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旻莉 凝视着那一轮明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填写古诗文名句或作品名称。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恨别鸟惊心。
(杜甫《》)(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牧《赤壁》)(5),,。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三章》)(6)《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誓死报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ǎo) 镌刻(juàn) 诚惶诚恐合颜悦色B.遒劲(jìng) 瞻仰(zhān) 抑扬顿挫惨绝人寰C.鲜腴(yú) 炽热(zhi) 震聋发聩春寒料峭D.倔强(juè) 濒临(bīn) 坦荡如砥眼花瞭乱根据语境作答。
百草枯黄的暮秋,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庭院园圃,多是圆头肥脑的菊,隆隆盛放仿佛戏里的花旦。
()的妆容下,占尽舞台上的风光,但这并不代表生活里的幸福。
我喜欢野外的小黄菊,鹅黄的瓣如细薄的鳞,一朵就是一只小太阳。
卑微渺小,却可以活得明媚自洽。
老杜说“秋野日疏芜”,有了一片小黄菊就足以灿烂秋野。
而原野上的乌柏树,霜降后,一棵棵如绿孔雀“嚯”地开屏,待斑斓的树叶落尽,柏子在铁黒的枝丫上炸裂,如白梅傲放。
若非有霜,成不了这番风流蕴藉。
心底里,我们总会欣赏苦难中的甘甜、冰冷里的温暖、霜冻下的()。
人生于世,难免困厄—— 一颗心只要经得起霜意,才不觉得冬天难捱。
3.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4.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俄]费特我和你一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你一道漫步”,此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以是“我”相恋的爱人。
B.“在神秘的沉默里”,“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
C.“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诗意拓展,转人到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绘。
D.“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由“我和你”转为“我们”,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闪亮的明镜”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
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特征,表现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
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使用反问语气,诗歌的节奏略为加快,强调了对生活的热切之情。
D.这首诗歌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
3.“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在月亮的清辉里”这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请问有什么艺术效果?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知道,懂得)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B. 声非加疾也(疾:劲疾)孱头(懦弱无能的人)C. 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多:多少)便胜却人间无数(胜却:胜过)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绛皓驳色(绛:大紫)【答案】D【解析】D项,“绛皓驳色”的意思是: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绛:大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
①_______________: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有妄想情绪、妄想知觉和突发性妄想这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不同的症状;继发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妄想,是以错觉、幻觉或情感因素、某种愿望为基础而产生的。
妄想症在药物治疗上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服药周期较长,②_______________,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来化解患者的抵触情绪。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两种,它们各有优劣,一般来说,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复,需要③_______________,也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
【答案】①妄想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②如果患者有抵触情绪(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 ③中药和西药配合使用【解析】第①空,由冒号可知,冒号前后内容一般是总分关系,结合后面“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继发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妄想……”,此处应是说妄想症的类型,可填写“妄想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带上她的眼睛》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27分)1.(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习题。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 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
我蹲下来看。
“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高中语文教学精选课文详解高中语文《淡淡的深情》之探究式阅读精选高中语文教学精选课文详解高中语文《淡淡的深情》之探究式阅读精选《淡淡的深情》母亲赋予我生命。
她只有我一个儿子,不可谓不疼,也不可谓不娇。
然而好多年,母亲对我总是淡淡的。
起初我不甚了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地对慈母之心有了一些理解。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且还是个中文本科。
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这是开天辟地第一个。
左邻右舍的道贺声中,一片“啧啧〞,“啧啧〞里还含着惊诧!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
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随后便要我去亲朋好友家一一拜别,那意思里也带有一点儿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也不见她多么愁。
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
