动电路输出的波型(正常是方波),也可以用数字万用表20V档测试(正常电压不断波动)。因为一般电磁炉都有锅具检测,大概30秒左右,要测驱动输出要在开机的30秒内,看不清楚可关机再开,检测正常后再接上线盘即可。

2.电磁炉坏之后,检测电路不要一开始就怀疑芯片有问题(95%以上芯片不会的故障),就算芯片有问题都要到生产该电磁炉的厂家才有,市场买不到,市场上的型号相同都不能代换。

3.通电后报警关机,这类问题比较多。有的厂家设有故障代码,参照使用说明可逐一解决。如果没故障代码显示,应检查锅底温度、锅具、IGBT温度检测电路。

可控硅整流?

交流电变为直流方案

交流电变为直流方案 电力网供给用户的是交流电,而各种无线电装置需要用直流电。整流,就是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过程。利用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器件,可以把方向和大小交变的电流变换为直流电。下面介绍利用晶体二极管组成的各种整流电路。 一、半波整流电路 图5-1、是一种最简单 的整流电路。它由电源变压器B 、整流二极管D 和负载电阻Rfz ,组成。变压器把市电电压(多为220伏)变换为所需要的交变电压e2 ,D 再把交流电 变换为脉动直流电。 下面从图5-2的波形图上看着二极管是怎样整流的。 变压器砍级电压e2 ,是一个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电压,它的波形如图5-2(a)所示。在0~K时间内,e2 为正半周即变压器上端为正下端为负。此时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面导通,e2 通过它加在负载电阻Rfz上,在π~2π 时间内,e2 为负半周,变压器次级下端为正,上端为负。这时D 承受反向

电压,不导通,Rfz,上无电压。在π~2π 时间内,重复0~π 时间的过程,而在3π~4π时间内,又重复π~2π 时间的过程…这样反复下去,交流电的负半周就被"削"掉了,只有正半周通过Rfz,在Rfz上获得了一个单一右向(上正下负)的电压,如图5-2(b)所示,达到了整流的目的,但是,负载电压Usc 。以及负载电流的大小还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通常称它为脉动直流。 这种除去半周、图下半周的整流方法,叫半波整流。不难看出,半波整说是以"牺牲"一半交流为代价而换取整流效果的,电流利用率很低(计算表明,整流得出的半波电压在整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负载上的直流电压Usc =0.45e2 )因此常用在高电压、小电流的场合,而在一般无线电装置中很少采用。 二、全波整流电路 如果把整流电路的结构作一些调整,可以得到一种能充分利用电能的全波整流电路。图5-3 是全波整流电路的电原理图。 全波整流电路,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半波整流电路组合成的。变压器次级线圈中间需要引出一个抽头,把次组线圈分成两个对称的绕组,从而引出大小相等但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e2a 、e2b ,构成e2a 、D1、Rfz与e2b 、D2 、Rfz ,两个通电回路。 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图5-4 所示的波形图说明。在0~π 间内,e2a 对Dl为正向电压,D1 导通,在Rfz 上得到上正下负的电压;e2b 对D2 为反向电压,D2 不导通(见图5-4(b)。在π-2π时间内,e2b 对D2 为正向电压,D2 导通,在Rfz 上得到的仍然是上正下负的电压;e2a 对D1 为反向电压,D1 不导通(见图5-4(C)。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设计方案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 源设计方案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次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稳流电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充分理解了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稳流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工作特点以及目前市面上一些直流稳定电源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设计尽量去完善直流稳定电源系统。使得这个电源在使用的时候尽量便捷,尽量直观。在一系列的设计过后能够使自己初步形成工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设计方法。此外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较熟练的掌握了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2001)的使用。 1.2.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基本要求: (1)稳压电源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围+15%~-20%条件下:a.输出电压可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c.电压调整率≤0.2%(输入电压220V变化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2)稳流电源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可调

