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肉鸡保温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356.61 KB
- 文档页数:1
冬季肉鸡饲养管理的要点-养鸡技术陈秀华(吉林省洮南市草原工作站137100)1鸡舍保温性能好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多变,再加上舍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
不但要保证鸡舍可以通风换气,而且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
避免仔鸡因为温度低,出现扎堆而挤压致死的情况出现。
在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不能使鸡舍的温度处于忽高忽低的状态,一定要严防因为温差过大而造成肉鸡出现应激反应。
一般情况下,通风口的位置最低是在鸡背上方的1.5米。
一旦气温发生急骤下降时,保温的工作做不好,就会使肉鸡的外部出现风寒,进而发生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所以,肉鸡饲养者一定要掌握好鸡舍的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温的工作。
对于肉鸡,若平地饲养需要将垫料加厚,通过垫料可以使鸡舍内的温度提升,同时垫料要勤换,在中午时要开窗通风。
通常情况下,在肉鸡6日龄时就需要对其开始通风,同时随着肉鸡日龄的逐日增加要将通风量适当的增加,保证鸡群可以有充足的氧气。
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三天,要保证鸡舍的温度在34.5~35.0℃,此温度可使鸡的精神状态最佳。
与此同时,要对鸡只的活动状况进行注意和观察,进而做及时的调温。
一旦鸡有扎堆和缩头等现象发生,表明鸡舍的温度比较低,这时就要提高鸡舍的温度。
若鸡有张开口喘气的现象,表明鸡舍内的温度比较高,此时要适当的降低鸡舍的温度。
2避免氨气的蓄积冬季要保证鸡舍温度稳定,不能忽视鸡舍的通风换气。
若不能将鸡舍内的粪便以及潮湿的垫料做及时的更换,就会造成氨气在鸡舍内蓄积,浓度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引发肉鸡的其他疾病。
氨气会刺激肉鸡的呼吸道黏膜以及眼角膜,使肉鸡出现精神不振和食欲减退的现象,甚至使肉鸡出现咳嗽、角膜发红等问题,最终死亡。
冬天天气寒冷,鸡舍内氨气的蓄积会使肉鸡的代谢率变强。
而商业肉鸡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进而导致肉鸡出现腹水综合征。
避免氨气对肉鸡产生不好的影响,首先铺设的垫料厚度要在5厘米之上,其次在操作时,不要在垫料上洒水,避免因水槽漏水而将垫料弄湿()。
冬春季养好肉鸭的关键技术冬春季节气候潮湿、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是一年中养鸭条件最恶劣的时候,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鸭群管理难度大。
总结近几年来技术服务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将冬春肉鸭饲养管理工作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防疫防疫是一个永远不容忽视的话题。
按时、保质、足量的备好各种疫苗、强化各项消毒措施、搞好舍内外卫生,是搞好防疫的关键。
要做好以下工作。
1.1 按既定免疫程序要求,做好疫苗接种养殖户应制订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严格接种好疫苗。
正确接种疫苗须注意如下问题:疫苗品种应与鸭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问内用完;每只鸭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 h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消毒。
1.2 做好进出消毒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拉运鸭苗、饲料、谷壳等时,必须要求司机用彩条布等盖好。
减少不必要的串联,饲养员不能串门,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鸭舍,谢绝参观。
人员出入必须更衣换鞋,车辆进出必须消毒;帮人捉鸭或外出回来一定要更换衣服或冲凉。
1.3 做好鸭舍内外消毒在鸭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
要抓好3个环节,即雏鸭人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鸭后的消毒工作。
雏鸭人舍前,鸭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毒(鸭舍内应反复消毒3次以上)。
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3个要点:鸭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水。
喂鸭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
