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78 KB
- 文档页数:5
1.写作基础知识:
(1)词语的准确使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句子的基本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概念和用法。
(3)语段的组织:课文中的短文都是由一段段组成的,要求学生学会
整理材料,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语言。
2.课文及词语解析:
(1)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够根
据课文进行复述和总结。
(2)生词解析:对一些生词进行解析和理解,如:寄予、承载、伴随等。
(2)文章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能够分辨文章的类型并读懂相关的内容。
4.课文中的情感:
(1)情感的表达: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等,能
够准确地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
(2)对情感的理解:理解并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的原因和内在动机。
5.语言点:
(1)词语的比喻意义: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的比喻意义,如:爱
情的火焰、蔚蓝的天空等。
(2)修辞手法:例如夸张、对比、排比、设问等,能够读懂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作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每年的开学季,都有许多学生迎来了全新的学习生活,而对于初中的新生来说更是如此。
初中不同于小学,各个学科的难度都有所提高。
为了帮助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小学归来》、《我的课桌》、《大钟寺》等课文,其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也有较高的要求。
1. 对于文言文,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和语言特点,具体包括:(1) 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夸张等。
(2) 常见的文言词汇:如何、何以、何人、何事、何处等。
(3) 古代典籍:掌握了《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代典籍的内容,将有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2. 对于现代文,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1) 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等。
(2) 运用常识: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阅读态度:具备批判思维,对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数学在数学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1. 有理数的概念: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何对正负数进行分类和比较大小,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2. 基本性质: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及其运算规律,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等基本性质。
3. 运算法则: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和运算规律,尤其需要注意正负数的运算法则和符号规律。
英语在英语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基础语法知识和日常用语。
1. 时态:了解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概念和用法,如何在句中正确使用时态。
2. 名词和代词:认识名词和代词的概念及其基本用法,如何正确使用单数和复数形式,以及正确使用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等。
3. 日常用语: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和礼貌用语等。
综合以上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方面的重要知识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1. 多读书、多复习:语文的学习需要打牢基础,数学的学习需要反复练习,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和书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的课程知识,也为了让同学们考取优秀的成绩,WTT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点一、字词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n ) 轻捷(ji? ) 蟋蟀(xī shuài)臃肿(yōng zhǒng) 相宜(yí) 书塾(shú) 蝉蜕(tuì) 人迹罕至( jì hǎn) 人声鼎沸(dǐng)斑蝥(máo) 窍(qiào) 覆盖(fù) 收敛( liǎn ) 脑髓(nǎosuǐ) 秕谷(bǐ gǔ) 鉴赏(jiàn shǎng)肿胀(zhàng) 叮嘱(dīng zhǔ) 恐惧(kǒng jù) 骊歌(lí) 花圃(pǔ ) 耻笑(chǐ) 玉簪花(zān)衣襟(jīn ) 掸子(dǎn zǐ) 徘徊(pái huái) 栅栏(zhà lán) 蒲公英(pú) 丑陋(l?u) 讪笑(shàn)嫉妒(jí dù ) 啄(zhu?) 吐绶鸡(sh?u) 篱笆(lí bā) 沼泽(zhǎo z?) 沮丧(jǔ sàng) 嘎(gā)泥泞(nìng) 骇人(hài) 简陋(l?u) 铰链(jiǎo liàn) 冰雹(báo) 木屐(jī) 飕(sōu) 佣人(y?ng)灌木(guàn) 恭敬(gōng jìng) 火钳(qián) 弥漫(mí màn) 瞬息(shùn) 幽寂(jì)荒草萋萋(huāng qī) 涉足(sh?) 伫立(zhù) 足迹(jì) 路径(jìng) 忧郁(yōu yù)皆(jiē ) 邑(yì) 扳(pān ) 环谒(y?) 泯(mǐn) 方仲永(zh?ng) 延绵(yán mián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字音字形1.宰割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奠基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难堪仰慕选聘热泪盈眶罗布泊马革裹尸夐不见人河水萦带风悲日曛兽铤亡群蓬断草枯颤抖层出不穷昆仑燕然勒功殷红挚友彷徨铤而走险2.地壳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炯炯目光衰微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梳头凌乱无暇及此凌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抱歉深宵伴侣漂白小楷群蚁排衙硕果卓越校补赫然而出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独裁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热情澎湃3.明朗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深恶痛绝揩桌子油腻洗澡悠然阖眼吩咐抹杀疙瘩不以为然揩油捆扎间断叱咤风云二、解释成语并造句1.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热泪盈眶马革裹尸夐不见人河水萦带风悲日曛兽铤亡群蓬断草枯层出不穷燕然勒功铤而走险2.锲而不舍炯炯目光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无暇及此凌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群蚁排衙赫然而出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热情澎湃3.深恶痛绝不以为然4.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三、文学常识(1)杨振宁,美籍华裔___________学家。
与___共获1957年诺贝尔______学奖。
(2)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
为中国成功研制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______”功勋奖章。
《邓稼先》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也是一篇典范的________。
(3)闻一多,我国著名()()()。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学术著作___、___等。
(4)《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30年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并得到了老诗人闻一多,王统照的热心教诲,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
而其中《》是诗集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是诗人的标志性作品,也奠定了诗人明快,严峻的创作诗风。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章知识点七年级下语文第一章主要涉及到了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中的入门教程。
本章内容囊括了汉字、语词以及句子的学习,为后续语文学习的深入打下了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一、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文字体系。
汉字的学习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但汉字繁杂生僻,所以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笔画:认识笔画是分辨汉字的首要条件,掌握笔画也是写好汉字的前提。
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折等六个基本笔画。
2、基本字形:基本字形是汉字的雏形,也是美观、规范汉字的前提。
掌握基本字形有利于认识汉字并提高汉字的书写质量。
3、习惯用字:习惯用字是指经常用到且民间广为流传的字,这些字在应用中的频率比较高,掌握习惯用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日常应用中的汉字。
二、语词语词是汉字组成的有意义的语言单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掌握语词的学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
1、词语的基本认识: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词语就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文字组合。