b.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 2.设计方案 2.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2.1.1.晶体管串联式直流稳压电路 该电路中,输出电压UO经取样电路取样后得到取样电压,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误差电压,该误差电压对调整管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从而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该变化与由于供电电压UI发生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正好相反,从而保证输出电压UO为恒定值(稳压值)。因输出电压要求从0 V起实现连续可调,因此要在基准电压处设计辅助电源,用于控制输出电压能够从0 V开始调节。 单纯的串联式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很简单,但增加辅助电源后,电路比较复杂,由于都采用分立元件,电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2.1.2.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 该电路采用输出电压可调且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2.1. 3.用单片机制作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该电路采用可控硅作为第一级调压元件,用稳压电源芯片LM317,LM337作为第二级调压元件,通过AT89CS51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改变电阻网络的阻值,从而改变调压元件的外围参数,并加上软启动电路,获得0~24 V,0.1 V步长,驱动能力可达1 A,同时可以显示电源电压值和输出电流值的大小。

桥式整流电路为何能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思考题 8.1 桥式整流电路为何能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这种直流电能否直接用来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整流电源? 8.2 桥式整流电路接入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为什么会升高? 8.3 什么叫滤波器?我们所介绍的几种滤波器,它们如何起滤波作用? 8.4 倍压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为什么能提高电压? 8.5 为什么未经稳压的电源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少? 8.6 稳压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应根据什么来选择? 8.7 集成稳压器有什么优点? 8.8 开关式稳压电源是怎样实现稳压的? 练习题 8.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格内。 (1)整流电路可将正弦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2)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负载电流,而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大负载电流。()(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断开,输出电压平均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8.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格内。 (1)对于理想的稳压电路,△U O/△U I=0,R o=0。() (2)线性直流电源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开关型直流电源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3)因为串联型稳压电路中引入了深度负反馈,因此也可能产生自激振荡。()(4)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负载电流;()而且,其最大稳定电流与最小稳定电流之差应大于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 8.3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格内。 (1)整流的目的是。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2)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A.输出电压约为2U V D B.变为半波整流 C.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3)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作用是。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8.4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格内。 (1)若要组成输出电压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为3A的直流稳压电源,则应采用。 A.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B.电感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 C.电容滤波串联型稳压电路D.电感滤波串联型稳压电路

通信直流变换电源模块

通信直流变换电源模块 RT4820S 用 户 手 册

目录 通信直流变换模块介绍 (2) 1.1 结构及接口 (2) 1.1.1模块外观 (2) 1.1.2前面板 (2) 1.1.3后面板 (4) 1.2模块工作原理 (5) 1.3模块主要功能 (5) 1.3.1保护功能 (5) 1.3.2 其它功能 (6) 1.4模块性能参数 (7) 1.4.1环境要求 (7) 1.4.2输入特性 (8) 1.4.3输出特性 (8) 1.4.4其他特性 (8) 1.5模块安装尺寸 (9) 1.6包装维护 (10) 1.6.1运输包装 (10) 1.6.2维护 (10) 1.7使用注意事项及处理 (10) 1.7.1模块均流 (10) 1.7.2输出电压设定 (11) 1.7.3分组号设定 (11) 1.7.4地址设定 (11) 1.7.5模块告警现象及处理 (11) 注意事项 (12)

通信直流变换模块介绍 RT4820S 型模块额定输入AC220V/DC220V 或DC110V 电源,输出为DC48/20A ;可用于一体化电源系统用作通信电源使用,下面将做系统的介绍: 1.1 结构及接口 1.1.1 模块外观 模块的外观如下图: 图2-1 充电模块外观 1.1.2 前面板 模块前面板如下图所求: 图2-2 充电模块前面板 指示灯 LED 上键(长按5秒取消设置) 下键(长按5秒取消设置) 紧固螺钉

