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阵形
比赛阵形就是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全体队员 在场上的攻守力量的搭配、职责分工及位置的排列。它是根据攻 守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足球比赛阵形有了新的发展,巩固 不变的阵形已被“全攻全守”的要求所改变。场上每个队员在明确基本 位置和主要职责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机动灵活地行动。比 赛阵形对队员已不在是刻板僵死的规定。一个球队所采用的阵形应是根据本 队队员的条件、特长和赛队的特点来选择的。
分工,各个位置也有不同的战术要求。
比赛规则
比赛时间:比赛全场时间90分钟,上下半场各45分钟,中场休息不得超过15分钟。
罚球点球:在罚球区内直接任意球的犯规要判罚球点球。罚球点球时,双方队员不能进入罚球区。 如防守方进入罚球区,进球有效,不进则重罚;如进攻方进入罚球区,进球应重踢,如不进则为防守方 球门球。在罚球点球时,守门员可以在球门线上左右移动,但不可以向前移动。
比赛人数
一场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 必须有一名守门员。如果任何一队少于7人则比赛不能开始。 在由国际足联、洲际联合会或国家协会主办的正式比赛中, 每场比赛最多可以使用3名替补队员。 竞赛规程应说明可以有几名替补队员被提名,从3名到最多不 超过7名。
位置
前锋篇: S 突前前锋 SC 突前前锋(中路) SR 突前前锋(右路) SL 突前前锋(左路) SS 二前锋 SSC 二前锋(中路) SSR 二前锋(右路) SSL 二前锋(左路)
欢迎走进足球世界
起源
场地
比赛 规则
足球的起源
2004年初,国际足球联确认足球起 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 最早足球活动。《战国策》和《史记》 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 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 都城临淄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 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 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 士,知有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