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晚霜冻害和冷害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味子花期霜冻及药害防护技术杨振宇【摘要】五味子栽培经济价值高,但在花期有50%左右的年份易遭遇晚霜危害,为了有效预防五味子晚霜危害,该文论述了采取防护晚霜危害的几种有效措施.将覆于地表的枝蔓,压盖宽、厚均1m的玉米秸;地表枝蔓压盖农膜;采用简易大棚;露地架上株霜前喷防冻液或尿素液;园地熏烟等处理方法都能减轻霜冻危害程度.【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五味子;花期霜冻;药害防治【作者】杨振宇【作者单位】新宾满族自治县林业总场,辽宁新宾 11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82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又称北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广泛分布于辽宁、吉林等地,因其果实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其果实及加工品可医治脑神经、肝脏、呼吸系统的疾病。
由于前些年栽植量很少,近年来形成市场紧俏、价格攀升的局面。
受利益驱动也为满足市场需求,近两年来人工栽培数量明显增多。
在五味子栽培过程中,即便是土壤、修剪、病虫管理水平较高,也存在花期遭遇霜冻影响的严重现象。
在辽宁、吉林丘陵或山地,有50%~70%的年份,4月底至5月中旬,出现1次霜冻,气温降至0~-4℃,致使雄蕊、雌蕊等花器不同程度受冻,严重时花器全部死亡,当年果实产量减少1/3以上,甚至绝收。
此外,农田喷施除草剂,对五味子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1 玉米秸或稻草覆盖1.1 枝蔓下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剪后,将五味子枝蔓小心下架,顺行向平铺地表,用稻草或麻绳捆牢。
1.2 覆盖2月下旬至3月上旬,此时土壤已深度结冻,将玉米秸或稻草,一捆紧挨一捆,紧实压盖五味子枝蔓和地表,宽度和厚度不少于1 m。
3月至5月初,虽然气温升高,但枝芽和土壤温度并不升高,不会萌芽抽梢。
1.3 撤覆物和上架5月中旬,霜冻过后,分2次撤掉覆盖物,前后2次间隔2~3 d。
五味子常见病害及防治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味子、药葡萄、山花椒,为木兰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是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区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经历第四纪冰川时期保留下来的第三纪古老植物之一。
北五味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有喜光性、耐荫性、耐寒性、喜湿怕早性、再生性及生长发育动态性。
五味子既是一种药源,又是一种野生果树资源。
因具有益气、滋肾、敛肺、涩精、生津、益智、安神等多种功效而被延用至今,是一种难得的“适应原”样药物,是一种利用价值非常高的珍贵资源。
早期对五昧予的利用主要以采摘野生果实为主,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缺乏对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意识,野生资源日趋枯竭。
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五昧子的人工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栽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五味子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五味子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叶枯病以及生理性病害包括日灼和霜冻等。
其中五味子自粉病是主要病害,近年来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五味子生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受害苗圃发病率达到了100%,病果率在l0—25%,严重影响了五味子的产量。
1五昧子白粉病(1)发病症状:白粉病是五味子叶部主要病害,主要危害五味子的叶片、果实和新梢,其中以幼叶、幼果受害最为严重。
往往造成叶片干枯、新梢枯死、果实脱落。
(2)发病规律:枝蔓过密、徒长、氮肥施的过多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感染白粉病的种苗、果实通过车、船等运输工具的转运使白粉病远距离扩散,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3)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人工栽培中应根据五味子植株生长发育各阶段情况合理施肥,科学管理,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增强树势。
②春季植株萌芽前清理病枝病叶,清除病原菌来源,注意观察,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穗,并收集病果连同病穗一起集中烧毁,清除病原菌来源。