1)LED显示面板 可显示模块电压、电流、告警、地址、分组号、运行方式等信息。若按键无操作超过一分钟,将自动显示模块电压和电流,此时如果存在告警,则显示告警信息。电压显示精度为±0.5V,电流显示精度为±0.2A。 2)指示灯 模块面板上有3个指示灯,分别为电源指示灯(绿色)、保护指示灯(黄色)和故障指示灯(红色),见下表。 表2-1 面板指示灯说明 3)手动操作按键 模块面板上有两个按键,上键和下键。 通过按键,可查看模块信息。例如模块输出电压48V、输出电流10.0A、地址2、运行在自动方式、分组号1,按上键或下键将依次显示如图2-3。 输出电压48V 输出电流10A 地址2 分组号1 运行在自动模式 图2-3 模块信息显示顺序

220v交流电转5v直流电的电源设计

220v交流电转5v直流电的电源设计(电路图+详解) 一.电路实现功能 该电路输入家用220v交流电,经过全桥整流,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直流电。 二.特点 方便实用,输出电压稳定,最大输出电流为1A,电路能带动一定的负载 三.电路工作原理 从图上看,变压器输入端经过一个保险连接电源插头,如果变压器或后面的电路 发生短路,保险内的金属细丝就会因大电流引发的高温溶化后断开。 变压器后面由4个二极管组成一个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就得到一个电压波动很大的直流电源,所以在这里接一个330uF/25V的电解电容。 变压器输出端的9V电压经桥式整流并电容滤波,在电容C1两端大约会有11V 多一点的电压,假如从电容两端直接接一个负载,当负载变化或交流电源有少许波动都会使C1两端的电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要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电压,在这里接一个三端稳压器的元件。 三端稳压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元件,内部由一些三极管和电阻等构成,在分析电路时可简单的认为这是一个能自动调节电阻的元件,当负载电流大时三端稳压器内

的电阻自动变小,而当负载电流变小时三端稳压器内的电阻又会自动变大,这样就能保持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保持基本不变。 因为我们要输出5V的电压,所以选用7805,7805前面的字母可能会因生产厂家不同而不同。LM7805最大可以输出1A的电流,内部有限流式短路保护,短时间内,例如几秒钟的时间,输出端对地(2脚)短路并不会使7805烧坏,当然如果时间很长就不好说了,这跟散热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三端稳压器后面接一个105的电容,这个电容有滤波和阻尼作用。 最后在C2两端接一个输出电源的插针,可用于与其它用电器连接,比如MP3等。 虽然7805最大电流是一安培,但实际使用一般不要超过500mA,否则会发热很大,容易烧坏。一般负载电有200mA以上时需要散热片。 四.设计过程 平时对于5v 的直流电源需求的情况比较多,在单片机,以及一些电路中应用的较多,因此,为了更方便快捷的由220v 的交流电得到这样的电源,故设计了一个电路。 首先,翻阅了参考书,复习了整流稳压的一些电路知识,然后设计出一个实现电路,使用了portel99绘制出电路图,对电路进行简单的仿真和校验。