平时要坚持对鸭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鸭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
带鸭喷雾消毒可将鸭群体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减少到最低程度,切断相互间感染机会,是减少传染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消毒时间的掌握上应打破过去免疫前后2 d禁止消毒的概念,改为防疫前4 h,防疫后2 h内不进行喷雾消毒。
因育雏期间防疫密度大,次数多,若免疫前后几天不消毒,消毒空白时间过长,病原微生物很快积累,在免疫2 h后抗体产生前就有可能进入组织,根本就杀灭不了,极易造成雏鸭疫病发生。
冬季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很多家禽动物在冬天的时候都需要养殖户朋友格外细心呵护,一旦管理工作没做到位,就可能会造成养殖的动物大量发病甚至死亡。
今天咱们下面要来学习了解的是冬季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要点一:鸡舍保温在冬季外界气温突然下降时,如果鸡舍密闭性较差,很容易造成贼风和过堂风入侵,鸡只外感风寒发生感冒和呼吸道症状,甚至挤压扎堆而死。
因此,养殖者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确保鸡舍保温性能良好,做好鸡群防寒保暖工作。
具体做法:首先在建设鸡舍时,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
如果鸡舍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堵塞所有漏风缝隙,将不用的进风口、湿帘和风机等用棉被密封好。
若是平养鸡舍,则要加厚垫料。
在通风换气时,保持舍内适宜温度。
育雏前3天舍内温度控制在33~34℃,从第四天开始每天降低0.5℃,第一周周末舍内温度保持在29~30℃,到第三周周末温度下降至20~25℃。
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和鸡群状态及时调节舍温,避免鸡只因温度过高发生糊肛或温度较低发生扎堆现象。
整个育雏过程中鸡只的正常状态表现为:精神活泼、分布均匀、饮食正常。
要点二:适当通风冬季进行通风换气时,避免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以免温差过大导致鸡群出现冷应激反应或发生呼吸道疾病。
具体做法:建议进风口位于鸡背1.5米以上,同时调控好进风口大小和角度,使进入鸡舍的冷空气向上走,并与屋顶的热空气混合后再回落到地面。
如果是人工控制的通风系统,尽量选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界温度较高或者鸡群采食完饲料2小时体内增热最多时开窗通风,这时鸡群冷应激反应较小。
同时,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逐渐加大通风量。
冬季通风的原则是,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
要点三:防止氨气蓄积在冬季,养殖场为给鸡舍保温会减少通风量,如果再加上不能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或因饮水管理不当积水较多,尤其是垫料平养时,潮湿的垫料很容易产生氨气,使舍内氨气浓度增大,刺激鸡只眼角膜和呼吸道黏膜,导致鸡群精神状况差、食欲不振、饮水增加,甚至呼吸困难、咳嗽、流眼泪,直至死亡。
冬春交替四大要点调整肉鸡饲养管理目前天气已逐渐变得温暖,但偶尔还是会比较寒冷,为顺利过渡转季,稳定肉鸡生产,需及时调整肉鸡饲养管理重点。
一、通风换气在温度达标的前提下,2周龄前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3周龄始增大通风量,4周龄后以通风为主。
1、鸡舍通风按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的顺序操作。
早上喂鸡前,应先加大外围帐幕通风量,及时排放夜间舍内废气。
2、育雏保温期间,育雏室“屋中屋”的天花胶纸交接处,要间隔一定的裂缝,不能密封;育雏温度达标时,可适当加大外围帐幕通风量,以便于屋中屋内的废气排放及新鲜空气的流入。
30天龄后应拆除天花胶纸。
3、当舍外温度达到20℃或以上时,对3周龄以上肉鸡应加大通风换气,外围帐幕拉至一半高度,但注意迎风面开小些,背风面开大些;晚上开小些,白天开大些;风力缓和舒适时,外围帐幕可全面拉底,使舍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
二、强化鸡群放养管理放养前对运动场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括清理场内垃圾、积水,并喷洒消毒水和铺洒石灰粉。
消毒前最好能够铲除表面泥土并在表层重新铺上新泥土。
非雨天或非雾霾天气下,所有鸡群达到30天龄必须要放养。
早上喂鸡约9点后打开地脚窗让鸡群自由向外活动。
运动场绿化要求遮荫面积达到50%-70%为宜。
凉棚、树荫、茂密枝叶下等地方要配置充足的饮水器和料桶,坚持每天在运动场喂水喂料,以减少舍内饲养密度,增加鸡群光照,提高肉鸡产品质量。
三、加强垫料管理定期清理、更换潮湿、结块的旧垫料,保持舍内垫料干爽。
一般要求育雏25天龄后更换一次,中鸡阶段约10天更换一次,大鸡阶段约7天更换一次,主要针对饮水器周围等垫料容易潮湿的位置,应随时清理更换,其他位置垫料仍保持干爽的可不需清理,具体清理间隔时间按垫料质量和舍内氨味浓度而定。
日常翻松垫料时,注意在天气好的早晨进行,打开外围帐幕,使翻松后的氨味能及时排走。