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又继续埋头缝被子。
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没有过高的期望,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路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
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和儿女的眼睛里都注着一泡泪。
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
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条无牵挂,心里轻松,行动潇洒!大学四年,花开花落,一连串长得令人发腻的日子。
读书读烦了,作文作累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
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滕州一中新校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赛龙舟赏月祭土神观花灯B.祭土神观花灯赛龙舟赏月C.祭土神赏月赛龙舟观花灯D.赛龙舟观花灯祭土神赏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_____科学常识的事情。
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
这说明,( )。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_____ 医患信任。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
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尽管现代医学__ ,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
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层出不穷违犯增进日新月异B.层出不穷违反增强突飞猛进C.屡见不鲜违反增进突飞猛进D.屡见不鲜违犯增强日新月异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B.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健康素养C.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D.整个社会都需要提升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B. “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杜甫的《望岳》是望东岳泰山C.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D.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陆游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答案】D【解析】D项“陆游”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且他是宋代诗人而“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A.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B.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C. 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D.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答案】A【解析】判断句中分句间的关系,辨析易混标点符号 B句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问号错用;C句有“等”就不需省略号;D句中句号应在后括号的后面,因为括号内容是紧接前面内容作解释的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孤”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 古代对长辈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B.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C.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有踏青、扫墓、插柳等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和此节日有关D.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白露冬至之后是小寒【答案】A【解析】A项“‘大兄’即‘长兄’ 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有误“大兄”是对朋辈的敬称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B. 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伟大的悲剧》)C. 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带上她的眼睛》)D. 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一颗小桃树》)【答案】A【解析】A项通感将“香气”嗅觉与“淡紫色”视觉沟通起来B项比喻将“冰凌”比作“三角钉C项比喻将“落日六号”所处的环境比作“炼钢炉”D项比喻将“欲绽的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故选A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B.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C.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D.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答案】A【解析】A项问号应放在引号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1)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出来了又不请客摆大 yán xí()!6.(2)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huàn yǎng()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6.(3)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淡你会精神悲戚压抑xíng xiāo gǔ lì()6.(4)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答案】(1)筵席【解析】(1)yán xí(筵席)【答案】(2)豢养【解析】(2)huàn yǎng(豢养)【答案】(3)形销骨立【解析】(3)xíng xiāo gǔ lì(形销骨立)【答案】(4)歇斯底里【解析】(4)xiē sī dǐ lǐ(歇斯底里)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7.(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7.(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7.(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B. 造饮辄尽造到C. 