词语是语言的生活化表现,掌握词语的构成和应用对于阅读、口语和写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词性的认识:在词语中,每一个汉字都是具有一定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掌握词性并进行分类有利于汉字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
三、句子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言结构。
掌握句子的基本句型和基本成分,有利于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1、句子的基本分类和术语:句子按结构和功能分类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掌握句子的基本分类和术语,对于理解句子内涵、准确运用语言有积极意义。
2、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等。
对各种句子成分的掌握是句子理解和写作的必备知识。
总之,七年级下语文第一章知识点虽然只涉及到汉字、语词和句子的基础概念,但是这些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对于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语文初一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邓稼先》生字元勋yuánxūn奠基diànjī 选聘xuǎnpìn 谣言yáoyán 背诵bèisòng 昼夜zhòuyè 昆仑kūnlún 挚友zhìyǒu 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 至zhì死sǐ不懈búxiè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 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 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 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词语解释至死不懈xi 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 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 ìn :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 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 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 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 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 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 ūn :立大功的人。
鞠j ū躬尽瘁cu 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 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 àn 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 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 ǎo :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 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概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集中体现其实际用语能力的需求,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将重点围绕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展开。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单元的核心知识点。
一、汉字的组成和构成规律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体系,构成了现代汉语的基础。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和理解汉字的本质特征,如何识记和写写汉字。
同时,还要提醒学生重视汉字的组成和构成规律。
正确认识和理解汉字,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用语和写作的能力。
二、拼音的书写和发音规律拼音作为现代汉语音写体系的一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里,学生将重点学习汉语拼音的书写和发音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拼音汉字的用法和基本技巧。
这个环节将使学生的用语和表达技能得到更细致、更全面的培养。
三、词汇的分类和运用词汇作为语文表达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
在本单元里,学生将学习词汇的基本分类和运用。
学生将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他们所需要运用的词汇,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成完整的句子和短文。
四、课文的朗读和理解课文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本单元里,学生将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来建立起句型、词汇和语法规律的基础。
同时,正确领悟课文的含义和情感,对实际的用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根本的意义。
五、句子的分析和构曲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正确运用句子必须要通过分析和构建。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构建句子,理解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规律,同时使他们具备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总的来说,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基础单元。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获得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语言素养,这也为他们未来更进一步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流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这种高质量的用语能力深深地内化在他们的内心。
七年级语文每单元知识点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七年级的学生们需要全面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才能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七年级语文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学习阶段。
一、人教版七年级上1. 第一单元:语文常识2. 第二单元:词语运用3. 第三单元:句子结构4. 第四单元:繁简转换5. 第五单元:作文与应用写作6. 第六单元:文言文基础二、人教版七年级下1. 第七单元:词汇积累2. 第八单元:句子成分3. 第九单元:语言表达4. 第十单元:写作与鉴赏5. 第十一单元:文言文阅读6. 第十二单元:现代文阅读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所有单元及其知识点,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
一、人教版七年级上1. 第一单元:语文常识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常识,包括语文的发展历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方法等。
2. 第二单元:词语运用这个单元主要是关于词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的分类、词性、词语辨析等。
3. 第三单元:句子结构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复合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等。
4. 第四单元:繁简转换这个单元主要是关于繁简转换的内容,包括词语繁简转换、句子繁简转换、文章繁简转换等。
5. 第五单元:作文与应用写作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作文的基础知识,包括作文的格式、写作技巧、写作注意事项等。
6. 第六单元:文言文基础这个单元主要是关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的语言规范、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等。
二、人教版七年级下1. 第七单元:词汇积累这个单元主要是关于词汇积累的内容,包括词语辨析、词语造句、词语拼写等。
2. 第八单元:句子成分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基本概念,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3. 第九单元:语言表达这个单元主要是关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选择和修辞等。
4. 第十单元:写作与鉴赏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写作和鉴赏的基本知识,包括写作思路、写作技巧、鉴赏方法等。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提分必备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网《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单元字词汇总1.邓稼先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xiāo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何妨一下楼钻探:动词,这里是钻研的比喻说法。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高标:名词,很高的标准。
标,标准。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详,安稳。
阿司匹林:一种解热镇痛药。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一)课文字词详解孙权劝学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2·1·c·n·j·y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变色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
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