交流变直流变换电路综述

班级:11自动化2班姓名:王帅学号:201110320222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交流变直流变换电路综述 基本概念 交直流转换有热电变换、电动系、静电系、电子系等方法。迄今,热电变换仍是一种误差小、灵敏度高、有较好稳定性的交直流转换方法。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AC-DC transfer 热电变换器由加热丝和热电偶组成,其间有云母绝缘,热电变换器原理示意图1.加热丝;2.云母片;3.热偶洪.隔离云母片; 5.冷端散热片;6.加热丝引线刃.热偶引线电流通过加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使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大小决定于通过加热丝的电流。有效值相等的交流和直流电流在加热丝上产生的电功率相等,翰出的热电势也相等,由此可实现交直流电流的比较。热电变换器的交直流转换误差中包含有在热电转换过程中通过直流和交流电流时,由于一些物理效应(汤姆孙效应和帕尔蒂效应)的影响不同所引起的直流误差,这是因为,这些效应所引起的附加发热在通过直流时不能像通过交流时可以抵消。此外,还有高频下容性泄漏和趋肤效应所引起的高频误差,以及低频下温度波动所引起的低频误差。单元热电变换器的转换误差小于1 x 10一5,使用频率可到10MHZ;多元热电变换器的转换误差则小于1 x 10,但其频率特性较单元热点变换器的差,一般只使用在100khz以下。中国研制的具有保护热电偶的多元热电变换器在4OHZ- 15kHZ范围内交直流转换误差小于1 x 10一‘。还有一种称为薄膜型的热电变换器,是利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将加热丝和热偶都集中在一块小基片上而成的,目前有的已做到2(X)多个结。其频率特性介于单结和多结变换器之间,可使用到1 MHz以上,在100翻Hz以下不确定度也可达10一6数t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模数转换器和采样及数据处理技术,也可看作为一种交直流转换方法,尽管准确度目前还比不上热电转换,但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际应用。当模数转换器对交流信号采样测量时,得到的是交流信号的瞬时值,再按照交流量的定义,通过计算获得如有效值、平均值等特征量模数转换器一般是以直流参考电压(齐纳管)为转换标准的,因此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直流转换。为了提高转换精度,人们在提高数模转换器的性能(速率和位数)、改进采样策略和数据处理。由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工作 工作原理 单相AC-DC变换电路设计以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为主电路,MSP430F1611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完成对Boost 升压斩波电路实现闭环反馈控制。硬件电路包括Boost升压斩波电路拓扑、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矩阵键盘、5110液晶显示模块、辅助电源供电模块、和MSP430F1611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电路。 设计以Boost升压斩波拓扑电路作为电源主电路,控制部分以MSP430F1611单片机为控制微处理器。交流20V-30V输入电压条件下Boost升压斩波电路可满

交流电压_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简要说明: 该电路将微小的输入交流信号u i 的有效值精确地转换成为直流电压输出U o ,以便于用直流电表进行测量。 思考题: 1.直接用二极管整流电路能否实现上述电路功能?为什么? 2.该电路能够测量的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参考文献: 施良驹 《集成电路应用集锦》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6 何希才,白广存 《最新集成电路应用300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庄效恒,李燕民 《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R 3 u i 10μF U o C

一、课题名称: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二、课题摘要:该电路将微小的输入交流信号ui的有效值精确地转换成为直流电压输出Uo,以便于用直流电表进行测量。 三、电路原理图: R 3 u i U o C 四、工作原理分析: (一)、电路原理分析 本电路依次运用微分运算放大电路、半波整流电路和积分电路将微小的交流 信号 i u的有效值精确的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 o U。 第一部分:同向比例运算电路。 ·· 此电路为同向比例运算电路。由[1]P129,根据虚断路原则,0 i i=,1R上的 压降为0。 i u u + =。 电阻 2 R上的电压

223 f o R u u u R R θ -== + 由虚断路原则u u +-≈, 有 223 o R u u R R += + 代入i u u +=,得 32 (1)o i R u u R =+ 放大倍数 32 1511 2.510 uf R A R =+ =+ = (2) 当2i u 在正半周期时1D 导通,2D 截止。 由虚断路原则,流入运放输入端的净输入电流0d i =,0u +=。 由虚短路原则0u u +-≈=,所以反向输入端为虚地, 故有: 214 i u i R = , 55 o o f u u u i R R --= =-;

交流转直流电路图大全(逆变电源-升压电源-交流直流转换器)

