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除法的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21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口算除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与乘法的联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口算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 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3. 应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应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概念,熟练掌握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除法的概念及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口算除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除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乘法引入除法,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概念及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包括整除、有余数的除法。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口算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算除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口算除法练习,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5. 应用:让学生应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算除法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2. 引导学生将口算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在口算除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计划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解除法概念到能够熟练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口算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表内除法。
-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口算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 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口算除法。
- 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
-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口算除法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5分钟)- 讲解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步骤。
3. 实践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口算除法的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游戏环节(10分钟)- 设计一个口算除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口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口算除法的知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口算除法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因为它详细描述了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案的核心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9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 1●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力求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的口算除法教学模式,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中,围绕着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这一中心组织教学。
一是创设分气球情境,引入探索新知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是在探索新知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三是结合实际问题引入两位数除法的估算,给试商做准备。
四是应用拓展。
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巩固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喜欢气球吗?是呀,五颜六色的气球把我们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更加喜庆。
看,气球飘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来做什么呢?(出示气球图片接图)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略)例1的情境图及分出20个气球的过程与有关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1、教学问题1(1):(1)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生说)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板书:80÷20(2)探索口算方法○1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或问:这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生:(末尾都有0的除法)生:(个位是0)师:这是一个什么数?(整十数)也就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生: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式题。
生:整十数除以整十数。
○2师:80除以20怎样算呢?(或问:80除以20等于4是怎样算出来的呢?)○3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开始)○4反馈讨论结果:师:刚才我们听到很多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板书:(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80÷20=4○1想:8÷2=480÷20=4○2想:8个+÷2个+=480÷20=4○3想:(4)×20=8080÷20=4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80和20末尾的零都不看,先算8÷2=4,所以80÷20=4师:听清楚了吗?谁来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
三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除法中的余数。
2.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的除法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概念: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解释余数的概念。
3. 示例教学:教师用实物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讲解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拓展: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过程。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目。
2.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并写在作业本上。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提高。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八、课后辅导:1. 为学生提供有余数除法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3.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九、家长沟通:1.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向家长介绍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
3. 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进步计划,促进家校合作。
十、拓展活动:1. 组织有余数除法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案解析第一章:除法的概念及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除法的意义:平均分、分配、倍数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
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2.2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步骤:写除法式、试商、写余数、商上写、检验。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2.3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步骤。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第三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3.2 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步骤:写除法式、试商、写余数、商上写、检验。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3.3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步骤。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第四章: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4.2 教学内容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步骤:写除法式、试商、写余数、商上写、检验。
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4.3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步骤。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第五章:除法运算的拓展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拓展与应用。
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除法运算的拓展: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的除法运算。
除法运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5.3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拓展。
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口算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除法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快速地进行口算除法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意义和应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学讲解:a. 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法理解计算过程。
3. 课堂练习:a. 设计不同难度的口算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题心得和方法。
4. 游戏教学:设计口算除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评价学生对口算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将口算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时计算找零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节奏的把握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口算除法计算方法的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2. 口算除法游戏道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尤其是当十位上有余数时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口算:60÷3= 80÷2= 90÷3= 40÷4=(2)用竖式计算:28÷2=2、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三年级两个班共植树 42 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2÷2(2)用小棒分一分请同学们拿出 42 根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式计算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42÷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4)展示交流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讲解算理结合小棒的分法,讲解 42÷2 的算理:先用 4 个十除以 2 得 2 个十,商 2 写在十位上;再用 2 个一除以 2 得 1 个一,商 1 写在个位上。
(6)规范书写教师示范 42÷2 的竖式书写格式,强调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书写位置。
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16 页“做一做”。
(2)用竖式计算:68÷2 55÷54、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5、布置作业(1)教材第 19 页练习四第 1、2 题。
(2)思考:如果是 52÷2,应该怎么计算?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分小棒,直观地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在教学竖式计算时,注重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让学生明白了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的教案5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的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1)20×4=30×7=(2)90里面有()个十,450里面有()个十。
(3)120÷3=320÷8=70÷7=180÷6=2估算:81÷8≈122÷4≈3.分气球。
(1)4个班,每班有20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有80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几个?(3)出示图: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二探索新知(1)第三个问题怎样列式?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组内同学听一听。
(2)学生先独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3)汇报口算方法: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给大家说说?①20×4=80,所以80÷20=4②8÷2=4,所以80÷20=4(4)有的同学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有的是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再和同桌说说。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5)出示估算:83÷20≈80÷19≈看一看这两道题,能不能运用你以前的学习经验和刚才的口算方法来解决它们。
女生第一道,男生第二道,想好后同桌互相说说。
然后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可以怎样做?(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7)做一做:(口算,并说出想的过程)60÷20=90÷30=80÷40=62÷20≈93÷30≈80÷38≈3考考你。
《口算除法》(教案含练习)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及意义。
2. 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除法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除法的概念及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讲解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掌握方法。
(3)讲解如何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口算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提高通过PPT展示一些口算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讲解易错点。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口算除法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口算除法》2. 板书内容:(1)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自主选择一些口算除法题目进行练习。
3. 拓展练习: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
2.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3. 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学生完成情况如何。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基本的笔算除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本的笔算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笔算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方法3. 应用基本的笔算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基本的笔算除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过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基本的笔算除法的掌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方法,包括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情况。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除法的概念和基本的笔算除法运算方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布置一些基本的笔算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运用基本的笔算除法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以及与同伴的合作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基本的笔算除法的掌握程度。
3. 思考题解答情况:评价学生运用基本的笔算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材。
2. 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练习题。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演示和展示除法运算过程。
三年级下册除法的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案】“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并正确进行笔算。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
学情分析: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困生有5个,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
措施是: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约束自己、锻炼自己。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2、笔算39 14说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
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说的板书:三年级1班和三年级2班要植树42棵,四年级1班和四年级2班要植树52棵。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怎样列式?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合作探究,领悟算法(1)前面我们复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大家试试,小组讨论后各组把竖式写到黑板上(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老师板演竖式计算最规范的格式(1)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老师板书:26252412(2)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除法的异同?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 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要从被除数的()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要注意()比除数小,把()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继续除。
3、理解算理242强调:先用2除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后用2除哪一位上的数?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4、概括笔算方法从十位算起,每位上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十位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组成新的数来继续除。
计算过程要按照商、乘、减、比、落得顺序笔算。
四、巩固练习1、完成p16“做一做”2、完成练习四第2题3、判断改错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练习四第1题【篇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学设计】课题3:笔算除法(1)一、教材分析:教材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写法。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班级:三年级班四、教学时间:2012年月日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分小棒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六、教学重点:学会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七、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的定位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九、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指导法、讨论法、交流法等十、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题等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二)、新授: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4、让学生说说理由。
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数,分一分。
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教师边板演边讲解:(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前3小题。
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第2题第一排4小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班级:三年级班四、教学时间:2012年月日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继续除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
七、教学难点:明白笔算除法的算理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九、教学方法:讲解法、指导法、讨论法、交流法、观察法等十、教学准备:人民币100元3张、10元4张、2元1张、小黑板等十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察:一共有多少元?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钱呢?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二)、教学新知: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2、想想:怎样计算呢?用小棒摆一摆。
3、指名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答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答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4、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边板书边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后3小题。
2、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后4小题。
3、展示学生作业。
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交流交流。
【篇三: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除法教材简析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目标1.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单元重点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方法: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要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分桃子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68中的6表示图中的那部分?8呢?” 2.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3.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学生汇报:口算:竖式计算:请你根据刚才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2.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问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 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
2.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2页六、板书设计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七、教学心得(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感悟)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