四、加快扩栏速度7天龄左右开始逐步扩栏,扩栏要逐步进行,新扩地方应加上新的垫料,接种球虫疫苗的鸡群应注意新旧垫料混合使用。
冬春高效安全养鸡四重点等作者:冯小鹿等来源:《农家参谋》2009年第03期一、防冷害冬春天气寒冷,鸡很容易受凉,产生冷应激。
应激使鸡只产蛋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若舍温过低,还会冻伤鸡冠、肉垂和鸡脚。
鸡只在寒冷的鸡舍里,往往缩成一团,通过分解体内脂肪产生大量热量抵御寒冷,或者加大采食量进行自我调节。
这样不仅削弱体质,而且降低饲料转化率。
因此,做好鸡舍防寒保温工作是冬春季饲养管理的头等大事。
如果发现鸡舍顶棚和北墙有结霜现象,应增加保温层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增加隔温层,堵严北窗。
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方,设挡风屏障以缓解寒风侵袭。
二、调日粮冬春季节,肉种鸡每天能采食150~170克饲料,使饲料热能提高到12.1~12.3兆焦,即能满足低温热量的需要。
应随时注意气象预报,在寒流来前1~2天给每只鸡增加10~20克饲料,持续3~5天,以维持体温和产蛋水平。
气温每下降3℃,应加料5克左右。
寒流过去、气温回升后,再恢复原来饲料量。
同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数量。
在饲料中增加高能量的饲料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
三、适通风冬春季为了保温,往往关窗闭门、四处严密,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湿气增大、垫料潮湿;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及粪臭素等倍增;灰尘及微生物等超过鸡舍卫生标准。
轻者对鸡的羽毛生长和脚部不利。
重者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肉仔鸡腹水症等。
因此,冬春季鸡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气流速度,使鸡舍内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达到鸡舍卫生标准要求。
四、防缺锰冬季青绿饲料缺乏,鸡常以玉米、豆类、麦类等籽实饲料为主,而籽实饲料中含锰量少,易造成鸡锰营养性缺乏症。
鸡缺锰可导致骨骼发育不正常,种鸡缺锰还会造成鸡胚畸形、孵化率降低。
因此,冬季要特别注意锰的供给。
补锰方法:无论是蛋鸡、种鸡还是雏鸡,均可按每100千克饲料加8克硫酸锰的比例添喂。
因微量元素添加量小,不易拌匀,易造成采,食不均,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
冬春季节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技术服务经理史振兴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温度低下、雨雪偏多、昼夜及舍内外温差大,导致鸡疾病多、长速慢、产蛋率低、成本高及成活率低。
笔者认为冬春养鸡是一年中最难的季节,要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适宜的温度温度是维持鸡生长的必备条件,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鸡的理想温度,育雏期32-35℃,育成期20-25℃,并保持相对恒定,而冬春季节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故应加强育雏期的保温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贼风和穿堂风的侵入。
鸡群分布均匀,饮食正常、宁静、活动自如,无扎堆呆滞即为理想的温度。
二、合理的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提高场地利用率的措施,也是利用鸡体散发的热量提高舍内温度、降低鸡场费用的有效手段。
由于冬春季环境温度低,一般饲养密度可比其它季节提高10%-15%。
三、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冬春季节由于饲养密度加大,强调鸡舍保温而往往忽视通风,因而极易导致舍内空气污浊, 病原体大量滋生。
鸡长时间吸入CO2、氨气、H2S等有害气体及生长在病菌滋生的环境中,如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CO2中毒症往往高发,导致成活率。
产蛋率下降。
正确的方法应该每隔1-2小时通风5-10分钟。
特别是塑料薄膜保温的育雏阶段,最好在棚顶部开设数个天窗,达到即保暖又排浊气的目的。
当人进入鸡舍无不良异味感,棚内四周塑料膜上无水珠粘挂即可认为理想的环境。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而实用的通风方法:此法的特点是新鲜空气在鸡舍的上方进入,下面排除废气,很好地解决了冬春季节不能开门窗对流通风的问题。
(一)、材料1、直径25厘米的通气筒(可用直径4寸、长4米的PVC下水管)2、风向罩3、可调性进气窗4、可调性出气挡风板(二)、方法1、鸡舍内按每20-30平方米竖起一通气筒,筒的上端通出鸡舍房顶并高出房顶最高位置l米左右作出气口,出气口处加可随风向转动的风向罩,筒的下端用支架撑起离地面20厘米左右。
冬季肉鸡鸡舍如何防寒保暖落实防寒保暖和防疫消毒两大工作是冬春季肉鸡饲养成功的关键。
那么,冬季肉鸡保温需要注意什么?1、进苗前及时检修鸡舍,对破损的帐幕、胶纸等及时作修补或更换,确保整幅完整无损。