交流转直流电路图大全(逆变电源/升压电源/交流直流转换器)交流转直流电路图(一)交流变直流的电路是将正弦渡交流电变成直流的电路,如果输入的信号不是正弦波,而是三角波或是失真比较大的正弦波,平均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就为1.11倍,因而测量误差就会比较大,这种情况不用平均值,而是直接换算成能求得交流的有效值再转换成直流,圈所示为交流有效值与直流的转换电路,它主要用于信号测量的设备中。 逆变电源把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在特定场合下,同一套晶闸管变流电路既可作整流,又能作逆变。如下图所示: 高电压升压电源电路:交流220V转直流600V开关电源电路 规格: 开关频率:70~100kHz的 设计指南: DCM的模式下,输出功率为200瓦 输入有效值电流的劣化状况连续电流模式计算公式为: 如果最佳操作占空比设定为D = 0.35 ,然后输入峰值电流 因此,电压检测电压等级限制从FAN7554数据是1.5V 220V转正负5V电源电路图 正负5V电源电路图78和79系列分别是正电压和负电压串联稳压集成电路,体积小、集成度高、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高,在线性电源时代占领了很大市场。LM7805为固定+5V输出稳压集成电路(采取特殊方法也可使输出高于5V),最大输出电流为1A,标准封装形式有TO-220、TO-263。78和79系列集成电路应用相对固定,电路形式简单,只是正负直流电压输出时应注意变压器最小输出功率和最小输出电压,如图1所示。 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在理想状态下电源输入输出功率相等。在实际中,考虑铜损和其他元器件的损耗,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78系列和79系列稳压前后直流电压差为2~3V。由于为正负双电源输出,稳压前后直流电压差应为5~6V

一种交流变直流变压电路

将220v 的交流电经过转换稳压分别得到12v 、-12v 、5v 、-5v 的直流电压。 一、 原理 直流稳压组成通常有:电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负载组成。 二、 设计步骤 1、 电网的初始电压 在电压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效电压的220v 的最大电压为v 2220故 我们在选择电网电压时,输入的电压峰-峰值为v 2220、频率为50Hz 。 2、 电压变压器 由于我们要得到正、负电源,故我们选择变压器时,选择如下变压 器。 在这里我们为了能够得到设计要求的正、负电压故我们将变压器的中 间输出线接地(gnd )。这样在接地的上端我们来做正电压,在接地线的下端我们来做负电压。 在电压变压器的计算如下:由理论可知要在电压至少大于稳定电压的2v 才能使用稳压器。故我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14v 故 1 24614220n n 221==)(这样就得到了原边与附边的比为246:1。

3、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原件,将正负交替的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但是,这种单向脉动电压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脉动成分,距离理想的直流电压还差得很远。这里我们就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来实现我们的需要。 4、滤波器 滤波器主要由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组成。它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将单向脉动电压中的脉动成分去掉,使输出电压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5、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是采取某些措施,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在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稳定。 最后连接上述的全部电路,这样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电路图: 上图中的稳压元件U1(7812)为12v、U2(7805)为5v、U3(7905)为-5v、U4(7912)为-12v。

直流变交流

逆变器的功能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逆变器按激励方式可分为自激式振荡逆变和他激式振荡逆变。主要功能是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通过全桥电路,一般采用SPWM处理器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额定电压等相匹配的正弦交流电供系统终端用户使用。有了逆变器,就可使用直流蓄电池为电器提供交流电。 2.逆变器的类型 (一)按应用范围分类: (1)普通型逆变器 直流12V或24V输入,交流220V、50Hz输出,功率从75W到5000W,有些型号具有交、直流转换即UPS功能。 (2)逆变/充电一体机 在此类逆变器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电源为交流负载供电:有交流电时,通过逆变器使用交流电为负载供电,或为蓄电池充电;无交流电时,用蓄电池为交流负载供电。它可与各种电源结合使用:如蓄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等。 (3)邮电通信专用逆变器 为邮电、通信提供高品质的48V逆变器,其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模块式(模块为1KW)逆变器,并具有N+1冗余功能、可扩充(功率从2KW到20KW)。 (4)航空、军队专用逆变器 此类逆变器为28Vdc输入,可提供下列交流输出:26Vac、115Vac、230V ac,其输出频率可为:50Hz、60Hz及400Hz,输出功率从30V A到3500V A不等。还有供航空专用的DC-DC 转换器及变频器。 (二)按输出波形分类: (1)方波逆变器 方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方波。此类逆变器所使用的逆变线路也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线路比较简单,使用的功率开关管数量很少。设计功率一般在百瓦至千瓦之间。方波逆变器的优点是:线路简单、价格便宜、维修方便。缺点是由于方波电压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在带有铁心电感或变压器的负载用电器中将产生附加损耗,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有干扰。此外,这类逆变器还有调压范围不够宽,保护功能不够完善,噪声比较大等缺点。 (2)阶梯波逆变器 此类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阶梯波,逆变器实现阶梯波输出也有多种不同线路,输出波形的阶梯数目差别很大。阶梯波逆变器的优点是,输出波形比方波有明显改善,高次谐波含量减少,当阶梯达到17个以上时输出波形可实现准正弦波。当采用无变压器输出时,整机效率很高。缺点是,阶梯波叠加线路使用的功率开关管较多,其中有些线路形式还要求有多组直流电源输入。这给太阳电池方阵的分组与接线和蓄电池的均衡充电均带来麻烦。此外,阶梯波电压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仍有一些高频干扰。 (3)正弦波逆变器 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正弦波。正弦波逆变器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失真度很低,对收音机及通讯设备干扰小,噪声低。此外,保护功能齐全,整机效率高。缺点是:线路相对复杂,对维修技术要求高,价格较贵。 上述三种类型逆变器的分类,有利于光伏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人员和用户对逆变器进行识别和选型。实际上,波形相同的逆变器在线路原理,使用器件及控制方法等等方面仍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 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