③药剂防治,在5月下旬喷洒1:l:1O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没有病情发生,可7—1O天喷1次。
五味子霜害与药害防治措施作者:张洪芬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5期摘要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五味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各地栽培技术仍不完善,霜害和药剂危害时有发生,根据海城地区危害特征,提出五味子霜害防治方法,并针对五味子药害发生特点,提出防治及补救技术措施。
关键词五味子;霜害;药害;防治中图分类号 S567.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109-01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
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泻、敛汗等功能。
近年来,北方五味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在五味子栽培过程中,晚霜危害和药害对五味子生产危害极大,防治不当甚至造成绝产绝收。
1五味子霜害防治五味子霜害一般发生在早春,辽宁省海城地区霜害一般在4月上中旬。
1.1熏烟五味子萌芽后,当夜晚温度下降到2~3℃时,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应该做好防霜准备,继续降到1℃时,就开始点燃放烟堆。
具体做法是:在霜冻来临前在五味子基地四周堆放烟堆,放烟堆的材料可用碎木屑、干叶、蒿杆或其他易燃物,并在其外表盖上加强发烟的杂草、茎杆等物,为延长熏烟时间,可在放烟堆处撒盖泥土。
根据风向,上风头的烟堆应设置得密些,使烟能迅速布满五味子基地。
1.2喷水在霜冻来临之前进行灌溉或不断用喷灌等设备向植株喷水,可以减轻霜冻危害。
1.3喷布防冻剂喷布“海之宝”喷施防冻剂主要是缓解冻害。
方法是于开花前后或霜冻发生前后喷1~2遍,可明显缓解冻害,减轻损失,促进开花,提高坐果率。
使用防冻剂时要注意:充分摇匀再使用,严禁与碱性农药混用;喷后1h内遇雨需重喷;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2五味子药害防治五味子药害可分为慢性残留药害和急性药害。
2.1慢性药害主要是多次施药或连年施药,土壤里或植株上残留的农药累积所造成的。
慢性药害症状不明显,通过正常植株对比才能判断,但最终对产量和质量影响较严重。
在五味子栽培或育苗前,如果前茬作物使用过除草剂,可以使用“沃土安”降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
谈五味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郭晓伟野生五味子经人工栽培后,果实满、产量高、质量好、药效佳,但是易发生病虫害。
正确识别病虫害,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五味子正常生长,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
在五味子栽培中选择通风良好的地块;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进行修剪,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湿度,改善植株间小气候,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枝病果病叶,减少侵染源,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的进行。
一、病害1.侵染性病害(1)叶枯病5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多雨不通风时易发病。
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暗色的斑点,逐渐向下扩大蔓延到整个叶片,最后使整个叶片变暗褐色干枯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
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5%的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喷2-3次。
(2)根腐病7月初至8月中旬雨季时发病,涝洼地、低洼地、渗透性差的地发病重。
发病后地上部植株叶片萎蔫下垂,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出现黑斑,逐渐向下向上扩展,使根部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植株死亡。
90%的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根际浇灌。
(3)白粉病夏季闷热多湿,温度25-28℃时易于发病。
发病初期叶色褪绿或呈灰白色斑块,上覆盖一层白粉,叶面不平,病斑轮廊不清,严重时白粉布满全叶,病叶逐渐卷缩、干枯、脱落。
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三唑酮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1,8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霜霉病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易发病。