2、在鸡苗进舍前进行预温。
预温时间根据天气温度而定,一般要求冬季提前8小时预温,使育雏舍内温度达到35摄氏度,对竹丝鸡应达到36摄氏度。
3、鸡舍内应有可正常使用的温湿度计,并吊挂在离地面0.3-0.5米高处的墙壁上,鸡群活动区域的前中后三处各放置一个,但不能太靠近热源或偏角地方,以准确反映实际温湿度。
同时应结合鸡群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
4、在扩栏、分群、断喙、接种疫苗时及往后3天,舍温应适当提高温度2-3摄氏度,确保饲养环境温暖舒适,以减少该类应激对鸡群的不良影响。
5、冬季鸡舍防寒保暖还需做到饲养全过程要随时根据舍温变化使用保温设备来保暖。
当舍温低于18摄氏度时,对所有鸡群必须进行人工加温,并全天保持舍温在20-23摄氏度。
温度正常标准:鸡只在舍内散步均匀,羽毛贴身,饮食良好,无张口呼吸,无打堆现象。
若鸡群长期处于低于13摄氏度环境中时,会因冷应激造成饲料消耗且转化率降低,极易诱发疾病,甚至打堆、死亡等。
6、保温只能通过加多煤炉或加大烧煤量来提高温度,绝不能靠密封来保持或提高温度,否则会出现缺氧情况或诱发法氏囊病、肾型传支等疾病。
7、全面协调好保温与通风换气工作。
通风应遵循“由上而下,先里后外”的方法。
育雏期通风程序:先打开屋中屋或天花胶纸的顶部→鸡舍外围上层帐幕→鸡舍外围下层帐幕→屋中屋的侧面薄膜→最后开地脚窗。
注意防止冷风、“贼风”和穿堂风直接吹在鸡身上。
育雏前期鸡舍以密闭为主,到6日龄左右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逐步加大通风量,使鸡舍内有足够的氧气。
保温期间应留有一定的缝隙作通风换气,便于保温棚内的废气排放及新空气的流入。
舍内通风标准应是闻不到较浓的氨气味,屋中屋及天花胶纸无水珠、无灰尘。
如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时,应马上拉开屋中屋及外围所有胶纸作全方位通风,在确定煤炭正常燃烧,舍内空气良好并后才重新拉合胶纸作密封保温。
春季咋给肉鸡舍增温保温作者:来源:《吉林科技报》2016年第11期春季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低。
如果育雏温度过低,肉鸡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疾病等。
幼雏为了取暖相互挤压,容易造成扎堆现象,影响采食和活动,造成伤残,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亡。
因此,不少养殖户问咋给肉鸡舍增温保温,现将肉鸡育雏的增温保温措施介绍如下。
一、及时对鸡舍进行检修和维护屋顶及四壁缝隙及时用填充物塞住,并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对损坏的门窗及时进行修补,并用塑料布或草帘将门窗覆盖,减少热量从墙壁散失。
二、加厚鸡舍内所铺的垫料垫料应新鲜、干燥、柔软、不易霉变、吸水性好,铺设厚度开始以10厘米为宜。
三、采用勤晒、勤换的方法千万不能让鸡卧在潮湿的垫草上,同时有条件的可定期更换潮湿的垫料。
还可用塑料膜在鸡舍内搭建一个简易的天棚,形成一个隔热层,减少热量从屋顶的散失。
或在离地2米处,横架竹竿,铺上草帘或塑料布,以利保温。
四、安装增温器具1.安装温控器利用温控器控制鸡舍的温度和通风量,实现最小通风量管理,这样既能使鸡舍的温度满足鸡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又节约了煤炭,还减少了冷风对鸡体的应激。
2.安装导风管在鸡舍两侧纵墙每隔4米安装1个直径为16~18厘米、长度为3.5~4米的导风管,沿顶棚安装,采用塑料、聚氯乙烯、玻璃钢等轻质材料,可有利于最小通风量控制,降低鸡的应激反应。
3.暖风炉供暖在所有供暖方式中,以暖风炉热效率最高,升温快,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鸡舍温度的需要。
冬季舍内排出的废气与补充的新鲜空气温差较大,废气余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因此,为解决通风换气与保温这一矛盾,可采用舍内废气中的余热暖风炉,能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4.推广吊烟筒如果采用火炉供暖,要尽量延长烟筒在舍内的循环长度,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尽可能散发在鸡舍内,减少热能浪费,以出烟口手摸不到热为准。
一般烟筒长度在20米左右。
5.搭建保温棚目前一些养殖户通过在鸡舍外墙前后两面搭建塑料薄膜保温棚的方法,借助太阳能供暖,这样既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又减少了鸡舍热量的散失,还可节能1/3左右,同时避免冷风直接吹进鸡舍造成冷应激。
浅谈春季肉鸡饲养管理要点作者:孙海岩来源:《新农业》2019年第02期春季气温回暖,但是昼夜温差仍然较大,此时是肉鸡的疾病高发期,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肉鸡的健康。
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保证环境卫生清洁以及疾病防控。
以下对春季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1 做好环境控制工作春季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回升,此时不能过早的撤掉鸡舍的保温设施,并且要注意防止贼风侵袭,否则容易引起肉鸡感冒,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