交流变直流电路设计

交流变直流设计 设计题目:将220v 的交流电经过转换稳压分别得到12v 、-12v 、5v 、-5v 的直流电压。 一、 设计目的 1、 了解单相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相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其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 了解集成稳压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二、 设计原理 直流稳压组成通常有:电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负载组成。 三、 设计步骤 1、 电网的初始电压 在电压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效电压的220v 的最大电压为v 2220故 我们在选择电网电压时,输入的电压峰-峰值为v 2220、频率为50Hz 。 2、 电压变压器 由于我们要得到正、负电源,故我们选择变压器时,选择如下变压 器。

在这里我们为了能够得到设计要求的正、负电压故我们将变压器的中 间输出线接地(gnd )。这样在接地的上端我们来做正电压,在接地线的下端我们来做负电压。 在电压变压器的计算如下:由理论可知要在电压至少大于稳定电压的2v 才能使用稳压器。故我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14v 故124614220n n 221==)(这样就得到了原边与附边的比为246:1。 3、 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原件,将正负交替的 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但是,这种单向脉动电压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脉动成分,距离理想的直流电压还差得很远。这里我们就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来实现我们的需要。 4、 滤波器 滤波器主要由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组成。它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将 单向脉动电压中的脉动成分去掉,使输出电压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5、 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是采取某些措施,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在电网电压或 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稳定。 最后连接上述的全部电路,这样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电路图: 上图中的稳压元件U1(7812)为12v 、U2(7805)为5v 、U3(7905)为-5v 、U4(7912)为-12v 。

交流变换为直流地稳定电源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1、设计思路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的整体思路 直流集成稳压电源设计思路:⑴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分滤掉,保留其直流成分;(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 电源 + 整流 + 滤波 + 稳压 + u2u3u I u0u 1 - 变压器 - 电路 - 电路 - 电路 - (a)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 (b)整流与稳压过程 图1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及整流与稳压过程 2、方案设计 2.1、部分电路电路设计 A、整流电路: 选择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单项桥式整流器件较全波整流时多一倍,整流电压脉动与全波整流相同,每个器

件所承受的反向电压为电源电压峰值,变压器利用率较全波整流电路高。 下图所示为原理电路电路及波形图: 图2.1(a)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及波形 B、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是整流电压高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充电,整流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放电,在充放电过程中,是输出电压基本稳定。但是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在负载变化时波动较大,它的负载能力比较差,只是用于负载较轻且变化不大的场合。下图为电容滤波电路的原理电路及波形图: 图2.1(b)电容滤波电路及其波形 2.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A、选择集成三端稳压器 可采用LM317三端集成稳压芯片设计直流稳压源,因为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

