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科学八下课时作业本答案3
- 格式:ppt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与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就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就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与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就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与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就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就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就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就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与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与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就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她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就是”或“不就是”)缓慢氧化。
(2)下图就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1-3.2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2.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用滴管滴加液体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B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C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A. AB. BC. CD. D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 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浇水灭火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C.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D. 氧气不易溶于水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做氧气的助燃性实验时,先检查氧气的纯度,后点火C.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B.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8.“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化学能可转化为光能,光能不能转化为化学能;③镁与盐酸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盐酸的能量和大于氯化镁溶液、氢气的能量和;④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反应A. ①②③B. ③④C. ②③④D. 只有③10.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11.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 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 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 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12.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八年级科学作业本下学期答案浙教版2020第1页一、D二、(1)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说:“结果太出乎选手的预料了,以至于连麦克风都掉在地上”(2)一个小朋友不解得问妈妈:“妈妈,你生气的时候会把我摔倒地上吗?”(3)一位歌手对歌手这种表情失望地说:“唉,现在的评奖都有黑幕,摔麦又能改变什么呢?”(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你这样的!”趣味语文: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2页1. 直角,相等,平分2. 103. 3 、4 、5、 20、 244. 120° .60°5. 46. D7. B8. D9. C10. D第3页Ⅰ. 1-5 CDDBB Ⅱe 2.are having 3.helping 4.do5.earlier第5页一 C二、1.城春草木深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夜阑卧听风吹雨4.人生自古谁无死趣味语文屈原李白高适陆游杨万里李清照白居易第6页7..(1) (2,3) (2)图形略. (0,-6) (-7,3)或(-5,-3)或(3,3)第7页Ⅰ 1-5 CADBC Ⅱ 1. How old 2.What 3.How 4. How often 5. How far第8页AB3.得体 ; 不能打扰他人; 羞愧; 自卑; 难受; 不能侮辱他人人格; 高兴; 不能骄傲;能得到他人赞美; 高兴4.(1)第二个。
他懂得为别人着想有责任感 (2) 敬业奉献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机,不会为车上的乘客着想第 9页1. 我荒谬疲劳等2.凡事只要你肯做就会,如果你不尝试做,又怎么能会呢?我如果想等到明天才来做今天的事,那么,今天就算是在虚度。
3.我认为本文主要表达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观点,批驳了今日事,明日也可做的观点。
4.这首《明日歌》里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第10页1.(1) 20+8X=Y 时间水温(2)36 6(3)3(4)1--10 28--1002.D第11页1-5 AACAAⅡ borrow; to go ; washing; to do ; helping第12页1-8 BDBCBDDA9. 1.慈禧太后2.1895年签订的。
八年级下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物质的基本组成1.1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答案1: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征。
2.答案2: 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2 原子和离子1.答案1: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2.答案2: 原子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
3.答案3: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获得或失去电子后带电的粒子。
1.3 元素的周期性1.答案1: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表格,可以用来研究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答案2: 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两大类。
3.答案3: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第二章:能量与能量转化2.1 机械能与能量定律1.答案1: 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答案2: 能量定律表明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2.2 热能与能量转化1.答案1: 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
2.答案2: 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和转化。
2.3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利用1.答案1: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答案2: 合理利用各种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第三章:工程中的能量转换3.1 机械效率与能量损失1.答案1: 机械效率是指设备或工作系统所实现的实际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2.答案2: 能量损失是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无法完全转化为有用能量而损失的部分。
3.2 电能与能量转化1.答案1: 电能是通过电流所携带的能量。
2.答案2: 电能可以通过电厂的发电、输电线路的传输和家庭用电的消耗来实现能量转化。
3.3 水能与能量转化1.答案1: 水能是利用水的流动和高度差来实现能量转化。
2.答案2: 水能可以通过水电站通过水轮机产生电能来实现能量转化。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L南3指南针,铁3.强磁微磁化4 C 5. B 6 1> 7 P S. D 9 B W,条形磁惇阳小磁针太近时,条形磁体较弼的磁场把小谶针磁化,使小遨钟靠近条形磁体的一端产生一个异名磁极,所以它们之间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0 11. (I)南(?)铜不能被破化,对勺子不会产生吸引的作用第1节指南针为付幺能指方向(二)1.北磁力2箭头曲线3.磁场北极南极4.强磁极5.南北轧先变小后变大7,甲(左为M右为S) ,A点小睡针的北极水平指向右侧;乙(左为孔右为画)出点小磁针的北极竖直指向下方© (图暗)1B 9. E 10. A 11.图略12,磁体不更合13. (1) C ⑺不能(3) 地磁场第2节电生磁〔一)1. (i)发生偏转回到原来位置(2)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环绕导线强北图略《提示:运用右手螂旋定则)3 (1)磁场南(2 北(N) (2)条胫磁体(3)改变4. &队C6A 7.(1)疏场(2)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潦方向宥关(3)检监磁场的存在& A第2节电生磁(二)1. (1)用电薇铁来吸引大头针,然后数一下褪吸住的大头针的个数(2)用电琏铁吸住铁块,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将铁块拉开,测出所用拉力的大小工(U强⑵ 有(3)大(4)线限蜃数的多少、电流的大小、有无铁芯3.图格.4, D 5, A ■ D工图略(2)增强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1.电磁铁商电压强电流丸排斥吸引减小工虹绵4一A * D & E工RS- (I)左电流超大,匝数越零.电磁铁的磁性越强9, C第4节电动机i-发生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磁场电流电流磁扬不变力电流方向藤场方向工转子定于电机械搀向器电域方向3- U)向下(2)向下(3)向上4.感场电动机5. C 6 A 7 D 8 C 9一①®⑤⑥②④10 (1)通电战般能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换面器⑶磁场或电漉1.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笫发电机电2.磁场康应电流3.发电机电碳感应4.电动机发电机磁体5. 0.02秒50协兹100 6电磁感应.机械7. B 8 D 9. (1)不偏转(2)①②或③④ ①④或②③(3)导体切割减感线的速度大小(4)交流电第6节家庭用电1,火零220 2.较低额定电流3等于梢大于4.笔足金属体发光5.短路6.接地孔金属外壳7. BDAC 8. B 9. D 10. B 11. A 12. C 13.两灯并联后,您可以分别控制它们,想用哪孟都行图略(提示:开关应与火线相连)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1.火大龙220伏380伏,电流大到一定值电压电阻电阴3.