叶片正面产生淡红色较大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也有多角形小病斑;逐渐变成黄色或红褐色,叶的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逐渐枯干。
发病前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控制发病,发病后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五味子的落花、落果现象
一、除草剂药害引起的落花。
⑴症状:春季新生功能叶卷曲,严重时叶片呈黑色,枯萎脱落,在开花期发生的除草剂漂移药害,花瓣萎蔫、伴随花瓣早期脱落,花粉活力下降或死亡,授粉困难,出现花而不实现象;⑵原因:2,4-D丁酯类的药害;⑶预防措施:①建议用2,4-D异辛酯代替2,4-D丁酯。
②发现症状可用康朴凯普克500倍黄腐植酸叶面肥喷雾。
二、低温、冻害引起落花落果。
春季晚霜造成了五味子生长组织的破坏,出现生理组织破坏性落花落果。
三、修剪不合理引起落花落果。
主要是五味子管理过程中修剪不合理,发育枝和结果枝比例、结构不合理造成落花落果。
每一个五味子果穗大约需要50个左右健康功能叶片提供养分,一旦叶片和果穗的比例不合理,必然导致营养不足型落花落果。
解决方式是调整修剪方式,尽量保证结果枝、孕蕾枝和功能枝的比例为1:1:1。
四、微量元素不足引起落花落果。
微量元素缺乏和不平衡会导致五味子大量的生理性落花落果,尤其是硼元素缺乏,会直接导致花而不实或落花落果。
解决方法是合理追肥,定期进行叶面施肥,保持五味子植株体内各种微量元素平衡。
五、环境剧烈变化引起落花落果。
长期低温多雨气温骤然升高的季节,促使五味子本身的生理机能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短期内造成植株体内养分分配不平衡,产生养分分配失衡性,形成落花、落果,一般在7-8月份出现,气温平稳后自然消失。
对于防止落花落果现象,总的是要加强五味子生长前期的管理,
做到平衡施肥,增强树势,强化五味子自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五味子的晚霜冻害和冷害野生五味子的主要产地多集中在东北各地山区,春季气候非常不稳定,在五月中旬左右经常出现晚霜,此时正值五味子的现蕾期和初花期,这时出现的晚霜对五味子的开花授粉影响很大,经常导致当年严重减产,有时甚至可以导致当年绝产。
所以在人工种植五味子的本田种植管理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各地总结了一些预防办法可供参考。
1、本田覆蓋法:作用原理是利用覆蓋,延缓地表温度的回升速度,使五味子的物候期延迟,晚萌发、晚开花,从而躲过晚霜对五味子的危害。
具体 ... 是,在头年的秋季或初冬,在五味子园田覆蓋8~10厘米植物秸秆,应用此 ... 可将五味子的萌发期和开花期延迟5~10天,避开晚霜的危害,同时具有一定的除草作用。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覆蓋厚度也不尽相同,一般沙壤土春季阳光充足的地块覆蓋要厚一点,相反的覆蓋就要薄一点,具体操作要灵活掌握,一般将五味子的物候期延迟7天,基本可以起到预防晚霜危害的作用,延迟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五味子晚秋木质化程度不高,引起下一年冬季五味子冻害问题。
2、烟熏增温法:在晚霜来临之前,采用堆草烟熏的 ... 提高五味子种植区域小环境的温度,消除晚霜危害,具体 ... 是:每隔20米堆一堆柴草,秸秆、锯末子、稻壳等,在霜冻来临之前,一般在凌晨1时左右点燃堆放物,缓慢释放烟雾,驱除霜冻。
3、解冻法:晚霜出现的次日清晨用清水对五味子进行叶面喷雾,有良好的解冻效果,如果加入菲蓝助剂,能提高水的展扩性、附着性,效果更佳。
此法要求在清晨温度没有完全升高前进行,对超过-2℃的冻害效果不理想。
4、化学防治法:在五味子刚刚萌发初期,叶片没有完全展开前,使用具有抗冻功效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例如:黄腐酸叶面肥碧护、花宝、狮马蓝。
其原理是叶片及萌芽通过对肥料的吸收,增加其细胞渗透压,减轻冻害对五味子的危害程度。
法》2023-10-27•五味子病虫害概述•五味子病害防治方法•五味子虫害防治方法•五味子病虫害防治的实践应用•五味子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展望目录01五味子病虫害概述种类五味子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卷叶病、蛀果蛾、金龟子等。
分布这些病虫害在五味子的种植区域都有可能发生,但分布情况因地域和环境条件而异。
五味子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五味子病虫害的症状与危害•黑斑病: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
该病可导致叶片早落,果实早熟,影响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
•白粉病: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
此病会导致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影响五味子的生长和发育。
•根腐病:根部腐烂,地上部植株枯萎。
该病会影响五味子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叶枯病: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破裂形成穿孔。