AC-DC交流转直流电源设计

《Altium Designer》 设计报告 题目:AC_DC交流转直流电源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题背景 电力电子技术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子应用的改善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它的核心是电能形式的变换和控制,并通过电子电力装置实现其应用,电力电子装置是以满足用电需求为目的,以电力半导体器件为核心,通过合理的拓扑及其控制方式,采用相关的应用技术对电能实现变换和控制的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电源性能的要求提高,电子电力引起了广泛学者的关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逐渐把电力电子发展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220V交流进行整流和和直流斩波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设计出AC_DC交流转直流的电路,在设计中保证了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其输入为220V的交流,输出为12V8A的直流稳压输出。在AC_DC的电源设计中用到的电子器件清单如下: ①不同阻值大小的电阻16个 ②电容13个 ③整流桥 ④二极管5个 ⑤UC3843主芯片一个 ⑥两个端子 ⑦一个保险管 ⑧变压器一个

⑨三极管TL4313 ⑩43CTQ100器件和电感。 本次设计软件为Altium Designer 6.9 二、AC_DC电源电路的设计 (1)原理图的绘制 1)创建工程 在F盘建一个文件夹:AC_DC电路板设计 选择[文件] [新建] [工程] [PCB工程] 课程设计,保存到命名为AC_DC电路设计文件夹中,在此工程下建一个原理图,命名为课程设计电源原理图。如下图 2)放置元器件 1.调用软件自带的库,寻找自己所需元器件。 Altium Designer6.9(Protel)中常用库: ①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②Dallas Microprocessor.ddb ③Intel Databooks.ddb ④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 2.PCB元件常用库: ①Advpcb.ddb ②General IC.ddb ③Miscellaneous.ddb 3)绘制原理图原件

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安康学院 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1年 8 月 3日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年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XX (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09级,陕西安康 725000) 指导教师:XXX 【摘要】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设计了两种220V交流转5V直流电源的方案。第一种方案的稳压部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第二种方案的稳压部分为集成稳压器。两种方案都在Multisim10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都可以输出比较稳定的5V直流电压,且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 【关键词】直流电源、模拟电子技术、集成稳压器、交直流转换 AC 220V Transform 5V DC Power Design Author:Yong Hao (Grade09,Class2,Major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 Tutor:Lv Fang-x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and analytic method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two projects that transformed 220V alternating current to 5V direct current is deviced.The voltage stability part of the first project is series voltage regulator.The voltage stability part of the second project is IC voltage regulator.Both projects are simulated in Multisim10 platform.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both projects are able to output stable 5V direct current and have a certain load capacity. Key words:DC Power,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IC voltage regulator,AC/DC Conversion

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交流220V 转5V 直流电源设计 2系统原理 图2.1 系统原理图 首先是对220V 的高压进行变压,变压器的具体的匝比要根据下级的电路来确定。变压之后的电流仍然为交流,在通过整流电路后,变为脉冲直流。滤波电路可以消除脉冲,但是输出的直流电压仍不稳定。最后,通过稳压电路,使得电压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整个过程如图 2.1。两个方案的主 要区别在稳压电路,其他部分的电路结构基本相同[2] 。 3.1.1稳压电路 Q1 2N5551 Q2 2N2222A R1 1kΩ R2 1kΩ R3 1Ω C2 22uF Q3 2N2222A LE D1 LE D2 R4 220Ω R5 255Ω C3 100uF 8 74 2 1 IO1 IO2 IO1 IO3 IO4 IO2 IO3 图3.1 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主要是对整流滤波之后的电流作进一步处理,使其电压更稳定,同时让整个电路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不会因为外部负载的变化而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如图3.1,Q1和Q2构成NPN 复合管,可以极大的提高电流放大倍数,减小输入电阻。LED2兼作电源指示和稳压管作用。LED1和R3组成简单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R5和R4进行分压,然后将R4上的电压通过Q3反馈到Q1Q2组成的放大电路。最后C3可以使电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1)确定输入电压 此部分电路的输入电压即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10551max =+=+='=CE o o i V V V V V (3.1) 其中,i V 就是IO3与IO4之间的电压。max o V 为最大输出电压5V 。1CE V 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一般要选择1CE V 在3~8V 的三极管,以保证其工作在放大区。我选择为5V 左右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AC220 DC5V