在做好保溫措施的同时需要合理的对鸡舍进行通风,减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防止空气质量过差引起的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等。
春季做好温度和通风之间的良好配合是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通风可以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时进行,通风口设置在距离地面l.5米以上,防止空气直吹鸡只身体,同时要避免穿堂风。
肉鸡比较胆小,容易受环境中各项因素的刺激,所以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
2 保证环境卫生干净春季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要做好鸡舍内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害鸡只,影响养殖效益。
日常饲养中,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包括鸡舍内的地面、墙壁、器具、设备等。
雏鸡在育雏前需要彻底消毒育雏舍一次,并空置一段时间再安排雏鸡进入。
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注意卫生死角处的清洁。
保证环境的干燥,能够有效抑制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消毒药剂应该轮换着使用,做到科学消毒,防止细菌耐药性。
3 提供充足的营养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饲料的质量,禁止将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给肉鸡食用,每日饲喂后剩余的饲料也要清理掉,不能残留在料槽中,饲喂的饲料要易消化。
同时还要保证饮水的清洁。
4 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春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此时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能够在此时大量繁殖,要注意疾病的防控,以保证肉鸡能够健康的生长,只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
随时观察鸡群的状态,发现有疑似患病的情况准确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汇报人:2023-12-07contents •引言•保温方法•保温设施•保温注意事项•防疫措施•管理措施目录01引言0102冬春季雏鸡保温的重要性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雏鸡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冬春季的低温环境对雏鸡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雏鸡感冒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死亡保温不当的后果01020304在低温环境下,雏鸡容易感冒,导致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肠毒血症。
保温不当会导致雏鸡的生长发育受阻,体型瘦弱、抗病能力差。
严重的保温不当会导致雏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02保温方法适用于小型养鸡场和家庭养殖。
适用范围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度。
优点容易造成雏鸡缺氧,需要定期添加燃料,安全性较差。
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要防止烫伤雏鸡。
使用建议火炉保温适用范围优点缺点使用建议红外线灯保温加热均匀,温度稳定,使用安全。
成本较高,耗电量较大。
使用时要注意保持灯具清洁,避免影响加热效果,同时要控制好照射距离,防止烫伤雏鸡。
适用于小型养鸡场和家庭养殖。
适用于大型养鸡场。
适用范围优点缺点使用建议加热均匀,温度稳定,使用安全,成本较低。
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使用时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雏鸡缺氧,同时要控制好风速和温度,防止烫伤雏鸡。
热风炉保温03保温设施应选择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砖、水泥等。
建设材料内部设施通风设备保温室内应配备供暖设备、饮水器、料槽等必需品。
为了防止室内空气过于闷热,应设置通风口或安装排风扇。
030201保温室的建设根据鸡的品种和年龄选择合适的保温垫,如电热板、红外线灯等。
类型选择在使用前应先检查垫子的工作是否正常,确保电线不裸露,以免雏鸡烫伤。
使用方法定期检查垫子的温度,确保雏鸡不会受到过热或过冷的影响。
定期检查选择红外线灯或普通灯泡作为保温灯。
类型选择将保温灯悬挂在雏鸡上方约20-30厘米处,以提供均匀的加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