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安全电压的带电体除外)不旅近高压带电体破损干燥接触4. C 5. D 6. A 7. C 8.9 C 10. 7. 36x10,复习题1. D2. B3. C4. B5. B6. D7. C8. B9. D 10. D IL B 12. B 13, C14. B 15, C 16磁性磁性地球周尚存在地磁场,且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17.磁场电流方向条形磁铁18.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电路的通和断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电流的方向电磁铁19.电流磁场磁场悖体的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机械电磁感应机械电20. 50 100火线零线测电笔21,磁记录22,短路或用电器过多电磁铁23.图略24.当电梯超我时,电梯受较大田力作用而下降,控制电路被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向下运动,工作电路中的电铃响起. 25.排斥平衡碳拿开球体26. C 27.(1)磁场强弱(2)甲、乙(3),乙、丙(4)通过的电流也应相等28.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控制电路中R的阻值变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当等于15毫安时,电磁铁把衔铁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节空⽓与氧⽓同步练习含答案及部分解析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节空⽓与氧⽓同步练习1. 树⽴和践⾏“绿⽔青⼭就是⾦⼭银⼭”的理念,建设美丽宁波。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作B .提倡步⾏或骑单车等出⾏C .燃煤发电⼚安装脱硫装置D .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壤肥⼒2. 15%的H 2O 2溶液在⼆氧化锰催化作⽤下会剧烈反应产⽣O 2。
实验室欲利⽤15%的H 2O 2溶液制取O 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A B C D3. 下列利⽤空⽓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A .氧⽓可以供给呼吸B .氮⽓可以制造化肥C .⼲冰⽤于⼈⼯降⾬D .稀有⽓体⽤作保护⽓4. 空⽓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为21%的是( )A .氮⽓B .氧⽓C .⼆氧化碳D .稀有⽓体5. 空⽓是⼈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体是氮⽓B .空⽓是混合物C .氧⽓具有可燃性D.稀有⽓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6. 如图是⼩明在做“检测⼈体呼出⽓体成分”的实验⽰意图。
⼩明是在检测⼈体呼出⽓体中所含的( )A.⽔蒸⽓ B.氧⽓ C.⼆氧化碳 D.氮⽓7. 下列关于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的氮⽓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中的氧⽓能⽀持燃烧C.空⽓中的稀有⽓体没有任何⽤途 D.空⽓中的⼆氧化碳会造成酸⾬8.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锰酸钾固体制取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密性B.加⼊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焰对准药品加热C.⽔槽中有⽓泡冒出时,⽴即收集⽓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酒精灯再从⽔槽中移出导管9. 实验室制取⽓体选择收集⽅法时,下列⽓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反应10. 下图所⽰的装置有很多⽤途,下列使⽤⽅法不正确的是( )A.排⽔法收集氧⽓时,由a⼝进⽓ B.排空⽓法收集氢⽓时,由b⼝进⽓C.排⽔法收集氢⽓时,由b⼝进⽓ D.排空⽓法收集⼆氧化碳时,由a⼝进⽓11. 下列有关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参与燃烧是⾼能燃料 B.氧⽓能使带⽕星⽊条复燃C.红磷与氧⽓反应产⽣浓厚⽩雾 D.低温下氧⽓可以变成⽆⾊液体12. 如图是⽤燃磷法测定“空⽓中氧⽓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铁丝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中燃烧产⽣⼤量的⽩雾D .实验测定氧⽓的质量约占空⽓总质量的1513. 氧⽓是供给呼吸的重要物质;可作剂;⽤于钢铁冶炼、切割或⾦属焊接等。
八下第三章5-8节知识点复习第 5 节呼吸作用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体呼吸系统由和组成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统称为呼吸道3)肺是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2.人的吸气和呼气过程1)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反之为呼气过程。
注意:是肺内气压先减小,后进入气体。
2)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明显升高,氧气的浓度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呼出气体含量最多的是)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通过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例:肺泡内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4.呼吸作用1)定义: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3)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第 6 节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原理: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B.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1.光合作用的发生部位:叶肉细胞的2.光合作用的过程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物制成了复杂的,并放出氧气2)能量转化:把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3.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1)光合作用的条件: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3)光合作用的原料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1)实验前应对绿叶进行暗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对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实验。
原因:(3)验证时应先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
①酒精的作用:_________.②隔水加热(水浴加热)的目的:________ ____.(4)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并记录。
(淀粉遇碘液变蓝)变式1: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氧气?变式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变式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水?变式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叶绿体?变式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光照?例1: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
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空气与生命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
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3、“低碳生活”倡导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温度值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出行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C、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有可能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6、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壁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C.肺泡数量极多,表面积很大 D.以上三项都是7、下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今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5-3.6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B. 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C. 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气D. 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2.如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有机物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根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C. 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D. 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3.试液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液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A. AB. BC. CD. D4.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
该实验无法得出(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 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D. 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5.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B. 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C. 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D. 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6.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7.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B. 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D. 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8.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