交流转直流电源适配器

交流转直流电源适配器简介 广州大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科学城光谱西路3号中国普天工业园研发大楼七楼西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43822874.html,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设备简介 (2) 1、设备工作示意图 (2) (1)、稳压性好,AC输入范围广 (2) (2)、安全性高,采用直流54V输出,保障人身安全 (2) (3)、输出电压稳定,可延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 (2) (4)、体积小,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2) (5)、防护性能高,防水等级IP65,防雷可达40KA,具备抗震性能。 (2) (6)、组网方式灵活,并机最大可达10KW,扩容方便 (2) 2、产品型号 (3) 三、产品检测报告 (4) 1、IP65防护等级检测报告 (4) 2、防雷检测报告 (6) 四、我司与其他厂家产品对比 (8)

一、项目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安装在室外的设备越来越多。尤其是4G网络正式投入应用后,基站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通信设备的施工安装更进一步规范化。随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通信终端设备(RRU、直放站、干放站、微蜂窝、AP等)都统一要求安装在通信杆或者是铁塔上。按照国家工信部高压不能上杆的要求,市电(AC220V)不能直接拉到通信杆或铁塔上,必须转换成DC48V 后才能上杆。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大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于确保电力传输安全、稳定、可靠的客观需求,在原有的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的技术基础上,增加一系列安全保护功能,研发出一套新的供电设备——交流转直流电源适配器。

二、设备简介 1、设备工作示意图 如图所示,设备输入取用交流220V市电,转换为DC54V(48V)后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此种供电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1)、稳压性好,AC输入范围广 (2)、安全性高,采用直流54V输出,保障人身安全 (3)、输出电压稳定,可延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 (4)、体积小,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5)、防护性能高,防水等级IP65,防雷可达40KA,具备抗震性能。(6)、组网方式灵活,并机最大可达10KW,扩容方便

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安康学院学年论文(设计) 安康学院 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9级1班 指导教师 2011年 8 月 3日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年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交流220V转5V直流电源设计 作者:** (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09级,陕西安康 725000) 指导教师:*** 【摘要】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设计了两种220V交流转5V直流电源的方案。第一种方案的稳压部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第二种方案的稳压部分为集成稳压器。两种方案都在Multisim10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都可以输出比较稳定的5V直流电压,且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 【关键词】直流电源、模拟电子技术、集成稳压器、交直流转换 AC 220V Transform 5V DC Power Design Author:** (Grade09,Class2,Major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 Tutor:****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and analytic method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two projects that transformed 220V alternating current to 5V direct current is deviced.The voltage stability part of the first project is series voltage regulator.The voltage stability part of the second project is IC voltage regulator.Both projects are simulated in Multisim10 platform.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both projects are able to output stable 5V direct current and have a certain load capacity. Key words:DC Power,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IC voltage regulator,AC/DC Conversion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站用电源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随着变电站综自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以及大量无人值班站 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站用电源始终需要立足于系统技术来研究和发展,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思路。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结构紧凑、经济可靠的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传统站用电源现状分析 传统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UPS 、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 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 管理。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用电源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子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 现网络化管理,系统缺乏综合的分析平台,制约了管理的提升。 (2)、经济性较差。站用电源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 (3)、安装、服务协调较难。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的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远不如站用 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模式顺畅。 (4)、运行维护不方便。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 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 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使用系统技术,针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电源整体,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方案的站用电源系统。 目前有关生产研发厂家已提出三代产品,分别是: (1)、智能型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主要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