此病会导致叶片破碎,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发育。
•卷叶病:叶片边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叶片全部卷曲。
该病会影响五味子的生长发育,导致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
•蛀果蛾:幼虫蛀食果实,导致果实腐烂或落果。
该害虫严重影响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
•金龟子:成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该害虫会对五味子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五味子病虫害可通过风雨、昆虫、土壤等多种途径传播。
其中,有些病害如根腐病可通过土壤传播,有些害虫如蛀果蛾可通过果实传播。
传播途径五味子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黑斑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土壤贫瘠和排水不良则容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
同时,不合理的种植密度、缺乏微量元素等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原因五味子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原因02五味子病害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科学种植轮作倒茬精细管理实行轮作制度,避免同一种作物连作,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中药材五味子冬季如何防
冻
一、五味子冻害的危害
五味子可在-38℃条件下安全越冬。
芽眼萌动比一般树木早,(4
月中旬),有时易受晚霜的危害,试验证明五味子的叶芽膨大展开前,-2℃不致死,但叶芽展开时0℃即可引起严重冻害。
特别是升温后又降温会引起“缓阳冻”,会影响当年的开花结果。
对于五味子幼苗顶端和新梢有时也发生冻伤,但基本不影响生长。
春季叶子刚展开时一般易遭到霜冻危害,在0℃左右,茎不会被冻死,新生叶脱落后可再续生新叶。
如果在秋季遇到早霜和冻害,已木质化的茎不受危害,叶片相继脱落。
二、五味子防冻措施
1、反复摘心:五味子新梢生长能力特强,若不摘心,可无限期
生长,直至秋季,这样的新梢很不充实,极不抗冻,因此既为防冻,也为翌年丰产,对五味子新梢要及时摘心,反复摘心后培养的新梢,叶大而厚,芽眼饱满,枝条成熟良好,不仅翌年结果能力强,且抗冻。
2、合理负载:若五味子负载过重,不仅降低质量,还会造成五
味子新梢不成熟或成熟不好,瘦弱空虚,不耐寒。
3、烟熏法:在降温前在地风头处进行笼火,形成烟雾保护,可
起到一定的防冻作用。
4、地面覆盖法:在春季植株应略晚些时间出芽为宜,以防伤害
幼芽。
因展开的芽比幼芽更加不耐低温和晚霜,可采用草帘子、玉米秸杆进行地面覆盖,降低地温,使植株芽晚展开,躲过晚霜。
5、喷保护液法:植物营养防冻液、叶面肥等,一般是在降温前
喷施,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五味子的晚霜冻害和冷害
野生五味子的主要产地多集中在东北各地山区,春季气候非常不稳定,在五月中旬左右经常出现晚霜,此时正值五味子的现蕾期和初花期,这时出现的晚霜对五味子的开花授粉影响很大,经常导致当年严重减产,有时甚至可以导致当年绝产。
野生五味子的主要产地多集中在东北各地山区,春季气候非常不稳定,在五月中旬左右经常出现晚霜,此时正值五味子的现蕾期和初花期,这时出现的晚霜对五味子的开花授粉影响很大,经常导致当年严重减产,有时甚至可以导致当年绝产。
所以在人工种植五味子的本田种植管理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各地总结了一些预防办法可供参考。
1、本田覆盖法:作用原理是利用覆盖,延缓地表温度的回升速度,使五味子的物候期延迟,晚萌发、晚开花,从而躲过晚霜对五味子的危害。
具体方法是,在头年的秋季或初冬,在五味子园田覆盖8~10厘米植物秸秆,应用此方法可将五味子的萌发期和开花期延迟5~10天,避开晚霜的危害,同时具有一定的除草作用。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覆盖厚度也不尽相同,一般沙壤土春季阳光充足的地块覆盖要厚一点,相反的覆盖就要薄一点,具体操作要灵活掌握,一般将五味子的物候期延迟7天,基本可以起到预防晚霜危害的作用,延迟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五味子晚秋木质化程度不高,引起下一年冬季五味子冻害问题。
2、烟熏增温法:在晚霜来临之前,采用堆草烟熏的方法提高五
味子种植区域小环境的温度,消除晚霜危害,具体方法是:每隔20米堆一堆柴草,秸秆、锯末子、稻壳等,在霜冻来临之前,一般在凌晨1时左右点燃堆放物,缓慢释放烟雾,驱除霜冻。
3、解冻法:晚霜出现的次日清晨用清水对五味子进行叶面喷雾,有良好的解冻效果,如果加入菲蓝助剂,能提高水的展扩性、附着性,效果更佳。
此法要求在清晨温度没有完全升高前进行,对超过-2℃的冻害效果不理想。
4、化学防治法:在五味子刚刚萌发初期,叶片没有完全展开前,使用具有抗冻功效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例如:黄腐酸叶面肥碧护、花宝、狮马蓝。
其原理是叶片及萌芽通过对肥料的吸收,增加其细胞渗透压,减轻冻害对五味子的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