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答案】A【解析】A项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详知道【答案】D【解析】(2)A项把/因为B项代词她/句首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表承接/转折D项助词的故选D【答案】B【解析】(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译为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故选B【答案】D【解析】(4)D项文章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 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8.(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8.(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②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8.(3)《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________ 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________”句的内容相呼应8.(4)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A. 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B. 向使/善工摹画C. 穷极/山水之趣D.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答案】D【解析】(1)D项“兹”的意思是“这里” “来”是动词其后应接宾语“兹” 应在“兹”后断开故选D【答案】(2)①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②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解析】(2)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故”“闻”的意思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为”“以”的意思【答案】(3)作者(梅尧臣), 峰壑攒水上【解析】(3)《金山寺》诗中“吴客独来后”一句正是叙述前面小序中作者“赴官吴兴…独行江际”的情节因此诗中的“吴客”是指作者文中中描写的“峰壑攒水上”(山峰山谷积聚在河水旁)与诗句“山形无地接”描述的情形是一致的【答案】(4)示例此句写得好写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了它的“义” 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解析】(4)赏析诗句时要从内容和情感上来分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可知这是赞扬了“义” 同样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出了巢鹘不取近山之物应该是赞扬了它的“义” 在这里作者还有以物喻人的意思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的高洁品质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9.(2)请你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隐者?A. 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B. 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C. 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D. 《答人》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答案】C【解析】(1)C项三、四句的意思是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没有表现出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的意思【答案】(2)自由洒脱、恬淡无为、热爱自然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隐者形象【解析】(2)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这与其说是“答人” 毋宁说是有点象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 其行踪显得多么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 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 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体现了隐者的自由洒脱、恬淡无为、热爱自然“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 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 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隐者形象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原话回答10.(2)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顺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10.(3)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_______________“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_______________“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_______________10.(4)文章首段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解析】(1)本文体现国家大剧院特点的句子在最后一段“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 据此作答即可【答案】(2)外, 内, 空间【解析】(2)本文用的空间顺序先介绍国家大剧院的外面“国家大剧院外观像……” 再介绍里面“进门后……再往内走……” 是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了国家大剧院【答案】(3)朦胧而神秘, 清新而高雅, 沉静中见跳跃【解析】(3)文章的六、七、八段分别说明了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的建筑风格抓住每一段中最后总结性的句子里的关键词语作答即可【答案】(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国家大剧院壳体表面的“蘑菇灯”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解析】(4)“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 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将“蘑菇灯”比作“点点繁星”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国家大剧院壳体表面的“蘑菇灯”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11.(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①挨打②隐瞒③疤瘌④啧啧11.(2)九岁的“我”为什么一听就记住了母亲的叮嘱?11.