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_武术类运动少年拳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八年级《少年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二、教材分析:目前是“疫情”的特殊时期,虽然足不出户,但锻炼身体是终生之事不可耽搁。
响应上级号召,特选择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少年拳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此套拳法套路简单,但方向多变,脚步灵活,并且不受场地影响,居家就可以进行锻炼。
因此特别适合八年级学生进行练习。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是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一些新鲜事物好奇性较强,并且通过一些节目或视频对武术有过了解,武术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今这场与病毒的攻坚战,告诫我们长期有计划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作用。
并且少年拳的身型在学练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端正身体姿态;多变的手法和稳固有力的步法可以提高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教学方法:由于情况特殊,与学生无法互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了“讲解示范法”、“直观教学法”、“语言激励法”、“实际锻炼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模仿练习、完整动作练习、巩固练习、自主练习形成技能。
五、教学策略:(一)准备部分:1.强调运动注意事项2.热身运动:活动各关节3.复习手型、步型。
教学策略:用概括性语言,示范并讲解基本手型与步型的标准。
(二)基本部分1.完整示范少年拳套路;2.学习少年拳拳的第一至第五动;教学策略:先进行正常速度完整动作示范,再做一遍慢速动作示范,让学生先对整个少年拳套路有大体上的了解;然后进行本节课所学动作的教学,先示范,后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学生动作注意事项,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动作不规范的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少年拳的基本动作、步法和拳法,理解少年拳的攻防含义。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少年拳的基本动作组合,提高学生的拳术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少年拳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肘法、膝法、步法等。
2. 少年拳组合动作:将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形成连贯的拳术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少年拳的基本动作和步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少年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少年拳的动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确动作的要求。
2. 示范法: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法: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少年拳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少年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肘法、膝法、步法等。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 组合动作学习:教师将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形成连贯的拳术动作。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与比赛: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随后进行分组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练习积极性等。
2. 成果评价:通过比赛或表演,评价学生掌握少年拳的动作质量、连贯性和协调性。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少年拳的基本动作和步法,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武德观念,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武术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学校:经开区实验初中教师:田辉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武术为主教材,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
学习武术的基本组合动作,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先由教师示范少年拳(第一套)基本动作,学生进行练习,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自己从电视、生活中了解到的武术动作,并与伙伴进行武术操动作延伸,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
最后,集体练习组合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让他们在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一节课。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三大目标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男、女混合分组进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三、教法。
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合作互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来诱导学生积极练习。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激趣导课→基本功热身→学习动作→游戏玩乐→调节身心(一)课前准备:通过观看《武术套路》的录像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课:教师介绍:武术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介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点燃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本功热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做热身运动,达到肌体动员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四)自主练习、创编动作:分组让学生练习教师示范的武术动作,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平时对武术的所见所闻延伸创编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