(3)“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我却没能瞒过母亲” 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是如何起到这一作用的?1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情1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少年的“我”给你留下的印象11.(6)“说是那样说你在外边受了气回来还是应该跟娘说一声你这个傻孩子啊!母亲把我的头抱住了” 你怎样理解此句中母亲流露出的情感?11.(7)作者“不让母亲心疼” 你不忍心让你的哪位亲人心疼呢?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切身感受【答案】(1)①ái, ②mán, ③bā, ④zé【解析】(1)①挨打的“挨” 读作 ái②隐瞒的“瞒” 读作 mán③疤瘌读作bā la④啧啧读作 zé zé【答案】(2)那天母亲特意对我叮嘱这番话时口气是悲伤的眼里还闪着泪光【解析】(2)从第一段“要是母亲随口那么一说我或许听了就过去了并不放在心上那天母亲特意对我叮嘱这番话时口气是悲伤的眼里还闪着泪光这样就让人觉得事情有些严肃我一听就记住了”可以明确我一听就记住母亲的话是因为那天母亲特意对我叮嘱这番话时口气是悲伤的眼里还闪着泪光【答案】(3)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承接上文被远门子的叔叔打一事“我却没能瞒过母亲”引起下文母亲询问我被打一事【解析】(3)出现在文中的句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有利于突出事件发生的重要性本句前半句“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承接上文被远门子的叔叔打这件事后半句“我却没能瞒过母亲”引起下文母亲询问我被打一事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答案】(4)无端遭远门子的叔叔痛打我硬是瞒住了母亲我被外村同学的黑砖砸破头多年后被母亲发现【解析】(4)从原文“我这样小心还是被人打了”“打我的人是我的同班同学一个远门子的叔叔”“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我却没能瞒过母亲”“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外村的同学拿起一块羊头大的砂礓一下子砸在我头上我意识到被砸刚要追过去和他算账那小子已经像兔子一样蹿远了”等处进行梳理概括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答案】(5)为了不让母亲心疼即使无端遭远门子的叔叔痛打“我”硬是瞒住了母亲“我”被外村同学的黑砖砸破头不告诉母亲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我”的坚强懂事坚忍好强孝顺体贴【解析】(5)结合原文“从那时起带刺的树枝我不摸有毒的马蜂我不惹”“听了母亲的话我不再去摔跤放了学就往家里跑有时同学拉我去摔跤我很想去但我没去我忍住了”“我在第一时间想到母亲对我的叮嘱这事若是让母亲知道了不知母亲有多心疼呢!我打定主意要把挨打的事隐瞒下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几十年过去了直到母亲去世我始终没把那次挨打的事对母亲说出来”“可是我受伤流血的事万不敢让母亲知道还是那句话我宁可让自己头疼也不能让母亲心疼我把伤口捂了好一会儿直到不再流血我才戴上帽子回家”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坚强懂事、孝顺体贴的孩子【答案】(6)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看见一个伤疤就知道作者肯定还有许多这样的情况但是母亲都因为作者的体贴而不知道所以当看到伤疤后会心疼孩子受伤了又害怕有什么后遗症继而想孩子因为顾虑自己而隐瞒的嗔怪母亲流露出心疼、怜爱、嗔怪等感情这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解析】(6)从母亲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被打事件”隐忍的初衷“不能让母亲心疼” 可以分析出母亲第一次知道儿子受伤的事情时不禁流露出心疼、怜爱、嗔怪等的复杂心情【答案】(7)我不想让母亲心疼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年事已高她辛苦了一生我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能健康快乐!【解析】(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不让……心疼” 联系生活实际作答指出是哪位亲人并结合生活经历谈出切身感受言之成理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局部)将画线句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答案】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注意“赢”的书写笔画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地名)写的反诗13.(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答案】(1)宋江, 浔阳楼【解析】(1)宋江怒杀阎婆惜被流放路上被梁上好汉招待但宋江不愿落草来到流放地后宋江在浔阳楼上饮酒想到自己的经历于是题下了这首诗被黄通判看到借机陷害梁山好汉劫法场解救宋江宋江进梁山入伙【答案】C【解析】(2)C项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的是关羽。
凝视着那一轮明月
夜幕降临,望着已经完成的化学作业,我轻舒了一口气,休息了一会儿,才发现今夜的月亮很美,从蝉翼般的云中钻出来,闪着清辉······勾起那晚的回忆。
我对自己从不抱有任何信心,以至对刚刚接触的化学畏惧并不知所措,那成绩也是不理想的,直到那天,我似乎对以后的路更为坚定,这全是因为汪老师。
汪老师教我们化学,被学校返聘的,岁月在他的眉梢与眼角留下了痕迹,花白的头发更是多年辛苦的见证,这更加加深了我对他的崇敬。
那晚,已是六点一刻,窗外蒙蒙黑,寒风吹进教室,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忽然想起今天要过的化学考卷还未完成,也许是不想面对自己的弱项吧!但我还是抄起笔,一路小跑来到了汪老师的办公室,心中却害怕被责备。
他坐在窗口,月光探入窗,抚摸着银白的头发,恬静极了。
我轻手轻脚地进去了,有些紧张,汪老师却慈祥地说道;“怎么这么晚呢?”慈祥的面容映在月光下,我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
我掏出考卷,递了上去,汪老师仔细打量了一番,开始逐一讲解。
“这题我搞不懂······”声音极小地说道;“我记不住······”先是一片沉寂,汪老师便说道:“这样讲理解会好一点吧!父亲体积大。
”咦?我抬起迷惑的双眼:负氢体积大,负极氢气体积大啊!我恍然大悟。
这样果然好很多呢!原来对化学的敬而远之似乎正被我改变着······汪老师看着我有些领悟的神情,也投给我鼓励的眼神。
汪老师又细致地为我讲解了几题后,说:“其实有些东西不要去害怕,试着去接受去喜欢,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啊!只要用心,你的目标,理想也在不远的前方啊!”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我点点头说知道了。
心中无比宽慰,我也坚信,即便现在成绩不好,努力了,也就会进步的。
走出办公室,看看表,已是七点不到,汪老师已为我讲解了这么久啊,我不禁有些感动。
抬头凝视着那轮明月,在漆黑的夜空中它显得格外明亮,皎洁,没有一丝的瑕疵。
它即便没有太阳那样的光辉普照大地,却甘愿承受黑夜的寂寞,甘愿无怨无悔地为迷途的人指明前行的路。
汪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甘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为我们讲解题目。
曾经的我在学业的阴晦中不知所措,汪老师如黑夜的那轮明月,指引我走向那片光明,教我人生哲理。
凝视着那一轮明月,我的心格外通彻,汪老师为了自己忠于的职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那是对自己职业的无限执着与锲而不舍,为此可以牺牲一切,只为引领学生。
那一轮明月向人间洒向清辉,我在这清辉中品味到了一种信念,一种为工作不懈努力的信念,那是无私伟大的,我所崇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